分享

《资治通鉴》全套最具含金量的一段对话

 dawn的图书馆 2021-03-20
《资治通鉴》全套最具含金量的一段对话,学会了价值千金。原文:皇太子柔仁好儒,见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常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柰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过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资治通鉴》第二十七卷·汉纪十九
 
这是汉宣帝和太子刘奭的一段对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皇太子刘奭性格温柔仁厚,喜好儒家经术,他见汉宣帝所任用的官员多为精通法令之人,并且依靠刑法控制臣子。
 
于是,皇太子在陪侍汉宣帝吃饭的时候,提意见说:“陛下您对刑法的依赖有些过了,应当重用一下儒生。”汉宣帝正色道:“我们汉朝自然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与'霸道’兼用,怎么能单纯地实行'礼义教化’呢!
 
就像周朝的时候那样!更何况那些俗儒们不识时务,喜欢好古非今,让人们分不清'名’
、'实’ ,不知应该坚守什么,怎么能够对他们委以重任!”
 
于是叹息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这里面,汉宣帝十分直接地暴露出了社会经营和统治者最忌讳外扬的“名实分离”。名即思想观念,实则是现实利益。
 
汉宣帝深知如何做一个统治者。对于统治者而言,做到超脱名,把握实是很重要的。儒家学说可以教化万民,让人们实现自我心理上的改造,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如此便可以低成本维持社会稳定。
 
而对于跟自己一样超脱名之外的人,不能按照儒家学说践行的人就必须用严刑峻法对付他。
 
所以,推崇儒家说到底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是说给外头人听的,并不是不变的真理,只是一种统治的工具。
 
而太子刘奭,未来的皇帝,竟然用儒家学说把自己绕进去了,分不清什么是要利用的思想观念,什么是真正的现实利益。
 
所以,汉宣帝才怒气冲冲地教训他,并且下判断:“乱我家者太子也!”
 
跟太子刘奭一样做不到名实分离的还有崇祯帝。

崇祯帝上台的时候还是个16岁毛头小伙,受过儒家正统思想教育的崇祯在当皇帝前就对魏忠贤的阉党深恶痛绝,对东林党人深表同情。

正人君子岂能被阉党小人迫害?
 
为了褒扬正义,铲除邪恶,只花了6个月就平定阉党,并为一些受阉党迫害的东林党人恢复名誉。从理论上讲,除恶扬善,求的是上下齐心,一心向善。按儒家思维来看,崇祯帝的所作所为绝对值得高度赞扬。
 
然而,理论用之实践的结果却让崇祯帝品尝到了政治的苦涩。现实是阉党与东林党争斗已久,除去阉党后,东林党一帮伪君子朝堂独大对抗皇权,崇祯帝反而成了孤家寡人。
 
难道崇祯做错了吗?按照儒家思想他做得不错,符合“名”,而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现实利益。作为统治者,年轻的崇祯和刘奭一样,没有做到名实分离,反而被“名”所操控。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看不清名实分离,为人处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名,觉得自己做的符合常理,符合自己认定的价值观,这样做一定是对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不仅没有做到,反而为别人做了嫁衣。
 
而精英们的出发点则是是否能实现自己利益“实”,他们不会被“名”所桎梏,所作所为不容易被大众理解,但是却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利益。
 
想明白一波一波的韭菜是如何被收割的,就真正理解《资治通鉴》这段话了。#国学新知识##古史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