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李焕英》:那些来自原生家庭中,难以评判对错的创伤!

 明天心理 2021-03-20

Hello 

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相遇

真幸运



今天去看了最近火的一塌糊涂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看完我感触颇多,面对逝去我也曾有过遗憾,也曾有过心结,我也曾为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你一定要变得更好,才能不辜负那些逝去的期盼! 所幸至今这个结已经解开了。

这部电影是由贾玲的小品《你好,李焕英》延伸而来。

相比起“你好,李焕英”这个名字,更加让我深受感触的是电影的英文名“hi,mom”。

虽然在采访中贾玲也谈到过,取名为“你好,李焕英”更多的是觉得“妈妈应该有自己的姓名,她应该为自己而活”。

但或许是因为我曾经看过这个小品,知道电影的大概内容,所以对“hi,mom”这个名字更加的触动。

仅仅就这两个单词加上一个逗号,便足以讲述千言万语。

而这部电影真正触动我灵魂的是体现出了那些原生家庭中难以评判对错的创伤。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你会怎么选择?

电影中的母女分别做了不同的选择:一方想要牺牲自己成全母亲,一方则接纳一切,治愈了自己和女儿。

不可否认,一个否定自己是个好女儿的女儿早期经历中必定有着来自原生家庭的伤痕,同样的一个选择放弃更好选择接纳现在的母亲,也或许也有着诸多对女儿的亏欠和深深的爱。

但过去终究是过去,无法改变,也无法重来,只能接受。

很现实的是,我们许多人的成长经历中,都交织着一些来自原生家庭中难以评判对错的创伤。

1、原生家庭的创伤,不应该被大肆拿来做文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原生家庭”这四个字在网络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与之伴随着的大部分是对原生家庭的抨击。

甚至不乏有人在评论区大肆声讨原生家庭,将自己现在的一切归咎于原生家庭的创伤。

不是还有这么一句话吗:“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不否认,这确实是事实,也不否认有些原生家庭的创伤真的难以愈合,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

但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太过于纠结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只会影响我们改变的动力,而原生家庭的创伤本就不该拿来做大肆文章,这本就是一种不公平的一种批判。

一个在原生家庭中严重受创的人,必定其原生家庭本身也伤痕累累,而这些伤痕或许来自当时的环境,也许来自再上一辈的原生家庭。

 

以此来看,我们很难去批判所谓的“原生家庭”的伤害,因为或许本身你的原生家庭也是受害者,甚至他们的原生家庭也是受害者,这怎么可能理得清?

不过我不否认,伤害始终是伤害,当事人有着不原谅的权利。

但很多时候太执着的将某件事分个对错本身就是有失偏颇的,带来的伤害或许还会增加。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人,我们有过短暂的聊天。

她是一位母亲,一个全身带着伤痕的母亲,而这些伤痕归根结底来自她的原生家庭。

她极度的没有安全感,自我评价极低,她很焦虑,一个名副其实的“焦虑妈妈”。

她告诉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候她很难平和的和孩子沟通,本身的压力和焦虑会让她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时间一长,她明显的感觉到孩子和自己有些疏远,性格有些孤僻。

但她没有办法,她不知道怎么办,她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一个会害了孩子的妈妈。

她甚至想过,自己离开是否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孩子会有一个新妈妈,丈夫会有一个新妻子,这样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唯独她放心不下父母。

后来她去确诊了抑郁症·······

 

可以肯定的是,她的状态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明显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创伤,而这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原生家庭创伤”。

会不会许多年以后,她的孩子也会在网上看到那些带节奏的文章,然后也加入声讨原生家庭的行列中。

我们要明白的是,对于许许多多的家庭来说,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和孩子,你无法要求他/她一定要做得特别好!

所以,关于原生家庭的创伤这一说法,我是赞同的。

但它只是我们现有人格特质形成的一个原因,并不是人生最终的结果,并非无法改变。

所以,把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定义为有罪,我不赞同。

毕竟在大多数家庭里面,父母已经用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孩子了,很努力的不让孩子受到伤害,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做是最好的而已。

 

2、不接受自己,带来给对方的才是创伤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李焕英对孩子的爱是不可否认的。

不管是女儿在女儿的庆功宴上因为假的录取通知书大失面子,最后却还是付之一笑,告诉女儿,只要她好好的自己就满足了。

还是在穿越后,在看到女儿从高空落下,本能的疾步跑过去接住。

亦或是面对女儿因自责而选择牺牲自己改变母亲命运时,自己“一意孤行”的做了当初的选择,都体现出母亲对女儿的爱。

但难以否认的是,整部影片是以女儿的自我否定做主线的,而这种对自己女儿身份的否定,必定有着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

所以,最后李焕英的选择是接受自己的一切,最终治愈了自己,也治愈了女儿。

但归根结底,这部影片或者当初那部小品,治愈了现实中的贾玲。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共情的《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文章里面有一句话:“共情是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好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如果你想要帮助父母更好的为孩子创造成长环境,首先你需要先考虑他们的生存环境,毕竟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只有一种标准。

如果你想要帮助一个人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首先你需要先帮助他获得自我改变的动力,而不是获得仇恨,毕竟创伤的治愈本身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而这,需要共情。

 

我在做门诊的时候,因为儿童青少年来访很多,所以我常常看到那些因原生家庭而“遍体鳞伤”的孩子。

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我会和一些孩子的父母沟通。

如果他们愿意的沟通的话,我会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们原生家庭给孩子来带了哪些创伤,父母需要尝试做哪些调整。

但我从未否定过他们对孩子的爱,也不倡导父母们带着自我否定的态度和对孩子的愧疚去改变自己,以此来换个方式爱孩子,因为这样的爱或许只是源自愧疚,并非是无条件的爱。

大部分,我会嘱咐父母们先把自己过好,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父母。

而第一步是先学会好好爱自己,才能好好爱孩子。

这样父母改变的动力会更强,因为趋利避害作为一种本能,当我们发现自己变得更好还能带来其他更大的附加好处的时候,我们的改变会更加持久和充满内驱力。

否则,或许也就只是坚持一段时间,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甚至改变中形成的长期压抑会让矛盾更为突出。

毕竟任何对一种长期行为模式的改变都可能伴随着痛苦和煎熬,如果内驱力不足,到时候父母很可能会变成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

我想在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下生活,那一定是惶恐焦虑的,而这则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毕竟,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心理医生,无法实时的调整策略。

但归根结底,不管是想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还是想要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都是先过好自己,给自己向内生长的力量。

 

3、时间不会重来,遗憾还是遗憾

这部电影的表述手法让我非常的熟悉,很像心理咨询技术中的“空椅子疗法”和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技术方法。

这可以治愈因以往经验中的遗憾或创伤形成的心理问题,让当事人有机会正视内在,与过去的人或自己对话,调动内在能量和心理支持,治愈自己。

整部影片是贾玲的自我治愈,把那些未曾说出的话,都在电影里对母亲说了。

电影里母亲的回答则是女儿心中本身存在的来自母亲的心理支持,只是事出意外,让贾玲没有机会向母亲表达爱,也没有机会听到母亲的回答。

 

以此而来的心结,在贾玲心中盘桓长达十数年之久,在小品《你好,李焕英》出来后,或许贾玲才开始真正的释怀。

 

但生活不是电影,时间不会重来,遗憾还是遗憾,只是我们要学会怎样才能带着遗憾更轻松的出发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有着许许多多人一生都在治愈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但收效甚微。

比如,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句道歉。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渴望得到一句来自父母的认可或是理解。

有的人,在爱与恨中矛盾前行,踟蹰不定········

 

电影《你好,李焕英》是源自一位女儿失去母亲后的心结。

但现实中,我们还有许许多多人的未曾失去,不管是时间还是人,我们都可以尽量去好好珍惜。

或许你会在十几年后,与原生家庭和解,重新建立起了你们的亲密关系,并再次深深的爱着你的父母。

或许,你会在垂垂老矣时回望过去,才发现曾经给孩子带来了太多的伤害,欠孩子的那句道歉既然长达数十年都未曾说出口,然后你努力的去改善你们关系弥补遗憾,最终你们和解了。

但,中间那些年,那些时间,终究是失去了。

在爱与恨交织之间的矛盾下,在难以评判对错的原生家庭中,我们以及对方都在挣扎、痛苦,遗憾终究是遗憾。

我不是要劝你大度,我没有这个资格。

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一点:任何渴望通过别人的改变来治愈自己的期盼都是愚蠢的,从自己开始,才能让步伐更轻松,让遗憾留存的时间更短。

不管你是选择爱,还是选择恨,相比起别人我们更加容易做到的是改变自己。

虽然这个过程会有些难受,但结果我想不会太糟糕。

ENG


作者  明天
编辑  明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