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不懂白茶的毫香?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白茶香气?答案来了

 小陈茶事 2021-03-2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昨日乍晴,楼前屋后的一株株桃树,花期极盛。

一瓣瓣桃花,宛如满天飞雪,并非洁白,只是浅粉,纤尘不染。

烈日当头,放眼望去,遍布光芒,清香四溢。

桃之夭夭,灼灼芳华。

三月,是花的盛宴。

春色撩人,不禁让人忆起江南美景。

泛舟太湖之上,碧波荡漾间,仰头望天空清朗。

听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此情此景,虽不能前往江南感受,但漫步在高山茶园中,鸟语花香,杏雨梨云。

同样,也是一件美差。

将茶具从室内转移到了茶园中,在良辰美景之下,泡一杯清香四溢的白茶。

茶汤里层次纷纭的香型,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空气中布满了茶香。

正巧,收到了一条茶友的问题,“白茶的毫香是什么?毫香有正味吗?有没有具体的参照物呢?”

想来,这是一位刚喝白茶不久的朋友。

对于白茶有着很多好奇,而对新手来说最难喝懂的,便是毫香。

《2》

白茶的毫香,有正味吗?

当听到“正味”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时,便知晓这位茶友以往是喝铁观音的。

正味铁观音,是铁观音制作工艺的其中一个名称,又叫作“正炒铁观音”。

正味铁观音的香气十分优雅,并不特别香浓,淡雅含蓄才是它的特点。

因此,得到了众多茶友的喜爱。

而在白茶中,并没有正味这一说法。

白茶的国标中,严格规定了制作工艺是萎凋和烘干,故而保留下了茶叶的原汁原味。

茶友们在品饮白茶时,之所以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变的香型,主要是和茶叶的内质有关。

内质充盈的优质白茶,体内蕴含着大量的芳香物质,营养丰沛,所以芳香阵阵,汤水淳和饱满。

而茶友所问,“毫香有没有正味?”这个问题显然并不符合白茶的特性。

简朴工艺下所保留下的毫香,是鲜爽的,是纯净的。

毫香就是毫香,只有一种纯正的味道,也没有正味和偏味之分。

《3》

白茶的毫香是什么?

毫香,是白茶与生俱来自带的DNA。

它来源于白茶芽头和叶背上浓密的白毫,当白毫大量落入汤水中时,所散发出的专属于植物的清香。

但若是一款白茶中闻不到毫香,或是毫香很弱,那么这款茶便不能算是真正的白茶,或者绝不是优质茶。

有些人对于毫香的印象,是只闻其名,却不见其身。

毫香被神秘地笼罩在了一层迷雾当中,让不少新茶友陷入了困境,不知该如何去感受它。

而常喝白茶、有很长喝茶经验的老茶客,仅需要一闻便知毫香。

身边有一位朋友,他喝白茶已有3年左右的时间,如今最爱白毫银针。

众所周知,白毫银针中的毫香,比起同品质下的白牡丹和寿眉,是最馥郁的。

当问起他,什么是毫香时,他回答道:

“有时候,像是郊外的野芦苇、野蕨菜的味道,有时候又会出现煮玉米须的香气。”

“有一次,我还在白毫银针的茶汤里喝到了煮粽叶的清香。”

究竟哪一种才是白茶中的毫香呢?

答案是,朋友口中所说的,都属于毫香。

但也只是包括,却并不局限于此。

真正的高山白茶中,毫香十分的馥郁且多变,还需要茶友们去细细地发现和探索。

可能第一冲中,是类似于芦苇草般的毫香,而到了第二冲,突然转变为了煮玉米须时的清香。

随后的第三冲、第四冲,毫香仍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

直到十冲之后,仍然能够被感受到。

而那些品质普通、毫香较弱的白茶,层次感单薄,品饮起来便少了许多乐趣。

《4》

此外,毫香又分为新白茶的毫香,以及老白茶的毫香。

在白茶陈化的不同阶段,毫香也展现出了自己不同的风格和面貌。

新白茶时期的毫香,更接近于植物的清香。

带着初春的气息,鲜嫩的野草、翠绿的芦苇、河岸边生机勃勃的狗尾巴草。

而老白茶的毫香,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沧桑了一些。

鲜嫩的芦苇草,在岁月的沉淀下,变成了苍老、枯黄的野芦苇的气味。

但不变的是,它依然是纯净的、自然的、不含有任何杂味的。

除此之外,老白茶的毫香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稻谷香。

将大量的稻谷晒干以后,堆放在粮仓里,而当我们推门进去时,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成熟的稻谷香。

这种香气,撩人且独特,不禁让人觉得食指大动。

《5》

而当新茶友尚未真正了解毫香之前,往往会将其与一些不好的味道混淆。

比如,巧克力味。

巧克力是一种甜品,而白茶是一种天然的茶叶,二者的结合,想必是一场跨界的创新。

正因为它十分特殊,因此某些别有用心的茶掌柜将其包装为毫香的一种特殊表现。

且称之,巧克力味在高等级的白毫银针才会出现。

但当你认真去感受这股气味时,会发现它并不怎么清爽,有种过度发酵后的味道。

可白茶是微发酵茶,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怪味呢?

原来,是因为白茶吸收了大量的水汽以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便会过度发酵,产生所谓的巧克力味。

换句话说,巧克力味非但不是毫香,反而代表了白茶受潮变质。

况且,毫香是一种清新的植物香气,怎么会和巧克力味扯上关系。

想来,这又是一场“指鹿为马”的骗局,某些人在颠倒是非罢了。

再比如,烟味。

说起烟味,不禁让人想起了悠悠然的田园生活,小桥流水、蛙鸣阵阵、炊烟袅袅……

但这一切的美好,都与白茶中的烟味格格不入。

白茶中会产生烟味,唯一的原因就是跑气受潮。

由于没有密封好,大量的水汽进入了包装内部,与茶叶发生了不良反应。

故而,生出了一股或浓或淡的烟味。

但只要出现烟味,都代表着白茶受潮变质,品质直线下滑。

此外,还有梅子味、仓味、霉味、浊味……

种种怪味,都和白茶原本的纯净气息无关,更别说与毫香有何相通之处。

盖因受到了水汽和异味的打扰,使白茶原本的风味受到严重影响,也辜负了品茶人的一腔热血。

《6》

毫香有正味吗?没有,白茶中不存在这样的概念。

毫香是什么?可以参照大自然中植物的清香,包括但不限于野芦苇、野蕨菜、煮玉米须……

但是,在感受毫香的同时,切忌与一些不好的、白茶被存坏后的气味所混淆。

否则,若是形成了刻板印象,可就麻烦了。

在学茶的道路上,遇到一位良师益友,尤为可贵。

互相探讨,互相进步,共同成长。

但若是遇人不淑,遇到了口若悬河的茶掌柜,则很有可能一脚踏入泥潭。

深陷其中,却浑然不知。

每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领域内全然是位明君。

所以,保持自我,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喝懂白茶,感受毫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