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式家居里必不可少的一把椅子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21-03-20
图片

中国古代,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沿用了很长时间,椅子出现较晚。

据《后汉书.五行》及《风俗通》记载,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公元156年-189年)。

最早写作“倚”,取其斜靠之意。至宋代,椅子成为普遍使用的坐具,各种椅具陆续出现。

到了明代,已演变成了包括交椅、圈椅、灯挂椅、玫瑰椅、禅椅、宝座等10余个大类的椅具体系。

各种中式椅子各有其适用的场合。若说其中最经典的、在传统及现代中式家居中最普遍使用的,官帽椅。

图片

官帽椅,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因为它是土生土长,由中国的文人亲自参与设计,然后发展至巅峰的一把椅子。
在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魏晋时期,“官帽椅”悄然而生。敦煌285窟西魏时期的壁画上,“官帽椅”被美化为神明的坐具。到了五代时期,南唐画家王其翰《勘书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坐椅已和明式官帽椅造型基本一致了。

图片

明代中后期,由于南洋高级木料源源不断地输入,使这种框架式造型的椅子有了雄厚的原料保证,最终使“官帽椅”成了明式家具中最具典型的代表。

明末,苏(州)、松(江)地区的文人十分喜爱使用这种不出头的椅子,喜欢将其成对地放置于书房临窗的一面,因此被世人称为“南官帽椅”或“文椅”

图片

南官帽椅是扶手椅中最典型的作品,团方巩固,简洁空灵,线条饱满,型制开张,是扶手椅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以扶手和搭脑不出头而向下弯扣其直交的枨子为特征。它具有明式家具线条洗炼、造型舒展、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的特点。

图片

顾名思义,官帽椅是由于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古代冠帽式样很多,但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是在画中和舞台上常见的,亦即明王圻《三才图会》中附有图式的幞头。幞头有展脚、交脚之分,但不问哪一种,都是前低后高,显然分成两部。

图片

明刊本《三才图会》衣服二卷页二十一下的幞头

图片

图片

宋代官员官帽展翅

倘拿所谓官帽椅和它相比,尤其是从椅子的侧面来看,那么扶手略如帽子的前部,椅背略如帽子的后部,二者有几分相似。

图片

明代官员幞头式官帽

也有人认为椅子的搭脑两端出头,像官帽的展脚(俗称“纱帽翅”),故有此名。

官帽椅在造型上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人们对官帽椅的喜欢有一部分就来自于它承载的象征意义。在古代社会,考取功名成为有志之士的追求,而官帽椅的搭脑正好形似中国古代官员的官帽,所以这种象征语义得到流传,官帽椅也因此得名。

图片

官帽椅的下端枨子除了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同时它还有一个象征语义就是步步高,因为官帽椅下端的帐子从前向两侧再到后,依次升高,就很直白地传达出人们希望在仕途上步步高升的愿望。这些象征性语义都让官帽椅更加具有文化内涵。

图片

当然,这样的内在文化语义是需要借助外部结构造型,否则也无法表达出来被人们了解。

图片

不管在古在今,不论在厅堂还是在书房,或者是在花园户外,南官帽椅均能以其舒适和优美而从容坐镇,既能让人坐着舒服,又显安定祥和。

在中式家具中,椅虽属小作,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做工需讲究之处甚至多于其他家具。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在构成中所体现出的美更是意味深长。

不论都市生活多么繁华琳琅,但相信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向往和眷恋,这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怀。

图片


从亭台楼阁到诗词歌赋,从纸墨笔砚到瓷器文玩,从琴棋书画到家具摆件,每一处都是历代国人的生活情调,每一处都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珠。是国人几千年来的浪漫,是独一无二的东方美,是等待我们传承的文化,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温暖和慰藉。

木掌柜官帽椅作品鉴赏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