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味书香 健康成长 ——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有感

 善待今生今世 2021-03-20

正在为自身课堂教学感到迷惑、彷徨之际,遇到《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犹如醍醐灌顶。知道了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行为,能主动拒绝挤占艺体课程等现象,痛定思痛,深刻反思自己教学中的种种弊病,下定决心,从今要树立健康教育理念,让健康教育从我做起!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树立健康的学生观 :不能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

为什么我们教师讲过的题目,学生还会做错呢?源于我们许多教师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更没有注意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比如我们在教学“认识东西南北”时,就应该让学生到教室外看看自己所到位置的各个方位,然后到教室里再想想、说说,最后寻找地图上的方位。让学生对东西南北这些方位由所在位置的具象信息逐渐过渡到抽象的地图上的抽象方位,从浅入深,从具象走向抽象,为学生思维由具象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有效攻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树立健康的知识观:真知不是靠灌输,而是实践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教师要树立健康的知识观。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更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多方面去体验,增加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比如我们低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几何图形之后,就可以安排“拼出美丽的图画”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折折、剪剪、拼拼、画画”拼出了多种图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树立健康的课堂观:不搞一言堂,课堂教学要交流。

我们老教师总担心学生没听到、没听明白,会絮絮叨叨不停,其实是我们没有树立健康的课堂观。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学生更容易感受同伴的思路,更容易接受同伴的思维。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不能教师一言堂,要关注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交流大体包括三个方面:数学知识的交流、数学体验的交流和解决问题心得的交流。我们教师首先要营造安全的“课堂交流场”,让学生敢说、能说、乐于发表见解。

其次我们要丰富或重组教材,提供课堂交流的物质基础,激发学生探索的需要。第三我们把握课堂交流的时机。如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出示乘法口诀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速算比赛,比赛结束后让每组派代表说说计算方法,获胜的一组说出了竖着看的规律“后面的每一个算式的得数都比前一个算式的得数少一个几。”教师再适时引导“除了这个规律外,你们还想知道这张表中藏着的其他规律吗?先自己看一看,想一想再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发现。”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发现者的位置上,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与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扩大交流面、 获得思维的碰撞,自己发现规律。

我坚信通过我的不断学习与自我的实践探索,我一定转变不健康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树立健康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等,转变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实施健康教育,为新区健康教育添砖加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