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中往事拾零

 星星情景英语 2022-05-11 发布于上海

扬中往事拾零

--2012年为纪念扬州中学110周年校庆而作

在小学时,读扬中就是我们的梦想。1963年考进扬州中学初中部,离现在已经50年了,扬中往事还是常常涌上心头。

校园,我的精神家园

当时的扬中大操场被称为“大汪边”,国庆十周年时扬州市在“大汪边”放焰火,记得是我的舅舅骑着自行车带我去看的。当时我觉得这“大汪边”真是太大了。考进扬中,踏进校门后我就跑进操场,感受这美好的“大汪边”!

后来我才渐渐发现这扬州中学是真大呢!从操场(四百米跑道的大操场),一直走到树人堂,后经过一小树林(记忆中的小树林是一片挺拔的高树),然后才来到品字楼;再往北走是教学大楼,大楼上集中了从初一到高一每年级六个班的二十四个班级的教室,也是我们从初一到初三读书时的教室所在地;往北还有教师办公楼,男生集体宿舍楼,一大排平房是食堂,后面还有个大农场!校园西面是条河,好像叫二道河,河边有丛树,还有高高的水塔。校园东面从南往北数有女生宿舍楼,学校正门通道,图书馆楼,大花园,隐掩在花园中的美术、音乐教室,大教室,一排不知是何用的平房(只知道最边上的两间里面有乒乓球桌),后面一大片是教师家属宿舍区。当时,没有对学校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的概念,所以我只能凭记忆模糊地直白。现今扬州中学校园面积12万多平方米,我想,这已经不到当时的一半了——1977年我从农村回城时,学校的农场处变成了扬州教师进修学校。二道河也不知何时被填平变成了老百姓的住宅。

这个大校园一直是我少年时的一个美好记忆。我后来在中学工作,看过全国的不少名校,难有当初我们读书时的大校园。

在这大大的校园中有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

戴上扬州中学的校徽,高兴的心情难以言表,当天晚上放学时同学们一路高歌“我们走在大路上”,从校内唱到校外的大路上,旁若无人!树人堂楼上的巨大海龟等各类稀有标本,曾经让我瞠目结舌,也使我在后来的生物课上解剖青蛙、鲫鱼等小动物时有了巨大的好奇心和认真的态度。图书馆内的藏书我们一周可以借一次,我借过一些书,借了什么已经忘了,不过到现在我每到一个城市居住就会去找图书馆,办个图书证好借书。树人堂大礼堂的舞台上班主任古鸿生老师带领我们初一(五)班演出英语歌曲大合唱,唱出了五个声部!“Solidarity, forever”成了我一生经常哼唱的歌曲,鼓励我前行。大操场上,似乎还响着我们在每年一次的运动会上为班级同学加油的喊声,也留下了我当时瘦小的身影在60米,100米和200米跑和400米接力赛中为班级争得为数不高的分数的脚印;依稀还记得邵牛经老师对我说你可以练习十项全能时我的惊讶(虽然不久后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没有使此想法成真)。晨读、下午自习课或大考前的自习时间我们可以向老师提出到花园去看书,尽管有时我们也会在花园里自在一会儿。有多少个中午,我曾经和伙伴们一起在河边度过——玩的是像男孩子一样打仗的游戏——冲上小山坡,再滚下山,也不管满身的泥土。炎炎夏日到操场上体育课和回教室的路上,可以先绕道到小树林中感受一下处在林阴中的舒服。周六下午在农场劳动时肩膀因为抬肥料而疼得不能碰,但劳动后我们在农场买到一分钱一斤的西红柿,高兴得大吃一顿,忘掉了疲劳,这在现在可真是绝对的绿色食品!在校园的梧桐树下,班主任何瑞芝老师带领我们初二(五)班全体同学跳集体舞,后来我们教室内桌上的男女同学分界线悄然消失。假期我们排练腰鼓和小节目,春节我们的演出队走上街头,腰鼓一打就打出一个演出场地开始演节目了,看到周围观看节目的市民们,我们为作为扬州中学学生而自豪!我还是学校洋鼓队的成员,到现在还记得我学打过的鼓点。工人文化宫的舞台上,我们去演过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我演的是花朵的一瓣儿,高中部的李佳姐姐和另外一个姐姐演的是龙梅和玉荣。每周我们还会去音乐教室参加合唱团的大合唱演练,我们的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不仅去市文化宫演出,还到市电台去录了音。还记得我曾是学校广播室的播音员,第一次走进校广播室所在的品字楼群中的办公大楼时,我激动万分!我的哥哥在高中部学习,还记得去看哥哥时我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品字楼群中的高二、高三大楼!秋收时节我们集体去农村劳动,干的什么农活现在忘啦,只记得我带去的大帐子里同住了6个人。初二时学校建室外游泳池,我们参加劳动,敲石子,我和伙伴们就是在此泳池初步学会了游泳,后来才敢于直接去大运河游泳,敢于在大海里游泳……

太多的美好记忆了!校园,我的精神家园!在这大校园里,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尽可以豪迈,我们尽可以畅想,我们尽可以学习,我们尽可以玩耍!我们有了雄心,我们放飞理想!

校训,我们刻骨铭心

扬州中学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十六字校训“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对我们当时的在校生形成了潜在的影响,成了我们一生的财富。虽然时代在变,校训也时常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我在网上查了现在扬州中学的校风“正直向上 热于求知” 学风“慎思明辨 格物致知” 教风“进德修业 教书育人”。我相信扬中的校训在不同的时代曾经有过不同的表述,但我感到当初十六字的校训在历史的长河中承前启后;我们在校时,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使校训融于校园文化之中,扎根于学生心中。

记得张卓如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就和我们说起过校训。虽然,当时我们什么也没有记住。只记住了他那双颤抖的双手——听说他是一位老革命!对老校长的敬意油然而生。此情此景至今还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感动!

李久翔主任一次次的报告中仔细讲过校训的内容和含义;学习雷锋,王杰,欧阳海,麦贤德等英雄人物事迹时也不乏联系校训;为使校训深入人心,学校还树立了学习标兵;班级一次次的班会似乎都和校训有关……

我们班级的教室里,同学钟康林用其漂亮的美术字剪纸将这十六个字时时显现在教室的墙上,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

老师们的行动更是学生们实践这十六个字的榜样。

记得刚刚进校,第一次代数作业我写了一次,不满意,作业本第一页撕掉重写了两次,心想应该算是不错了。第二天,焦问清老师及时批完作业,要求中午到教室面评修改作业问题的人员名单里还是有我。中午排在20人左右的长队里等待老师的个别指点,当时心里特别忐忑。现在想来,老师真是一丝不苟啊!初中二年级开始上几何课。鲍家驹老师的几何课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每次课的最后一句话讲完,便是下课铃响时!精确的课堂设计,总让我们享受课堂之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多年之后,同学们还会学着老师讲话的腔调,愉快地谈及鲍老师。我们当时的作业不多,更没有题海。多年之后,拿起曾学过的初中数学题还是会做!

语文学科初一年级的高安德老师,初二年级的郑万钟老师,初三年级的陈安鸿老师教学各有特色。高安德老师教授古文时需要我们背诵,我最害怕的古文学习从此有了一些长进。我的作文总是写不好。有一次,要求记假期中的一件事,我写的是如何下五子棋,作文评点时,高老师读了我的作文!郑万钟老师俊秀的板书是我们班级不少同学模仿的对象,他对课文灵活的处理方式总是让我们感到语文学习的新鲜。陈安鸿老师治学显得古板而又严谨,我们语文学习的根基就此打得牢。初中的语文学习为我们日后的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班级一直是英语老师担任班主任,初一为古洪生老师,初二初三是何瑞芝老师。两位老师漂亮的英语口语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让我从此喜欢上了英语。但是对于背单词我总是觉得枯燥。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考试时,我对socialist”和“socialism”哪个词是形容词搞不清楚了,试卷上一处需写名词,一次需写形容词,我就采取了在两处同写一个词的办法,舍弃一个题,而不至于写反了两个题全错。事后,我开始重视背单词,按照老师要求做:口袋里放上一个自制的英语单词本,随时可以拿出来记忆——老师教会我们如何学习。感谢两位老师我的英语学习中的引领,以使我日后能自学英语,造就了我的职业生涯!

其他如地理张仲景老师、政治吕能谋老师等各科老师们都以其忠于教育事业的点点滴滴在影响着我们。

    校训刻骨铭心。扬中三年的初中学习给了我们应对任何困境的能力。我们多数老三届初中的同学们没有再步入高一级学校的殿堂,但是我们凭借三年初中学习赋予我们的顽强精神和学习能力,坚强地走好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难忘母校,感恩师长

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才辈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老三届初中的同学们让母校为我们自豪的似乎不如其他届的多。然而几年的扬中生活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依恋母校,不仅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由于历史原因没有机会踏入高一级的学府深造,扬中是我们唯一的母校,更是因为扬中生活给我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正直向上,热于求知,我们人格健全,生活幸福。母校不仅给我们奠定了人生基础,也让我们交了一批一生的朋友。我们从初中开始结交的师长们、同学们,是我们永久的朋友!

我们难忘母校,我们永远感恩师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