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怎样“自主、合作、探究”

 木香草堂 2021-03-22

陈勤伟

---- 《孔雀东南飞》教学感悟

《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教学理念,广大教师积极地实践,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在实践中,本人有一些感悟,在此提出以求证同人。

该怎样“自主、合作、探究”

一、“自主”是核心。在我看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应该是“自主”,能够做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来说也已经是“合作”、“探究”了。

有人说“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但是,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学生“以自己为主去学习”,不能总任由学生想学就学,不想就拉倒,不能总顾着学生的情绪、兴趣。也许有人会指责我是“应试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就不能给学生压力吗?没有压力哪来动力?正如熟语所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都知道“跳一跳,摘桃子”的道理,怎么能因为担心累坏学生而不让他“跳一跳”?当然要让学生能摘到桃子,尝到甜头。经常这样,学生也就乐在其中,不以为累了。其实,就《孔雀东南飞》这样的课文,你如果有担心,大可在布置预习时顺便说一声,“这是一首凄惋动人的爱情诗”。这样一来,不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吗?学生碰到疑难问题,能够去弄懂,不拖全班后腿,从这个角度来说,“自主”也已经是“合作”、“探究”了。

二、切勿轻言“合作”。 (1)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习过程作为学生发展个性,表现个性的过程;同时,为避免个人主义又提倡“合作”。但是,绝对不能让学生没经过独立思考就搞“合作”,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像《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如果是广东版教材,就应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文后,“思考、探究、练习”之中的各题(第一题是说说行文线索,第二题是对比《氓》诗中女主人公的态度,第三题是比较陆游的《钗头凤》理解古代妇女的爱情悲剧,第四题是理解与辨析偏义复词、词的古今义等),当然其中的第二、第三题要求不必太高,但是各人都要在练习本上有文字的表达,然后才能走“合作”那一步。

(2) 不可经常分工合作。在贯彻合作原则时,常常见到的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堂上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将重大的任务分解,是考虑到时间和精力等问题,所以在课外采取这个方法能早出成果,还能培养合作精神,真是好处很大。然而在课堂上采用此法,愚以为不妥:这个小组研究这个,那个小组研究那个,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不落实,不会造成学生知识的欠缺吗?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有教师要求甲乙丙小组各自负责课文第一二三部分的疑难解释等等,窃以为这些问题全体学生都应该参与研究。例如,课文的结尾是否有迷信色彩,如果不让大家搞清楚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了。

三、不必过滥用“探究”。 (1) 我们提倡创新,鼓励拓展、探究。探究一下刘兰芝被休弃的原因,有助于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理解诗歌的批判意义。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不深入探究,表面看来还真以为刘兰芝被休弃的原因是“无子”,而真实的原因是出在焦母本身,是焦母由于多年守寡而造成心理变态 ---- 看到青年男女成双成对、恩恩爱爱,自己潜意识就焦躁、妒忌!

(2) 但是动辄怀疑、探究,不大适合中学生的实际。当然,“学贵有疑”,但是对待学生的争议,教师不能总带着欣赏的态度,怕给学生泼冷水。如果是有定论的就应该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以消除疑虑。更要知道“学贵善疑”,我们不能随便怀疑,否则不如老老实实去学习,可不要忘记荀子说过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能够自主学习,自然会潜移默化,厚积薄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