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陂的历史,可不只有一座盘龙城!甚至苏东坡也曾赋诗谈及

 前川公子 2021-03-22
今日之黄陂有许多城,例如前川产业新城,文旅城、会展城、武汉空港新城、天河航空城等,这些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域,只是为了突出产业特点,方便大家记忆而命名。
小编昨晚翻阅清代的黄陂县志,发现黄陂过去也是有很多城的,这些城池的名字中,有的现在还在用,比如石阳,有的已经消失于历史中,比如马在,特别令人惊喜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写过和黄陂有关的诗文。
这些记载于清代黄陂县志上的古老城池,如今还能被黄陂人知道的已经不多了,盘龙城或许很多人都知道,但其余的估计很少人听说过吧。
下面列举的黄陂古城,参考自清代康熙和同治年间编纂的《黄陂县志》,这些城池在县志里面是被列入“古籍”一栏的,说明在清朝这些城池也最多只剩下遗迹了。

1、石阳城
清同治版《黄陂县志》里是这么描述石阳城的:
  • 在县东南十五里,吴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刘表为荆州刺史,以此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使黄祖于此筑城,因名黄城镇,见玉海,今名西城子。
石阳这个名字今天还在使用,前川就有一个石阳街,位于城南。
从记述来看,古代的石阳城位于黄陂县城(今前川老城区)东南十五里,现代人考证认为此石阳城位于今天盘龙城的黄花涝村周边(在黄花涝考古有发现古代城池)。
石阳城是东汉时石阳县的县城,三国时,吴国征讨江夏郡(那时候,黄陂还属于江夏郡),围攻石阳,攻不下来就自己撤退了,刘表做了荆州老大以后,担心吴国再次侵略,于是叫黄祖在此筑城,石阳城又被称为黄城镇,清朝时叫做东城子。
三国距今已经1700多年历史了,也就是说石阳城也是千年古城。

2、治城
  •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梁武为刺史,治兵器于此,旧迹犹存,今名东城子
从这个记述来看,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 ),这座古城的遗迹还是存在的,叫做东城子,这和上面的石阳城叫西城子是相对的(如果西城子是黄花涝,东城子应该是今日滠口镇区附近或六指一带)。
3、甘露城
清代县志记述很简单:
  • 在县东十里甘露山岭
此甘露山就是今天武汉甘露山文旅城所在的那座山,记载里没有说明何时,何人,为何而建。
4、安昌城
  • 在县北一十五里,齐高帝筑以捍陈寇,隋志陂有安昌郡,开皇初废
黄陂县城北面十五里,大约是罗汉或者研子地界,南齐皇帝萧道成筑城以抵抗陈国的侵扰,隋朝时的黄陂县志记载说当时设立有安昌郡,但到了隋文帝杨坚初年就废除了。
5、盘龙城
  • 在县西五十里
盘龙城确实是个谜,清代人的记述都极其简单,难怪解放后武汉谁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历史悠久的所在,直到防汛取土时才发现。
现在一般的看法里,认为盘龙城是商朝时一只南征的军队驻扎于此,修筑了城池,但后来又突然撤走,故导致这个地方没有历史延续,自然不为大家所知道

6、牛湖城
  • 在县南六十里
牛湖,大致位于今天江岸堤角附近,早已没有湖,古迹基本已不可考。
7、马在城
  • 在县东二十里
按记述,那就是位于如今的六指街道地界,同样记述简略,现代已基本不可考
8、作京城
  • 在县西四十五里
这个需要多谈谈,喜欢武侠小说的人,或许都听过“作京城”三字(模糊记得是卧龙生或者温瑞安的武侠小说里出现过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很明显透着浓浓的古意。
作京城是汉代遗址,位于今日的李集街道,地图上现在还有一个村叫“作京村”(据说是考古发现遗址以后改的名)

9、南司洲
  • 在县北三里,齐置今废,苏东坡诗云:五年一梦南司洲
司洲,古代行政地名,北司洲位于河南洛阳一带,南司洲位于湖北,齐朝设立,后代废除,位置大约在县北三里,就是今日前川城区北面了,
苏东坡的这句诗出自其《次韵答贾耘老》的第一句,他和黄陂的关系源自其曾经做过黄州团练副使(宋代黄陂属于淮南西路黄州),所以清朝人认为这句诗包括了黄陂也是说得通的。

综述

黄陂的旅游,主要集中在木兰这个IP上,历史方面开发一般,不过也能理解,遗迹都找不到了,确实不太好搞历史游览,你总不能指着一个土堆说这就是历史吧。
修复遗迹吧,很多人又不满意,觉得这种人造古迹没啥欣赏价值。
各位觉得该如何发挥黄陂这些千年古城的旅游价值呢,欢迎留言讨论!

0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