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这事”慢慢来,比较快“

 鱼堂主 2021-03-22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先祝大家新春快乐,到春节了每个人的心都很躁动。

想想过几天就要上班了,就更要想报复性的娱乐,珍惜每分每秒的玩个够。

堂主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分享思考,在你过年紧张刺激的娱乐生活,跳出日常生活的局限,跟堂主来一场思维旅行,这个感觉挺好。

作为一个读书社群的创办人,学习这个词经常被提到,来读书的人要学习,想成长的人也要学习。

可能因为学习这个词,日常出现的频率太高了,过于平淡导致人们有点忽视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对待学习有人认为它很简单,有人觉得它很难,有人认为学习就是读书,有人毕业以后就不在学了,而有些人则想学习一辈子。

无论如何,”学习“这件事本身, 就值得你好好学习,跟厉害的人学习,跟最前沿的思想学习。

查理·芒格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那高手该怎么学习?

1,先说人为什么需要学习?

从遗传学来说,我们出生时所携带的信息加起来大概只有1G多。而成年人的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则是100TB。

对比这个脑容量的差距,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影响你的信息,基本上都是在后天中习得的。

出生时只留下了生物本能,其他那些知识技能都是在后天慢慢学习的。

这个可能是对学习最本质的解释,基本上从出生开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学习不只是看的到的正式学习,还有其他的任何跟你产生联系的事物。

所以没必要感叹自己不够聪明,每个人都有一颗大脑,就是让你学习用的。

2,学习这事“慢慢来,比较快”。

在心理学当中认为人有两种记忆模式:

第一,短期工作记忆

更在意及时性,属于临时存储信息用的,有点像电脑内存,短期内存越大,你同时处理的信息能力越强。

第二,长期工作记忆

更在意持久性,属于长期储存知识用的,有点像电脑硬盘,回忆的过程就是读取硬盘过程。

我们平时聊的记忆,其实大部分都是在讲短期记忆。

看完一本书,为什么啥也没有记住?

听完一次课程,咋什么印象都没留下?

这些不是你的问题,在好的方法都解决不了,因为这个是人的生物硬件觉得的,人的短期记忆能力非常有限。

根据科学研究一般人,最多同时只能,考虑4个东西,而且这4个问题最好还要有相关性。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教你,说话最好只说3点,演讲最好只讲3个主题,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专注的原因。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其实就是把你暂时看到的信息,把那些进入到大脑的短期记忆的内容强化吸收,转换存储到长期记忆当中的过程。

比如, 今天看到一个理论,经济学的成本概念,看到只是短期记忆起作用,想要长期记住,你得把他存储到长期记忆当中去。

基本上所有的学习课程,都是想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一点,这个在好的方法都不能迅速帮你完成,凡事说自己有绝招马上让你学会长期记忆,不用多考虑,他肯定是在骗你。

有了这个底层判断机制,以后在遇到什么课程就可以省很多钱。

3,为什么学习要专注?

我们一直反对寓教于乐,玩就大方承认自己是在玩,不用自我欺骗说是在学习。

你又玩,又在学习,又要整理信息,又要存储长期记忆,这些同时怎么可能完成的了。我们只能此刻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难了。

集中思维,就是在此时此刻的短期记忆里强化这个信息。

你读书要理解一个概念,你学习要掌握一个理念,那个不是需要你调用大量的脑力资源去理解才能掌握的。

人不是计算机,可以插入U盘能直接复制信息,我们无法瞬间记录信息,而且单纯的记忆也没什么价值。

像电影《雨人》他可以把看过的书都记下来,但是他却无法理解书本的内容,这样的记忆有什么价值,只能去最强大脑表演,别被最强大脑忽悠了,那个只能算最怪大脑。

人的记忆过程是怎样运行的,就好像在砌墙,你有砖头和水泥,总要再给水泥一点时间风干了,墙才能结实。

今天我们用这么硬核的理论分析,就是希望大家能彻底放下幻想,不要想着自己跟谁学一个绝招就解决学习问题。

学习就只能慢慢来,就是需要花费时间,付出足够的精力和脑力才有收获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第一次学习新技能的时候总觉得很别扭,过段时间,哪怕是隔一天不练,再拿起来反而感觉好多了。

这个就是我们读书会,为什么每期要做100天,每天才读一点点的原因,一下读完记不住理解不了,何必去逼自己。

反而一直把自己泡在某个领域主题书单里,通不断对这个领域知识的接触,在浸泡中慢慢吸收成自己的知识多好。

给学习一点时间,给理解一点时间,给大脑一点时间,着什么急呀!

就好像健身一样,一直训练只会把人练费,因为没有给肌肉生长的时间。

学习知识并不是越快越好,特别是复杂的技能和知识,更需要一点时间才行。

相关文章:
分享一个,用行动白嫖成长的机会
这些学习观念,越早知道收获越大
怎样学习,才能学到真功夫?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