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黄浙勇 副主任医师 Culotte技术于1998年由Chevalier等[1]首先提出,因其形状类似裤裙,被称为“裤裙技术”、“Y技术”(图1)。传统Culotte技术在裸支架时代并不受待见,但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蜕变后的DK-mini-Culotte技术再现江湖(表1),Culotte和Crush、TAP三足鼎立,已经成为分叉病变三大双支架技术之一[2]。 图1 Culotte技术又叫“裤裙技术” 表1 Culotte技术的蜕变 有意思的是,Culotte和Crush的蜕变过程十分类似,均是“mini+DK”,从而达到“支架最少重叠+完成球囊对吻”的目的。再仔细对比DK-mini-Culotte和DK-mini-Crush的操作步骤,惊人地相似!
图2 DK-mini-Culotte技术的操作步骤 1、序贯送入分支支架和主支球囊
DK-mini-Crush技术剖析(1):步步到位,慢就是快!|中山PCI解码第35篇 解析: ①支架顺序:首要原则是分支直径,先小后大原则;次要原则是分支角度,先大后小原则。 ②支架选择:为易化分支开口的处理,所有分叉病变支架选择均要求“大网孔”型支架,支架直径足够大,但在Culotte技术中的具有额外的意义。 Culotte支架顺序讲究先小后大(分支先支架,主支后支架),因此不可避免地在主支近端支架重叠节段形成Culotte特有的“缩窄环”或”腰征”。 为避免腰征,第一个支架要选取单元环扩张能力大的支架、要尽选取大一点直径的支架。为何Culotte技术要求两分支血管口径基本一致?其原因也是为了避免腰征。 ③主支预埋/拘谨球囊是Culotte技术的关键,可有效避免术中主支血管急性闭塞,必要时可转换为Crush术式。我们认为,预埋球囊有必要成为真性分叉Culotte技术的基本步骤、必选动作。 2、分支支架定位、释放和回撤后扩张
图3 分支支架释放,回撤后扩张 解析: ①分支支架突出主支越短越好。从经典Culotte的长度不设限到mini-Culotte的1-3mm,再到单环Szabo-Culotte,演变过程体现了“全覆盖+最少重叠”的双支架宗旨。 ②开口后扩张塑形。支架释放后回撤支架球囊16-18atm高压后扩张,尽可能充分扩张,并扩大支架网孔,为主支rewire创造条件。如后扩张充分,可省略下一步的分支支架POT。 3、分支支架POT(可省略)
图4 分支支架POT 解析: 分支支架POT和边支支架球囊回撤后扩张的目的相同,如后者比较充分,该步骤完全可以省略。之所以单独列出,是强调分支支架开口扩张的重要性。 如扩张不充分,潜在的后果有三: ①支架与主支血管壁之间残留新月形孔隙,rewire导丝容易误入,后果是Culotte意外的做成了Crush。 ②分叉口支架网眼打开不充分,可增加后续导丝rewire和球囊通过的难度。 ③后续第二个支架置入后,2层支架套叠部分难以有效充分扩张,形成Culotte特有的“缩窄环”或“腰征”。 为保证支架近端的充分扩张,需选择非顺应性短球囊,与主支近端血管直径的比例为1:1,长时间高压扩张。 4、第一次rewire
图5 第一次rewire 解析: ①强调全程主支保护:在分支支架释放、后扩张、POT、导丝rewire的整个过程中,建议原位保留主支拘谨球囊和导丝。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主支闭塞或者rewire失败,可立即扩张拘谨球囊,甚至转变为Crush术式。 ②rewire强调从最远端网眼进主支远端血管。导丝rewire操作难度不大,可参见Crush章节。 DK-mini-Crush技术剖析(1):步步到位,慢就是快!|中山PCI解码第35篇 5、第一次球囊对吻(可省略)
图6 第一次球囊对吻 解析: DK-Culotte的理念源自DK-Crush,但略有不同。 DK-Crush主要目的是易化第二次rewire:Crush术式时分支开口有2层支架网,第一次对吻可推开网孔,第二次rewire时就只需穿越一层支架网。 DK-Culotte第一次对吻的目标主要不是易化rewire,而是减少腰征:Culotte术式时,导丝rewire只有一层支架网,难度一般不大。因此,第一次对吻扩张(DK-Culotte)并非必选动作,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形:预估有腰征显像者(如两分支直径差异明显);预估第二次rewire有困难的病例(如血管直径较小,或分支角度较大等)。 6、主支支架释放和POT
图7 主支置入支架和POT 解析: ①主支支架,最好超越分支支架近端。 ②POT的意义是保证主支支架开口部贴壁的同时,充分打开分支开口处的支架网孔,从而易化后续rewire的成功实施。POT充分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后扩张球囊和压力,这取决于主支血管直径的估计。注意避免支架球囊后撤高压扩张,以免支架近端夹层形成,这点与分支支架球囊后撤扩张不同。 7、第二次rewire
图8 第二次rewire 8、第二次球囊对吻和POT
图9 第二次球囊对吻和POT 解析: ①坚持球囊对吻一般原则:两球囊齐平且对齐血管分叉“髂部”(分叉血管汇合多边区域),先顺序高压扩张(一般16atm),再对吻扩张(一般≥12atm),最好同步加压,务必同步减压。 ②相比其他双支架技术,Culotte最强调POT。Culotte技术的特点是分叉近端有2层支架重叠,“外小内大”, 容易形成Culotte特有的“缩窄环”或“腰征”,即局部扩张不全和贴壁不良,因此POT处理必须非常充分。 ③注意最终POT的特殊性:球囊远端不越过分叉口近端边缘,过低会破坏对吻扩张的分叉口塑形。这点与支架刚置入后(尚未对吻)的POT有所不同:后者更远一点,即嵴近端,前者更近一点,即分叉口近端。
参照图10,仔细对比DK-mini-Culotte和DK-mini-Crush,二者手术步骤有着惊人的相似!几乎是双胞胎!仅有的一点区别是对边支支架突出部分的处理方式不同,扩张(Culotte)或挤压(Crush)。Culotte是扩张,因此主要矛盾是“腰征”形成;Crush是挤压,导致支架层叠在分支开口,因此主要矛盾是rewire困难(图11)。 图10 DK-mini-Culotte和DK-mini-Crush基本步骤,惊人地相似 图11 DK-mini-Culotte和DK-mini-Crush的重叠支架梁分布不同。前者的主要矛盾是“腰征”形成,后者的主要矛盾是rewire困难。 (未完待续,请期待下篇) |
|
来自: 昵称7050382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