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马虎 ▏王老五为何养起了柴鸡

 摄影说事 2021-03-22

[影像脱贫攻坚015期]

王老五为何养起了柴鸡

摄影/马秀华 张金敖

撰文/马秀华

因为他有俩哥、俩姐,自己排行老五;堂兄弟中也是排行老五,当地人称呼他“王老五”。


王老五其实不老,70后人,在郑州做大空调工程技术工作,叫王国印,南召县太山庙乡安庄村人,2007年与新乡郑煤集团登封市告成矿正式职工邢景妞结婚。二人在登封定居,一个儿子在河南大学读书。

2017年春节前夕,他突然辞去工作,妻子内退,锁上房门,二人踏雪走进了一个十分偏僻的深山凹——老家安庄村。

通往老家 的路

妻子邢景妞收到绿皮鸡蛋,高兴地展示我们看

镜头推远点,这就是柴鸡产蛋的“窝”

这也是鸡子下蛋的方便“窝”

原委是这样的——

2017年冬,父亲做肠梗阻手术,他单位请假回老家贴身伺候到父亲出院。期间,他看到两个哥哥、两个家庭都是因病、缺少劳力而被定为贫困户,虽然他们享受着党和政府的所有扶贫政策,但凭当时的情况一时难以脱贫。父亲出院还挂着漏袋,又需要长期调养治疗。于是他慢慢地在坚定着自己的一个信念,终于他动员妻子提前内退,自己彻底放弃月薪五六千元而且不耗体力的工作,毅然放弃城市近二十年的优越生活条件,回到南召县太山庙乡安庄村老家,一方面尽心伺候父亲,一方面,投资6万多元在本村压虎崖山地上搭起了3间草庵,干起了散养土鸡的事业。

夫妻俩工作、生活、食宿的场地

散养在山林里的鸡子

大哥王文林,63岁,2016年患脑血栓, 2017年被定为贫困户,并异地搬迁到长江口新村居住。王老五在自己积累了一定的养鸡经验之后,于20185月,帮助大哥在自己鸡场附近,投资3万元,建起了野鸡养殖场,一年来已经饲养野鸡六七百只。2019年元月光荣脱贫。

大哥今年脱贫了,很高兴,他带我们去看他的野鸡场

二哥王文卿,49岁,住南召县九里山村其岳父家,胆被摘除,肝脏动过大手术,基本无劳动能力,当时供养两个学生,最早被定为贫困户。在其弟帮扶下,先后饲养柴鸡和猪、养等家畜,2018年光荣脱贫。

大哥饲养的野鸡

王国印养柴鸡非常原始:周围不圈网,也不怕飞跑,也不怕野兽猛禽伤害。风雨阴晴,鸡子全部散在山林中,叨食小虫子和草籽之类,山涧小溪是它们的饮水,树,是它们晚上的栖息地。鸡蛋产在鸡场周围特殊的鸡窝里。冬天适当补给一点自己种的玉米饲料。鸡,是地地道道的柴鸡;蛋,是货真价实的柴鸡蛋。

鸡子在山里无拘无束,格外欢实

但,由于进山道路崎岖颠簸,王国印货真价实的柴鸡蛋平日只卖一元,现场抓的鸡子也就五十元左右。要论经济效益,他说,远不如在郑州务工。特别是孵化小鸡、喂养鸡娃,两口子必须有一人24小时坚守孵化室,因为山里条件太差,室内温度要人为控制,高一度低一度都可能导致小鸡死亡,非常非常辛苦。

王老五在照料雏鸡

但是,父亲需要他,两个哥哥虽然脱贫了,可养鸡的事儿,还离不开他。他说有一句话,“我都快50岁了,还不能真正为自己活着”!

是啊,他完全能为自己活着,但他没有为自己活着,父亲重病,二哥肝胆都切除过,大哥脑血栓,他还不能为自己活着,他要尽自己的一切可能撑起这个大家!

忽然,我脑海中蹦出一个词:孝、悌。

孝顺父母,悌敬兄弟姊妹,大中华之优秀美德、做人之根本!

王老五,您都做到了!

反哺家乡,为政府分忧,

王老五,您也做到了!

这就是一个好男儿的担当!

来到养鸡场,到处都是“蛋”,跟地雷战中的地雷一样,防不胜防

★★★ END ★★★

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