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锦之战,皇太极全歼洪承畴大军13万,放干明朝关外最后一滴血!

 剧透历史 2021-03-22

明朝与满清在关外的最后一场大决战——松锦之战,集结明军约13万,对决的皇太极拥兵约11万。账面上明军稍多于清军,火器配备也超过对手,但也不好说是绝对稳赢的优势。

松锦血战的结果,是明朝一方10万九边精锐损失殆尽,自此之后再也没能在山海关外的战场,组织起对皇太极的有效反击。而且,皇太极还成功策反洪承畴,使得明朝在政治上更是吃了大亏!

对于满清来说,要想进军中原,最便捷的通道就是连接辽东和中原的辽西走廊。这点明朝早就想到了,在走廊最窄最险要处,靠海修建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城防体系。

不过这个阶段的山海关,还算是后方,满清想要拿下山海关,就得攻陷挡在前头的关外四城——松山、杏山、锦州、宁远。尤其锦州,自明清交战以来,战略地位日益重要。皇太极一直想夺取锦州,打通关宁锦防线,为清兵入关扫清障碍。

关宁锦防线,是明朝为了抵御满清,而构筑的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一条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包括连山、塔山、杏山、松山等。

从军事战略层面来说,关宁锦防线是明朝设在关外,抵御满清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整个防御体系的重中之重,便是身处最前沿的锦州!

为了保卫锦州,明朝命祖大寿在锦州前方的大凌河附近筑城,可还没完工,皇太极就攻来了。祖大寿仓皇退到城中,久等援军不来,便假装投降,找机会逃到了锦州城。

祖大寿的诈降令皇太极震怒不已,亲自率领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等围攻锦州。祖大寿的部下有一部分是蒙古人,见形势危急起了叛心,私下联系济尔哈朗,致使外城失守。

退到内城的明军处境不妙,城墙被毁坏,外援给养也断绝了,祖大寿向朝廷禀报:“粮米仅供一月余,而喂马的豆则不能支撑一月,倘若清兵再次急攻,宁锦两城就要攻破,那么松、杏、锦三城就岌岌可危了。”

崇祯也知道锦州的重要性,命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八镇总兵,领军13万即刻出关,会兵于宁远,解锦州之围。

这已是明朝当时能调出的最大兵力了,其余明军奔赴在镇压起义军的战线上。

糟心的是,出关之前的洪承畴正在大败起义军,打得李自成只剩18骑,极有可能彻底扑灭这股起义军,可偏偏让皇太极坏了事!关外危急,崇祯只能选择先保锦州。

然后,皇太极就上演了自己军事生涯中最精彩的操作,围点打援,重创明军。

细究下来,明军的全军覆没,除满清八旗军爆表的战斗力外,自身内部出现的诸多意见分歧,并最终影响到战场终端作战,也是不得不提的主要方面。

洪承畴分析战局后,制定的是步步立营、且战且守的持久之策,崇祯起初也认同他的想法。但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主张速战速决,理由是大军出征太费饷粮。

明朝的财政也确实吃紧,于是崇祯一再催促洪承畴出战,并派专人前往军中督战。领军在外的大将最怕什么?怕朝廷瞎指挥,外行领导内行。

洪承畴就面临这样的状况,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他不敢坚持己见,在逼迫下仓促出兵。而且洪承畴的布阵还有一个漏洞,重兵集结在前、后队力量薄弱,首尾不能相顾。

皇太极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命士兵拼命挖掘壕沟,从锦州西面往南,穿越松山、杏山之间的通道,一直到海口,连掘三道大壕包围已到松山的明军,切断其与后方的联系,断其粮道。

哪怕到了此时,明军实际上也有与清军死战的实力。可是士兵们只有三天的军粮,得知粮道被断惊慌失措,许多人想着逃跑。洪承畴勉强凝聚起军心,准备突围回宁远,补充粮草后再战。

但又有人出幺蛾子!大同总兵王朴为了自己活命,不顾全军安危,违约先逃。这简直造成了雪崩般的效应,明军阵脚大乱,给了清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吴三桂跟随王朴,逃到了杏山城。马科、唐通、白广恩等先是跟着他们逃向杏山,遭遇清军拦截后转向塔山,被埋伏在那里的清军一通屠杀。

之后吴三桂和王朴整顿溃兵,继续逃往宁远,路上与清军发生交战,平安回到宁远的士卒只有3万。

曹变蛟、王廷臣两部没有突围成功,和洪承畴一起留在了松山,在其指挥下固守待援。明廷也不是不救,可各路援军慑于清军之威,“皆敛兵不敢出”。

六个月之后,松山的明军无法再坚持,即将崩溃。副将夏承德投清,作为内应引清军入城,曹、王被杀,洪承畴被俘。身在锦州的祖大寿随之投降,接着清军攻陷杏山。

至此,关宁锦防线彻底被摧毁,关外只剩宁远一座孤城。

所以,明军在松锦之战中大败,主要是因为崇祯顶不住军费压力,盲目催战干涉前线洪承畴的决策,同时也存在明军将领临阵指挥失误、前线将官畏死等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