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境优渥的年轻女孩控制不住自己多次盗窃,竟不是为了钱,被鉴定为“病理性偷窃”|成瘾|犯罪行为

 博采简纳 2021-03-23

  家境优渥的年轻女孩频频盗窃,上到千元外套,下至几块钱的贴身衣物,原因竟不是为了钱。经鉴定,她患有病理性偷窃。

  最终,女孩被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案情回顾

  小花(化名)学生时期,因学习压力大致精神异常,曾一度休学,症状缓解后,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直到2019年起,她多次在超市盗窃日常生活用品,在商场盗窃衣物,捉获后因金额较小等原因被做不起诉处理、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经过多次教育,在取保候审阶段,小花仍不悔改,实施盗窃。2021年2月11日,小花在某商圈服饰专卖店窃取一件粉红色连帽卫衣,被店员抓获,随后报警。经鉴定,涉案财物价值340元。

  

  据小花交代,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间,她因控制不住自己而频频盗窃上到千元外套,下至几块钱的贴身衣物,她共分6起多次实施盗窃。当被问到为什么偷东西的时候,小花称是因为家庭生活问题心里很乱,想通过刺激的行为给自己缓解压力。案发后,除一件裤子其他物品均已追回并返还,或足额补偿。根据鉴定,涉案时小花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病理性盗窃”明确,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病理性盗窃”是不以受益为目的盗窃,行为人在盗窃时感到紧张,盗窃结束后感到成就感与喜悦感的一种行为。从司法实践看,“病理性盗窃”案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犯罪嫌疑人一般具有正当的工作与稳定的收入,生活无忧;第二,犯罪嫌疑人难以控制自己行为,遇到他人物品时情不自禁想窃取,盗窃成瘾;第三,被盗物品多样,不仅有价值较高物品,还包括一般的生活衣物、用品,此外,有些犯罪嫌疑人盗窃成功后不去使用或出卖窃得的物品,而是将物品摆放在一起。

  据了解,在看守所中小花积极配合治疗。法庭上,她对自己的行为认罪悔过,鉴于小花有多项劣迹并结合具体案情,最终作出上述判决。同时,法庭也告知小花家属,服刑期间,多多探望,给予其关怀疏导。

  法官说法

  小花的行为,在一般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习惯行为的人还真的不少存在。这就提醒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注重方法,劳逸结合,不过分求成。而对像小花这样察觉自己有心理方面隐患的人,第一要及时就医,如若出现将压力释放在违法犯罪行为上人,除了个人要下决心加以纠正外,家人也要时刻注意,做好监管,以免触犯刑律。

  潇湘晨报综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