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马观花古平遥

 简心素文 2021-03-24

走马观花古平遥

没有希望的美好,没有惊讶的失望,平遥,就是平遥。——题记。

知道平遥就如知道丽江一样,因为平遥和丽江是我国同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虽然丽江是江南水镇,平遥是北方缺水小城,可它们却都又是我国仅有的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古城。

平遥,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为来之前没有任何关于平遥的图画和文字,所以几乎很难想象出平遥古城的样子。

平遥古城位距山西省会太原100公里,平遥属平原古城,我们从乔家大院出来,乘车沿着平整的公路径直开到平遥古城门前。

平遥古城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周长6.4公里,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有垛口,墙外有护城河。如今,城门四角处还有角楼,城墙依然如故。平遥古城是全国仅存的4座完整古城之一,是我国境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城。

无论远观还是近视,古城楼都诉说着一份沧桑、厚重和宁静。

据说,平遥古城又称我国著名的“龟城”,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好像是在建城的时候与乌龟有关,或者乌龟就是古平遥人的精神图腾。要不为什么在近千年的风雨沧桑中,在我国众多的古城中,平遥古城仍会巍然屹立于中华大地。

沿着青砖铺就的街道进入城内,市楼、商店林立,卖工艺品的,卖旅游品的,卖食品、布料的,应有尽有,各种招牌字号无不展示着古风古韵。这不由让我想到我的家乡古城正定的文化一条街,可是平遥城无论是街道还是建筑,却不是正定后来仿建的那种。细细看来,才知道,每个街道、每条胡同和每座建筑物几乎全保留几百年前的原有形制。正是这份原始的古朴,才使这座看似平凡的小城,有了世界文化意义上的价值。

平遥古城作为我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其文化内涵的精髓,是因为有这三样:票号、民居、双林寺。如,“日升昌” 票号,是我国第一家票号,建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日升昌”不但带动了平遥城内的金融经济发展,而且最终使平遥县在清朝时期50几家票号中占至20多家,真是一县金融便可制约全国经济。“日升昌”票号的创立,在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性质的新型金融业。

但是,因为时间太短促,古城中很多珍贵的地方,像“日升昌” 票号和著名的双林寺,我们都没有去成,只有这样沿街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了。

迎着灰砖灰瓦的黛色古建筑,一种宁静、一种详和、一种看得见的古韵迎面而来。平遥古城是完全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其众多的文化遗存,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因此说平遥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博物馆实不为过,据说在世界文化意义上来说,有两种人几乎是百分百地喜欢平遥,一种是摄影师,一种是老外。因为在摄影师眼里他们会找到久违的古朴和鲜明的文化底蕴,而在老外的眼里,平遥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古老中国”。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将平遥民居的特点,极为精辟地概括为“外雄内秀”。走在平遥城内的寻常巷陌之间,两侧均是不留窗户的青灰色深宅高墙,抬头仰望,是高高的屋檐和狭窄胡同内屋檐间的一线蓝天。几乎家家宅院门前,都有精巧雅致的雕刻,彰显着宅院主人的敦厚家风。平遥虽然自古至今都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但是从这古老的神韵里,却很难看到庸俗的铜臭味道,这种原始的朴实又表现着山西人特有的聪明和智慧。

平遥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除了古建外,城内没有一个超过二层以上的建筑。街上不让跑车,只有恬淡的居民表情木然地看着穿梭于古街上的游人,似乎看不出平遥的名气与他们有什么关联。平遥古城的这种平淡韵味,充斥着大街小巷,如果不是这身边大大小小的真实古迹,几乎很难让你找出那种千年的古风和传统晋商的风味。

  

我所在的这座古风泱泱的小院,就是有名的平遥冀氏老宅。冀氏老宅体现出元、明、清三代的建筑风格,结构布局富有神秘的传奇色彩和渗透着风水理论,是平遥传统民居的典型范例。在这里,赫然可以看到一块只有在北京太和殿见到过的牌匾“正大光明”。年轻的冀氏后人告诉我们说,这是当年冀氏祖先向清廷捐献攻打台湾的战船而御赐的。    

古代民居都有严格的规制,而财大气粗的冀家后人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盖起了逾越等级的七间七檩院落。当然,如此违制毕竟是有杀头风险的,冀家不久也就将其自行拆除,这个位于沙巷街23号的院落,后来成为日升昌掌柜侯殿元的旧居。    

现住主人为冀氏23代子孙,迄今已经有600多年的老院,已报世界文化遗产申请。     

宅院从外观看全是木制结构,可是里面却是窑洞式,这种匠心独运的建筑,在防水、防震功能上,比现代的十层高楼还要好。本以为宅院主人收了我们10元门票会很快把我们解决,谁知他讲起这窑洞的建筑特色、结构功能,居然滔滔不绝。讲冀家如何从南方来到晋中,如何创建窑洞这种建筑形式,与陕北窑洞有如何的不同,两侧的小窑洞如何像支架一般防止中间窑洞的倒塌,还有二层的柱式结构,所谓的“墙倒屋不塌”,等等。     

北边屋的负重墙,是N字型的,你见过这种双空心的建筑吗?正因为这种如空心楼板一样的建筑墙体,才使得冀氏老宅能抗7级地震。世界联合国申遗官员看后,不由地感慨中国民间高深的建筑智慧。


朴实的孩子们看到给他们照相,纷纷展示出最美的一面给我们,面对他们可爱的笑脸,是不是也看到未来又一个晋商文化的崛起?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报告对平遥古城的评语为:“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古城墙上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门徒72贤人和3千弟子的象征。平遥古城就如这城墙一样,虽然与北京的城楼相比还不秀美和含蓄,但它的沉着和安逸却给人超然的朴实。用抱朴守真和内秀其中,来形容平遥和山西人的文化追求,也许才较为恰当。

伫立在我们面前的所有建筑都不是神话,它是切切实实从一千多年的时光隧道中走来的晋商文化和政治的影子。古城的盛衰,商人的梦想,都随着这静静的落日余辉渐渐消逝,赤裸在眼前的是青砖灰瓦,遗留芬芳的是晋商朴实无华的智慧。在多少国人都在诉说山西人的吝啬和孤陋的同时,这巍然屹立的古城难道只是一座砖石垒起的建筑吗?

写于2007年9月30日。

作者:李凤岐

◆李凤岐【简心诗苑】云雨黄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