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母婴护理(009):分娩后生殖器官的变化

 新用户6239fNQI 2021-03-24

9

分娩后生殖器的变化

经历分娩,女性生殖器官发生的变化包括:子宫恢复原位;阴道内部的肌肉发生变化;会阴处撕裂或是侧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阴道口变得宽大;骨盆韧带变宽,子宫也比以前稍大。

1.子宫
胎盘产出后,子宫便开始收缩复旧,一方面缩小子宫的体积,另一方面可压迫子宫的血管停止出血。刚产后的子宫可在脐下摸到硬硬的一个硬块,此时约1000克到1200克;一个星期后降为500克;两个星期后隆至骨盆腔,约300克;四个星期后,便回复到未怀孕的重量,约50至70克。子宮的缩小,主要是肌细胞体积的缩小而不是数目的减少。

产后下腹疼痛是由子宫间歇性的强烈收缩所引起的,在初产妇较不明显(为持续性收缩)过度疼痛可要求使用止痛剂,一般在第三天后会逐渐减轻。随着每次哺乳时促进子宫收缩,产妇可感觉到类似痛经样的不适,不需治疗。

2.阴道
分娩后不久的阴道壁呈青紫色,有些肿胀,没有褶皱。阴道也是在分娩之后就开始恢复,肿胀日益缓解,阴道壁的松紧度也将恢复。在产后1周左右,阴道内恢复到分娩前的宽度;在产后4周左右,再次形成褶皱,基本上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是,一旦之前有过分娩经历,阴道则无法完全恢复,要比分娩前略微宽一些。

3.外阴部
自然分娩的产妇,在分娩时会阴会发生压迫、撕裂产生水肿、疼痛等症状,产后数日会消失。有些产妇会阴部和产道较窄小,自然分娩可能引起会阴撕裂受伤,医生一般会建议这种产妇做会阴侧切。侧切后的产妇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和护理,防止伤口感染。外阴部也是自分娩后不久就开始恢复,肿胀也开始缓解,并恢复到原来的松紧度。聚积的色素在产后6~8周内慢慢消退,最后略微有些残留的痕迹。骨盆底部肌肉群的恢复需要较多的时间,一般4~6周才能恢复到孕前的状态。中轻度的撕裂往往在产后1周左右得到恢复,而比较深的会阴撕裂或较大的裂痕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痊愈。

4.恶露
在产后5~6日内,子宫蜕膜便会开始坏死、脱落。这些坏死组织和血上皮细胞及细菌混在一起排出阴道,称为恶露。
(1)红色恶露
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红色恶露持续三到四天,随着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性恶露。
(2)浆性恶露
一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浆性恶露持续十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转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
半个月以后至三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持续三周排净。

5.子宫内膜重建
子宫内膜的重建很快,产后两三天内,残留的蜕膜开始分化成两层,表层会坏死,随恶露排出;底蜕膜则为重建子宫内膜的来源,约第7~10天就可以恢复接近未怀孕时的状态。除了胎盘所在处以外,完全的重建约两至三个星期。
子宫颈产后会渐渐闭合,第4~6天时约剩2指宽,到第10~14天时,开
口剩余不到1公分。子宫颈腺体的增生也渐渐退化,约6周左右可恢复到未怀孕前的状态。

【知识来源:赵天卫主编,《家庭母婴护理》,海洋出版社。本号获得公益使用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