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德堡大学的精神

 置身于宁静 2021-03-24
海德堡大学的精神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大师日益稀缺的时代,一再有学者这样说。究其原因,在这个世界被祛魅之后,大师的言辞已经被浅薄的理性洗刷干净。正如沃纳·唐豪瑟曾言,敬畏才是从一个伟大心灵所写下的伟大作品中学到教益的必备条件。当大师身上神圣的光环一旦退去,我们的敬畏之心已经被蒙昧所遮蔽。我们的时代缺少大师,因此我们只能从不断的阅读中寻找残留的敬畏之心,从过去的岁月中淘洗着大师的深邃,从不断的回忆中感领大师的风采。去年的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能广受赞誉是如此,今年的德国当代自由作家尼古劳斯·桑巴特的《海德堡岁月》出版后获得追捧大概亦是如此。

桑巴特是德国当代的著名的作家、文化批评家、无政府主义者,甚至是一位花花公子。《海德堡岁月》是桑巴特的生命自白三部曲的其中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柏林的青年生活》和《巴黎的学习岁月》。桑巴特是在1945年德国被苏联攻破前夕阴差阳错的偶然机会之下来到海德堡的。从此他的身份从一位逃兵变成了学生,在海德堡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大学城如饥似渴的学习着知识。桑巴特在海德堡的岁月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他的两位导师是当时德国著名的文化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和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这是两位硬朗的老人,优良的德国传统孕育出来的教授,在国内的战火中悄然自我流放到海德堡,默默的抹去了纳粹年代的鬼魅。他们是当时已经陷入疯狂的人类的反面,清醒而坚信自我的价值对人类的责任,他们是人类的良心。桑巴特第一次见到他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漫溢的所谓“海德堡精神”,“他们十分冷静,而且义无反顾,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及令人肃然起敬的热情”。

海德堡大学的精神

在书中贯穿始终的就是一种让桑巴特强烈感受到的“海德堡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陷入战争的苦难不可遏制的怜悯?对恢复这个陷入疯狂的世界秩序的高度责任感?还是对爱情的美好与自由的向往?也许都有吧。桑巴特并没有用简单的概念束缚这种精神,相反所谓的海德堡精神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个人的、自由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虽然无法清晰定义海德堡精神,但是却能坚信的是,如果海德堡那个宁静妩媚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小城如果没有众多大师身影存留的话,所谓的海德堡精神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桑巴特在书中一再的提到在海德堡学习的岁月只是他漫长求学生涯中的一个过渡,但是这个过渡因为有着与众多大师的相遇而显得非同寻常。这种相遇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已经逝去的或远去的大师,他们的不在场恰恰是让我们保存敬畏之心的必备条件。他们虽然缺席现在,但是当亲耳从雅斯贝尔斯口中听到乔治·卢卡奇、恩斯特·布洛赫、卡尔·曼海姆、亚历山大·科耶夫等光辉夺目的名字的时候,他们显得不知所措。是的,我们曾无数次阅读或讨论到这些大师的著作,或许就在他们曾经驻足过的图书馆或者海德堡的某个角落,但是我们与他们匆匆而过却一无所知。桑巴特说,半个世纪后回忆起这些事情,“这些无知显得荒诞”。

海德堡大学的精神

也许不止这些,在海德堡一个已经缺席但是却永远在场的海德堡精神的灵魂人物是马克斯·韦伯——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哥哥。马克斯·韦伯在德国是一个传奇。他于1920年6月去世,但是最为奇特的是,已经去世的马克斯·韦伯却长期主导着德国的知识生活。在海德堡,这个他生活过的地方,马克斯·韦伯的身影从来没有消失过,对此桑巴特有个有趣的说法:精神独裁。看来桑巴特对马克斯·韦伯并没有多大的好感,虽然他依然敬畏这个像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一样的人,但是从自由主义的某种逻辑出发,桑巴特无法容忍这种精神上的专制。在他看来,这种精神独裁和海德堡精神是相悖的,至少马克斯·韦伯对学术上权力的研究乃至迷恋是他政治上无能的表现。我虽然不能认同桑巴特对马克斯·韦伯的分析,但是却十分欣赏他的这种敢于说不的批判性态度。敬畏虽然是我们跟随大师学习的态度,但是怀有敬畏之心的同时,能有一种不轻易认同的精神,这才是海德堡精神的内质所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