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太平寰宇記》卷103---112鄂州---122夜郎。江南西道

 荷香月暖 2021-03-24
江南西道宣州,元领县十,今六:宣城 泾县 南陵 寜国 旌德 太平。四县割出:当涂建太平州广德置军溧水入升州溧阳入升州州境。风俗:汉书云丹阳郡本属扬州吴地斗宿分野其人巧而少信多女而少男江南卑湿丈夫多夭大抵人性风俗与两浙相类。太平州今领县三:当涂 繁昌 芜湖。池州元领县四 今六:贵池 青阳 石埭 建德 铜陵宣州割到 东流宣州割到。风俗 与宣州同

 

洪州豫章郡元领县四:今七:南昌 新建【新置】 丰城 分寜 靖安 奉新武寜,二县割出:高安为筠州 建昌入南康郡。风俗:豫章记云:地方千里,水路四通,风土爽垲,山川特秀,奇异珍货此焉自出奥区神皋,处处有之。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金铁筱簜资给于四境沃野垦辟。家给人足蓄藏无阙故穰岁则供商旅之求饥年不告臧孙之籴人食鱼稻多尚黄老清静之教重于隐遁盖洪崖先生徐孺子之遗风

 

鄂州元领县九 今六:江夏 武昌 蒲圻 嘉鱼 崇阳 永安。三县割出:永兴置兴国军,通山入兴国军,大冶入兴国军州境。风俗:火耕水耨,人食鱼稻。以渔猎山水为业。蠃蛤食物常足,人偷生,朝夕取给,而无积聚,重巫鬼之祀事。

 

黔州黔中郡今理彭水县,历古蛮夷之地。禹贡荆州之域,左传:庸人率群蛮叛楚即其地。……,因置黔中郡于今辰州。是故《汉书》谓五溪之地,在汉为武陵郡之酉阳县地。武帝于此置涪陵县,按贾躭四夷述武陵五溪之蛮西界也。其涪州开元中属山南道,天宝中复属江南,干元中又属山南东道。古九州岛岛界本汉巴郡之南鄙,虽在大江之南,而东兴施溪锦奬四州隔一高岭,其南溱琛等三州又与剑南泸州,按境风俗颇同,以山川言之,合属剑南道。元领县六:彭水、黔江、洪杜、洋水、信宁、都濡。风俗:杂居溪洞,多是蛮獠,其性犷悍,其风淫祀,礼法之道固不知。开宝四年,黔南上言江心有石鱼见上。有古记云:广德元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鱼见,部民相传丰稔之兆;彭水县旧三乡今二乡,本汉酉阳县,地属武陵郡。五溪谓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古老相传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之长一说。五溪蛮皆盘瓠子孙,自为统长,故有五溪之号焉。古谓之蛮蜑聚落。控临番落种:牂牁、昆明、柯蛮、桂州、提拖、蛮蜒葛獠没夷、巴、尚抽、勃、新柯、俚人莫徭白虎; 涪州元领县四:涪陵 宾化 武龙 乐温。汉涪陵之地也,自永嘉之后,没于夷獠。土产:连头獠布,金文铁。段氏蜀记云:涪州出扇,当时贵之。风俗与黔中同;夷州元领县五:绥阳、都上、义泉、洋川、宁夷。《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一》“费州涪川郡今理涪川县……招慰生獠……东至安南獠二百三十五里。……唐武德四年,山南道大使赵郡王孝恭,招慰生獠,置始筑人,歌舞之遂以为名。初置属思州,贞观八年割属费州”。风俗:同黔中,蛮夷之俗颇有不通;播州元领县三遵义、带水、芙蓉。风俗:同黔州;思州元领县三:务川、思卭、思王。风俗:同黔中地,在荒徼之外,蛮獠杂居,言语各异;费州元领县四:涪川 城乐 多田 扶阳。风俗:地同黔州,尤杂生獠。《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二》:“南州南州郡……南川县,天宝元年,改南州为南川郡,干元元年复为南州。又按九州岛,岛要记云:僰溪生獠招慰,以置之即此郡也”

 

南州。南州郡,今理南川县。禹贡梁州之域,周省入雍。战国时为巴国之界,秦则巴陵之地,汉为江州之境。唐武德二年,割渝州之东界地置州,领隆阳、扶化、隆巫、丹溪、灵水、南川六县。三年又改为僰州;四年又改为南州;贞观五年;又置三溪县,七年又置当山、岚山、归德、汶溪四县,八年又废当山、岚山、归德、汶溪四县。十一年又废扶化、隆巫、灵水三县。先天元年改隆阳为南川县,天宝元年改南州为南川郡,干元元年复为南州。又按九州岛要记云:僰溪生獠,招慰以置之。即此郡也。南州元领县二:南川、三溪。 风俗:与渝州同。

西高州夜郎郡今理夜郎县州,即同夷古山獠夜郎国之地,元领县四:夜郎 丽皋 荣德 乐源。北至溱州二百四十里 西接獠夷界。风俗:其俗多杂生獠,言语或通。

 

沅州潭阳郡,今理龙标县。禹贡荆州之域,战国时楚黔中地,秦置黔中郡,其地又属焉。舞阳县地属武陵郡盛宏之。荆州记云:舞阳县,北拒天门溇中县,南极郡阳武㟠县,西接宁州牂牁,在舞水之阴。隋文帝开皇九年平陈,省入辰溪县。荆州记云:舞阳有詹辰新丰二县,其乌浒万余家,噉蛇鼠之肉,能鼻饮。唐贞观八年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其年置夜郎浣溪。旧唐志为渭溪、思征三县。九年废思征县,天授三年,风俗使右肃政台御史席元明奏:巫山不在州界,请为沅州分夜郎置渭溪县。长安二年割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先天二年又置潭阳县。开元十三年,改沅州为巫州。天宝元年,改为潭阳郡。干元元年,复为巫州。元领县二:龙标 沅溪。 风俗:有乌浒之民,噉蛇鼠之肉。   业溪龙溪郡元领县三:峨山、渭、梓姜。  风俗:已上与沅州同

                         103-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一

  宣州

  宣州宣城郡今理宣城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屬吳後吳為越滅屬越又為楚所并戰國又屬于楚為鄣郡之地今湖州長城縣西南八十里鄣郡故城是漢為宛陵縣地理志云武帝元狩元年改鄣郡為丹陽郡屬揚州理宛城即今郡是也至順帝又改為宣城郡按吳書云孫皓以何植為牛渚都督而禦晉後晉平吳武帝復移郡於此郡城即晉桓彛所築又桓元傳云元居南州大築齊第以郡在國南故曰南州宋如之齊改為南豫州郡志云梁承聖元年復江南南豫州郡不廢歷梁陳之代亦為重鎮隋平陳遂省宣城郡仍改南豫州為宣州蓋取郡號以為州名煬帝初改州為宣城縣唐武德三年杜伏威歸順置宣州總管府分宣城置懷安寜國二縣六年陷輔公祏七年賊平改置宣州都督督宣濳猷池四州【闕】 年廢桃州以綏安來屬省懷安寜國二縣宣州領宣城綏安二縣八年廢南州以當塗來屬廢猷州以涇縣來屬九年移揚州於江都以溧水丹陽來屬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廢池州以秋浦南陵二縣來屬省丹陽入當塗縣開元中析置青陽太平寜國三縣天寶元年改為宣城郡寶應二年又析太平縣置旌德乾元元年復為宣州永泰元年割秋浦青陽至德三縣置池州宣州自後為寜國節度皇朝因之

  元領縣十  今六

  宣城 涇縣 南陵 寜國 旌德 太平

  四縣割出

  當塗建太平州廣德置軍溧水入昇州溧陽入昇州州境

  東西四百六十里 南北五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千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三百五十里 西北至長安取潞州路三千一十里 東至湖州三百八十里 南至歙州三百八十三里 西隔江至廬州六百四十三里 北至潤州四百五十里東南至杭州四百九十六里 西南至池州三百

  四十里 西北至和州二百五十六里 東北至長州五百里

  戶

  唐開元戶一十萬九千七百九十皇朝戶主三萬四千九百二十七客一萬二千二十

  風俗

  漢書云丹陽郡本屬揚州吳地斗宿分野其人巧而少信多女而少男江南卑濕丈夫多夭大抵人性風俗與兩浙相類


  人物

  紀隲字子上丹陽人父亮為尚書令隲為中書令每入朝以屏風隔坐 甘卓字秀思丹陽人卓外如柔弱内實堅正不附王敦 唐劉大貞宣州人

  土產

  職方氏其利金錫竹箭畜宜鳥獸穀宜稻 南陵利國山出銅 當塗縣界赤金山亦出好銅 紵布綺 五色線毯 綾 塾線綾 紙 綿 筆 絹黄連

  宣城縣舊二十四鄉今一十五鄉本漢舊縣也屬丹陽郡漢順帝時立宣城郡於宣城縣按郡國志云故縣地名青弋 敬亭山郡國志及宋永記初山川云宛陵北有敬亭山山有神祠即謝朓賽神賦詩之所其神云梓華府君頗有靈驗 三天洞東北去郡城五十里 句溪一名東溪水源從寜國縣東鄉溪嶺承天目山脚水源合流連接至此爲句溪流向北至郡門外過也 北浦里橋宣城記云元和中丹陽太守馬稜坐事被徵句容李南善風角賀稜云明日日中有吉問明日稜望延景按以為無徵至晡俄有使至原停稜事問何故遲留之狀使者曰向渡宛陵浦里橋馬蹶足是以不得進花姑廟在郡北朝京門外東溪東岸去城一十里涇縣西南一百五十里元十七鄉本漢舊縣地理志屬丹陽郡韋昭注云涇水出蕪湖盖因水立名唐至德二年置南徐州於此其年又改為猷州八年州廢縣仍置屬宣州焉 陵陽山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列仙傳云陵陽子明釣白龍放之後五年龍來迎子明上丹陽陵陽山一百餘年乃得仙去山高一千餘丈又有子安者仙人也來就子明二十年一旦忽死葬山下常有黄鶴栖其冢樹上鳴聲呼子安子安 盖山在縣西南二百八十里紀義宣城紀云盖山一百許步有舒姑泉俗傳云昔有舒氏女未適人其父析薪於此女忽坐泉處牽挽不動父遽歸告家比來唯見清泉湛然母云女性好音樂乃作弦歌泉即湧浪復有赤鯉一雙躍出嬉戲至今作樂泉水猶故沸涌

  南陵縣西一百里舊二十八鄉今八鄉本漢谷縣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後省併蕪湖縣尋又屬繁昌梁武帝置南陵縣屬南陵郡唐武德以來置縣在臨江有城基見存去今縣一百三十里復於仁義鄉析置法門石埭兩場以别徵攝自後法門於義安縣又廢義安入銅官治為銅官場今銅官為銅陵縣石埭為繁昌縣皆此邑之地也 射的山據古老相傳上有玉石在壁内遥見有白處曾有人取上山後遇風雨不果今遠望頗似射侯故名射的 戰鳥山在縣南十五里大江中輿地記云赭圻下流十許里有戰鳥圻孤在江中本名孤圻山昔桓温駐赭圻桓懼掩襲此圻宿鳥所栖中宵鳴驚温謂官軍之至一時驚潰既定乃羣鳥驚噪故相傳謂戰鳥山又按縣圖云孤圻山又曰唇居山在江心上有寺號靈山赭圻屯在縣西北吳所置處圻屯是也晉哀帝以桓温入參朝政自荆州還赭圻詔止之遂城赭圻鎮是也

  寜國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二十二鄉今十五鄉本漢宛陵縣地志云漢末分宛陵南鄉置焉初屬丹陽郡吳景帝時改屬故鄣郡晉太康元年屬宣城郡按紀義宣城紀云周黄為寜國長後遷丞相即其地建隋廢入宣城大業十四年復置唐武德六年復廢入宣城天寶三年復置 文脊山一名曷山在縣西三十里按河法盛晉中興書云有具硎先生不知姓名住宣城文脊山即其地也下有廟邑人祀之所禱有靈鵶山出茶尤為時貢茶經云味與蘄州同 擊鼓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以其飛泉迅湍如擊鼓 懷安故城在縣東南一百里地理志云吳大帝分宛陵之地置屬丹陽縣至景帝時屬故鄣郡晉太康二年屬宣城郡梁承聖年中屬丹陽郡至陳天嘉五年廢入宣城縣南一百一十里按輿地志舊吳興郡安吉縣南界道旁有小井乃是孔夫子入吳時鑿此井今屬寜國縣

  旌德縣南二百三十里元九鄉本漢涇縣唐初為太平縣地永泰初以兵寇初平尚儲戎器此土征賦或有不供者因聚而為盗以其山谷深邃舟車莫通非城邑無以鎮撫遂割太平縣九鄉以置焉冀其邑人從此被化故以旌德為縣名又按續會要云旌德縣即寶應二年析太平縣置 棲真山在縣西五里昔竇子明宰邑于池州石埭上昇曾居此山其壇跡存焉

  太平縣西南二百八十五里元八鄉本涇縣之地唐天寶十一載以地居東南僻道游民多結聚為盗邑人患之安撫使奏非别立郡邑無以遏此澆競時以天下晏然立為太平縣大歷中又廢至永泰中分涇縣龍門三鄉復置縣 上涇下涇邑圖云產茶味與黄州同

  廣德軍

  廣德軍今理廣德縣本宣州廣德縣偽唐保大八年改為廣德制置皇朝太平興國四年建為軍管廣德一縣

  軍境

  東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六十里

  四至八到

  新置軍未有至二京里數 東至湖州長興縣一百四十里 西至宣州宣城縣一百二十里 北至溧陽縣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湖州安吉縣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宣州寜國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溧陽縣一百三十里 南至宣州寜國縣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常州義興縣一百八十里

  戶

  皇朝戶主九千九百六客一千二十七

  風俗

  同昇州

  人物無

  土產

  茶 紬 絹 綿 布

  廣德縣舊二十二鄉今十八鄉本秦鄣郡之地漢為故鄣縣屬丹陽宋永初三年分宣城之廣德吳興之故鄣長城義興之陽義鄉五縣立綏安縣梁末置太梁郡尋又改為陳留郡隋廢唐初復為廣德縣屬宣城郡皇朝建廣德軍此縣屬焉 丹井山在縣南十里昔有徐真人於此燒丹有井存焉 荆山洞在縣東北五十里桐源山在縣南八十里按左傳魯哀公十五年夏楚

  子西子期伐吳及桐汭杜預注云廣德縣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陽湖也 桐山在縣五里舊為横山有廣德王張公祠天寶中封為桐山 桐水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源出白石山北流入宣城縣白沙川入丹陽湖 廣德故城漢為縣之所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



104-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二

  歙州

  歙州新安郡今治歙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吳後屬越後越為楚滅即楚地秦并天下以此屬鄣郡之地漢立丹陽郡後稍復封圻分王子弟成帝封其孫云容為廣德王與之黟歙即其地也漢獻帝建安中歙帥毛甘屯烏聊山黟帥陳僕屯林歷山孫權遣賀齊平之遂分歙置始新新定休陽犂陽黟凡六縣立新都郡以領之理始新晉平吳改新都郡為新安郡歷宋齊梁陳並因之隋平陳置歙州以漢舊縣為郡之名至煬帝州廢復為新安郡大業末土人汪華以天下擾攘遂據自保唐武德四年討平汪華置歙州總管管歙睦衢三州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新安郡乾元元年復為歙州

  領縣六

  歙縣 休寜 績溪 黟縣 祁門 婺源

  州境

  東西四百一十九里 南北二百八十二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千一百七十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二百二十五里取宣州路二千五百九十里 西北至長安睦州大路四千八百五里取潤州路三千四百五十里 東至杭州四百七十九里 南至睦州遂安縣二百四十六里 東至池州四百九十里北至宣州涇縣路二百九十三里 東南至睦州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饒州三百七十五里 西北至宣州涇縣二百八十五里 正北微東至宣州三百八十三里

  戶

  唐開元戶二萬八千三百二十皇朝戶主八千五百六十客三千二百三

  風俗

  與宣州同

  人物無

  土產

  硾紙 茶 漆 蜜 墨 蠟 銀 □鳥徒河切郡國志云翎下有青紅相暎若垂綬狀如蜀鷄背如朱

  歙縣元十六鄉本秦舊縣有水口名歙因浦以名按漢屬丹陽郡吳分立郡焉 靈山新安記云靈村有山生香草名曰靈香又有黄精木上有靈壇道士祈請不燒香自然芬馥村人射獵踐徑此土犯山神終無所獲或失火燒岡其人必有疾病故曰靈山又輿地志云靈山高峻有圓石高數丈上有石盖也 九頓山恒風樹木摧拔雖長成合抱而無大枝存則多於南面 北黟山在宣黟二州界西北一百六十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南屬歙州豐樂水出焉舊名黄山天寶六年勅改為北黟山

  休寧縣西六十六里元一十一鄉本吳孫權所置也按邑圖云吳割歙縣西北分置休陽縣在此縣之西二里楊村東三里靈鳥山上吳避孫休名改為海陽縣仍移於萬歲山上晉平吳之後改為海寜縣新安郡晉宋齊梁陳不改隋平陳并省黟歙二縣百姓總屬海陽改隸東陽郡開皇十年東陽郡去邑遥遠即於黟縣割置新安郡以黟歙海寜三縣屬焉仍復改海寜縣為休寜縣以邑城因立郡仍隸焉唐武德初復移於萬歲山舊城理天寶九載移於舊邑西三十里即今理也 鹿髀山在縣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昔有採藥人入山遇一老父鬚眉皓然指靈藥示之乃遺鹿髀既辭去迴顧遂失老父所在因名之 白岳山在縣西四十里山峰獨聳有峻崖小道憑梯而上其山並絶壁二百餘丈不通攀緣峰頂濶四十畝有古堦跡瓦器池水石室亦嘗有道者居之其東石壁立狀樓臺在空中勢欲飛動又恍有仙侣六人憑欄觀望久視之乃知非耳 五城水源從縣城南北流水傍有五城村古之大鎮有五城斜偶相對城傍有大坟有人發之其坟鐵厚二尺鐵纔破即雷雨晦冥人懼而止 客嶺在縣東有木石糖出樹空石罅中百姓每採得梁書曰任昉為新安郡界密容嶺探糖昉以所處險遠長史每擾百姓就探之昉至罷焉 率山在縣東南四十里率水出焉山海經三天子山在率東盖此山也 浙溪水出浙溪嶺下至縣西一百一十里漢書地理志云浙江北經黟縣下東入海即此溪也廢北野縣周禮郊外曰野其地處州北故曰北野縣

  唐高祖七年置大歷四年與隋置歸德縣地同廢 入山浙之東西歙池饒等山皆此山之支脈 烏聊山在縣東五步按吳記歙帥毛甘領萬人屯烏聊孫權遣賀齊平之分歙為六縣盖縣已在此其山為泉水所凑城西有四水合流山下有落星石 深度山在縣東一百一十里與睦州分界從新安江上崇峻流爽軒秀尤異欲到州界峯巒掩映出焉舊名主簿山天寶六年勅改飛布又按新安記云昔有寇亂歙縣主簿率百姓保據此山因名主簿山 城陽山在縣南迴環孔高為城郭之襟帶居郡之南故號城陽山即許宣平得道之所亦為李白尋之不遇今山上有遺跡存 楊之水北從績溪縣東南六十里至臨溪館入歙縣界至郡城西與四水合流東南入新安江即今睦州界 吉陽水源從郡城西縣吉陽山下出合大溪入新安江 苦溪在縣東南從揚之水東南下抵深度名曰八十里苦其中亂石碊碊洪港斗折淙流騰激其急如箭雖三峽惡溪不方其險也故曰苦流 釜底潭在縣南二里其西正圓下則稍欹如釜底有斜穴潛與南市殷公井相通 湯泉在縣北北黟山東峰下香溪中泉口如碗出於石間甚可燖鷄篁墩湖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其湖有蜃常為呂湖蜃所鬪程靈洗好勇夢蜃化為道人告之曰吾為呂湖蜃所厄明日又來君能助我必厚報束白練者吾也明日靈洗彎弧助之後湖水變為血不知所之其傷蜃歸呂湖未到斃後人名其死處為蜃灘居歲餘靈洗偶出值一道人諧靈洗母求食曰勞母設食今當為求善墓地使母隨行至山以白石識其地曰葬此可以暴貴矣靈洗因移父葬其所侯景亂靈洗率鄉人萬餘保新安因隨陳武帝有奇功及陳武受梁禪靈洗以佐命功臣與周文育侯安都為三傑按靈洗宅在湖東二里呂公灘在縣東南舊名車輪灘以其亂石崇流中無港道行船環曲有若車輪刺史呂季重募人鑿石為港百姓利之因謂之呂公灘 殷公井在縣南羅城内井底有斜穴一通縣北石碧潭一通南釜底潭每石碧潭失物則於此井得之不以淘㳿水常清潔初為殷氏鑿焉因以為名 石門是量山之一峰兩山勢相逼山之半壁有大石横架其上通兩山焉俗謂之石門 桃花米梁書任昉為新安守甚清廉後卒歸鄉船中惟有桃花米二十石今休寜縣尤多為飯香軟 孔靈村在縣南二十五里晉書云孔愉字敬康會稽人永嘉之亂避地入新安山谷中以稼穡讀書為業信著隣里後忽捨去皆以神人目之立廟愉官尚書左僕射封餘不亭侯按所居止在此故謂之孔靈廟山事具上 昉村在縣北四十里俗說昔任昉為新安太守因行春至此愛其雲深緑源㝷幽累日不返百姓因名其溪為昉溪溪旁村曰昉村村旁有山近故北野縣每山上石墜則不利縣官縣廢後其事亦止大中十年刺史盧潘為改曰任公溪任公村 廢北野縣城在縣北三十五里永徽五年睦州清溪縣女子陳碩貞作亂縣人蔣寶舉兵應之事平遂置縣於合五山上以鎮之至大歷五年廢 廢歸德縣在郡西南五十里永泰元年草賊方清䧟郡城而縣人自割據八鄉之地保於此山不屬賊賊平因請置縣大歷五年廢 隋廢休寜縣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南當水口山上 廢吳休陽縣在今縣二里故城基尚存廢海陽縣在今縣東十三里東舊名休陽在靈鳥山

  上避孫休之諱改為海陽縣仍移於萬歲山上至晉武帝平吳又改為海寜也

  績溪縣東北六十六里舊七鄉今九鄉縣為歙之華陽古鎮梁大同元年置為梁安縣唐武德年中廢至永泰二年宣州旌德縣賊王萬敵入寇其地賊平置縣以界内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迴轉屈曲並流離而復合謂之績溪縣因名焉 臨溪石在縣北三里臨溪岸方圓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紗數里内婦人悉來浣紗去家既遠遂於石上績而守之每春花如布桃柳交映多艶粧麗服羣績於此雖不浣紗者亦有從而會績焉又曰其縣名績溪亦兼取績之義也 三天子都山一名玉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山海經云天子都山在閩西海北郭璞注云在新安歙縣東今謂之玉山浙江出其邊也顧野王云今永康縉雲山是三天子之都今在績溪縣東九十里吳於此山分界焉 礲叢山在縣北二十九里其山四合交凑中有大路向宣州寜國縣路入二郡分界焉 郭㟽山在縣北一十五里下有郎溪而驛路在焉兩邊有石壁長數百步直下數百尺不生草木有石洞焉 梓山廟在縣南一里俗說初於山下置良安縣地趾將創舊有雙白石忽為雙白鳥飛向止遂於山上鳥栖處立廟邑人敬之行立種植皆不敢背黟縣西一百五十二里元領四鄉本秦舊縣置在黟州因名之漢地理志云黟屬丹陽郡今縣南十八里有墨嶺嶺上有石特起十餘丈峯劍峙時有靈鼔潛發令長每以上鼓為候鳴則不利於縣長又嶺旁竇山墨石可書又新安圖注云歲貢柿心墨木黟之字縣職此之由漢書韋昭音義黟音伊或從二字相似盖寫而誤焉隋廢為海寜縣屬東陽郡其舊城今在縣東五里武德三年復為黟縣薛稷曾為此邑尉善畫鶴今邑人時有畫者盖薛公之餘風耳 牛泉山在縣北五十七里顧野王輿地志云牛泉嶠通商陽縣自下上至山頂九里一頓凡九頓山常風樹至合抱而高不至丈當頂有泉方濶丈餘俗云牛跑所至亦云虎跑泉也 魚亭山在縣南二十五里每歲江西魚船至祁門縣捨舟登陸止此東水次淹留待船故曰魚亭焉 嶺山在縣南一十八里嶺上有石如墨色嶺有穴中有墨石軟膩土人取為墨色碧甚鮮明可以記文字 復山扶又反在縣城南三十六里山甚孤峻石壁四絶亦謂之五硠礫兩邊皆石壇中夾有溝纔五六尺許水甚懸迅捫蘿挽藤葛時有至者山翠激流為郡峰之秀其水東南流入休寜縣界 林歷山在縣南十里吳大帝遣賀齊討黟山賊賊屯林歷山四面壁立高數十丈路徑危狹不容刀楯賊臨高下石不可得攻抱朴子云昔吳遣賀齊討山賊賊中有善禁者官軍刀劍不可拔弓弩射矢皆還自向賀云吾聞金有刃者可禁虫有毒者可禁其無刃之物無毒之虫則不可禁乃作勁木白棓選有力精卒為先登盡捉棓彼山賊禁者果不復行 戢兵山舊有石鼓山唐天寶中改為戢兵石縣城北邑圖云有石如鼔有石人石驢俗傳石鼓鳴驢鳴人哭而縣官不利被鑿破遂不復鳴 三姑山一名吉陽山在縣東一十五里山有三峰故名三姑山三年一為野人所燒百姓燒之即雨降有吉陽水出焉又新安記云天將雨此山先有鼓角之音人以為凖 石墨井在縣南一十六里其嶺上出石墨土人採之以書又有石墨井云是昔人採墨之所今為懸水所淙其井轉深 僕城里在縣西十八里按顧野王輿地志黟帥陳僕屯歷山今山下有僕城里俗說每社日僕則遣人掠村社酒肉人苦之遂於社之明日為社至今以為常式 獨母砦在縣南一十五里俗云昔有寡婦死於山野無人葬埋村人以薪覆之後人行經其處者皆以一枝草投之至今不絶 醮貴谷輿地志云黟縣北緣嶺行得醮貴谷昔土人入山行七日至一斜穴廓然周三十里地甚平沃中有千餘家云是秦時離亂人入此避地又按邑圖有潛村昔有十餘家不知何許人避難至此入石洞口悉為松蘿所翳每求鹽米晨出暮潛處今見數十家同為一村

  祁門縣西一百七十六里元十鄉本名閶門著於秦漢之代縣有巨石夾流水兩相對似門故號閶門焉東北又有湧流其山左右雲峯削成其中坦陸周迴數頃唐永泰中土人方清作亂屯石埭城故取其城置邑因權立閶門縣其城拒險作固以為守備至二年平方清因其城邑定為縣分饒州浮梁縣及歙縣黟縣六鄉廣焉遂以所近祁山為名因曰祁門縣 祁山在縣東北一里三面石壁有石室高五丈濶二十丈號青羅巖旁有湧泉號乳泉味甘山西半壁有大石方圓丈餘墜於溪中落處有龍骨存焉 主簿山在縣西北昔有黟縣主簿巡鄉到此愛其幽奇遂解印隱居其中終身不返三新媍山在縣城東北昔有三石峯望如人形春雨初晴朝陽輝映霞翠暖媚其狀有若彩服靚粧之飾因名為三新婦山 閶門灘在縣西南一十里夾灘兩岸有大壇石連大江中流對涌相向號為閶門其閶門怪石叢峙迅川奔注溪險石蹙跳波激射摧艫碎舳商旅經此十敗七八 范不婁廟在縣西八十里昔鄱陽縣尉范不婁領百人砍胡堂木於吳山中長數百尺川谷深阻無計能出懼而據此山作亂竟死於此

  婺源縣西南二百九里元六鄉本晉休寜縣西南之迴五鄉唐開元二十四年鄉人洪貞叛聚徒於此至二十八年置縣以鎮之有婺水繞縣城三面故名又按東陽云上應婺女舊與黟接境隋文帝廢黟歙并入海寜而屬婺州縣又爲婺女之津盖與今婺州同義 婺水源從縣西北大廉山下出南流九十里至縣繞城過斜水合南入流樂平鄉界 石龍洞在縣西北十七里有石龍山山東北面有石洞洞兩畔有石對聳為門如鐫鑿所成 吳村在縣西七十五里昔吳王為越所滅勾踐流其三子而長子鴻處此死因葬焉遂名葬處為吳山里㝷改為婺女里 善山在縣南五十里又有惡山隔溪對聳高下迴環一里風俗好善山為善主惡山為惡婦人因謂之妻壻山 石門灘在縣西當溪兩岸有石並入溪中各踊起如雙闕中間通流險阻如瞿塘灧澦焉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



105-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三

  太平州

  太平州理當塗縣本宣州當塗縣周世宗畫江為界之後偽唐改立新和州又為雄遠軍皇朝開寶八年平江南改為平南軍太平興國二年升為太平州割當塗蕪湖繁昌三縣以隸焉

  今領縣三

  當塗 繁昌 蕪湖

  州境

  東西一百四十三里 南北二百五十七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陸路一千七百里水路二千三十里西至西京陸路二千二百里水路二千八百五十里西至長安三千一百二十里 東至昇州二百九十七里 西至和州五十二里江浙二里 南至宣州一百九十三里 北至揚州四百里江浙八十里東南至宣州丹陽湖口與宣州分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池州四百一十里 東北至溧水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和州界以采石江心為界二十八里戶

  舊戶載宣州籍皇朝管戶主一萬二千二百一十九客二千八百四十一

  風俗

  與宣州同


  人物無

  土產無

  當塗縣舊二十四鄉今十六鄉本漢丹陽縣地漢己末為侯國即漢書劉聖公為當塗侯是也按漢書地理志當塗屬九江郡應劭注云禹所娶塗山侯國也有禹壚春秋左氏傳云禹會諸侯於塗山在夀春楚之分隸揚州晉太康二年分丹陽置于湖縣成帝時以江北之當塗縣流民過江在于湖者僑立當塗縣屬淮南郡故晉書郡國志云西晉愍懷之後胡人仍侵中原不守琅琊王睿出鎮揚州因渡江南卜金陵建大業衣冠禮樂州郡名號並隨渡江改制則從北地當塗來江南自東晉之始也金陵記云姑熟之南淮曲之陽置豫州六代英雄遂居於此以斯地為上游廣屯兵甲建築牆壘基址猶存至隋平陳改南豫州為宣州因廢于湖縣徙當塗於姑熟大業二年以姑熟立蔣州至五年廢蔣州屬丹陽武德七年趙郡王孝恭平輔公祏之後百姓凋零萬中無一至八年四月以當塗縣仍舊屬宣州 牛渚山在北三十五里突出江中謂為牛渚古所津渡處也江表傳云司馬徽論運命歷數云黄旗紫盖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荆揚之君乎又夀春謡言天子當西上孫皓大喜即載妻子及後宫數十從牛渚陸道而上云青盖入洛陽適遇大雪寒凍殆死輿地志云牛渚山首有人潛行去處連洞庭傍通無底見有金牛狀異乃驚而出牛渚山此謂之採石按今對採石渡口上謝將軍祠又按江源記云商旅於此取石至都輸造石渚因名採石淮南記吳初以周瑜屯牛渚晉鎮西將軍謝尚亦鎮此城袁宏時寄運船泊牛渚賞月夜泛江聞運船中諷詠遣問之即宏誦其自作詠史詩於是大相歎賞 慈母山在縣北七十里臨江亦謂之慈姥山丹陽記山生簫管竹王褒洞簫賦云原夫簫榦之所生於江南之邱墟即此處也其竹圓緻異於衆處自伶倫採竹嶰谷後惟此簳見珍歷代嘗給樂府而俗呼為鼓吹山上有慈母祠 採石戍名也在城西北牛渚山之上最狹亦侯景東渡路由於此隋平陳置赭沂鎮貞觀初於此置戍連山山邊大江磯石相連謝朓常於此賦詩 琵琶山以山形似琵琶故以為名 銅山山在縣南出好銅古謂丹陽穴也 翰辟山梁大同起居注云九年鴻臚卿上表傳詔往姑熟翰辟山採石墨於大石之内獲錢四枚 蘇屯山昔蘇峻屯兵於此山因以名之 蒲山在縣六里按宋書孝武帝大明七年巡于湖縣至蒲山獨赦南豫州郡此也 九井山在縣南十里按伏滔北征記云九井山在丹陽山有九井五井乾四井通大江昔有人墮馬鞍乃從牛渚得之即知通江姑熟記云殷仲文從桓公九日遊九井賦詩即此山 黄山在縣西北五里上有宋凌歊臺週迴五里一百步高四十丈石碑見存 望夫山在縣北四十七里昔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為石周迴五十里高一百丈臨江 龍山在縣南一十二里桓温常以九月九日與僚佐登此周迴十五里 天門山在縣西南三十里有二山夾大江東曰博望西曰天門按郡國志云天門山亦曰峨眉山楚獲吳艅艎即此處按其山相對時人呼為東梁西梁山據縣圖為天門山輿地志云博望梁山東西相對隔江如門相去數里謂之天門山亦曰峨眉山宋孝武詔曰梁山層岫雲峙流間海岳天表象魏以旌國形仍以二山為立闕故曰天門焉 謝公山在縣東三十五里齊宣城太守謝朓築室及池於山南其宅堦址見存路南磚井二口天寶十二年改名謝公山周迴八十里 金牛渚在縣西北十里東方朔神異記云有銅與金相似又云昔有金牛起於此山入牛渚坎穴猶存 白紵山在縣東五里本名楚山桓温領妓遊山奏樂好為白紵歌因改為白紵山 鼉浦在縣南一里三百五十步李聿任歙刺史經此浦有鼉魅領聿妻子往新安就任幽聿本身於潭中三年聿從潭出往㝷妻子不復識乃往山東學法後斬其鼉魅妻子乃識之姑熟溪在縣南二里姑熟即縣名此水經縣市中過按溪即因地以名之也又按江源記姑浦口南岸立津關譏行旅 謝朓宅在縣二十五里 司馬井在城南一十里九井皆晉司馬桓公所鑿 彭城昔楚吳交軍於此彭王所築因名焉 白紵亭圖注云昔宋帝與羣臣會於此山遊唱白紵歌因以為名在縣東七十五里司馬陵晉司馬桓元簒立偽尊為陵今里人猶呼之碑闕俱在去縣一十一里青陽東北隅又南史齊宜都王鏗為南豫州刺史鎮姑熟於時人桓温女冢得金巾箱織金篾為嚴器又有金蠶銀璽等物甚多條以啟聞鬱林王勅以賜之鏗曰今取往物後取今物如此循環豈可熟念使長史蔡約自往修復纎毫不犯陵墓在邑界

  蕪湖縣東北六十五里元七鄉本漢縣地理志屬丹陽在蕪湖側以其地卑畜水濘深而生蕪藻故曰蕪湖因此名縣晉為重鎮謝尚王敦皆鎮於此陳平縣廢地入當塗其實為江津之要自唐武德已來為鎮隸姑熟偽唐割宣城當塗二邑之地復置隸昇州國破隸宣州皇朝隸太平州 蕪湖長七里在縣界春秋楚子伐吳尅鳩兹杜注云在蕪湖今謂之高臯夾也 鱉州按江表記云江中鱉州長三里與蕪湖相接 楚干將坟在縣東北九里楚干將鏌鎁之子復父讐三人以三人頭共葬在宣城縣即蕪湖也

  繁昌縣東北六百六十五里元七鄉本宣州南陵縣地在南陵之西南大江西對盧州江口以地出石綠兼鐵由是置治自唐開元以來立為石綠場其地理枕江舟航往來實津要之地以南陵地遠民乞輸税於場唐析南陵之五鄉立為繁昌縣 靈山在縣十里山半有龍堂每亢旱禱祈有應 磕山在縣南大江中有石石上有寺舊名孤圻山亦曰蜃居山在顧冶山上去縣十五里

  池州

  池州池陽郡今理貴池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及秦漢為今宣州之西偏古鄣郡之地三國志云吳黄武三年封韓當為石城侯乃置石城縣於此輿地志云梁昭明太子以其水出魚美故名為貴池隋開皇九年廢石城縣入南陵縣至十九年於廢石城置秋浦縣屬宣城郡大業末為賊汪華所居唐武德四年猷州總管左難當奏於秋浦别置池州以秋浦屬宣州永泰元年侍御史李芄巡撫至此時宣饒二郡人方清陳莊聚兵據鳥石山并太平等古城爲亂遂絶江路刼掠行旅日久芄乃請於秋浦仍舊置州守其要地以破其謀觀察使洪州都督李勉以聞代宗嘉之乃以宣州之秋浦青陽饒州之至德三縣以隸之兼徙宣饒歙三郡戶以實之又析三邑之地復於東南置石埭縣俾四邑以成都皇朝割銅陵東流二縣來屬

  元領縣四 今六

  貴池 青陽 石埭 建德 銅陵宣州割到 東流宣州割到

  州境

  東西三百三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二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千一百一十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五百一十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四百一十里 東至宣州三百四十里 西至江州五百里 東至宣州南陵縣界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歙州四百六十里 西南至饒州五百八十里 西至古潭中流與江州彭澤縣為界一百八十里 正西微北渡江至舒州四百二十里 南至歙州黟縣界二百十五里北至大江中流二十里與舒州桐城縣分界戶

  唐開元戶二萬四千六百皇朝戶主一萬八千三百八十一客一萬五千四十三

  風俗

  與宣州同


  人物

  唐費冠卿池州人及第歸恨禄不及養三徵拾遺不起

  土產

  銅 銀 鉛 鑛 茶 苧

  貴池縣元十一鄉本漢石城縣地屬丹陽郡後漢至陳不改隋開皇十九年分南陵縣置秋浦縣盖以秋浦之水為名至偽吳順義六年改為貴池因舊地名 【闕】山在縣南五十里山下有穴穴有魚似鯢二月出遊八月復入 城山在縣西七十五里其山周迴如城有水名待月溪故此山獨秀異又有桂柏森聳 齊山在縣東南六里有齊山祠復有九頂山洞 西自江州彭澤縣界與石水合有連石入江名石碑又有大孤石生於江中俗謂羅刹洲舟船上下為之險艱 貴池在縣北七里按輿地志云梁昭明太子食此水魚美遂立名焉其水源出秀山 南陵故城在縣西南一十二里按輿地志南陵縣有舊地置戍郡即普通六年置南陵郡城也隋平陳廢 武林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按輿地志吳大帝所築三國志孫權封子休為瑯琊王鎮武林城諸葛恪執政不欲諸王在江濱戎馬之地徙於丹陽其後陸允孫休何遜並為武林城都督即此地 高獲墓在縣七十里按范曄後漢書獲字敬公汝南新息人也遊學京師與光武有舊三公争辟不應遂循江南卒於石城石城人思之共為立祠 孝娥廟在縣北四十里吳大帝時孝娥父為鐵官冶遇穢鐵不流女憂父刑遂投爐中鐵乃湧溢流注入江娥所躡履浮出於鐵時人號聖姑遂立廟焉 【闕】 在縣西南八十里隋開皇十九年刺史楊榮奏南流五縣偏遠乃於古石城置 楊葉州在縣西北二十里大江中長五里濶三里狀如楊葉青陽縣東九十五里元十二鄉本吳臨城縣赤舄中置又按與地志云吳帝南渡之初於古丹陽城置定陵縣屬淮南郡即此地隋平陳廢臨城縣唐地里志云天寶元年割秋浦南陵陘三縣置在青山之陽故號青陽屬宣州永泰元年隸池州 九華山在縣二十里舊名九子山李白以有九峯如蓮花削成改為九華山因有詩云天河溢綠水秀出九芙蓉今山有李白書堂基址存焉又費冠卿及第歸後以不及榮養遂絶迹不仕隱此中長慶中三徵拾遺不起又按顧野王輿地志云其山面有峯千仞壁立周迴二百里高一丈出碧鷄之類冠幘山在縣三十里五山北連接九華其山層峰若冠幘之狀因名 【闕】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九華山合大江

  建德縣西南二百九十里元六鄉本鄱陽秋浦二邑地唐至德二年採訪使宣城郡太守宋若思奏以此地山川遥遠因置縣邑以遏寇攘仍以年號為名屬潯陽郡至乾元元年屬饒州永泰二年來隸池州偽吳順義初改為建德今復舊名 【闕】 在縣北五十五里山上有石泉深十餘丈中有雲母可餌 石門山在縣東南八十里雙壁聳峙望之如門 舜井城在縣南四里舊傳帝舜南巡至此城梁武於此城立太原府隋廢今府中有舜井焉 印石在縣西北五里歷水㟁石壁峻拔舊傳許旌陽逐蛟至此岸崩其石崩處屹然成壁印石而去其石印篆文圓若馬蹄跡

  石埭縣東南一百里元五鄉本吳石城縣地吳志云韓當為石城侯遂置石埭場晉太康三年廢入宣城縣梁又置故輿地志云梁大同二年置石埭縣因貴池源有兩小石埭堰溪水遂以為名陳為隋滅廢遂以石埭併入南陵至唐永泰元年復置池州又析涇縣貴池界五鄉以置之 陵陽山在縣北三里按輿地志陵陽令竇子明於溪側釣魚偶一日約得白龍子明憐而放之後數年又釣得白魚割其腹中乃有教書子明燒煉食餌之三年後白龍來迎子明遂得上昇其溪環繞山足今有仙壇醮祭不絶 澄池在縣西一百六十里其山四面險峻上有澄水澈如鏡高五百尺 埭其水在縣西一百七十里源從櫟山東流北三里至管口合流入石埭鄉與大其嶺水合流埭其水從石下流過往來舟船至此並載拽船於埭上過 故鄣郡在縣東北二里輿地記云吳帝時屬丹陽景帝時改為古鄣郡晉太康三年置州城時帝杜皇后諱楊遂改為南陵縣綠山為名故城在縣西一百四十里隋開皇九年廢

  銅陵縣北一百里元五鄉本漢南陵縣自齊梁之代為梅根冶以烹銅鐵庾子山枯樹賦云東南以梅根作冶地元管指法門石埭兩所隋升法門為義安縣又廢入銅官冶後改為銅官縣屬宣州皇朝割屬池州 梅根山吳録地理志云晉立梅塘冶今作鐵冶出青鐵其色特妙於廣州 縣南十里山出銅以供梅根監兼出銅礬礦逐年取掘送納 縣西南即古監之所

  東流縣南一百里三鄉本彭澤縣之黄菊鄉控帶江山唐會昌初建為東流場在古廢和城縣側大中四年移於今理偽唐保大十一年升為東流縣至皇朝太平興國三年割屬池州 歷山在縣東三十里西枕歷池上有堯舜二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


106-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四

  洪州

  洪州豫章郡今理南昌縣禹貢揚州之域星分翼軫春秋時吳地戰國屬楚秦為九江郡漢為豫章郡高帝五年立吳芮為長沙王以豫章之地屬焉今南康廬陵宜春鄱陽潯陽臨川豫章盡屬豫章郡芮為長沙王兼得其地故漢書云衡山吳芮從百粤以佐諸侯伐秦有大功諸侯立為王項羽侵奪其地而謂之鄱君豫章太康中望氣者云豫章廣陵有天子氣故封愍懷太子為廣陵王領鎮將軍以鎮豫章後永興中懷帝遂以豫章王登天位東晉嘗置江州於此宋齊以後並為豫章郡隋平陳罷郡為洪州煬帝初廢州又為豫章郡唐武德五年平林士弘置洪州總管府管洪饒撫吉䖍南平六州分豫章置鍾陵縣洪州領豫章豐城鍾陵三縣八年廢豫章南昌州來州以南昌建昌高安三縣來屬尋省鍾陵南昌二縣入豫章貞觀二年加洪饒撫吉䖍袁江鄂等八州顯慶四年督袁鄂等州洪州舊領縣四永淳二年置新吳縣長興四年置武寜縣又督洪吉袁䖍撫五州天寶元年改為豫章郡乾元元年復為洪州

  元領縣四  今七

  南昌 新建【新置】 豐城 分寜 靖安 奉新武寜

  二縣割出

  高安為筠州 建昌入南康郡


  州境

  東西一千六百一十五里 南北一千一百五十六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千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二百七十里 西北至長安三千八百里取隨州路二千七百五里 東至吉州陸路五百二十里 東至衢州界千四百里 南至吉州界五百三十里西至潭州界隔山不通陸路取袁州至潭州總一千二百里 北至宣州一千七百里 東南至撫州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袁州五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江州二百二十五里 東北至饒州水路四百四十里

  戶

  唐開元戶一十五萬五千五百皇朝戶主七萬二千三百七十客三萬一千一百二十八

  風俗

  豫章記云地方千里水路四通風土爽塏山川特秀奇異珍貨此焉自出奥區神臯處處有之嘉蔬精稻擅味於八方金鐵篠簜資給於四境沃野墾闢家給人足蓄藏無闕故穰歲則供商旅之求饑年不告臧孫之糴人食魚稻多尚黄老清静之教重於隱遁盖洪崖先生徐孺子之遺風


  人物

  徐穉孺子豫章南昌人太守陳蕃在郡惟設一榻禮之 雷次宗南昌人入廬山事惠遠隱退

  姓氏

  豫章郡五姓 熊 羅 雷 諶 章

  土產

  蠟 甘橘 葛布 絲布 梅煎唐開元二十五年都督韓朝宗以梅煎難得取乳柑代今並停

  南昌縣舊二十八鄉今一十四鄉漢南昌縣地屬豫章郡隋平陳改為豫章縣以郡名邑唐寶應元年六月改為鍾陵縣因山為名貞元中又改為南昌按豫章記云漢高六年大將軍灌嬰所築城有六門南二門一曰南門二曰松陽門又云昔松陽門有大樟樹高十七丈四十五圍枝葉扶疎庇䕃數畝先是樟樹並枯永嘉中一旦華茂晉以為中興之祥 南昌山在縣西三十五里高二千丈周迴三百里南昌建昌新吳三縣迤邐相接者吳王濞鑄錢之山時有夜光遥望如火以為銅之精光梁志豫章有銅山山中有洪井飛流懸注其深無底又有洪崖先生鍊藥之井亦號洪崖山有石臼存 松門山在縣北水路二百一十五里其山多松遂以為名北臨大江乃彭蠡湖山有石鏡光明照人謝靈運入彭蠡湖口詩云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鶴嶺豫章記鸞岡西有鶴嶺昔王喬所降經過於此 風雨山豫章記山高水湍激著樹木因霏散遠灑如風雨數里中通洪崖先生井 上繚水西自建昌界入注水經云因其水經海昏縣謂之上繚水又謂之海昏江分為二水風雨池在州西北七十七里按雷次宗豫章記洪井北有風雨池在西山最高頂四面山巖人跡罕到州有亢陽嘗祈有應 東湖按雷次宗豫章記云州城東有大湖北與城齊隨城迴曲至南塘水通章江增減與江水同後漢永平太守張躬築塘以通南路宋少帝景平元年太守蔡興宗於大塘之上更築小塘以防昏墊兼遏此水令冬夏不復增減水清至潔而衆鱗肥美 官亭湖在州北水路三百四十三里湖西有官湖亭神能分風上下是以劉刪泛官亭湖詩云迴乘一派水舉帆遂分風孤石蒼波裏厈山苦霧中 擔石湖在州東北水路屈曲二百六十里其湖水中有兩石山有孔如人寄擔狀古老云壯士擔此兩石置湖中因以為名 龍沙在州北七里一帶江沙甚白而高峻左右居人時見龍跡按雷次宗豫章記云北有龍沙堆阜逶迤潔白高峻而似龍形連亘五六里舊俗九月九日登高之處 石頭渚晉太守殷羨建元中為豫章太守去郡人多附書一百餘封行至江西石頭渚岸以書擲水中呪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喬非是致書郵故時人號為投書渚 蛟井在縣西南四里俗號横泉井盖許遜除蛟為害之所 王喬壇按雷次宗豫章記西山中峰最高頂名鶴嶺即王喬控鶴經過之所壇在鶴嶺之側雲景鮮美草木秀潤異於他山山側有古控鶴鄉在縣之西八十三里 葛仙壇在州西北三十二里北小峰之下今山上色蒼氣鬱茂草秀木殊異於他處 徐孺子臺在州東南二里輿地志云臺在縣東湖小洲上郡守陳蕃所立 劉繇城在縣東北三十八里盖孫策略地於曲阿攻揚州刺史劉繇敗奔豫章築城自保今人號為劉繇城 齊城在州東陸路二十里又按輿地志云吳大帝太元二年立孫奮為齊王都城昌諸葛恪執政徙奮居於此 椒丘山在州北水路屈曲一百四十八里按雷次宗豫章記云建安四年孫策起兵破劉勲於得陽軍欲謀取豫章太守華歆所築也 昌邑城在州北水路一百三十七里按雷次宗豫章記云昌邑王賀既廢之後宣帝封海昏侯東就國築城於此 何無忌廟在州南水路五十里按晉書義熙六年安城郡公何無忌討盧循與循黨徐道覆相遇握節被害而詞不撓後人傷之故為立廟 梅福宅在州東北三里西接開元觀東西池書堂餘址猶存 徐孺子宅在州東北三里按洞仙傳云孺子少有高節追美梅福之德仍於福宅東立宅 許子將墓在州南三里縣南六里按雷次宗豫章記云劭就劉繇於曲阿繇敗隨繇奔豫章中路疾卒因焚屍柩天紀中太守吳興沈法秀招魂葬劭於此桓伊冢晉護軍將軍江州刺史冢在州南十六里石闕存焉俯在道側 鄧粲冢吳興太守冢在州南二十九里 徐穉冢在州十里今號曰社 胡藩冢宋太守冢在州南十九里 土闕在縣南三里按輿地志云州城雙南角闕吳五鳳二年太守張俊築高四丈餘又按吳興記云豫章之闕高則長沙虎食人於潛開南門則新安虎為害歲月已久今無其址 應勝宫在縣西四十四里鸞岡西北洪崖先生舊宅之伏龍崗頂唐肅宗朝供奉山人太芝奏云有異立官以鎮之 梅福池一名風雨池梅福種蓮池福嘆曰生為我酷仕為我梏形為我辱智為我毒於是棄南昌尉去妻子入洪崖山得道為神仙代有人於玉笥山中逢見今西山有梅君壇南昌開元觀有梅君堂焉 龍沙廟即西漢末太守賈萌也萌與安成侯張普共謀誅王莽普反王莽收萌而殺之時人感嘆故為立廟祭之 十二真君宅許真君陳真君施真君周真君並居南昌縣水西敦孝鄉號游帷觀是也許真君亦游帷觀側鍾真君在南昌縣蒙牙江號丹陵觀彭真君在宗華觀黄真君在今祈仙觀甘真君豐城縣飛皇觀曾真君豐城縣貞陽觀時真君在游帷觀吳真君分寜縣吳仙觀

  新建縣西二里十二鄉南昌縣地皇朝太平興國六年割南昌水西十四鄉置新建縣仍於州城升平里故為將林仁肇私第充縣廨署

  豐城縣南一百三十里元十六鄉今十八鄉漢南昌縣豫章按顧野王輿地志云後漢建安中初立富城縣於富水之西因以為名至晉太康元年改為豐城縣移於豐水之西乃以為豐梁大通二年分立廣豐新安二縣又分廬陵之興平臨州之新建等二縣立西寜己巳二縣合其縣立為巴山郡其郡古跡在撫州崇仁縣巴山之北陳初又廢西寜入巴山郡廢新安入廣豐郡巴山郡猶管五縣至光大二年移巴山郡於廣豐縣西二里獨瀦水南岸築立城郭居焉隋開皇九年廢巴山郡又併豐城縣入廣豐縣總屬撫州其廣豐縣先城池乃廢巴山郡隋諱廣改豐城縣復廢於大業二年隸洪州十三年隋季板蕩林士宏等毁城邑遂仍廢焉唐武德五年復立豐城縣 始豐山在縣南七十五里即神仙三十七福地之一 故豐城豫章記云吳末時恒於此有小赤氣見於斗牛之間占者以為吳方興唯張茂先以為不然雷孔章謂為寶物精在豫章之城遂以煥為令至縣掘獄地深四丈得玉匣長八尺得二劍並有刻題一龍泉二太阿其日牛斗間氣不復見矣煥留一其一進與張華華歎曰莫邪何復不至雖然天生神物似不相離終當會合華遇害劍飛入襄城水中煥死其子嘗以自隨後為建安從事經淺瀨溪劍忽於匣中躍出入水則為龍遣視之二龍相隨而遊焉 豐水在州南陸路一百八十里自置城東南坏山所出也

  分寜縣西北六百里舊六鄉今十六鄉武寜縣地按邑圖云本當州之亥市也其地凡十二支周千里之内聚江鄂洪潭四州之人去武寜二百餘里豪富物產充之唐貞元十六年置縣以分寜名之 旌陽山在縣東一里獨立峻秀烟雲迴異旌陽許真君曾遊故以為名鷄鳴峰在縣西五里青嵐峭絶上無人跡每聞鷄鳴狀若天鵾之類古老相傳是名鷄鳴峰 幕浮山在縣西二百九十里高一千餘丈周迴一百二十里按吳書云劉表從子磐為寇以艾西吳乃分海昏建昌左右六縣以太史慈為建昌都尉督諸將拒磐於此山置營幕乃以名焉 血樹山在縣西南二百八十里與潭州劉陽縣分界山多血木故以為名 鹿源山在縣西八里與瀑布水相去一里源上有九峰高聳峭直宛轉迴顧勢似相揖古老相傳昔有仙人嘗乘白鹿出入其間故以為名 瀑布水在縣西七里其水從雞鳴峰西流出修水北岸石上飛流直下三十丈餘 修水在縣南二百二十步按酈元水經修水艾縣南東流曲六百三十八里出建昌城一百二十里入彭蠡湖是也 鸖源水在縣東北七十里冬夏不絶田疇賴之嘗有羣鶴飲集故時人相傳呼為鶴源 冷煖二水在縣西三百八十里黄龍山下冷煖二泉同出相去數尺 石柱在縣西南二百里郁江口風俗相傳呼為山南神石周迴二百五十步四面如削成柱下有神頗有靈驗 西平縣故城在縣西二百九十七里按漢書云鄧通西平人即此縣也隋省 西安縣故城在縣西二十里按古今志云漢獻帝建安中置隋開皇元年廢 古艾城後漢劉陵豫章艾縣人陵為侍中車駕出祠南郊上升輦欲卧陵跪曰陛下為萬乘主升車不正立雖早欲寢不當上為天地靈所鑒下為萬姓所觀耶上有愧色曰敬受侍中之言人為立祠 石侯祠在縣西一十五里石高峻仰之眩目云廬君之弟所理也搜神記曰武寜縣有女戴氏久疾出覓藥見一石立似人形禮之曰汝能令我疾差吾當事汝因感夢曰吾當佑汝寤而遂差因立祠今猶存焉

  靖安縣西一百六十里元五鄉建昌縣地唐廣明之後草寇侵掠本州以靖安孝弟兩鄉去縣稍遠乃此置鎮至偽吳乾貞二年升為場唐昇元年中改為縣取靖安鄉以實焉

  奉新縣西一百五十里舊九鄉今十鄉漢南昌縣地後漢靈帝置新吳縣隋平陳又廢永淳二年又置偽唐割據江南改為奉新縣 藥王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山上有藥王廟因以名之其山盤險而上及其頂平濶二十里其中有湖水澄深無㡳湖岸四時花木芳濃風景異於他處 大雄山山有吳猛修道處此山雄傑葱秀不與羣山隣因以名之在縣西二百一十里也 華林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昔浮丘公隱居之所今南峰號為浮丘嶺吳猛於此山立壇基址臨道其山三峰竦峻高險危秀周迴百里 馮水漢因遷江東馮氏之族於海昏西里賜之曰馮田水因名之 藏溪橋在縣西二十里長五丈五尺許遜斬蛟之所其蛟入穴遜以片石書篆文鎮穴口今現在 陽鳥橋在縣東三十里連綿五橋相續横截川源嘗有羣鳥栖集此側是村館俱名陽鳥而橋亦名之 太史城在縣西四十里後漢末太史慈創置周迴三里西南有城角東南有盤山北枕江水其地險固基址尚存 余城在縣西一十五里梁書云干慶入洪州建攻新吳縣余孝頊起兵拒之因築此城周迴三里一百五十步

  武寜縣西北三百六十里元十鄉古西安縣也後漢建安中分海昏縣立西安縣至晉太康中改為豫章宋書王僧綽封豫章侯即此縣陳武帝初割建昌豫寜艾永修新吳等五縣立為豫寜郡屬江州隋平陳廢郡置洪州因廢豫寜郡割艾永修新吳豫寜等入建昌並隸洪州為總管府至長安四年分建昌置武寜景雲元年又改豫寜寶應元年以犯御名改豫章後為鍾陵豫寜依舊為武寜 故吳真人宅晉吳猛字世雲晉書藝術傳云吳猛者洪州武寜縣人也六歲有孝行夏月未嘗驅蚊恐其去已而噬親也年四十邑人丁義始授其神方因還洪州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畫水而渡觀者異之庾亮為洪州刺史嘗遇疾聞猛神異迎而問已疾如何猛辭以算盡請具棺服旬日而終未及大斂遂失其處識者以為亮不祥之徵亮疾果不起

  筠州

  筠州理高安縣今州城即漢之建城縣屬豫章郡唐武德五年安撫使李大亮宣慰江南乃於此置靖州復析建城縣置望蔡宜豐等縣以隸焉仍改建城縣為高安縣至七年改靖州為米州又改為筠州以地產筠篁為名八年州廢其望蔡等縣却還高安偽唐保大十年再置筠州高安上高萬載清江等四縣

  元領縣五 今四

  高安 清江 上高 新昌

  一縣割出

  萬載入袁州

  州境

  東西四百八十五里 南北一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新置州未有至二京及長安里數 東至洪州一百五十里水路二百四十里 西至潭州四百三十里南至吉州三百三十里 北至洪州奉新縣一百

  五里 東至洪州豐城縣一百三十里 東北至洪州南昌縣一百五十五里 西北至洪州武寜縣五百九十里 西南至袁州新喻縣三百二十里戶

  唐開元長慶戶載洪州籍皇朝戶主二萬九千三百九十六客一萬六千九百三十三

  風俗

  與洪州同


  人物無

  土產

  貢南燭子 南燭花 出調露 黎源茶 薯藥牛尾狸 黄雀兒鮓

  高安縣舊二十九鄉今十一鄉本建城縣雷次宗豫章記云漢高祖六年置隸豫章以其創建城邑故曰建城後漢靈帝析建城置上蔡縣顧野王輿地記云汝南上蔡人分徙於此孫吳又置陽樂宜豐二縣晉武帝太康元年以上蔡人思本土改為望蔡縣又陽樂縣因改為康樂縣隋開皇九年廢望蔡康樂宜豐縣歸建城唐武德五年於此立靖州又以建城避太子諱改為高安七年改靖州為米州又為筠州八年廢望蔡等縣遷高安偽唐再置筠州為郭下縣 羊山宋永初山川記縣西有羊山山上有燃石黄白而理粗以水灌之便熱若炭以鼎置上烹煮可熟又曰艾縣有熱泉泉如湯以生物投之即爛 敗伏山在縣南一百一十里古老相傳陳武帝自下勝敵轉戰至此山北又破敗伏軍百姓思之因以為號 八疊山在縣西北去縣三百二十里其山盤曲疊嶂縱横斷而復興因以為名 米山在縣北四十里山有神靈能興雲雨著在祀典歲時祈禱 蜀水在縣北三里按漢地理志云蜀水源出縣小界山東流五百九十里入南昌縣與漳水合耆老傳云仙人許遜為蜀旌陽縣令具奇術晉末人皆疾癘多往蜀詣遜請救遜與器投水入上流疾者飲之無不愈也邑人敬其神異故以名水又舊圖經云顯慶四年漁人於蜀水江中網得一青石長四尺濶九寸其色光潤異於衆石懸而擊之内有清音鳴聲清越都督表送納於瑞府 豐城縣在州西一百五十里天寶鄉其縣吳大帝自上蔡縣分置唐武德五年改建城為高安分置靖州並立縣八年廢州及縣有古城在 陽樂縣城在州西北八十里義鈞鄉吳大帝時始於上蔡縣分置唐武德五年屬靖州八年廢 謝山在縣西北一百里則謝真君上昇之處奇峰怪石丹竈履跡猶在上有真人祠禱祈皆應康樂縣故城在縣東北四里宋武二年封臨川内史

  謝靈運為康樂侯就第即其地也其城外周迴山川謝公無不遊宴有書臺石硯猶存 敖嶺在縣北三里敖真人得道之所有敖真人煉丹之跡在 祈仙觀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晉元康六年道士黄轉全家上昇之宅清江縣東南一百二十里三鄉本吉州蕭灘鎮偽唐升元年中以其地當要衝升為清江縣以大江清流為名仍析高安之建安修德兩鄉吉州新淦之弋陽以實焉上高縣西一百里五鄉本高安之上高鎮以地形高上改曰上高偽唐昇元年中立為場保大十年升為縣以隸筠州

  新昌縣西北百八十里七鄉本高安縣管古宜豐地監步鎮皇朝太平興國六年以高安縣見管一萬四千五百七十二戶今分太平等七鄉計四千七百九十六戶於此置新昌縣從轉運司之奏請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107-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五

  饒州

  饒州理鄱陽縣先是鄱陽郡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楚境後迭屬吳楚史記楚昭王時吳伐楚取番是也秦併天下為鄱陽縣地屬九江郡漢為鄱陽縣屬豫章郡郡即吳芮為番君時所築淮南王安陳伐閩越之利上書云越人欲為變必先由餘干界中積食糧乃入伐材治船餘干今屬邑也後漢建安十五年吳張昭孫韶呂範顧雍等議以鄱陽土廣人殷請分置鄱陽廬陵二郡按初理於鄱陽故縣後徙理吳芮故城即今州也歷晉宋齊不改梁天監中置吳州陳初又廢之復為郡隋平陳罷郡為饒州從江州總管千金公權璋所請也按徐湛鄱陽記云北有堯山嘗以堯為號又以饒衍遂加食為饒今郡國志又云以山川藴物珍奇故名饒隋大業三年州廢復為郡唐武德四年平江左置饒州領鄱陽新平廣晉餘干樂平長城玉亭弋陽上饒九縣七年省上饒入弋陽省玉亭入長城餘干二縣八年又併長城入餘干并新平廣晉入鄱陽天寶元年改為鄱陽郡乾元元年復為饒州

  元領縣五

  鄱陽 餘干 浮梁 樂平 德興

  州境

  東西四百五十里 南北三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三千里 北至西京三千三百二十里西北至長安三千一百三十里取随州路二千七百里 東至衢州九百九十二里 西至洪州擔石湖中流為界一百七十里 北至江州三百七十里南至撫州四百二十里 東南至衢州須山縣青草洲七百八十五里 西南至洪州南昌縣城子橋為界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江州三百七十四里 東北至歙州七百九十五里

  戶

  唐天寶戶四萬八百九十九皇朝戶主二萬二千八百五客二萬三千一百一十三

  風俗

  與江州同


  人物

  賈義豫章鄱陽人為侍御史

  土產

  麩金 銀 銅 茶 簟

  按郡國志云鄱陽之上出金坡沙淘之粒大者如豆小者如麩亦生銀苗於山中

  鄱陽縣元十九鄉本番陽也漢書英布敗於會稽遂南走渡江為長沙哀王所誘至鄱陽鄱陽人殺之于兹鄉又云漢遣别將追殺之鄱陽漢書地里志云番陽屬豫章郡莽曰鄉亭後漢加邑作鄱陽字 石印山吳志云大璽元年鄱陽言歷陵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洲渚吳九年都揚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按江表傳云歷陽有石山臨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駢羅穿中色黄赤俗相傳謂之石印又云石印封天下當太平下有祠屋巫祝言石印神有三郎詔遣使以太牢祭封以印綬拜三郎為王 龍虎山二山相對連信州界乃張天師得道之所 敷淺山一名博陽山禹貢曰過九江至於敷淺原 仙鶴山在縣南八十里其山上有三峰峰有湖春冬不竭衆鳥翔集中峰古觀壇地高三丈松竹森聳古老相承是張道陵學道處其山今立仙鶴壇舊曰鵠鳴山天寶六年改名仙鶴山 堯山在縣西路三十里鄱陽記云堯山堯九年大水人居避水因以名或遇大水此不沒時人云此山浮 閣山在縣南一十里鄱陽記云山上有祠堂舊傳云昔太守毛祐之巡境宿於山下夢見一人自稱楚王陳涉遂興造樓閣因以此為名其山有仙人白子高壇兼祠宇云曾有猛獸一睅目恒依此祠不為人害 仙閣山有投龍壇仙人白子高舊址南對北溪水天寶元年制曰古來得道昇仙遺跡尚存迄今祭祀不絶 大雷岡在縣東七十里鄱陽記云後漢雷義字仲公所居小雷岡在大雷岡側鄱陽記云晉雷煥所居之處 清潔灣在縣東南七里鄱陽記云隋開皇中太守梁文謙莅官清潔取此水灣以自供後人思其德號為清潔 白沙在縣西水路一百二十里白沙如雪因以為名 蠙州在縣南二十五里溪中有蚌出珠鄱陽記云貞觀年中因雨雹乃有蚌出珠百姓採之不空其水平淺可涉 懷蛟水在縣南二百步江中流石際有潭往往有蛟浮出時傷人馬每至五月五日鄉人於此江水以船競渡俗云為屈原禳灾郡守懸綵以賞之刺史張栖貞以人之行莫大於孝懸孝經標竿上賞之而人知勸俗競謂懷蛟水或曰孝經潭 鄱江水自當縣浮梁樂平餘干等城三縣合為鄱江經郡城南東過都昌縣入彭蠡湖 黥布墳在縣北一百六十里按漢書漢高祖殺布於此其墳高三丈八尺 螺洲一名鼈洲在舊縣東三里鄱陽記云吳太平二載大饑猛獸害人孫權使趙達占之曰天地山川如人四體患衂灸脚其疾即愈而鄱陽水口暴起一洲形如鼈可食此郡風氣宜祀以太牢掘其背掘處今猶存焉 文翁宅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基址具存東帶鄱陽北連溪水西接望夫岡有井清澄隴前栽桐樹文翁少好學景帝中除蜀郡太守其教化大行自此蜀人好文 柳公樓在城西北角即梁柳渾為鄱陽守創凭眺顯豁實江國之勝景唐大歷中第五琦以為望歸樓貞元十九年李吉甫復其名曰柳公樓循舊跡也觀魚臺在州西門外鄱陽記云番君至此觀魚下有池濶九十步内有步馬埒又名落照池 吳臣廟在郡郭内縣北一里有廟神與閩越王無諸同坐梅鋗配享漢書云臣即吳芮子成王也鄱陽記云有長沙王芮之孫二廟梅鋗配享此廟近代來芮廟久遠遂祭其子 故鄱陽縣即吳芮所居之城也在彭蠡湖東鄱水之北廢廣晉縣在縣北一百五十里武德五年安撫使李大亮析鄱陽北界隸入江州至八年安撫使韋季武并入鄱陽 廢鄡陽縣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按鄱陽記云漢高祖六年置宋永初二年廢

  餘干縣東南一百六十里舊二十鄉今十二鄉本越勾踐之西界漢為餘干縣漢書貨殖傳譬猶戎狄之與於越不相入矣韋昭曰於越今餘干縣勾踐之别名也古謂越地曰餘干 餘干山按舊經其山曲轉相向狀如羊角天寶六年勅改為餘干山 玉馬山自撫州南城縣入臨川縣凡歷三邑分一支入當縣山下有白石如馬俗號白馬山天寶六年改為玉馬山 族亭湖在縣西水路八十里湖中流分當縣及南昌縣二界按鄱陽記云後漢張琦封亭侯因此為名 鄔子港在縣西北二十里餘干江水之一支水口即為擔石湖也 餘干水漢書地里志云餘水北至鄱陽入湖漢也本自信州貴溪縣流入 興業水一名安仁港在縣南一百二十里發源自貴溪縣西漏石村經縣過合餘干江水港中有崩崖横石縣水千仞湍走浪激聲合風雷其舟檝所歷少有章程或篙工失手差以毫釐則人墜諸泉舟破於石然其居人賴其膏澤之利首冠一境焉溉田一百二十頃 干越渡在縣西南二十步置津吏主守四時不絶太中元年縣令倪衍置浮橋 干越亭越絶書云餘大越故界即謂平越也在縣東南三十步屹然孤挺古之遊者多留題章句焉 白雲亭在縣西南八十步旁對干越亭而峙焉跨古城之危瞷長江之深隨州刺史劉長卿題詩曰孤城上與白雲齊因以白雲為號仙人城在縣東南二百里其城皆峭壁危石亭上宫殿倉廩歷歷可見 琵琶洲盖江山抱迴積沙而形狀如琵琶焉 安仁故城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按鄱陽記云晉永嘉七年分餘干置興安縣㝷廢焉陳天嘉中復於興安故地置安仁縣至隋開皇九年復廢併入餘干今故城猶存 越女墓在縣東北一里鄱陽記云越王女葬於此也

  浮梁縣東北二百十里舊十二鄉今十二鄉本漢鄱陽縣地今置在昌水之北號曰新昌武德二年析鄱陽東界置新平鄉其後廢以新昌為縣因鄉名焉其年二月又移置在新昌江口西岸正東臨江有齊安平王祠地當江衝前後縣宰多不得終秩開元二十四年以鄧□為新昌縣令州縣有不穩者任其便改因移於舊縣城正北一百步天寶元年改為浮梁縣按郡國志云斯邑產茶賦無别物 石藏山在縣西六十里徐諶鄱陽縣記云中有鍾乳十數穴 吳芮舊居今有廟在縣東北六十里鄱陽記云鄱陽源水吳芮所居之處人祭之立其祠堂東有石澗深三尺鄉人將牲牢告啟擊鼓三通其水衡出大流隨用並足因名 一堆沙在縣東北五十里其形狀如覆船鮮浄特異鄱陽記云每年豐稔其沙即如舊若沙移向岸即年歉古來相傳以為驗 新昌廟在縣東一百八十步四面連山淮川合流入新昌鄱陽記水口有廟百姓祭之有興元道士屈蘭子擬燒此木人遂棄於急水曰逆流上吾為立廟其木人流上遂立廟為平安王祭之 廢新平縣在州東三百三十里李大亮析鄱陽置常季武併入鄱陽至開元四年刺史韋玢於其縣置新平縣今廢

  樂平縣東一百四十九里舊十九鄉今十七鄉後漢東安縣也雷次宗豫章記云漢永元中置縣在銀城即今邑之東水路三百二十里按顧野王輿地志陳天嘉元年嘗廢唐朝建立亦在銀城後因歙寇程海亮剽掠兼山勢險峻壠地高下權以常平水口置為樂平縣 樂安江源出縣北扶餘嶺合餘干水入又有明溪銀溪石吳溪並流合樂安江 吳溪山在縣西北山有石室東西七十步有石鼠石人等現在 樂平山在縣西三十八里按鄱陽記云其山有石似墨山天寶六年勅改為樂平山 乳泉山在縣北六十六里内有石如硯山西出乳泉舊石硯山天寶六年勅改為乳泉山 汰金洲在縣西十五里平沙臨水先有麩金開元以後廢又有五里水口亦出麩金

  德興縣一百八十里三鄉本饒州樂平之地有銀山出銀及銅總章二年鄧遠上列取銀之利上元二年因置場監令百姓任便採取官司什二税之其場即以鄧公為名隸江西鹽鐵都院至偽唐昇為德興四面皆水鄧公山在縣北六里本名銀山因鄧遠為鄧公場儀鳳二年祭山山頹陷焉按開元記云總章二年邑人鄧遠經刺史盧元儼陳開山之便㝷為山陷後人立鄧公廟石虹山鄱陽記云山石室中有石砥平如牀可容數

  百人旁列石障如屏風篆書為八十三字有横石跨水而渡文彩青若虹霓焉因名石虹山 洪崖山按舊經云古老相傳昔有洪崖先生居此山列仙【闕】

  洪崖子也山之陽有洪崖寺山中有洪崖壇每旱祈

  於此焉

  永平監

  永平監本饒州鑄錢之所偽唐立為監皇朝平江南因之不改

  信州

  信州上饒郡今理上饒縣禹貢揚州之域歷春秋戰國迭為吳楚之地秦并天下為番縣地漢為豫章郡之鄱陽縣歷代不改上元元年正月江淮轉運使元載奏以此地邑州夐遠關防襟帶宜置州州東南五十里即饒州弋陽縣進賢鄉永豐里可置一縣以永豐為名兼割饒州又弋陽置衢州之常山玉山建州之三鄉撫州之三鄉固當迤邏相望自然無虞制曰可賜名信州以信義所稱為郡之名

  元領縣五 今四

  上饒 弋陽 玉山 貴溪

  一縣直屬朝廷

  鉛山

  州境

  東西五百四十里 南北四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千四百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八百二十里 西北至長安三千六百三十四里取隨州路三千二百五十里 東至衢州二百五十里 南至撫州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饒州陸路五百里西北至建州五百四十里

  戶

  唐元和十道要畧戶二千三百五十皇朝戶主二萬八千一百九十九客一萬二千四百八十六

     風俗

  與饒州同

  人物無

  土產

  貢金 銅 青碌 空青 鉛 銀

  上饒縣十六鄉本秦番縣界兩漢為鄱陽縣漢書地理志云屬豫章建安中吳立為鄱陽郡隋開皇九年罷郡置饒州梁載言十道志云以其山鬱珍奇故名也漢書地理志云鍾陵出黄金又云鄱陽縣武陽鄉有黄金采顔師古曰采者採取金之處也按鄱陽記云界内之山出銅及鉛鐵者有玉山及懷玉山梁氏所謂山鬱奇珍盖此類也今州古縣城跡開皇中所廢上饒城也所謂上饒者以其旁下饒州之故也乾元元年始置縣 銅山在永豐故縣南四十五里其舊銅山西連鶴山下有天井廣一丈餘井有倒懸石可四五丈如蓮花覆蓋其水碧色莫測深淺春夏不增減天欲雨即有白霧上騰鄉人以為驗 鐵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又名丁溪山先任百姓開採官收什一之税後屬永平監今廢 靈山在縣西北九十里亦曰靈鷲山盤亘十餘里絶頂有葛仙壇丹灶石臼石硯石几在焉天寶中勅投龍於此溪中 雙門嶺在永豐故縣東北二十五里雙峰如門號為雙門連延入衢州須江縣界 南巖在縣西南一十里巖傍巨石儼然北向其下寛平可坐千餘人本名盧家巖時人呼為南巖士女遊賞之地 叫石在州西九十里巨石枕江有數十穴亦如口古老相傳云織女失纓九石不能上石叫大琛山其勢似遏流其纓乃上元和十年觀察推官許堯佐往來過此因為文叙之名曰走石說刋之於石置於叫石之側 纓績石在州西九十里孤石圓聳獨在潭中高十餘丈如績麻纓焉 上饒江出懷玉山分流兩道一東入衢州常山縣入浙江一西南流從玉山縣過合淪溪 石黄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出燻黄石人或採之煉為丹藥 石橋山一名月巖在縣西三十五里山中壑穴猶虹矯然外窺如晝遠望如月雖天台石橋不足以比昔有人見白鹿遊其上至亢陽橋上雲生靄然而雨 廢永豐故城本饒州弋陽縣進賢鄉永豐里也乾元元年正月與州同時置永豐縣故路通閩川越客擔荷麏至元和六年廢縣併入上饒 靈山石人先無廟貌自貞元六年禮部侍郎劉太真典郡其年亢旱禱雨足因出俸錢立廟 陸鴻漸宅在縣東五里郡國記云陸羽字鴻漸居吳興號竟陵子居此號東岡子

  弋陽縣西一百里十二鄉本餘干縣地屬豫章郡後漢建武十六年車騎將軍李愔封為赭亭侯食邑於此築城立亭焉建安十五年孫權分鍾陵置鄱陽郡又置葛陽縣於赭亭之地以城在葛水之北故名隋開皇九年廢上饒入葛陽逾年縣失印風俗以為不便表請移於弋陽縣以地居弋江之北為名 九子石在弋陽水岸間相去數十步石形如卵 蓮鑊鄱陽記云弋陽嶺上多穴巖宋元嘉中有人見其巖内有三鐵鑊可容百斛中生蓮花他日往㝷不知所在 錢倉鄱陽東大山有一石臨水如廪高數丈號曰錢倉戶如六尺牀晉太和中有釣人從戶過遇石開其錢自出因收得四錢 葛仙觀在縣東二十里梁大同三年置隋末廢按鄱陽記云葛元得道弋陽縣北黄石山古壇是也 葛仙公在縣東十五里葛元居此求仙山有石橋長二十步有擣藥石臼旁有石井水甚美天寶七年勅置壇灑掃 仙人城在縣東四十里山峰壁立高五十丈形如層城羣仙之室上有池水清冷與擣藥山相對 仙人石橋在縣西南三十里按鄱陽記云寶豐山有石亭高七十餘丈傍有石榜橋長五十丈廣二丈其山平正古老云是仙人鑿石搆橋之處 隱士石室在縣南六十里按鄱陽記云有隱士張氏琢石為室形如囷時郡守鄢陵庾翼欲表薦之隱而不見故號隱士石室 葛溪水源出上饒縣靈山過當縣李誠鄉在縣西二里昔歐冶子居其側以此水淬劍又有葛元家焉因曰葛水 弋溪水源出上饒縣靈山西南從當縣太平鄉過在縣東二十里水口有大石面如鐫為弋字 信義水源出建州邵武縣從當縣太平鄉過其水出礦石鍛者求之

  玉山縣東北九十里十八鄉按縣圖云本漢鄱陽縣界衢山之西鄙也以其懷玉山故為稱然他山合沓峻嶺横亘溪谷皆邃牙分其流雖步通三衢而水絶干越千峰萬擁隈隱不可得而虞也自陳隋以來此為巨奥證聖三年分衢州常山須江二縣饒州弋陽縣共二十鄉為玉山至乾元元年隸信州 上干溪水出縣東五里源出懷玉山舊記云溪元乾淺秋冬不通舟船故名乾溪或謂干字誤也又漢書地理志云餘干縣以水為名本越勾踐之西界也韋昭云干越今餘干之别名也謂此為上干或以餘干之號即因此是也 懷玉山在縣東北三十里玉山溪流源於此西流上下淪溪沙溪三水合流名曰上饒江

  貴溪縣東二百里元十鄉本漢豫章郡餘干之地今在弋陽餘干兩縣之間自北以西地相去濶遠山水迴合羣盜潛藏舟行船泝人不自保寖以成俗久而逾遠元嘉元年就貴溪口置貴溪縣即今理也 王表巖在縣南二里昔有王表率村閭數十家於此巖避亂竟免難洞穴奇絶可容一百餘人曾有僧道開創林穴栖泊巖中佛寺已毁今有招真觀存 馨香巖在縣東五里舊名腥臊巖鄱陽記云昔術士許旌陽斬蛟於此巖下緣此名焉又以板塞巖口㝷蛟潜通洪州横泉井每至天景澄霽見水底板木存焉後惡其名遂改焉 五面石在縣西南七里山東面連接弋陽縣鐵山南屹然却立最為孤峰削成五面凡有登臨者泛貴溪而入至懸處扳蘿而上可坐數百人 貴溪山在縣南二十里傳云鬼谷先生學道之所有五花磚遶壇存焉四面孤懸積翠巖在縣西南六十里昔有羽客張鎮棲止此山

  每與仙人接麻姑為期竚望於此故號望姑山 象樓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兀然獨聳如樓閣之狀古名石樓山天寶六年勅改為象樓山能興雲雨其山四面懸絶龍虎山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兩山相峙山峰屹然

  狀如龍虎當溪中流 石鼔在縣西五十里有石狀如鼔聳出山嶺耆舊傳云鼓輒自鳴兵氣之兆也 石堂在縣南一百六十里有石堂中可坐數百人臨貴溪水源古老傳云是鬼谷先生石堂 竹溪水在縣西二十里自縣北從歸化南流出縣西上源數十里皆生苔竹苔痕點暈狀如篆琢玉幹直可為杖水旁山嶺幽映堪為賞玩溪岸竹樹蒙密因為名焉水入餘干縣 貴水在縣南二里源發於據嶺西流入安仁港

  鉛山縣西南一百三十里今三鄉按上饒記云出銅鉛青碌本置鉛場以收其利舊在寶山偽唐昇元二年遷置鵞湖山郭水西鄧田坂即廨署也至四年於上饒弋陽二縣析以為場後升為縣皇朝平江南後直屬朝廷 鉛山在縣西北七里又名桂陽山舊經云山出鉛先置信州之時鑄錢百姓開採得鉛什而税一建中元年封禁貞元間置永平監其山又出銅及青碌又有寶山連桂陽山出銅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七


108-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六

  䖍州

  䖍州南康郡理贑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吳地戰國時属楚秦属九江郡漢高六年使灌嬰畧定江南使為贑縣立城以防趙佗今州西南益漿溪故城是也及封黥布為淮南王分江南置豫章郡贑縣属焉後立吳王濞時地亦属焉漢地理志贑縣属豫章郡後漢書云興平二年分豫章置廬陵而贑縣属焉又吳志云孫皓立廬陵南部此地属焉晉大康三年平吳改廬陵南部為南康郡是也東晉永和五年太守高珪置城於章貢二水之間義熙七年徙於贑水東梁承聖元年復於章貢間即今城是也宋為南康國梁陳皆為南康隋滅陳改為䖍州以䖍化水而名煬帝初州廢為南康唐武德五年平江左置䖍州天寶元年改為南康郡乾元元年復為䖍州後唐長興二年升為昭信軍節度皇朝因之

  元領縣九 今十三

  贑 安遠 雩都 䖍化 南康 大庾 信豐瑞金 石城 上游新置 龍南新置 興國新置會昌

  州境

  東西八百七十里 南北一千五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三百里 西北至西京三千五百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四千一百二十五里取隨州路三千一百四十五里 東至汀州一千二百里東至建昌隔越黄土嶺總一千八百二十里 南至循州隔越參溪石嶺總一千五百里 西至彬州一千一百里 北至吉州四百二十里 東南至潮州一千五百六十七里 西南至韶州隔大庾嶺陸路五百五十五里水路七百六十八里 西北至吉州三百六十四里 東北至撫州一千一十里

  戶

  唐開元戶三萬七千六百皇朝戶主六萬七千八百一十客一萬七千二百七十六

  風俗

  與吉州同


  人物

  唐鍾紹京䖍州贑縣人性孝小時得瓜菓先進二親工書直鳳閣為苑總監從玄宗平内難其夜拜中書侍郎至中書令

  土產

  鉛 糖 竹梳箱 蜜梅

  贑縣舊十三鄉今六鄉本漢舊縣也属豫章吳録地理志属廬陵郡晉太康地志属南康郡因水以為名䖍州圖經章貢二水合流為贑其間置邑因為贑晉太康末洪水横流忽有大鼓隨波而下入葛姥故城衆力齊曳蹲而不動卜於其地置縣吉遂徙以就焉宋昇明初移置贑水東三百步梁承聖初又遷贑水南陽平陳罷南康即為䖍州縣西仍為州郭貞觀中徙於今理 贑水貢水首受雩都縣之章水自南康縣界二水雙流至縣合為贑水從縣北一百九十二里北入吉州太和縣界 黄唐山在縣北一百六十三里輿地志云山右六里有石室口方八尺如數十間屋上通天窻下有方榻有二石人巾櫛而坐傍有小石室七所相通悉有石人室前時有車馬跡春夏草不生無諸毒蟲林木繁茂水石幽絶蓋靈仙窟宅也山下居人每丙日輒聞山室有笳鼓簫樂之音鄧德明記云有石子如彈圓聚在山角至丙日不復見他日復有其山獨立高一千三百丈相傳以石室呼為黄唐廟 赤石山唐天寶六年勅改為玉房山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南康記云大石連聳燦若舒霞山角多赤石有玉房瓊室耆舊相傳云宋元嘉年中有人自稱安道士者不知何人披巾服褐棲此山中數十年忽失所在其後有人時復見者 玉石山在縣北四十里其石色黑唯一片鮮白如玉因為名又南康記云有漁父姓瞿釣於下忽見二年少皎若玉人相謂曰别此來石長殊駛石上有冬桃樹及石杖或云昔有人引杖採桃子晉杖今猶存焉 螺亭石山在縣東南七十里有大石臨水號曰螺亭按南康記云昔有貧女採螺為業與伴侣暮宿此亭忽夜中聞風雨之聲見衆螺張口亂嘬其肉伴侣驚走貧女乃死明往視之但有因報其家遂殯木濱其冢化為巨石螺殻無數號曰螺亭石山 覆笥山在縣東北百四十三里輿地志云山上有石井通泉口廣一丈高七丈中有石笥貯玉牒云是王孝子所著書山上有平湖湖中有石雁耆舊相傳云秋雁銜蘆春鴻遵渚則飛鳴頡頏若候節焉 上洛山在縣陸路九十里中有石墨可書又按輿地志云䖍州上洛山多木客乃鬼類也形似人語亦如人分明近則藏隱能砍杉枋聚於高峻之上與人交市以木易人刀斧交關者前署物枋下却走避之木客尋來取物下枋與人隨物多少甚信直而不欺 龔公山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其上奇峰翠巚前後連延蘿木泉石左右襟帶昔有隱士龔亳棲此因以名焉 馬脊岡在縣北陸路四百里南康記云傍山臨水形如馬脊上有臺榭遺蹟云是陸賈說尉佗行次所止 貢水源出雩都縣新樂山從東南流入縣界徑州西北流八十里至縣郭東北二十里與章水合流 章水源出大庾縣界聶都山從南康縣東北流合西扶良熱等水流三十里入縣郭與貢水合焉 龍翕穴在汶山觀東二百步即縣東二十六里昔有女道士丘氏於此中峯樹下白日昇仙 儲潭祠在縣北二十里南康記云晉咸和二年刺史朱偉率兵赴江州討蘇峻行至此山忽有神人曰余嘗弋釣於此百餘年帝以我司此山水府君幸能為立祠宇當有報焉偉即為置廟山下江山迴洑濬而成潭故名曰儲潭居廟及至建業果有功百姓祈禱於今不絶 空山祠晉咸康五年太守庾恪於山西麓中建立神廟歷代祈雨最有靈應按郡國志云空山在縣南山多材木果食物一郡皆資此山雖名空山其出物百倍於他山葛姥祠在縣東北五里輿地志云葛姥者漢末避黄

  巾賊出自交趾資財巨萬僮僕數千於此築城為家沒後有靈異人立祠祈禱 路嗣恭生祠在縣南三里唐大歷九年嶺南將軍舒晃反嗣恭統五嶺兵討斬晃於嶺南師之所處人不疲勞為置生祠以顯遺愛

  安遠縣南七百里舊三鄉今五鄉梁大同十年置安遠縣隋開皇中廢其後雩都縣以地僻人稀每有賦徭動逾星歲建中三年勅史路應奏請祈雩縣三鄉并信豐一里再置 歸美山在縣西南三百里高一十四文南康記云山四面險峻自然有石城高數十丈周迴三百步又有石峽左右高五六十丈迥若雙闕其勢入雲有古石室色如黄金號為金室有鶡鳥形色鮮潔自愛毛羽其隻者或浴監水向影悲鳴自絶山頂有杉枋數百片高危懸絶非人力所及焉 欣山在縣南四十里其山一十二面高五百丈山有蓮花池水及石室石牀橘樹異竹一水南流入循州雷鄉縣 安遠嶺在縣東南二百五十里 亷水源出欣山連東北流去縣西北五里與縣前上林水合流古傳飲此水令人亷潔因名亷水 安遠水源出欣山在縣東南八十里水南流入循州雷鄉縣

  雩都縣東一百七十里舊十二鄊今六鄉本漢揭陽縣属南海郡雩水出縣北二十里雩山水西南流經縣前章水合流雩都即漢高帝六年使灌嬰防趙佗所立縣也縣在郡城東四里地名東溪漢属豫章郡吳立廬陵南郡晉立南康郡始為属縣陳永定初遷於太昌村隋大業中復還故郡城旋值喪亂為林弘所陷唐武德初年寇平又移歸太倉村貞觀中暴水為患安撫大使任懷玉奏請置於南康古郡即今縣城 雩山在縣二十五里耆老相傳云昔人祈雨於此山下往往感應故曰雩山 金鷄山在縣西北一十六里山臨貢水石色有霞其旁有穴廣四丈一石正當穴口如彈圓唐南康記云有金鷄出入此穴晉義熙中再三出見有人挾彈欲取之至穴口化為石其鷄今不見因號曰金鷄穴宋永初中又見於此 峽山天寶六年勅改夜光山山在縣西北八十六里南康記云其山上時有夜光飛燄遥見若火燎於原又從峽泝數十里有石臨水名白蛟窟 梓潭山在東南六十九里南康記云其山有大梓樹吳王令都尉蕭武伐為龍舟艚斫成而牽引不動占云須童男女數十人為歌舞當下乃以童男牽曳艚沒於潭中男女皆溺其後大晴朗净髣髴若見人船焉夜静潭邊或聞歌唱之聲因號梓潭焉 柴侯峽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南康記云漢靈帝時有劉喬叔避地於此死葬村側自云柴侯墓晉末喪亂有發其墓者忽有大風雨棺及松栢悉飛渡水移上此山峯其棺乃化為石 樟潭山在縣東一百八十里南康記云漢有阿堤樹於此潭邊伐大樟樹為龍舟艚砍而出血伐人並皆沈死因號樟樹潭 官山唐天寶六年改為珠玉山在縣東南二百六十四里南康記其山高峻有善鳥香草古時此山有珠玉舊名官山 君山在縣東南三百八十五里南康記云其山奇麗鮮明遠若臺榭名曰媧宫亦曰女姥石山去盤固北五十里上有玉臺方廣數十丈有自然石室如屋形風雨之後景氣明朗頗聞山上鼓吹之聲山都木客為其舞唱之節 盤固山在東南四百一里南康記云其山有石井側有大銅人常守之按此石井五百年水一湧起高數十丈銅人以手掩之其水即止其山盤紆嶒峻因號為盤固山焉 陳石山在縣東北三百五十里耆老相傳云昔有陳皇潛龍於此因以為名 宵山在縣西南一百九十里南康記云山多杉松下有筦笋二年一生味甚甘美 雩水源出汀州新樂縣經縣東南四百七十一里北流至縣

  䖍化縣東北四百八十里舊十鄉今九鄉本漢贑縣地屬豫章郡吳大帝時分贑縣立為陽都縣吳録地志屬廬陵郡之南部晉武帝改為寜都起居注云太康元年以廬陵郡都尉之陽都縣來入是也隋平陳罷南康為䖍州而改縣為䖍化以䖍化水為名 平山在縣北二百三十里山頂侵臨雲天寶六年勅改為臨雲山遥見撫吉二州 金精石鼓山在縣西北一十五里傍有石鼓山相對其山兩面懸崖一百多丈圓如鼓形 梅嶺在縣北一百二十里漢時閩越反漢使諸校屯梅嶺即今邑界 化水源出吟山撫州崇仁縣在縣北二百四十里本名雩都水入雩都縣界 廢陂陽縣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吳嘉禾五年置掲陽縣晉太康五年改為陂陽縣以陂陽水為名隋開皇十三年廢入寜都縣南康縣西八十里元六鄊今四鄉本漢南野縣地属豫章郡漢獻帝時吳大帝分南野立南安縣吳録及志云属廬陵南郡都尉晉武帝改曰南康属南康郡 聶都縣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即南康縣南樊溪源也山海經云聶南都之山都水出焉其山出 君山劉德明南康記云山在泥水口三石形甚似人居中者為君左曰夫人右曰女郎 益漿水源出聶都山在縣西五百九十一里東流入貢水合西符水至南野口合良熱水 封侯水源出封侯山水淺不通船西南入良熱水 良熱水出聶都山南康記云蓋謂泉之源也又云熱水昔名豫水漢置豫章郡因此源以名也

  大庾縣西南二百二十里元九鄉今十鄉按其地實南安縣地當五嶺之一神龍元年置因以大庾嶺名為縣大庾嶺一名臺嶺在州西南二百五十里縣西南二

  十里吳録南野縣有大庾山九嶺嶠以通廣州太康地理志云嶺路峻阻螺轉而上踰九□二里至嶺下七里平亭劉嗣之南康記云平亭謂之横亭熱水出聶都山南康記云蓋謂泉之源也又云熱水昔名豫水漢置豫章郡因此水源以為名 青龍岡有陳蕃子孫墓舊傳墓在縣東四十里南康記云漢太傅陳蕃為宦豎所害徙家於日南又追之於此誅滅遂葬之嘗有發冢乃見大蛇纒墓即便風雨暝晦其冢免廢其岡頂有青龍見因號青龍岡 横浦廢關劉嗣之南康記云昔有漢將軍楊僕射呂嘉出鄣郡下横浦即今縣西南故横浦廢關見在此

  信豐縣南一百九十里元六鄊唐永淳元年析南康更置南安縣以其地接嶺南人安俗阜謂之南安天寶元年改天下縣名相同者採訪史韓朝宗以泉州有南安縣遂奏改名信豐縣以人信物豐為名穀山在縣西二十里輿地志云其山有石如人形有池生魚鱉山臨穀水因以為名高一千五百丈不通人行 廩山在縣西四十里輿地志云山下有湖水中有五色鯉山高一千五百五十丈松子石笋在縣西南一百五里笋有三十餘條約高五百餘丈

  瑞金縣東南三百五十里二鄉本瑞金場淘金之地也僞唐升為縣

  石城縣本石場僞唐改為石城縣

  上游縣本南康縣地偽吳天祐年中析南康縣之一鄉為場僞唐壬子歲改為縣

  龍南縣本信豐地偽吳武義年中析信豐順仁鄉之新興一里為場壬子歲偽吳改為縣

  興國縣本漢地贑縣皇朝太平興國年中析贑縣七鄉於險江鎮置興國縣以年號為名

  會昌縣本雩都縣地皇朝興國年中析雩都縣六鄉於九洲鎮置會昌縣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




109-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七

  袁州

  袁州宜春郡今理宜春縣春秋時其地属吳國秦并天下其地属九江郡漢為宜春縣属豫章晉太康元年平吳改宜春為宜陽避太后諱仍属安成郡隸荆州元帝過江以中流襟帶分桂陽武昌安成三郡置江州陳貞明三載安成宜陽縣皆属江州隋平陳後土人文甚擁衆自守開皇十年洪州都督楊武通平之十一年置袁州因袁山為名大業三年改為宜春郡十四年城陷林士弘等賊唐武四年平蕭銑置袁州天寶元年改為宜春郡乾元元年復為袁州

  元領縣三 今五

  宜春 分宜新置 新喻 萍鄊 萬載

  州境

  東西五百二十六里 東北二百二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二千五百八十里 西北至西京三千七百一十一里 西北至長安三千九百七十一里東至洪州水路七百四十里 南至吉州三百一十里 西至潭州五百二十六里 北至洪州五百二十里 東南至吉州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潭州界二百三十里 西北至潭州界五百二十六里 東北至洪州界四百八十里

  戶

  唐開元戶二萬三千一百皇朝戶主四萬四千八百客三萬四千九百三

 
 風俗

  與洪吉等州同


  人物

  宜春山水秀麗鍾於詞人自唐有舉場登科者實繁江南諸郡俱不及之有宜陽集以載其名

  土產

  白紵布 葛 紙 竹鞋 酒 按王烈之云宜春酒隨歲舉上供

  宜春縣舊二十二鄊今十七鄉本漢舊縣也属豫章郡高帝六年灌嬰於此築城置宜春縣武帝封長沙定王子成為宜城侯王莽改為脩曉縣光武初改為宜春吳寶鼎二年以宜春属安城郡晉太康元年以太后諱春改為宜陽縣隋開皇十一年廢安城併於宜陽縣置陽州移縣於州東五年十七年改宜陽為宜春大業三年罷袁州為宜春郡縣側有煖泉從地湧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鏡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縣 鍾山在州東九十里裴子野宋畧云永嘉元年此山因洪水有大鍾從山流出時人得之送上驗銘云是秦時樂器因以為名又按安城記云鍾山臨水阻峻春夏則湍洑沸湧噴上白沙如米兩岸石上各九十餘里名曰米沙以之辨歲若一岸徧饒則其方豐穰民以為凖 袁山在縣東北五里昔隱士袁京居於此山死葬其側名乃為袁山 仰山在州南八十五里周迴連延一千里高聳萬仭夏有雲氣覆其嶺上雨即立降冬若微隂即停積雪峻險不可登陟但可仰觀以此為名 昌山在州東六十里舊名傷山袁江流其間巨石枕岸潺激舟人上下多傾覆故名傷山按顧野王輿地記晉永嘉四年羅子魯於山峽堰斷為陂從此灌田四百餘頃梁大同二年廢時人以傷非善徵乃改為昌山 甘井山在州北二十里高一里出甘泉 夢水在州東八十五里源出袁水昔鍾儀於此村欲立縣夜乞夢果符所祝及寤名為思古跡現存其水因為名 宜春水出縣西四里其水甘美堪作酒晉書地道記云縣出美酒隨歲舉上供刺史親付計吏 李渠刺史李將順於州西南十里修堰引仰山水州城通船自亂後口開溝引水入市周流通逹置渠長一丈 温泉按郡國志云南鄉有温泉以生鷄卵投之即熟水中猶有魚焉又州圖云去州南三十五里冬夏長熱湧出以冷水相合以去風疾 石室宜春記云郡有石室山數石相連高十餘丈皆相似素壁若雪萬象森羅於其所 仰山祠在州南廟居東北六十里昔有古廟地曰瀬近龍潭古老相傳昔有邑人徐璠在縣東十里浦村從揚州行船還至彭蠡湖大孤石見一人稱蕭大分一人稱蕭陸云居宜春縣仰山石橋南求與同載徐璠許之至浦村東一百步告别而去期後相尋至石必大呼叔季相見往來既數宴會之次大分告曰君欲雨即為雨晴亦如之徐璠因言欲得田土信宿之間發大水推山蕩竹俄而平高就下出田五頃今浦村西徐田是也璠怪之默識其處乃見二龍自此遂絶石橋亦斷後亢陽潔齋祈禱必應會昌三年大洪水移廟拔樹駐在文明鄉嘉猷都白村去郡三十里與建嚴祠近今盛焉前進士黄頗撰碑 龍姥廟郡國志云在州東六十里其廟宇在泰州悦城縣唐開咸中縣令盧㠋嘗遊官南越假康州録事參軍至是祠姥見夢曰子當為此官今且北矣且占之得見龍之貞遂祠其形像大和六年㠋理縣有令政郡守關攝司馬知州歲大旱遂祈焉以響應置祠宇昌山渡往來祠之甚驗定王冢按史記漢長沙王子成封宜陽侯卒葬在州東南一里 洪陽洞在州東昌山北岸去州六十里按神仙傳洪陽先生所居洞府洞門去地高四十丈峻險巉巖寒泉清冷杉櫓千尋亦縣之勝境也

  分宜縣東八十里新割十鄊本宜春縣地皇朝雍熙元年八月析宜春神龍等十一鄉置分宜縣以便民欲當宜春新喻兩縣界之中也

  萍鄉縣西一百二十五里今七鄉本漢宜春縣地属豫章郡吳寶鼎二年分立萍鄊先隸吉州隋開皇十一年属袁州楚昭王渡江獲萍實於此今縣北有萍實里楚王臺因以名縣按郡國記云萍鄉多蟲毒其家絶滅則飛遊值之者斃 羅霄山王孚安城記云羅霄山澤水所出傍出石乳天旱吏人祝之因以大木長三四丈投井即雨水懸井温輒令木出湧而雨止蓋潛龍之穴宅以陽居陰精神上通故扣之必有玄感若蜀都賦所謂鳴鼓應而興雨者也 玉女岡按顧野王輿地記云玉女岡去州西陸路九十里東六十里其塾天氣若雨即有五色雲氣湧出石間百姓咸云玉女披衣又名玉女塾 煬岐山在縣北六十里煬帝曾經此山因此為名有煬帝壇見劉禹錫文 石姥山在縣西五十里側有石狀如姥因以為名 萍鄉縣故城在縣東四十里晉大興元年陳敏自王江東與杜弢相應作逆晉遣鎮南將軍陶侃水陸二道來伐甘卓領兵於縣東築壘連接五所號為卓壘 龍鳴寺在縣西南六里額即則天證聖中宋之問所書有迴鸞返鵲之文今在

  新喻縣東北一百五十里今十二鄉本漢宜春縣之地属豫章郡吳孫皓分宜春立新喻縣属安城縣隋開皇元年平陳廢為吳平縣又属洪州至大業年廢吳平其年置袁州再立新喻縣在龍池之墅其創縣之初采喻水為名武德初安撫使李大亮析置西吳州至七年廢還為新喻縣 百丈山在縣南七十二里頂闊百丈因以為名頂上有葛仙翁井井畔有廟 袁水在縣南五十步西至一灘灘長二里其地險峻號曰五浪灘其側立為五浪館 廢吳平縣在縣東一百一里後漢時置為漢平縣隋改為吳平縣開皇十三年廢入新喻縣 廢廣平縣在縣北八十四里武德五年置七年廢入新喻縣

  萬載縣去州一百里舊五鄉今四鄉本高安縣地偽吳順義元年分為高安進城康樂高侯等四鄊置萬載場為縣以属焉今割隸袁州 康樂水在縣東北水口去縣三十五里自謝山源出南流即康樂侯謝靈運嘗遊處也 古城在縣東北四里宋武帝封臨川内史謝靈運為康樂侯以侯就第即此地也其城周迴山水謝公無日不宴遊有書室石硯猶存焉

  吉州

  吉州廬陵郡今理廬陵縣春秋時為吳地戰國属楚秦并天下属九江江南部都尉理漢為廬陵縣豫章郡又項羽立吳芮為衡山王盡有其地漢高祖徙吳芮於長沙廬陵郡即豫章之属邑王莽改曰栢亭又雷次宗豫章記云靈帝末揚州刺史劉遵上書請置廬陵鄱陽二郡獻帝興平元年始立郡吳志云孫策所分立又按地理志云吳分豫章之新喻宜春廬陵之平都永新長沙之安成萍鄉六縣為安成都即今安福縣理也又晉地記云太康中以雩都贑南野等縣割為南康郡而廬陵百姓去管遥遠乃移郡於石陽縣今舊州東北故城是也六代皆因之不改隋平陳改廬陵郡置吉州於今郡城西南築今城即舊州城是也以界内吉陽為郡名仍改石陽為廬陵縣并廢吉陽郡之永豐興平高昌三縣入廬陵又廢東昌安豐西昌廣遂永新合五縣置太和縣又割巴山郡之新淦縣廢安成郡立安福縣並置吉州吉州抵管廬陵太和新淦安福四縣大業三年又改為廬陵郡唐武德五年江左平復置吉州領廬陵新淦二縣又析為太和縣置南平州以州人劉乾宗為刺史於安福縣立頴州武德七年廢頴州依舊為縣八年又廢南平州及永豐廣興東昌三縣入太和縣來属後以永新百姓去太和阻遠請依舊置顯慶四年復置永新今領五縣開耀元年州人劉智以州逼贑水通逹大山戶口殷繁土地湫隘陳移郡之利永淳元年移於今理天寶年改為廬陵郡乾元元年復為吉州

  元領縣五 今七

  廬陵 新淦 太和 安福 永新 吉水 龍泉州境

  東西四百二十里 南北六百九十三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二千八百四十三里水路四千七百十二里 西北至西京一千七百九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三千六百五里取隨州路三千二百二十五里東至撫州五百二十五里 南至處州五百三十里西至柳州一千二百五十里 北至洪州五百三十里 東南至處州八百八十四里 西至衢州九百一十里 西北至撫州四百五十里 西北至袁州三百二十里

  戶

  唐開元戶四萬一千皇朝戶主五萬八千六百七十三客六萬七千七百八十

  風俗

  與洪州同


  人物

  陶侃毋諶氏新淦人家貧以紡績資給侃令交結勝已者

  土產

  碁子 竹紙 絲布 白紵布 茶 籐貢

  廬陵縣舊十八鄊今七鄉漢陽縣属豫章郡後漢獻帝興平元年孫策分立廬陵鄉改縣東昌為石陽縣隋平陳廢郡復為廬陵 王笥山道書福地記云此山土肥地美宜糓避兵也又天監起居注云五年廬陵太守王希於高昌縣仙山獲龍泉銅劍二口 虎口石在縣北一百三十里臨贑水高三丈出一穴如虎口梁侯景亂時交州刺史陳覇先將兵三萬越海赴南至此為景將立栅以邀之覇先使其將拒之而潛軍出其不意及覺已至栅下遂敗方舟北濟即此處也 贑水亦曰廬陵江南自太和縣流入 落亭石王烈之安城記云郡渚江川發源同會落亭石上有芝草下有紫金 廬陵故城在縣南一里晉咸康末太守孔倫所築宋永初山川記云城中有井井水色有二半青半黄黄者如灰汁作飲粥並金色而甚芬香曹叔雅廬陵異物記云人呼灰汁為金水 吉陽故城在縣北六十里輿地記云後漢和帝分新淦縣為石陽縣属豫章獻帝割属廬陵郡隋開皇十年改廬陵郡為吉州改石陽為廬陵移於金郡理此故城存 山都曹叔權廬陵異物志云廬陵太山之門有山都似人常裸身見人便走自有男女可長四五尺能嘯相呼常在幽昧之中亦鬼物也

  新淦縣北二百五十里舊十五鄉今十三鄉本漢舊縣属豫章郡南有子淦山因以為名王莽改曰偶亭晉復為新淦歷代不改陳属巴山郡隋開皇十年廢以縣属州縣令李子樂以去州縣遠請移市南村置即今縣理玉笥山在縣南六十里道書云玉笥山福地山也有

  水東流山數十里地宜稻糓肥美陶弘景玉匱書云山有玉笥 巴山在縣西四十里有廢清居觀即梁公杜流于南迴而隱於此山因置觀焉梁司徒左長史蕭子雲為作銘也 閣龜山在縣北六十里淦山南一里為神仙之遊館 伏泉山在縣東北一百七十里山上有泉懸空皎然如素舊名泉山天寶六年勅改為伏泉山淦水在縣北一百里西流達於贑水 子淦山有水

  流出其下如金色因以為名在於淦縣北六十里 泥溪水在縣六十里其水從撫州崇仁縣流入贑水 金水在縣北四十里其水從小廬山西流入贑水 故巴山縣按輿地志云後主分新淦石陽兩縣置巴邱郡吳志云周瑜進潯陽破劉勲討江定豫章廬留鎮巴邱周瑜堞今在縣南 故縣城去縣六十里漢之理也隋開皇十年移於今理此城遂廢 泥溪城在縣南四十里陳書云梁天監元年南海郡刺史蕭斆舉兵入遣將軍歐顔屯軍苦行灘用拒官軍即此城也 陶侃母墓諶氏邑人墓在縣北一百步 廢新淦縣城按輿地志云漢時南昌郡都尉此理之城王莽改曰偶亭隋開皇十年隸廬陵郡移于今理此城今廢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太和縣南一百里舊十二鄉今七鄉漢為廬陵縣地屬豫章隋平陳改為安豐尋改為太和縣按縣記云隋拓定江表大使韋沈廢安豐太和二縣至大業八年以舊安豐非水路之要遂移就故西昌縣西三里古城是齊明帝初封西昌侯於此貞觀元年縣人以西昌曾被寇䧟後移歸故地貞元三年又移歸白下驛西置即今理是 贑石山廬陵異物志云有木客鳥大如鵲千百為羣飛集有度不與衆鳥相厠俗人云是木客化為此鳥也又按郡國志木客鳥左翼後有文飛特高謂之五馬前正黑翎下霜色而頳者謂之功曹右脅下有毛狀貌似盤囊者謂之主是五曹官局土人次第呼之凡飛不過百步餘又有山都獸似人形異物志云大山窮谷之間有山都人不知其流緒所出髪長五寸而不能結裸身見人便走避之種類疎少曠時一見然自有男女焉王山在縣東八十里周迴三百里其山峯巒秀異昔

  王子喬曾控鶴於此故以王為名旱則祈雨必應按山川記云禱祈之時有人誤喚奴者則隨其所犯鄉境雨至必見雲開卒無霑潤相傳云王喬既去奴墮於此因為神至今操烈不可犯民為之諱 鐵山在縣西北二百八十七里周迴五百里 東昌故縣在縣西六十里輿地志云吳後主置隋平陳廢 木山廟郡國志云太和縣有木山廟民祈禱雨旱頗有應後有道士燒之歲為之大熟 遂興故縣在縣一百七里輿地志云後漢獻帝立遂興縣吳大帝改曰新興晉武帝復為遂興以在遂水口故為名隋平陳廢 西昌故城在縣西三里按輿地志云漢時為廬陵縣属豫章后改為西昌縣隋開皇十年廢西昌置太和移於今所此故基也 白口城在縣東南二里按陳書梁天監三年高州刺史李遷仕據大臯城陳武帝先屯軍於南康遣杜僧明將兵二萬人築城於白口以禦之李遷仕亦築城相對其年僧明遂拔城生擒遷仕送於南康今兩舊城跡猶存近白下驛 廬陵故城在縣西北三十里按輿地志云從後漢興平元年分豫章郡置廬陵郡晉太康中移都於石陽故城尚在 太臯城在縣北八十三里臨贑水梁天監二年陳武帝先領兵赴難高州刺史李遷仕築城於太臯以拒之為陳武帝將周文所破棄城而潰

  安福縣西一百二十里舊十五鄉今十鄊漢安城縣新茨亭属長沙國今縣六十里有安城故城存即漢安城侯張普所理也后漢永元中改安平縣為平都縣吳寶鼎二年置安城郡而縣属焉按王烈之安城記云縣本有二鄉漢縣理西鄉張普所理之地吳又移於東鄉置郡縣亦移焉至晋武改為安福城晉書云元康元年朱居為安城太守築郡城郭内有雙闕高數丈後殷仲堪為安城太守即此又按安城記云宋明帝封皇太子凖齊高帝封皇太子暠梁武帝封皇弟秀陳文帝封皇弟項俱為安城王皆此城也隋平陳廢郡為縣唐武德五年又置頴州七年州廢以縣來属 浮岡山按郡國志云浮岡山石壁光明五色迭相照曜望之如龍虎之狀更生山在縣南百五十里古老相傳云山有豫章樹

  伐而更生 長嶺山在縣南山有石黑可以種火是為不灰石 蹲山在縣南一百里顧野王輿地志云上有風窟繚繞百餘步無草木每有風出飛揚砂塵 王水在縣東南百里輿地志云掣村没於龍陂即其水也平都水縣漢時在此水口以地險徙之舊城猶存 更生水輿地志云平都四鄉水源出青山會於王溪下有龍陂昔有女子以樟樹花沈陂後出更生水 大泉在縣南六十里泉有兩穴中有石室窄不通船濶三尺自然磐石為人坐傍泉巖穴狀如削成竹樹交陰冬夏常茂有石潭水入王溪 密湖按輿地志云湖中有絲蓴鯽魚并有石窟容百人坐其魚味甘如密在縣東二十里浮墩在縣西七里今號四望墩按輿地志云其墩下

  有古人作石羊獅子尚存又王烈之安城記有落亭與浮墩相近縣曹童翔得仙之所 龍陂水郡國志云即樟樹木倒此沒水引之不出即此陂 新茨山王烈之安城記云豫章太守曹萌與安城侯張普争戰於新茨之野今縣側有新茨亭 封溪郡國志云溪有大樟樹即聶支繫樟舸處今邑有聶支祠墓存 廢安城郡輿地志云晉惠帝元年太守朱居所築凡濶八里而置入門即此城 安城郡池按安城記云晉殷仲堪為安城太守於郡西太池之上築室讀書今遺址尚存頗有勝境 司馬道子墓王烈之安城記云桓元徙司馬道子於安城元興元年九月至平都十二月晦鴆之墓在縣東 苻表墓按輿地志云是即朗兄子徙於安郡太元中表年十六毋姜氏疾數年表不忍見將盡一痛而絶太守為邱墓於四望墩之南 彭城王墓即義康也宋畧云文帝元嘉二十四年免康為庶人絶属籍幽於安城郡御史監之至二十八年徙康南海康私謂使者曰人生會死吾豈愛生惜死恥為遷客後有中詔殺之以諸侯葬於縣南 桓脩墓晉元興中桓元簒位以弟脩為安城郡王及元敗脩亦卒於郡墓在縣南五十里歐寶墓在縣南七里後漢人居父喪隣人格虎投其廬中寶以穰衣覆之隣人問寶曰虎豈可舍而藏之乎後虎每月送鹿以助時祭人以為孝慈通於神明 廢平都縣在縣南一百步按輿地志前漢為安平縣属豫章王莽改曰安寜和帝更名平都以属廬陵郡吳属安城今故縣猶在 廢安福縣按輿地志漢時為安城縣本新茨属長沙豫章太守賈萌與安城侯張普興兵誅王莽晉乃背約詣莽自陳萌遂伐普於新茨之野新茨今在安城郡安福縣是也故縣城郭門有雙闕高四丈王孚安城記云張普所造也有人撤塼而用者虎用加害時以為張普之靈縣今廢在縣東六十七里枕王江之口

  永新縣西二百二十里舊十五鄉今十三鄉漢廬陵縣地吳寶鼎中立永新縣属安城縣郡隋廢郡而縣併入太和唐武德五年析太和之地置南平州復立永新縣以隸焉八年州廢縣入太和顯慶四年永新之民以太和道阻遠請别置縣於和山東南六十七里即今理也永新山在縣西北九十里周迴三百里連峰巉巖叠

  嶂相附有若龍勢舊名龍頭山天寶中勅改為永新山姚公石室按縣圖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禾山足有

  石室豁然洞開有大澗濶數丈内有泉湧可以行舟前不知極人不敢進獸不敢窺今古以為精靈蛇龍之所居故開元宰相姚崇布衣之時曾至其處愛此殊狀卜居於側讀書數載業成而去位登臺輔今遺址松竹猶存 復山王烈之安城記復山有石室虚間幽深又一石室水流乎其中所謂石室相距 聰明泉在縣北二十里下自山湧出古今學者飲之多成事土人謂之聰明泉 鄱陽侯墓在縣北三里晉平南將軍鄱陽侯黄州刺史尹濯墓今永新尹氏則其後也為松栢之主吉水縣東北四十五里元十二鄉本吉陽縣地縣東古城是也隋開皇十年廢吉陽縣廬陵縣大業末分廬陵水東十一鄉置吉水縣 仁山在縣東三十里按十三州記云仁水源出廢石陽縣側 吉水在縣東北十里源出永新鄉里北會於贑水故老傳云此水流出有波文成吉字亦如巴峽之水屈曲成巴字也 懸潭古來舡過者鑿山為路避之後有方士許遜入水與蛟龍閗三日三夜後出於嶺上立一鐵柱為誓今春夏亦有渦洑不為人害 舊郡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隋大業三年置永淳元年移州於舊石陽縣其城遂廢 吉陽城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按輿地志云吳後主二年立隋開皇十年廢 石陽故城在縣東北三十里按輿地志云漢和帝分新淦立為石陽縣属豫章郡漢獻帝割為廬陵郡隋開皇十年改廬陵為吉州石陽廬陵縣今在舊州東北故城是也 廢興平縣按輿地志云孫策立開皇十年廢焉

  龍泉縣東南一百八十里元六鄉本吉州太和縣龍泉鄉什善鎮地偽唐保大元年析龍泉光化遂興和属等四鄉置龍泉鄉場以鄉為名採擇材木之故也顯德五年昇為縣開寶元年析龍泉等四鄉為六鄉在龍泉懷德永興永樂四鄉之地水源周匝八百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
110-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一十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一十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八

  撫州

  撫州臨川郡今理臨川縣春秋時為吳境秦并天下属九江郡漢立南昌縣今州即南昌縣地属豫章郡高祖六年灌嬰分南昌南境為南城縣後漢和帝分南城縣西北境為臨汝縣又為臨安縣地漢書郡國志臨汝属豫章吳太平二年以南城臨汝二縣置臨川郡更增宜黄安浦新建西平西城南豐東興永城八縣至晉改西平為西豐改西城為西寜至梁分新建西寜二縣立巴山縣更置巴山郡取廬陵之興平南昌之豐新以益之又分臨汝境置定川縣隸臨川郡陳封文帝為臨川王至三年即帝位隋平陳廢郡為州時總管楊武通奉使安撫即以撫為名因廢巴山郡為崇仁縣属撫州併新建興平宜黄安浦巴山西寜六縣入崇仁其豐城割還洪州又併西豐定州二縣入臨汝改為臨川縣至隋開皇十一年復割豐城屬撫州十三年又割建州邵武縣入撫州大業三年割豐城還洪州復改撫州為臨川郡唐武德五年平林士弘置撫州領臨川南城邵武宜黄崇仁永城東興將樂八縣七年省東興永城將樂三縣以邵武隸建州八年省宜黄縣天寶元年改為臨川郡乾元元年復為撫州偽吳順義九年升為昭武軍節度皇朝因之

  元領縣四 今五

  臨川 崇仁 南豐 宜黄 金谿【新置】

  一縣割出

  南城為建昌軍

  州境

  東西四百七十八里 南北六百三十七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千一百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五百里 西北至長安三千三百五里取隨州路三千九百二十五里 東至饒州餘干縣三百二十里 南至處州一千一十里 西至吉州四百二十五里北至洪州二百四十里 東南至建州八百三十七里 西南至吉州四百五十里 西北至洪州四百五十里 東北至饒州四百二十里

  戶

  唐開元戶二萬一百皇朝戶主客共六萬一千二百七十九

  風俗

  與洪州同


  人物無

  土產

  箭簳 柘木 葛 茶杉柢

  臨川縣元十二鄊本漢南昌縣地属豫章郡後漢永元八年分南昌縣西北境立臨汝縣属豫章吳太平二年以臨汝縣為臨川郡於郡南更置西平縣晉改為西豐梁大通二年分臨川北境置定川縣隋開皇九年併西豐定川二縣入臨川縣 峩峯山在縣西四十里出銅因號銅山天寶六年勅改為峩峯山 英巨山在縣東荀伯子臨川記云岩内有石人坐磐石上人體有塵穢則興風潤則致雨晴日遍體凉即如玉瑩静 靈谷山在縣東四十三里山中有石靈像因以為名按荀伯子臨川記云懸巖半岫有瀑飛流分於本末映日望之如掣練 雷公山在縣南六十里山上有祠宇州縣四時致祭 石廩在縣東三十九里狀似倉廩其内可容千斛按荀伯子臨川記云廩口開則歲豐閉則歲歉 連樊溪甘渚臨川記云東興人家曾以甑漬井中乃流出連樊甘渚以得之 汝泉在縣東北一里源接時本從石門已下沿流三百二十四里入洪州界内有湍瀬三十五 臨川水在縣東北五十里源出定川沿流三十里與汝水合本名定水天寶六年勅改臨川水 魏夫人壇在縣西北六里二百步神仙内傳夫人姓魏名華存任城人也晉司徒舒之女少讀老莊年二十四父毋抑而嫁之歸太保掾劉文文卒夫人避俗江南遂止臨川西立壇修道成帝咸和九年夫人託劒化形而去會羣仙於洛陽之宫其壇在烏龜原有石龜每犯田苗被人繋首其壇南有九曲池塘睿宗使道士葉法善祭醮仍於壇西置洞靈觀度女道士七人以奉之刺史顔真卿撰仙壇碑備詳其事 王右軍故宅在郡東南三里荀伯子臨川記云王羲之嘗為臨川内史置宅於郡東高坡名曰新城傍臨迴溪特據層阜其地爽塏山川如畫今舊井及墨池猶存每重陽日郡守從事多遊於斯因立亭曰茱茰亭隋開皇十二年於此置九仙觀尋又為寺並廢 繙經臺在縣北四里宋書謝靈運為臨川内史於此繙大湼槃經唐大歷四年於經臺基北立寶應寺 井山在縣南四十里按閭史有花姑姓黄氏名令微臨川人也慕道出家入洪州西山訪道士胡超超曰而本州南六里烏龜源有魏夫人舊壇宜於彼脩行又南有井山魏夫人亦常往來其中花姑遂歸脩行八十餘顔色如處子時人號曰花姑嘗於井山遇一狂象為毒箭所中花姑拔去之後常啣蓮藕來置花姑所唐開元九年姑謂弟子曰吾將化矣勿釘我棺但以絳紗幙之既而風雨晦合衆聞天樂異香但見絳紗有孔大如鷄卵發而視之唯被覆木簡而已座前奠瓜數日生蔓結實如桃子者二刺史顔真卿撰仙壇碑具載其事 鹹池按陳書司空黄法□【註】音椎俱反○崇仁縣人也侯景亂法□於鄉里聚徒以助高祖有功薨墓在崇仁縣巴山故老相傳云□有奇術當欲變置鹽池於家山六十餘畝至今水味獨鹹於他水而湛然清澈禽畜不敢觸之 温湯在縣西二十二里廣六十步疾者浴之多愈 陶侃毋墓雷次宗豫章記諶氏豫章淦人墓在臨川南五十里抱㟠山村侃至孝感得仙人來吊化為雙鶴而去

  崇仁縣西一百二十里舊十二鄉今九鄉三鄉入宜黄縣本後漢臨汝縣地属豫章吳太平二年分臨汝為新建縣属巴山郡梁大同二年分巴山郡之新建西寜二縣立臨川郡分廬陵之興平南昌之豐城以益之至隋開皇九年廢巴山郡為崇仁縣改臨川為撫州崇仁縣隸焉又廢宜黄安浦二縣合入崇仁縣豐城縣還洪州大業十四年陷入林士宏唐武德五年分興城縣還吉州貞觀八年以巴山縣偏僻併入崇仁縣即今理寶蓋山在縣南一百二十一里山影如寶蓋一名華蓋山上有浮邱先生壇王郭二真人上昇之地 臨川山在縣南六十一里舊名巴山天寶六年勅改為臨川山豐村山在縣西一百一十九里本名麻山天寶六年

  勅改為豐村山荀伯子臨川記云登之者望廬嶽彭蠡皆在其下出黄蓮厚朴怛山又有楓數千年者如人形眼鼻口全而無臂入山者往往見之或斫之即出血俗呼為槐子鬼 崇仁山在縣西四十一里舊名羅山天寶六年勅改為崇仁山 杯山在縣西南一百四十五里以山頂如覆杯為名 巴水源出巴山沿流合寶塘水 西寜水在西南一百七十里源出仙蓋鄊沿流至縣入汝水 廢巴山縣在縣西南二十一里梁大同二年置以巴山為名隋開皇九年併入崇仁縣 廢巴陵縣在縣西南一十三里隋大業九年置十四年廢廢新建縣在縣西南九十五里吳太平二年置隋開皇九年廢并入崇仁縣 廢安浦縣在縣西南二百六十里吳太平二年置以安浦村為名隋開皇九年併入崇仁縣 廢西寜縣在縣南六十三里吳太平二年置以寜水為名隋開皇九年廢并入崇仁縣

  南豐縣東南二百六十里元九鄉吳太平二年置隋開皇九年廢入南城縣唐景雲二年又置先天二年廢開元七年刺史盧元敏奏田地豐饒川谷重深時多剽刦乃復置南豐縣 軍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下有神祠能興雲雨歲旱祈禱皆應地出班竹 百丈嶺在縣南八十里高百丈與建州將樂縣分界 梅嶺在縣西南一百三十五里與處州處化縣分界百梅嶺水出焉譚山在縣西南一百二十四里其山出箭簳 旴水在縣西南源出南當山當南流經縣下至南城縣入州宜黄縣西一百五十里元三鄉本臨川縣地梁大同二年置巴山郡因立宜黄縣於宜黄水側以水為縣名隋開皇九年廢郡并縣入崇仁乾德六年李煜割崇仁之仙桂崇賢待賢三鄉復立宜黄縣 宜黄水在縣東南二百六十三里源出黄土嶺沿流合章水至西津與汝同流

  金谿場東南一百二十里二鄉本臨川縣上莫鎮其山岡出銀礦唐嘗為銀基址猶存至周顯德五年析臨川近鎮一鄉并取饒州餘干白馬一鄉立金谿場名俱置鑪以烹銀鑛

  建昌軍

  建昌軍理南城縣本撫州南城縣開寶二年偽唐置建武軍皇朝太平興國四年改為建昌軍

  領縣一

  南縣

  軍境

  東西一百四十里 南北一百二十里

  四至八到

  圖經未有至東西二京里數 東至邵武軍三百二十八里 南至南豐縣一百一十八里 西至崇仁縣一百里 北至撫州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邵武軍三百七十四里 西南至崇仁縣二百五十五里西北至崇仁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饒州五百九十里

  戶

  舊戶載撫州籍

  風俗

  與撫州同

  人物無

  土產

  吳茱萸 承露仙俗謂白藥

  南城縣元十三鄉東臨旴水按漢書地理志云高帝六年命大將軍灌嬰立豫章其年分豫章南境立南城縣以其在郡城之南故名南城吳太平更分置臨汝改為臨川縣至開皇年中廢南豐永城二縣入南城縣属撫州唐武德五年依舊置永城東興二縣武德七年省東興永二縣并入南城縣 麻姑山在縣西南二十二里山頂有石鼓壇相傳麻姑得道於此壇東南有池池中有紅蓮曾變為碧壇邊杉松皆偃盖時聞鐘磬步虛之音東南有瀑布源下三百餘尺山頂上有石螺蚌或云桑田所變也西北有麻源謝靈運題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曰銅陵映碧澗石磴瀉紅泉即此處刺史顔真卿按神仙傳撰仙壇碑備詳其事 南城山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舊名覆船山天寶六年勅改為南城山 飛猿水在縣東南二百三十三里源出建州邵武縣界飛猿嶺沿流入旴水 落峭石在縣東南六十五里去飛猿館一百一十五里在飛猿水邊巍峩嵌崆數里可望謝靈運題詩云朝發飛猿嶠暮宿落峭石即此處也旴水在縣東二百一十步源出南當山西北沿流至臨川縣石門改為汝水漢書地理志云旴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漢也【註】旴音杳於切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一十




111-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一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一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九

  江州

  江州潯陽郡今理德化縣禹貢荆揚二州之境書曰彭蠡既瀦又曰九江孔殷彭蠡在州東南五十三里九江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是也然則彭蠡以東為揚州之域九江以西即荆州之域周景式廬山記云柴桑彭澤之郊古三苗國舊属廬江地又按潯陽記云春秋時為吳之西境楚之東境本在大江之北今蘄州界古蘭城是也又史吳王夀夢十六年楚共王伐吳至於衡山則此復為吳之西境吳滅属越越衰還是楚地秦并天下以此地属廬江郡漢属淮南國漢文帝十六年分廬江為吳王濞属縣後漢又為廬江豫章二郡三國之時此地雖為都護要津而為立郡故吳志云黄初中復分潯陽隸武昌猶為廬江武昌二郡地晉太康十年有司奏荆揚二州疆土曠遠統理為難宜立新州於是割揚州之豫章潯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荆州之武昌桂陽安城合十郡因江水之名置江州初理豫章郡後至成帝咸通二年移江州理湓城即今郡是也晉初理在江北岸地名蘭城郡即郡城也温嶠為守之日移於此尋又置潯陽郡晉地道志云潯陽南開陸道途通五嶺北導長江遠行岷漢來商納賈亦一都會也歷宋齊梁陳郡與州並理彈壓九𣲖襟帶上流自晋以來頗為重鎮隋平陳廢郡而州存大業三年廢州復為九江郡唐武德四年平林士宏置江州領湓城潯陽彭澤三縣五年置總管管江鄂智浩四州并管昌洪四縂管府又分湓城置楚城分彭澤置都昌縣八年廢浩州及樂城縣入彭澤縣又廢湓城入潯陽貞觀元年罷都督府八年廢楚城縣入潯陽天寶元年改潯陽郡乾元元年復為江州

  元領縣七 今五

  德化縣 彭澤縣 德安縣 瑞昌縣 湖口縣二縣割出

  東流入池州 都昌入南康軍

  州境

  東西五百九十里 西北一百七十七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陸路一千八百里水路三千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長安二千七百六十里 東至宣州一千八百里 南至梁州三百二十五里 西至鄂州七百里 北至蘄州五百九十三里 東南至饒州三百十四里 西南至鄂州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舒州水路五百七十里 東北至池州五百八十里戶

  唐開元戶一萬九千八百皇朝戶主一萬二千三百一十九客一萬二千四十五

 
 風俗

  與洪州同


  土產

  雲母 葛布 布水紙

  人物

  陶侃字士衡潯陽入也漁於雷澤夢生八翅飛至天門不得入博議過人為侍中太尉人竊官柳植於已門侃見識之 周訪字士逹潯陽人少有明畧為縣功曹薦拔陶侃為主簿知有公輔之器相與結友有一牛姊夫弟殺食之訪不形於色為中興明將口未曾言功王敦終訪之時不敢作亂 翟湯字道深潯陽人篤行純素仁讓謹潔耕而後食 陶潛柴桑人也少有高趣少言不慕榮利讀書不求甚解性嗜酒或置酒招之期必於醉環堵蕭然不蔽風雨執事者以為彭澤令解印賦歸去來

  姓氏

  潯陽郡三姓 陶 翟 騫

  德化縣二十鄉本漢潯陽縣属廬江郡吳録云属武昌宋書州郡志曰潯水注江因水以名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彭蠡縣大業二年改為湓城縣唐武德五年改為潯陽縣自州東移於今所偽唐改為德化縣 廬山在縣南高二千三百六十丈周迴二百五十里其山九叠川亦九𣲖郡國志云廬山叠障九層崇巖萬仭山海經所謂三天子障亦曰天子都本周武王時匡俗字子孝兄弟七人皆好道術結廬於此山仙去空廬尚在故曰廬山漢光武帝時乃封俗為大明公稱為廬君焉 山有三宫上宫居巖表人不能及有三石梁長十丈濶只盈尺其下虛懸晉術士吳猛嘗過此見桂樹下一老翁以玉杯承甘露漿與猛次宫隔一谷有界城悉是平石兩邊有小圓峰呼為左右帳峰羣石如馳馬之形下宫在彭蠡湖際其山又有紫芝田四十畝常有二仙童採芝人若逐之但聞呼曰倡客若尋芝草寂無見 石門澗在山西懸崖對聳形如闕當雙石之間懸流數丈有一石可坐二十許人 香爐峰在山西北其峯尖圓雲烟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孟浩然詩曰挂席數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郡始見香爐峰 蓮花峰在山北州南直望如芙蓉今州城有蓮花門 五老峰在山東懸崖突出如五人相逐羅列之狀 錦綉谷在山叠四季芳妍百花綿繡 粟山源在山南當澗有陶公醉石石鏡在山東懸崖之上其狀團圓近之則照見影形瀑布在山東亦曰水源出高峰掛流三百丈許遠如

  匹布故名瀑布徐凝題詩云瀑泉瀑泉千丈直雷奔入江無休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温泉在山南濶三步深三尺今有黄龍湯院僧居之落星山在山東周迴一百五十步高丈許圖經云昔有星落水化為石當彭蠡灣中俗呼為落星灣 五松橋在山之澗北昔惠遠法師與殷仲堪席澗談易於此而樹下泉湧號曰聰明泉又有虎溪橋遠大師送客不過此橋東林寺西有遠大師塔前進士相里宗題詩云元墓石稜稜寒雲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見雁門僧 匡先生廟在州南臨驛道即匡俗也 桑山近栗里原陶潛此中人 黄金山潯陽記云黄金山上有楠樹一年東邊榮而西邊枯一年西邊榮而東邊枯年年常然張華所謂交讓樹也 九江尚書注云江於此分為九道潯陽記云九江在潯陽去州五里名曰馬江是大禹所疏治於桑落洲上二三百餘里合流昔秦皇漢武並登廬山以望九江也 盆浦按郡國志云有人此處洗銅盆忽水暴漲乃失盆遂投水取之即見一龍啣盆奪之而去故曰盆水又云源出青盆山因以為名蕭子顯齊書曰世祖於盆城得五尺刀十一口永朝享歷之數也甘泉水在縣南其水甘味飲訖猶有餘香其山亦曰

  甘泉山按州圖經記云西山領有船柁從頂沿流而下土人異之亦名為舵下溪栢伊為江州刺史嘗遣左右齎粮尋山之奥至一處見大湖湖側有敗舡 彭蠡湖在縣東南與都昌縣分界湖心有大孤山顧况詩云大孤山盡小孤出月照洞庭歸客船按郡國志彭蠡湖周迴四百五十里内有石高數十丈禹刻其石以紀功焉有乞鳥隨舡行舟人擲飯摶鳥接之高下不失粒今此鳥沿江靈廟多有不獨在彭蠡湖 鶴門洞在縣西四十二里今按瑞昌界按郡國志云陶侃微時喪母忽有二客來弔化為雙白鶴飛去後因以名焉 彭蠡湖西灣夏秋水漲啇徒縈紆牽舟循繞人力疲勞號曰西疲灣亦云湖西江水泛漲驚波似雪洶湧嘈因是名焉又有落星石又有神林灣在湖西北灣中林中廟啇旅多於此阻風波濤廟祈福而獲前進由是名焉又有女兒浦内有女兒廟禱祈亦有靈驗即未詳所置使者廟在州南唐元宗夢神人曰吾九天使者請於廬山立廟時開元十九年辛未歲立 簡寂觀在州東南一百四十里宋陸脩静吳興人也少懷虛素元嘉末曾遊京都宋文帝欽風慕道製停霞寶輦使僕射徐湛賜焉先生因遠遊江漢還入廬山即此其隱處 宫亭廟按州圖經云在州南彭蠡湖側周武王十五年置分風擘流上下皆得舉帆 白鹿洞在廬山東南本李渤書堂今為官學 浪井州圖經云漢高祖六年頴陰侯灌嬰所開年深埋塞孫權經此自標井地命使鑿之正得此井有石函其銘曰漢高祖六年潁陰侯開又云不滿三百年當為應運者所開權見而悦以為已瑞江有風浪此輒自漂動土人呼為浪井今現在城内 柳萇墓窮怪録梁世祖繹聖二年三月十日司徒府主簿柳萇字子廵卒子褒葬於九江三年因大雨塜壞褒移葬換棺見父棺中目開心有煖氣良久乃謂褒曰我生已一歲無因汝知九江神知我横死遣地神以乳飼我故不死今雨壞我塜亦九江神之所為也扶出更生三十年復卒 楚城驛在縣南即舊柴桑縣也

  彭澤縣東一百八十里九鄉本漢縣属豫章郡取澤以為名禹貢彭蠡既瀦陽鳥攸居地則荆州之分理東南廣長南北枕帶江濡境為吳地之首自漢以來舊號積石唐武德五年李大亮安撫江南張善安來降江表既静於此古城置浩州以浩山取名又分楊梅嶺已南更置都昌縣東南置樂城縣分饒州鄱陽縣北境置廣晉縣合四縣並隸浩州至八年廢浩州及縣其年彭澤縣仍移入廢浩州内偽唐昇元初又自浩州故城移河西四十里江次即今縣理 馬當山在古城北一百二十里其山横枕大江山象馬形迴風急擊波浪湧沸為舟舡難阻山腹在江中山際立馬當山廟 浩山在古城東北七十九里北臨大湖颺波浩蕩相傳為浩山浩水焉 石門山在縣東北一百七十里夾澗石形如門小孤山高三十丈周迴一里在古城西北九十里孤峯聳峻半入大江 楊葉洲西頭一半在縣東北三百一十一里以東属池州秋浦縣界洲上多楊葉又云洲腹稍濶兩頭尖狀如楊葉 古趙屯城在縣東北二百五十七里典籍不載故老相傳趙屯城 古太原郡在縣東北五十里按顧野王輿地志云太原郡梁武帝立属潯陽領晉陽天水和成三縣陳亡廢 廢天水縣在縣東五十里按顧野王輿地志云天水縣梁武帝置以擬西水縣隋平陳後廢并入彭澤縣 廢龍城縣在縣西二里隋平陳後置開皇十八年又改為彭澤縣 廢和城縣在縣東北二百二十里按顧野王輿地志云仁和縣江左立属汝南郡齊之廬江南頓亦有和城属太原郡至隋平陳并入彭澤縣 廢晉陽縣在縣東北一百九十四里顧野王輿地志云晋陽縣梁武帝立属太原郡隋平陳并入彭澤縣 廢樂城縣在縣南三十九里縣城傍山為之南北高嶮東北平下隋大業十三年賊帥張善安據險唐武德五年賊平城属浩州至八年省州及縣并入彭澤縣

  德安縣西一百里三鄉本蒲塘春秋時為楚之東鄙地至晋建興初始以為郡仍領潯陽彭澤柴桑上甲九江五縣義熙中以潯陽入柴桑上甲入彭澤隋平陳改柴桑為潯陽十八年復為彭蠡縣大業初又為湓城縣隋末陷入賊林士宏唐武德五年安撫使李大亮析湓城更置潯陽楚城兩縣為三縣至八年廢湓城入潯陽貞觀八年又廢楚城歸潯陽詳其地即舊属柴桑後遂分三江水於敷淺水之南為場以地有蒲塘為名至咸通三年還潯陽至四年復為場偽吳順義七年昇為德安縣 石鼓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按德化縣記每天陰聞鼓山經云長石之山有鼓鳴焉即此類 博陽山在縣南一十三里按尚書云過九江至於敷淺原注云敷淺原一名博陽山在揚州豫章界其上有祠廟 葛洪山在縣北四十里其山與蒲泉觀不遠盖葛仙曾遊此乃名焉 敷淺水即尚書敷淺原也常流不絶色頗清冷其原乃接瑞昌縣及鄂州永興界屈曲二百餘里方至縣

  瑞昌縣西一百里二鄉本赤烏場地按吳志孫權時有赤烏見於此始有地名盖柴桑之舊域也按州圖經晉建興元年始立郡領潯陽柴桑彭澤上甲九江等五縣則潯陽柴桑各有其地自後并潯陽入柴桑復廢柴桑為潯陽於是潯陽柴桑合一縣而名異唐武德初江州領潯陽彭澤都昌三縣赤烏之地則潯陽西偏建中四年以潯陽西偏僻遠因立為場偽唐昇元三年改為瑞昌

  湖口縣西北一百里二鄉本湖口戍是南朝舊鎮上據大鐘石傍臨大江唐武德五年安撫使李大亭以為要衝遂置鎮在彭蠡湖口偽唐保大年中昇為縣

  南康軍

  南康軍理星子縣本江州星子鎮以落星為名皇朝太平興國三年以地當要津改鎮為星子縣至七年以縣置南康軍領星子縣仍割江州之都昌洪州之建昌等縣以属焉

  領縣三

  星子 都昌 建昌

  軍境

  東西二百二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一千八百七十里 北至西京【闕】

  東至饒州三百七十里 西至江州一百五十里南至洪州二百七十七里水路四百五十里 北至江州湖口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江州湖口縣水路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江州德安縣界六十里東南至渡江至松口三十里入都昌縣界 西北至廬山康王觀太原界七十里

  戶

  舊戶載江洪二州籍皇朝戶主一萬四千六百四十二客一萬二千三百六

  風俗

  具載江州

  人物

  具載江州

  土產

  布水紙 雲母 石斛出廬山懸崖

  星子縣二鄉本星子鎮皇朝太平興國二年昇為縣並載江州德化縣内

  都昌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元一十六鄉本漢彭蠡縣地唐武德五年安撫使李大亮謂土地之饒井戶之阜道途之遥遠水路之阻礙遂割鄱陽西雁子橋之南地置此縣以隸浩州州廢属江州按雁子橋即本縣之地鄱陽即饒之北壤也始置之地有古城莫知年代遂因此城創縣地名都村遠與建昌相望近與南昌接遂號都昌 石鐘山在縣北二百一十里西枕彭蠡連峰叠嶂壁立峭峻西南北面皆水四時如一白波撼山其聲若鐘因名之按辯石鐘山記云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摶響若洪鐘因受其稱予幽棲者因尋繹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於南隅忽遇雙石欹枕潭際影波淪中詢諸水濱乃曰石鼓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韵餘徐歇若非澤滋其山山含其奥聯氣凝質發為至靈亦安能產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之論則瀕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貫之聊䢴前謬留遺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記白鹿先生姓李名渤字濬之時隱廬山因所居洞為號後仕江州刺史諫議大夫給事權管觀察使大和元年八月七日故吏湖口鎮將吳文幹刻石今脩寰宇記因全録此記以辨之又按潯陽記術士吳猛過此遇天神曰此江神不守其官覆溺生人吾奉帝命按之言終而失 交石山在縣北二百三十里其山西臨大江石勢交横乃名交石山 釣磯石在縣西三十里傍臨浦嶼異苑記云陶侃嘗釣於此得織梭一枚還以揷壁化成赤龍從空而去 石壁山在縣西南一十一里傍臨清江有石如壁山西有僧臺本謝康樂舊宅所言精舍者謝詩云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輝清輝能娛人遊子澹忘歸 七里山在縣東北一百一十五里其山盤薄七里 檀頭山在縣西北九十里宋將軍檀道濟領兵登此石室因名檀道山西南枕彭蠡 土目山在縣西北七里無名 五柳舘在栖隱寺側五柳先生之田宅也今廢 彭澤城在縣西北一百二十五里其城漢高祖置属豫章晋陶潛之所理也隋平陳廢舊跡猶存 左理城在縣西北四十里晋廬脩所築在湖左因為名城基猶存 彭蠡戍在縣西北七十里西臨彭蠡湖北連釣磯山舊是鎮唐武德五年以江湖濶遠遂重置鎮景龍元年復為戍以為衝要 檀山廢戍在縣北九十里與馬頰相對武德五年以來水陸要衝置戍貞觀元年廢

  建昌縣南二百里舊十六鄉今二十鄉舊海昏縣也漢高祖六年置前漢地理志云高帝六年豫章郡置十八縣艾海昏属焉艾春秋時舊名左傳吳公子慶忌出居於艾又按雷次宗豫章記云後漢永和中分海昏立建昌縣以其戶口昌盛因以為名又中分海昏立建昌縣為新吳永脩二縣建安中又分立西安縣晋太康元年改西安為豫寧縣宋永嘉二年廢海昏移建昌居焉顧野王輿地志曰陳武割建昌豫寜永脩艾四縣為豫寧郡又梁僕射沈約陳僕射徐陵並封建昌侯皆此邑羨門鄉因仙人羨門子居此山得道為名去縣一百八十里 蛇骨洲在縣東南十七里永嘉末有蛇長三十餘丈斷道以氣吸人被吞噬者盖已數數然矣行路斷絶時吳猛有神術與弟子往殺之蛇死之處聚骨成洲有小蛇走猛乃云大虵是蜀精故虵死而蜀賊杜□滅矣 吳猛泉在縣北五百步有瘡疾者或洗悉愈時人嘗以寒食及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就此祈福多有徵驗此是吳猛游息之處因以為臺其泉清冷異於他處亦謂冷水泉 孫慮城在縣南一百里城南門有清石井可深十丈常冬夏水有吳書孫慮字子智權之子黄武七年封建昌侯 庾齊臺在縣東三十里當白湖中洲梁尚書庾肩吾齊永明三年之所置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一

112-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二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十

  鄂州

  鄂州江夏郡今理江夏縣禹貢江漢朝宗于海按今江漢二水會於州之西界春秋時為夏汭及楚地傳謂吳伐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又世本云楚子熊渠封中子紅於鄂今武昌縣地也至戰國猶屬楚秦并天下為南地按晉地理志云漢高祖初分南郡置江夏郡漢志應劭注云沔水自江别至南郡華容為夏水過郡入江故江夏為名今州即江夏郡之沙羨縣地後漢因之後劉表以黃祖為江夏郡之太守又江夏記云一名夏口一名魯口按三國志吳主破黃祖于沙羨收其地為都名遂改武昌又武昌記云大帝築城于江夏山為江夏城即今郡以程普為江夏太守督夏口遂欲都鄂改為武昌其民謡曰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歸建業死不向武昌居由是徙都建業此為郡如故後亦為重鎮及西晉伐吳使王戎襲武昌胡奮襲夏口是歷古為兵衝之地至義熙元年冠軍將軍劉毅以為夏口二州之地居形要控接湘川邊帶漢沔請荆州刺史劉道規鎮之至六年自臨鄣徙江夏郡於夏口仍割荆湘江三州之地於此立為郢州故宋書云孝武帝嫌上游強盛遂以竟陵安陸江夏武陵巴陵武昌西陽齊安等八郡置郢州則江夏為郢州之地至順帝時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素蓄士馬資用豐厚積戰士十萬鐵馬二千軍至郢州府功曹臧寅以為攻守勢異非旬日所抜若不能時舉挫銳損威今順流長驅計日可捷既傾根則郢城豈能自固攸之不從郢州刺史柳世隆拒守攸之盡銳攻之不尅衆離沮遂潰散故齊書列傳云劉懷珍言於高帝曰夏口兵衝要地宜得其人遂令柳世隆鎮焉其後梁武起兵襄陽東下攻圍二百餘日方降因分置北新州尋分北新州為士富泗泉豪五州梁末北齊得之遣慕容儼守之為陳將侯瑱攻圍凡二百日不下後因二國通和乃復歸陳隋平陳改為鄂州取鄂渚以為州名煬帝初州廢復為江夏郡唐武德五年平蕭銑復置鄂州天寶元年改為江夏郡乾元元年復為鄂州永泰之後置鄂岳觀察使以鄂州為治所皇朝為武靖軍節度

  元領縣九 今六

  江夏 武昌 蒲圻 嘉魚 崇陽 永安

  三縣割出

  永興置興國軍 通山入興國軍 大冶入興國軍州境


  東西九百二十九里 南北三百八十八里

  四至八到

  北至東京一千四百一十里 北至西京一千五百三十里 西北至長安三千三百三十里東至江州六百里 南至岳州七百里 西

  至潯陽渡二里 北至黄州二百八十五里

  東南至洪州水陸相乘一千九百三十八里 西北至沔州北界漢江四里 西南至沔州界七里東北至蘄州五百里

  戶

  唐開元戶二萬九千七百皇朝戶主一萬四千七十客一萬五千一十四

  風俗

  火耕水耨人食魚稻以漁獵山水為業蠃蛤食物常足人偷生朝夕取給而無積聚重巫鬼之祀事


  姓氏

  江夏郡三姓 黄  喻  潘

  人物

  孟陋武昌人少孤曾祖宗為吳司空陋幼而貞潔喪母過禮 孟嘉江夏人侍桓温宴龍山風吹帽墜唐李鄘江夏人自淮南節度詔入拜相

  土產

  銀 苧麻 紵布 茶【注】茶譜云鄂州之東山蒲圻唐年縣皆產茶黑色如韭葉極軟治頭疼

  江夏縣舊十鄉今十五鄉漢沙羨【注】音怡○縣地漢書地理志沙羨縣屬江夏郡自漢至晉猶為沙羨縣地晉太康元年改為沙陽按沙陽今蒲圻縣界魚嶽東山南沙陽故城是也東晉汝南郡流人寓於夏口因僑立汝南郡又為汝南縣焉晉末改為江夏縣按應仲遠注水經云夏口水入江是為江夏江夏地記云涓水内四十里㲼川界安州故城古江夏郡也據地輿志云郡有沙羨縣吳時置督將于魯山吳記云孫權擒江夏太守黃祖于沙羨以程普為江夏太守晉宋並以為江夏郡齊因之亦名重將鎮隋平陳後置鄂州治于此以江夏郡為縣居舊汝南縣界荆湘記云金水北岸有汝南舊城是也隋開皇十年使人韋焜就州東南焦樓度下置大業十三年州賊董道沖陷沒其縣遂廢洎唐武德四年又權置縣宇貞觀三年移于城南平地置又縣圖云縣先一十八鄉于大歷二年分金城豐樂宣化等三鄉置永安場今十五鄉存焉 金山城在縣東南二百三里下有村在金山口水南村人堰水成塘以此得名 輞山在縣東南一百七十三里山形圓曲有如車輞 鈷鉧山在縣東南一百一十七里山形似鈷鉧 静山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其山迥聳曲澗清流茂林高峻可以息諸仁智故名静山 驚磯山在縣東九十里西南俯流大江下有石磯驚波迅急商旅驚駭故以為名白頭山在縣東南七十里上有四石俱白故曰白頭山江夏山在縣東南有小山迤邐東入武昌界西去縣

  六十里其山重疊本名岐山天寶六年改為江夏縣金葉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其山土石紅赤因名 治唐山在縣東南二十六里舊記云先是晉宋之時依山置治故以為名 駐鶴山在縣東九十里其山斷絶耆舊相傳云昔有仙人控黃鶴從天而夜响 鷄趐山在縣南八十里皆有金雞飛集此山 金水在縣南九十里出秦山西注入大江舊記云有金雞從鷄趐山南飛產金于此故名金水 鄂渚輿地志云雲夢之南是為鄂渚 曲池水在縣東南二里梁太清四年邵陵王蕭綸為富水郡太守雅好賓客善于詩酒每慕王右軍曲水流觴之興故以效之 鸚鵡洲在大江東縣西南二里西過此洲從北七十步大江中流與漢陽縣分界後漢書云黃祖為江夏太守時黃祖長子射大會賓客有獻鸚鵡于此洲故為名又荆州記云江夏郡城西臨江有黃鶴磯又有鸚鵡洲侯景令宋子仙夜襲江夏藏船于鸚鵡之洲 南浦在縣三里離騷云送美人兮南浦其源出京首山西入江春冬涸歇秋夏泛漲商旅往來皆于浦停泊以其在郭之南故曰南浦 黄鶴樓在縣西二百八十步昔韋褘登仙每乘黄鶴于此樓憇駕故號為黃鶴樓唐崔顥有登黃鶴樓詩云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留黄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焦明本祠晉烈將自後致仕尋醫行至鸚鵡洲結茆而止唐建中四年李希烈反城下交戰神力衛助軍城得康觀察使李謙奏聞貞元四年封為城隍王廟號萬勝鎮安王 蔣帝祠金陵蔣山之神也 宋無忌祠初州多有大災占之云東南聖水坡宋無忌之遺跡觀察使牛僧孺立廟祀之 白馬廟耆舊相傳云蜀將張飛靈也 邵陵王廟自梁朝邵陵王捨宅為寺因之立廟 橫江廟即吳時魯肅也 丁固宅母作大被以招賢故學為時高後母疾思笋泣竹冬月笋生

  武昌縣東一百七十里舊七鄉今九鄉舊名東鄂系本云楚子熊渠封中子紅于鄂漢為鄂縣又江夏記云漢高帝析南郡置江夏郡處于鄂是武帝封鄂長公主之邑也漢書地理志云屬江夏郡又吳志甘露初析江夏置武昌郡大帝嘗都之晉不改然扼上流者或置武昌悉以名臣皆為重鎮宋又置郢州領江夏武昌竟陵安陸西陽齊安八郡後改郢州移理江夏武昌復為鄂之東境矣武德中建鄂州領縣五而武昌江夏實其最焉續搜神記晉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嘗入武昌山中採藥遇一毛人長丈餘引精至山曲示以叢茗而去俄而復還乃探懷中橘遺精精怖負茗而歸焉 楚山在州西一百七十三里出紫石英山東十步有岡在城南峥嶸洲在縣西即晉時劉毅破桓玄處寒溪浦在縣西二里樊山下有寒溪盛暑之月常有寒氣敗舶灣在縣西北水路七十里吳志云孫權于武昌新裝大船試泛之時風大盛權手取州谷利拔刀向柂工曰不取樊口者斬工即轉柂入樊口風猛不可行乃還武昌記權于羣臣泛舶中流值風至樊口十里餘便敗因名敗灣舶 洲水路去州一百九十三里輿地志云伍子胥叛楚出關于江上見漁父求渡時旁多人漁父歌曰灼灼兮侵已私與子期兮蘆之漪子胥既渡解百金之劒與之漁父曰楚購子粟五萬爵執圭豈百金之劍乎子胥行未數步回顧漁父已覆舟而死其處是也樊港源出青溪山三百里至太港濶三十丈水曲並在縣界内又吳志云谷利拔劍柂工急趣樊口即其處也安樂宫在州西北水路二百四十里吳黃武二年築

  官此處赤烏十三年取武昌懸村瓦繕修建業因遂停廢 南郊壇在州西北一百八十里在縣吳主孫權黄龍三年郊天之處 吳大帝城在州西一百八十里魏黃初四年吳主置城有五門各以所向為名西角一門謂之流津北臨大江又晉中興書云陶侃領江州刺史鎮武昌課種柳都尉夏施夜盜拔郡西門柳為己所種後因駐車施門問此是郡西門柳何以盜種施怖謝罪時人憚之其城黃龍元年遷都建業因此停廢 鄂王城在州西北一百八十里楚子熊渠封中子紅于鄂僭稱王居此城九州記曰今武昌是也九州記備同今鄂人祀鄂王神即遺像也 黃石城在州西北二百九十里江表傳云劉勲敗于彭澤走入楚江從潯陽步上聞皖已沒及西塞將兵救皖為孫權所破遂奔曹公即此城 廢城唐縣在州西北一百一十里隋末縣令羲士暄置西有小城塘以為名大業九年廢 故鄂縣城在州西北一百八十三里輿地志云漢舊鄂縣屬江夏吳之武昌晉太康年復立鄂州此縣廢矣 陶侃廟在州南一百七十五里侃薨于樊口百姓思焉咸康五年立廟祀之有碑在又至興元年中縣令唐平以其荒涼無庇遷在縣西北一百步俯臨大江 樊姥廟西去州一百七十三里武昌記云孫權嘗獵于樊口山見一姥問獵何物荅曰得一豹姥曰何不竪其尾言訖不見權後立廟祀之 庾雲墓西北去州一百八十五里是晉征西將軍祠 桓宣武墓西去州一百八十里大司馬揚州牧桓玄子也 戴淵墓北去州一百九十六里晉右光禄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諡簡侯字若思

  蒲圻縣西南四百一十里舊五鄉今四鄉漢沙羨縣之地地理志江夏郡有沙羨縣又吳黄武二年於沙羨縣置蒲圻縣在兢江口屬長沙郡因湖以稱故曰蒲圻縣盛宏之荆州記云長沙郡有蒲圻縣宋元嘉七年屬巴陵郡孝建元年屬江夏大同五年于巴陵郡下雋立樂化縣還屬上雋郡陳又改上雋郡為上雋州天嘉元年還復本名其沙陽縣本名沙羨晉安帝改為沙陽縣仍舊屬上雋梁承聖三年改為沙州陳初復還縣又屬上雋隋開皇元年使人韋焜省上雋郡又立樂化縣廢沙陽入蒲圻而屬鄂州開皇十二年使人牛強又省樂化縣入蒲圻其年洪水泛溢縣遂漂流就鮑口權時剏立大業十三年董道冲為亂蕭銑敗之武德四年使人王弘讓刺史周和峯權在陸溪川中為縣貞觀七年移還鮑口天祐之後析鮎瀆鎮下界鄉里為嘉魚縣 赤壁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江岸北即曹公為周瑜所敗之處 太平城在縣西南八十八里即吳孫權遣魯肅征零陵于此築城

  嘉魚縣西南四百六十五里舊一鄉今三鄉本蒲圻縣隋之鮎瀆鎮川多生鮎魚為鎮名唐天寶三年本道以鎮界所管懷仁宣化三里合為一鄉屬鎮徵科偽吴昇嘉魚縣 魚嶽山去舊縣一百二十里按荆州記云蒲圻縣下有魚嶽小山山孤峙于中洲近在江南 蒲圻湖東北沿流去州三百里在蒲圻縣西北一百五里舊云多生蒲草吳大帝初置蒲圻縣在北湖側故以為名屬鮎瀆鎮 呂蒙城正東北沿流去州三百九十三里在蒲圻縣西北即呂蒙所造築城屯兵于此地屬鮎瀆鎮 呂蒙墓江夏記云蒲圻縣南對陸溪陸路口一名刀環山泝流八十里有呂蒙城城中有蒙墓孫權使陸遜拒劉備于西陵權屯陸溪口為衆軍節度是此也崇陽縣西南六百十里今五鄉古下雋縣漢地理志屬長沙國宋元嘉七年入岳州梁大同五年于下雋縣置上雋郡乃分為樂化縣至承聖三年改為雋州陳天嘉四年州廢洎隋開皇九年廢州省樂化縣下雋兩縣入蒲圻唐天寶元年江西採訪使奏以蒲圻梓洞中二千餘戶去縣六百里若不别置縣難以統攝三年勅于桃花洞溪口置唐年縣偽吳順義七年改為崇陽偽唐為唐年皇朝改為崇陽其地唐末已屬淮南楊行密割擬改為崇陽縣梁于郡國志尚存其空名改為臨夏縣後唐同光初復舊晉天福初改德江縣 壺頭山在縣東北水路六十里其山幽谷深邃山下有溪穿入山中名桃花洞水入溪合流山名壺頭山水名壺頭灘三里皆平石石脈流水纔通小舟若水泛漲即方可濟行旅憚之後漢馬援征五溪至下雋歿于壺頭之灘即其處也川如壺之口以為名 弩牙山在縣四十里有吳城港水繞巖下過其巖如弩牙 雲溪在縣西二百二十里山之峭峻中有清流界道如帶尚書云至于敷淺原即此處也 九嶺山在縣西角二百里有九山遠接伏波祠在壺頭山下在縣東北五十里舊圖經云漢伏波將軍馬援征五溪軍次下雋頓壺頭之灘時逢暑熱將士多死援遇病遂穿崖岸為室歿于此岸其室猶在因為立祠 温湯在龍頭山峯可以愈疾

  永安縣西南三百里元三鄉本江夏縣之界南去舊縣三百里征發調賦動浹旬唐大歷二年割金城豐縣宣化等鄉置鎮偽吳貞元三年改為永安場偽唐保大十二年昇為縣 鐘臺山在縣東南一百里上有桃花洞昔李邕讀書之所石室現存臺上有石鐘時或自鳴遠近皆聞 牛鼻山在縣東八十里有深潭一百丈四面青蘿緑竹可觀山形似牛鼻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二

113-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三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三

  宋 樂史 撰

  【原闕】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四

  宋 樂史 撰

  【原闕】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五

  宋 樂史 撰

  【原闕】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六

  宋 樂史 撰

  【原闕】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七

  宋 樂史 撰

  【原闕】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八

  宋 樂史 撰

  【原闕】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十九

  宋 樂史 撰

  【原闕】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114-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十八

  涪州

  涪州涪陵郡今理涪陵縣禹貢梁州之域周省梁又為雍州之域春秋時屬巴國秦為巴郡地漢為涪陵縣漢末為赤甲兵所聚此地有赤甲戌存焉後漢亦然至蜀先主以地控涪江之源故于此立涪陵郡領漢平漢葭二縣按蜀志劉威石為涪陵太守即此地也又四夷縣道志云故城在蜀江之南涪陵之西其涪江南自黔中來由城之西蜀江十五里有鷄鳴峡上有枳城即漢枳縣也李雄據蜀後荒廢東晉桓元子定蜀别立枳縣于今郡東北一十里隣溪口又置故枳城郡尋廢周武保定四年涪陵首領田思鶴歸化於故枳城又立涪陵鎮開皇三年移漢平縣於鎮城仍改漢平縣因鎮為名以隸渝州大業三年又罷渝州為巴陵郡以涪陵之地又為鎮焉唐武德元年鎮復為涪州天寶初為涪陵郡乾元元年又為州元和三年七月勅涪州可隸黔中道以涪州疆理與黔州接近故也至大中初又隸荆州南道地里遙遠甚不便尋隸黔中按華陽國志云涪巴之南鄙從枳縣入泝涪水秦將司馬錯由之取楚黔中地漢興恒為都尉理山險水灘人多蠻蛋唯出丹漆枳縣即今涪州所理是漢獻帝建安中涪陵謝本以涪陵廣大白州牧劉璋分理丹興漢尉二縣以為郡璋乃分涪陵立永寧州兼丹興漢蔚合田縣置屬都尉理涪陵蜀主改為涪陵郡改永寧曰萬寧又增立漢復縣後主又立漢平縣晉太康地理記省丹興縣郡移理漢復領漢葭涪陵漢平萬寧等五縣又言萬寧在郡南水道九百里其萬寧蓋今費州是蜀後主延熙中涪陵大姓徐巨叛使將軍鄧芝討平之漢涪陵蓋在今涪州東南三百三十里黔州是其故里又言漢葭在郡東百里澧源出縣界蓋在今州東九十里故黔州城是其省在丹興縣蓋在今黔州東二百里黔江縣是孟陽云丹興漢葭二縣並出丹砂今按漢平縣蓋在今涪州東北二十里羅浮山之北岷江之南白水入江處側近又按十三州記云枳在郡東按今黔州亦與巴郡東南相抵據謝本所論晉志所說今夷費思播及黔南等五州悉是涪陵故地又隋圖經集記及貞觀地志云黔中是武陵郡酉陽地按漢酉陽在今溪州大鄉界與黔州約相去千餘里今之三亭縣西北九百餘里别有酉陽城乃劉蜀所置非漢之酉陽事已具武陵郡隋圖經及貞觀地志並言劉蜀所置酉陽為漢酉陽蓋誤認漢涪陵之地也自永嘉之後沒於夷獠元魏之後圖記不傳至宇文周保定四年涪陵首領田思鶴歸化初於其地立奉州續又改為黔州大業中又改為黔安郡因周隋州郡之名遂與秦漢黔中郡交互難辨其秦黔中郡所理在今辰州西二十里黔中故郡是漢改黔中為武陵郡移理義陵郡即今辰州叙浦縣是後漢移理臨沅即今朗州所理是也今辰錦叙奬溪澧朗施八州即秦漢黔中郡之地與今黔中及夷費思播隔越峻嶺東有沅江水及諸溪並合而東注洞庭湖嶺西有巴江水一名涪陵江自牂牁北歷播費思黔等州北注岷江以山川言之巴郡之涪陵以黔中故也炳然自分矣

  元領縣四

  涪陵 賓化 武龍 樂温


  州境

  東西六百九十里 南北九百一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歸峡路三千四百五十七里 東取江陵府路至長安中路相兼三千三百二十五里 東取江陵府路至西京三千六百五里 東至萬州水路六百一十里自萬州取開州通州宣漢縣及洋州路至長安二千二百四十里 東至忠州三百五十里 南至黔州水路三百四十里 西至渝州四百六十里水路三百四十里 北至忠州三百九十六里 東南至黔州四百九十九里 西北至渠州隣山縣二百七十里 東北至忠州三十里 東至江陵府水路一千七百七十里

  戶

  唐開元戶一千六百皇朝管戶主三千五百一十客八千五百四十七

  風俗

  與黔中同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產   
       连头獠布,金文铁。段氏蜀记云:涪州出扇,当时贵之。
  涪陵縣五鄉漢田縣屬巴郡蜀立郡于此隋廢郡屬渝州唐朝又于此立郡 羅浮山連亘入南海名山記昔羅浮仙人居此故名之 石門周地圖記云涪陵均提東十三里有石門門東有石皷清臺扣之聲遠 銅柱灘周地圖記云涪陵江中有銅柱灘昔人于此維舟見水底有銅柱故名銅柱灘灘最峻急一云馬援始鑄柱于此 錦綉洲周地圖記云銅柱灘東有錦繡洲巴土盛以此洲人能織錦羅故以名之 横石灘在郡北後漢岑彭破公孫述將侯丹于黄石今謂之横石灘

宾化县西南四百里元五乡,在秦为枳县地,后汉为巴县。周明帝武成三年省,桓元子所置枳县

入巴县。唐贞观十一年,分渝州巴县之地,置隆化县。以县西二十里永隆山为名,先天初以讳

改为宾化县。按新图经云:此县民并是夷露顶跣足,不识州县,不会文法。与诸县户口不

同,不务蚕桑,以茶蜡供输。 怀清台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家富不赀,清能守其

业,用财自卫。秦皇帝以为贞女为筑女怀。清臺 湖陽溪在縣側水西流入渝州南平縣界


  武龍縣東南二百五十里元五鄉今四鄉漢涪陵枳二縣地唐武德元年分涪陵縣立以邑界武龍山為名内江一名涪陵江一名巴江在縣南曲屈北流水自黔州信寧縣界入李膺益州記云内江水自萬寧西北二百八十里至關頭灘灘長百步懸崖倒水舟楫莫通 蜀江門灘在縣前巴江水中

  樂温縣西北一百一十里元六鄉今四鄉秦枳縣地後周武成三年省桓元子所置枳縣入巴縣北又為巴縣之地唐武德三年又析渝州巴縣地置以縣樂温山為名初置屬南隣州九年方改屬涪州縣地頗產茘枝其味尤勝諸領 樂温山在縣南四十八里 溶溪水源出縣理北南流縣東又南至廢永安縣東北二里注大江永安故縣武德元年析涪陵巴二縣地于今州西南

  一百五十里置以縣北永安山為名開元二年民以為非便遂廢

  黔州

  黔州黔中郡今理彭水县,历古蛮夷之地。禹贡荆州之域,左传:庸人率羣蛮叛楚即其地。战国时为楚黔中地,秦惠王欲楚之黔中地,以武关外易即此土也。至昭王伐楚得其地,因置黔中郡于今辰州。是故《汉书》谓五溪之地,在汉为武陵郡之酉阳县地。武帝于此置涪陵县,按贾躭四夷述武陵五溪之蛮西界也。后汉献帝时,分为四县属【缺】国都尉理。三国时,蜀先主又增一县,按蜀志云:先主于五溪立黔安郡,领五县,至后主又增置一县。晋平吴后省一县,犹领五县。永嘉后地没蛮夷,经二百五十六年,吴録云:黔阳属武陵郡,今辰州三亭县西黔阳城,即汉之黔阳县城也。又黄闰武陵记云:武陵郡境四十余里,即知黔中亦其土也。荆州图副云巴东南,故浦县与黔阳分界南浦。今属万州县是也。后周保定四年,蛮帅田思鹤以地内附,因置奉州。建德三年,改为黔中。至隋初如之,大业三年又改为黔安郡,领彭水、涪川二县。唐武德元年,又改置为黔安郡。领彭氷、都上、石城三县;二年又分置盈隆、洪杜、相永、万资四县。于州置都督府督务施业展智牂克应庄九州岛其年自今州东九十里故州城,移于涪陵江东彭水东,以相永万资二县,属费州。以都上一县分置。夷州十年,又以思州高富县来属,十一年又以高富属夷州。以智州信宁来属督思辰施牢费夷巫应鄱克庄牂琰池矩十五州黔州领彭水石城盈隆洪杜信宁五县。圣历元年罢都督府以庄州为都督府。景隆四年又罢庄州都督府以播州为都督府。先天二年罢播州都督府复以黔州为都督府。开元二十六年又于黔州置采访处置使,以都督尔朱浑城为使,又隶五溪诸州入黔中道,仍加经畧使。天宝元年改黔中为黔中郡,然依旧都督施夷播思费琛溱商九州岛又领克明劳羲福犍邦琰清庄峩蛮牂鼓儒琳鸾今郍晖郝总侯敦晃柯樊棱添普宁功亮茂龙延训乡双整县抚水矩思源逸殷南平勲姜袭等五十州皆覊縻寄治山谷干元元年复以黔中郡为黔州都督府自天顺元年改为武参军节度,天复三年之后伪蜀割据移黔南,就涪州为行府,以路道僻远,就近便也。皇朝因之不改至太平兴国三年因延火烧爇公署五年却归黔州置理所仍辖黔内思南费溱夷播六州只从黔州衙前职员权知按唐贞元十道图云黔涪夷费思播溱琛南等九州岛自分十道属江南道。其涪州开元中属山南道,天宝中复属江南,干元中又属山南东道。古九州岛界本汉巴郡之南鄙,虽在大江之南,而东兴施溪锦奬四州隔一高岭,其南溱琛等三州又与剑南泸州,按境风俗颇同,以山川言之,合属剑南道。


  元領縣六

  彭水 黔江 洪杜 洋水 信寧 都濡

  州境

  東西一千一百四里 南北八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三千八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三千六百五十五里取萬州路二千五百七十里西北至西京三千四百四十五里 東至灃州一千五百六十四里 南至夷州六百里 西至涪州五百五十里 北渡江山路至忠州六百里東南至思州三百里 西南至播州八百里

  西北水路至涪州武龍縣二百七十里 東北至施州七百四十里

  戶

  唐開元尸四千二百皇朝戶主一千二百七十九客二千五百四

  風俗

  雜居溪洞,多是蠻獠,其性獷悍,其風淫祀,禮法之道固不知。開寶四年,黔南上言江心有石魚見上。有古記云:廣德元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魚見,部民相傳豐稔之兆。


  姓氏

  【闕】

  人物無

  土產

  麩金 水銀 朱砂藥書謂辰錦朱砂

  黄蠟 粗麻布 竹布 紵布

  彭水县旧三乡今二乡,本汉酉阳县,地属武陵郡。吴分酉阳之境置黔阳郡地即属焉。又县道四夷云盖刘璋分涪陵置汉葭县地。开皇十年,三蛮帅内属于此地,彭水县属黔州。大业三年,罢州,为黔安郡,县仍旧焉。贞观四,与州移于今理。有盐井一,在县东九十里今煎 伏牛山在县东一百里山左右有盐,泉州人见,置灶煮,以充军用。壶头山,山形似壶,马援曾战于此。三峿山,邓芝曾大战于此。更始水又名涪陵今名内江水。水经云:更始水即延江支津也。延水下入涪陵别名涪陵水,涪陵水一名内江水,在州西五十步西北至涪州入蜀江,可通水源出黔江县,武陵山西流百余里,经州里北注内江水彭水。按九州岛要记云:黔州有彭水在候宁县即古之黔中地 朗溪汉县名,其地有朗山,山有野狼,两眼在背上,能餐野兽。五溪谓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古老相传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之长一说。五溪蛮皆盘瓠子孙,自为统长,故有五溪之号焉。古谓之蛮蜑聚落。

  黔江縣東三百里元三鄉隋開皇五年置石城縣屬庸州大業三年廢以地入彭水縣唐武德元年再置移就無慈城貞觀四年又移于今所天寶元年改為黔江縣羽人山一名神仙山在縣東四百三十里山頭與灃

  州分界 阿蓬水一名太平水東北自施州清江縣界東西南流經縣北一里又南入洪杜縣界 仙掌在縣二里崖面上指掌如畫土人傳為仙掌

  洪杜縣東北一百三十里元一鄉唐武德二年析彭水石城之地于今縣北八十里置以縣東洪杜山名焉貞觀三年又北移于洪杜溪二年移理襲滿即今縣理 涪陵江在縣西一百步北流入彭水縣界

  洋水縣西南一百六十里舊一鄉唐武德二年于今縣東一百六十里置盈隆縣貞觀十年移于今理先天元年以諱改為盈川縣天寶元年改為洋水縣以界内水名焉 羅奈水在縣南二百里 洋水在縣西三十里北流入信寧縣界

  信寧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元一鄉隋大業十二年于今縣西南七里置以地踞信安山遂以信安為名唐武德二年為信寧屬義州五年改義州為晉州貞觀四年自故城移于今理十一年改屬黔州 百頃山在縣東南八十里 涪陵江在縣東北流入涪州武陽界

  都濡縣南二百里元一鄉唐貞觀二十年析盈隆縣置因界内都濡水為名也 丹陽山在縣南二十五里有丹陽水出焉 波溥水在縣西南一百里又南流注丹陽水 蒟醬山 已上郡界之山水

  控臨番落種

  牂牁 昆明 柯蠻 桂州 提拖 蠻蜒 葛獠沒夷 巴 尚抽 勃 新柯 俚人 莫徭白虎


  管番州五十三 九州每年朝貢

  南寧州本清溪鎮唐末置在黔州西南二十九日行從南寧州至羅殿王部落八日行與雲南接界充州 淡州 犍州 莊州 明州 牂州 矩州清州

  四十四州洞内覊縻

  柯州 襲州 峩州 蠻州 邦州 鶴州 勞州羲州 福州 鼓州 儒州 鸞州 令州 郝州普寧州 總州 郍州 勲州 功州 敦州 侯州晃州 茂龍州 整州 懸州 樂善州 契州 撫水州延州 雙城州 訓州 鄉州 添州 思源州 逸州殷州 南平州 盧州 姜州 稜州 鴻州 和武州 暉州 亮州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


115-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一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一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十九

  夷州

  夷州義泉郡即今理綏陽縣禹貢荆州之域外古蠻夷荒徼之地漢為牂牁郡境歷代恃險不聞臣附大業七年始招慰置綏陽縣屬明陽郡今夷寧縣西北八十里舊明陽郡是也以縣屬焉唐武德四年罷郡置夷州于思州寧夷縣領夜郎神鳳豐樂綏養雞翁伏遠明陽高富寧夷思義丹川宣慈慈岳十三縣六年廢雞翁縣貞觀元年廢夷州仍省夜郎神鳳豐樂三縣以伏遠明陽高富寧夷思義丹川六縣隸務州宣慈慈岳二縣隸溪州綏養屬智州四年于黔州都上縣復置夷州六年復分置雞翁縣十一年以義州之綏陽黔州之安富二縣來屬其年又自上都縣于今理領綏陽都上高富雞翁四縣貞觀十七年又以廢牛州義泉洋水二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義泉郡乾元元年復為夷州

  元領縣五

  綏陽 都上 義泉 洋川  寧夷


  州境

  東西【闕】 南北【闕】

  四至八到

  東至思州六百里 北至東京四千一百三十五里東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四千一百五十五里 北取萬州路至長安三千七十里 北至西京三千九百三十五里 南至涪州五百二十三里 西南至播州二百四十里 北至黔州六百里 東南至費州【闕】 東南至思州五百八十里 東北至思州四百里

  戶

  唐開元戶一千二百八十四

  風俗

  同黔中而蠻夷之俗頗有不通


  人物無

  土產

  茶  硃砂 水銀 蠟燭  犀角

  綏陽縣四鄉漢牂牁郡地隋大業四年招慰置綏陽縣古徼外夷也唐武德三年屬義州貞觀十二年改屬夷州 波利山在縣北二十里 安微水一名孤微水西自綏養故縣來東流經縣南八里又東入都上縣界涪江水在縣東十八里南流注安微水 綏陽故城在今縣西三里貞觀十二年移于今理故廢城存

  都上縣西南五十二里元四鄉隋置唐武德元年屬黔州貞觀四年置夷州為理所十一年州移治綏陽縣涪水一名洑野水西北自綏陽縣界流入經縣西十四里析西南流入廢雞翁縣界

  義泉縣西南一百里元管三鄉本牂牁地隋大業十一年置初屬明陽郡唐武德二年改屬義州五年改義州為智州貞觀十一年又于縣理置牢州十七年廢牢州復為縣屬夷州 離支水東北自廢綏養縣流入西流經縣理西又東南流入廢樂安縣界

  洋川縣西北一百里元三鄉本牂牁地唐武德二年于縣東北七十里置洋川縣屬義州貞觀元年改屬思州開元二十五年復屬夷州 小水西南自廢高富縣流入東北經縣七十里又北入務川縣界

  寧夷縣元管三鄉舊屬思州開元二十五年屬夷州廢高富縣在今州東北一百一十里大業七年于廢縣南三十里置屬明陽郡末年䧟夷獠唐武德四年安撫再置屬夷州貞觀元年改屬務州十年又改屬黔州十一年復屬夷州其年自縣南三十里故城移于費縣復有小水在故縣南三十里東入寧夷縣界其縣永徽後廢 廢雞翁縣城在縣西南七十里唐武德四年置屬夷州六年廢貞觀十八年再置并有濮野之水一名涪水東自都上縣界流入經縣南三里又南入費州城樂縣界

  播州

  播州播川郡今理遵義縣按郡地即秦夜郎且蘭二郡西南隅之地秦惠王十四年欲得楚黔中地以武關關外之地易之今疑黔府即總謂黔中地其地分合屬于楚至漢元鼎六年平西南夷置牂牁郡其地屬焉漢書唐蒙上書說武帝曰竊聞夜郎國所有精兵可得十萬浮船牂牁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上乃拜蒙為中郎將從巴莋關入見夜郎侯厚賜諭以威約為置吏夜郎傍小邑皆貪漢繒帛以為漢道險阻終不能有也乃且聽蒙約還報乃以為犍為郡發巴蜀卒治道路自僰道指牂牁江司馬相如又往諭意皆不聽命數反叛及南越反上使馳義侯因犍為發南夷兵且蘭君乃反殺使者會越已破引兵誅且蘭遂平南夷置牂牁郡以且蘭有㭬舡牂牁處因于此立郡以名焉其後以夷蠻隔越莫詳廢置貞觀九年于牂牁北界分置郎州領恭水高山貢山柯盈邪施釋鷰六縣十一年省郎州再置恭水等六縣十四年改恭水為羅蒙縣高山為舍月縣貢山為湖江縣柯盈為帶水縣邪施為羅為縣釋鷰為胡刀縣十六年又改羅蒙為遵義縣二十年以夷州芙蓉琊川二縣來屬顕慶五年廢舍月湖江羅為三縣景龍三年廢莊州都督府以播州為都督府先天二年罷都督以黔州為都督府開元二十六年又廢胡刀琊川二縣天寶元年改為播州郡乾元元年復為播州

  元領縣三

  遵義 帶水 芙蓉


  州境

  東西【闕】 南北【闕】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闕】

  東北至西京四千一百四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四千三百五十五里 北取開州路至長安三千二百七十里 東北至黔州八百里 東南至牂牁北界巴江鎮七十里 東南至牂牁琰州三百二十里 東北至費州四百里 西北至珍州二百里

  戶

  唐開元戶一百長慶戶四千七百口二萬三千皇朝管戶【闕】

  風俗

  同黔州


  姓氏【闕】

  人物無

  土產

  元貢蠟 生黄茶

  遵義縣元三鄉唐貞觀九年置恭水縣屬郎州十一年省十三年復置屬州十四年改為羅蒙縣十六年改為遵義畬陵山在縣東四十五里 夷牢水西自帶水縣來

  東流經縣北一里又曲屈南流入廢胡刀縣界

  帶水縣西七十里四鄉唐貞觀九年于縣西北八十里置天寶中移于今理 帶水源出故縣西大山東流經縣城北又東流至廢胡刀縣界注湖江水 夷牢水在故縣北二十里東流

  芙蓉縣東北六十里元三鄉唐貞觀中置屬州尋以縣屬牢州十六年廢牢州改屬夷州二十年又改屬播州初置在芙蓉山上為名後移于縣東南三里 水在縣東三十里南流 仁水在縣西南一里東南流注水廢舍月縣在州東南九十里唐貞觀九年于縣理置

  高山縣十四年改為舍月縣以界内舍月山為名又有涪陵江在縣東九十里 廢胡江縣在州東南四十里唐貞觀九年于縣置貢山縣十四年改為湖江縣以界内江名邑又有巴水在縣南三十四里 廢羅為縣在縣西南二百里唐貞觀九年于縣理置施縣十四年改立羅為縣以界内羅為水名按水源自縣西一百里羅為山出流經縣南一里又東流至湖江界縣入涪陵至顯慶五年廢今城現存 廢胡刀縣在縣西南五十里唐貞觀九年于縣理置釋鷰縣十四年改為胡刀縣因胡刀水在縣南一里東流合湖江水在縣理東北流以為名至開元二十六年又廢

  費州

  費州涪川郡今理涪川縣春秋時屬楚漢元鼎六年建牂牁郡其地屬焉江山阻遠久不臣附至後周宣政元年信州總管觀門公裕王述招慰生獠王元殊多質等歸國遂肇立為費州因州界費水以立郡名按九州要記云九邱之外有費州是也按賈氏縣道記云隋開皇五年于州理置涪川縣屬黔州唐武德元年又以涪川扶陽二縣屬思州貞觀四年分思州涪川扶陽二縣置費州其年又割黔中之相永萬資二縣來屬八年又割思州多田城樂二縣來屬十一年廢相永萬資二縣天寶元年復費州

  元領縣四

  涪川 城樂 多田 扶陽


  州境

  東西【闕】 南北【闕】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闕】

  西北至西京三千五百里 西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四千三百三十五里若取萬州路三千二百五十里 東至安南獠二百三十五里 東至奬州水陸相兼六百里 南至思州思王縣二十七里 正南微西至牂牁充州一百九十里 西至城樂縣二百四十里 北至思州水陸路五百里 西至播州四百里 正北微西至珍州一百九十里

  戶

  唐開元戶四百二十九

  風俗

  地同黔州,尤雜生獠


  姓氏【闕】

  人物無

  土產

  貢朱砂 水銀  犀角

  涪川縣三鄉隋開皇五年于今縣北二十里涪陵江岸置縣唐武德四年于此置州縣至十一年與州同移今理 蒙籠山 涪陵山 涪水皆邑界之山水

  城樂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元三鄉唐武德四年山南道大使趙郡王孝恭招慰生獠置始築人歌舞之遂以為名初置屬思州貞觀八年割屬費州 蒙籠山在縣南十里 涪陵水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多田縣西北四十五里元二鄉唐武德三年務州刺史奏置以土地稍平田堪種植以多田為名 畬凍山在縣西北一里 涪陵水自西南來經縣南五十步北流入思王縣之界

  扶陽縣西北八十五里元三鄉隋仁夀四年務州刺史奏置于扶水之北因以為名武德四年隸思州貞觀四年改屬費州 涪水源出西大山中東流經縣理西四里又東入涪縣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一



116-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二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二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二十

  思州

  思州寧夷郡今理務川縣春秋時楚地自戰國以后土地與黔中同晉陷蠻夷無復郡縣至後周方得其地未為郡縣隋初其地屬清江郡至開皇十九年于此置務川縣屬庸州庸州即今黔江縣是也大業三年廢庸州以縣屬巴東郡唐武德元年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牂牁要路須置郡以撫之復于縣理置務州領務川涪川扶陽三縣至貞觀元年以廢夷州之伏遠寧夷思義高富明陽丹川六縣廢思州之丹陽城樂感化思王多田五縣來屬其年省思義明陽丹川三縣二年又省丹陽一縣四年改務州為思州以界内思卭水為名其年以涪川扶陽二縣割入費州八年又以多田城樂二縣割入費州又廢感化縣十年又以高富縣割入黔州十一年又省伏遠縣但領務川思王寧夷三縣開元二十五年以寧夷縣屬夷州天寶元年改為寧夷郡乾元元年復為思州

  元領縣三

  務川  思卭  思王


  州境

  東西【闕】 南北【闕】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四千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西京三千九百五十里 西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三千九百三十五里取萬州路二千八百五十里 東至溪州三百里 南至費州水路四百里 南至涪州五百里 西至夷州六百里 北至黔州二百八十七里水路三百五十里 東南至錦州常豐縣五百里 東南至辰州麻湯縣一千六百里 西南至夷州都上縣五百四十里 西北水路至黔州三百一十里 東北至黔州江縣一百九十里

  戶

  唐開元戶一千五百九十九皇朝管戶【闕】

  風俗

  同黔中地在荒徼之外蠻獠雜居言語各異


  姓氏

  【闕】

  人物

  【闕】

  土產

  元貢朱硃 水銀  茶  常賦蠟

  務川縣二鄉漢酉陽縣地屬武陵郡隋朝招慰置務川縣唐武德元年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牂牁要路請置州貞觀八年改為思州以思卭水為名 思唐山在州東四里南連河只水北枕内江水 白茶水在州東務一百七十里北接黔州黔江縣 暗山在州西二百八十里接夷州寧夷縣其山常雨霧昬暝故曰暗山 巴江水出西南牂牱界經費州從當州西過 河只水在縣東二十里河只者獠之姓名 羅多水在縣東八十里羅多者獠之姓名 河渝水在州北十九里自尞山流水 都來水在縣西北二百五里從寧夷縣來

  思王縣南水路三百里三鄉唐武德三年置屬思州貞觀元年改屬務州四年還思州 守慈山在州南三百五十里接費州多田縣東臨内江水慈頭灘 思王山在州西南三百七十里與費州浮陽縣分界本名龍門山改名思王山 思卭山在縣東南連思卭 思卭水在州南三百里出思卭山流入内江

  思卭縣東南三百九十里四鄉唐開元四年招集生夷獠以置按縣道四夷述云此邑最僻遠東至溪州三亭縣四百五十里東南至錦州常豐縣二百里 無黨山在縣西十里四面懸絶 都來山在縣東二十五里接錦州常豐縣 都渡山在縣東至錦州涪浦縣北聨溪州三亭縣 思卭水本出錦州洛浦縣界經本縣四十步至思王縣流入内江水

  南州

  南州。南州郡,今理南川县。禹贡梁州之域,周省入雍。战国时为巴国之界,秦则巴陵之地,汉为江州之境。唐武德二年,割渝州之东界地置州,领隆阳、扶化、隆巫、丹溪、灵水、南川六县。三年又改为僰州;四年又改为南州;贞观五年;又置三溪县,七年又置当山、岚山、归德、汶溪四县,八年又废当山、岚山、归德、汶溪四县。十一年又废扶化、隆巫、灵水三县。先天元年改隆阳为南川县,天宝元年改南州为南川郡,干元元年复为南州。又按九州岛要记云:僰溪生獠,招慰以置之。即此郡也。

  元領縣二

  南川  三溪


  州境

  東西【闕】 南北【闕】

  四至八到

  東北至洛京四千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長安三千一百六十里 東至渝州界丹上山六十里 南至溱州界五十里 西北至黔州四百里水路一千里北至渝州江津縣二百三十里 東至溱州界三百五十里 西至波汀州八十里 西南至溱州七十里 東北至渝江五十里

  戶

  唐開元戶四百四十三皇朝戶【闕】

  姓氏【闕】

  人物無

  風俗

  與渝州同


  土產

  象牙  犀角  斑布

  南川縣五鄉漢江州縣之地漢書地理志江州縣屬巴郡自漢迄齊仍為江州之地周閔帝元年改為江陽縣其地仍屬不改隋開皇三年改江陽為江津縣其地又屬唐立郡于此又改隆陽後避諱改為南川縣 羅緣山在縣南十二里 僰溪水南自廢丹溪縣來此流經縣東南四十里又北入渝州江津縣界 廢丹山縣在縣東南三十里按武德二年于丹溪水曲置因以為名又有盈山在廢縣東七十六里

  三溪縣東二百十三里三鄉唐貞觀五年置按縣地有僰溪東溪葛溪三溪水合流因以為名其縣理城俗名石城甚高險 僰溪水在縣西北入蜀江

  西高州夜郎郡今理夜郎縣州即同夷古山獠夜郎國之地按九州志云夜郎自古非臣服之國昔漢武帝開拓南邊始置夜郎縣屬牂牱都慰居之八郡志云夜郎之西垂去郡四百里司馬相如所開之處後漢書曰夜郎之西臨牂牁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唐蒙發蜀卒治道自僰道抵牂牁江即此土地十三州志云牂牁者江中山名晉永嘉二年分牂牁置夜郎郡兼置克州唐貞觀十七年廓僻邊夷置播州鎮后因川中有隆珍山乃以鎮為珍州取山名郡也長安四年又改為舞州開元十三年改為鶴州十四年復為珍州皇朝乾德四年刺史田遷上言自給賜珍州郡州名已來連遭火災乞改州名因改為高州尋以嶺為高州加西字

  元領縣四

  夜郎 麗皋 榮德 樂源


  州境

  東西【闕】 南北【闕】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闕】

  西北至西京四千三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取江陵府路四千五百五十五里取開州路三千四百七十里 東南至播州三百里 正北微東至夷州二百里 西南至【闕】

  北至溱州二百四十里 西接獠夷

  戶

  唐開元戶二百六十三

  風俗

  其俗多雜生獠言語或通


  土產

  貢金及象齒

  夜郎縣二鄉唐武德二年以梓潼縣為充州與牂牁同置開元十五年改為夜郎縣

  麗皋縣二鄉

  榮德縣

  樂源縣

  以上三縣皆唐貞觀十六年開山洞分夜郎之地以置其縣並在州側近或十里或二十里隨所畬田處為寄理移轉不定其所

  溱州

  溱州溱溪郡今理榮懿縣土地所屬與夷州同唐貞觀八年開招南蠻至十六年置溱州及榮懿扶歡樂來三縣咸亨元年廢樂來縣天寶元年改為溱溪郡乾元元年復為溱州

  元領縣二

  榮懿 扶歡

  州境

  東西【闕】 南北【闕】

  四至八到

  東北至洛陽四千二百九十里

  東北至長安三千四百三十里

  正南微東至珍州二百里 北至南州二百七十里東至涪州賓化縣接界山險不通無數

  西與瀘州合江縣接界

  東北取珍播夷路至黔府一千三百里

  戶

  唐開元戶八百九十二

  風俗

  土產

  文龜 斑竹 象牙【入貢】

  榮懿縣四鄉唐貞觀十六年與州同置以領獠戶扶歡縣西南五十里一鄉唐貞觀十六年與州同置以縣東扶歡山為名

  牂州

  牂州牂州郡今理建安縣按其地即與播州同漢武帝時唐蒙因上書說武帝以奇制越誠以漢之強巴蜀之饒為置吏甚易許之唐武德二年立充州因是置鄱牂等郡焉按梁氏十道志云在開元初猶有此郡後之郡國記録乃無此州之名

  元領縣三

  建安  賓化  新興

  州境

  東西【闕】 南北【闕】

  四至八到

  東北至西京六千二百三十七里 西南至【闕】東北至長安五千六百三十七里

  戶

  天寶領戶二萬二千八百四十九

  風俗

  土產

  熊羆 狐狸之皮  隔織 麝香

  建安縣三鄉漢牂牁郡也國志云京西南五千六百三十七里即牂牁是也 高運山 石門山 四十九頭山 木瓜山 右牂牁郡城華陽國志云牂牁郡上黨天井故多雨潦今有古城在郡西即漢未伏之時所保于此 石潼關華陽國志云且蘭縣西南有地名石潼關 柱蒲關漢書云牂牁郡有柱蒲關

  賓化縣

  新興縣

  已上三縣並唐武德中因州置

  莊州自古與夷珍等郡地同漢武始闢西南夷即此為犍為牂牁郡地後漢吳霸為郡守有善政至今人猶祠之號為侯神隋平陳分牂牁郡立南夀州貞觀中改為莊州隸黔州中天授三年升為都督府統三十六州或因楚威王時有莊蹻將甲士二萬人入牂牁故取莊為州名按開元十道記云有此郡額後之志録則廢之州境四至戶口人物俗產貞觀以來誌記並不述

  元領縣八

  石牛 南陽  輕水 多樂  樂安

  石城  新安  賓化

  已上八縣皆貞觀已來相次建置永徽已後並省琰州

  琰州與莊州仝置

  元領縣五

  武侯 望仁 應江 始安  東南

  已上五縣皆唐貞觀中置永徽已后并省

  沅州

  沅州潭陽郡今理龍標縣禹貢荆州之域戰國時楚黔中地秦置黔中郡其地又屬焉舞陽縣地屬武陵郡盛宏之荆州記云舞陽縣北拒天門溇中縣南極郡陽武㟠縣西接寧州牂牁在舞水之隂隋文帝開皇九年平陳省入辰溪縣荆州記云舞陽有詹辰新豐二縣其烏滸萬餘家噉蛇鼠之肉能鼻飲唐貞觀八年分辰州龍標縣置巫州其年置夜郎浣溪舊唐志為渭溪思徵三縣九年廢思徵縣天授三年風俗使右肅政臺御史席元明奏巫山不在州界請為沅州分夜郎置渭溪縣長安二年割夜郎渭溪二縣置舞州先天二年又置潭陽縣開元十三年改沅州為巫州天寶元年改為潭陽郡乾元元年復為巫州

  元領縣二

  龍標 沅溪


  四至

  東北至西京五千八百三十里

  東南至長安三千一百五十八里

  戶

  天寶戶五千三百六十八口二萬二千七百三十八

       風俗

  有烏滸之民噉蛇鼠之肉


  土產

  朱砂

  龍標縣州理溪武陽縣地五溪之境屬武陵郡後漢省入辰陽又為辰陽縣地晉武太康中復置武陽縣隋平陳置辰州又屬焉

  浣溪縣漢鐔成縣唐貞觀八年置取縣界沅溪水為名浣溪又名傍流水西南自獠界流入夜郎縣漢武陽

  縣地屬武陵郡後漢省入辰陽又為辰陽之地砂窟朱砂井小不及辰溪者 舞陽水出故且蘭縣郡國志云龍標有小酉山武陽山有美人每土人聚即來人衆莫能辨惟脚指向後而踵向前以刀斧斬之不死惟以杉木為刀擬之即去

  充州

  充州故夜郎侯邑牂牁都尉居之屬牂牁南中八郡悉夜郎之西垂去郡四百里是司馬相如首開之處漢書曰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廣一百餘步足以行船云唐蒙巴卒治道自僰道抵牂牁土地十三州志牂牁者江中山名也晉懷帝永嘉五年分牂牁置夜郎郡

  元領縣四

  梓潼  底水 思王  思渝

  業州廢

  業溪龍溪郡今理峩山縣長安四年分沅州二縣置舞州開元十三年又改為業州天寶元年改為龍溪郡乾元元年復為業州

  元領縣三

  峨山  渭溪 梓薑


  四至

  東北至洛京三千九百里

  東北至長安四千一百九十七里

  戶

  舊管戶一千六百七十二口七千二百八十四

      風俗

  土產

  已上與沅州同


  峩山縣唐貞觀八年置夜郎縣屬巫州長安四年置舞州開元二十年改夜郎為峩山縣

  渭溪縣天授二年分夜郎置屬沅州長安四年改屬業州

  梓薑縣舊于縣置充州天寶三年以充州荒廢以梓薑屬業州其充州為覊縻州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