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痛科都是打封闭?这种治疗手段安全又有效

 埃文她多 2021-03-24

头痛、肩颈痛、腰腿痛反复发作好不了,我们会推荐这样的慢痛病人去疼痛科就诊。但是很多人一听说是疼痛科就觉得是打封闭的科室嘛,封闭针又是「治标不治本」、「打完会上瘾」的治疗手段。

这种谈「封闭」色变的心理上也因此让很多人对疼痛科的治疗产生了很大的抗拒。

但实际上,比起打封闭,疼痛科目前更为普遍有效的疗法其实是——神经阻滞疗法

今天疼爱医生就为大家梳理一下神经阻滞疗法和封闭疗法有哪些区别。

在进一步的解释前,我们需要知道疼痛是如何被抑制的。

先来看一张图。

我们之所以能感觉到疼痛,是因为受损部分(比如图中的脚)感受到了伤害,这时会产生疼痛信号,这些信号会经过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

如果我们能阻断这些疼痛信号的传导,疼痛就能得到有效抑制。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再来看两个疗法的区别。

止痛的机制不同

狭义上的封闭治疗可以理解成直接将止痛药物注射在痛点上,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成哪儿痛就打哪儿。

小关节注射

神经阻滞疗法从名字上就能感觉到跟神经有关,通过对脑、脊神经或者内脏神经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起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作用。

使用药物不同

因为封闭是直接作用于「痛点」,所以一般会采用较高浓度的麻药。

而「神经阻滞」呢,一般只使用浓度较低的麻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所以有副作用小的优势。

另外,一般封闭注射药物除了麻药以外,还会包含可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类的药物,长期大量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骨脆」、内分泌失调等并发症。

激素类药物引发的副作用较大

相比之下,「神经阻滞」使用的多为对病变组织有直接治疗作用的药物,还有神经营养药物等。

作用部位不同

上面也提到,封闭注射药物的部位是疼痛点。

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虽然在疼痛部位注射了止疼药物,但是引发疼痛的病灶有可能是「另有其处」。封闭打完之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但是病灶还会有发展的隐藏风险。

神经阻滞疗法是依据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导的原理进行药物注射。

星状神经节阻滞

比如临床上常用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治疗部位是在颈部,可以同时治疗失眠、颈椎病(交感型)、高血压、面瘫等十几种疑难症状。

治疗范围不同

封闭治疗一般应用在肌肉、韧带、筋膜或一些骨关节病。

而神经阻滞疗法适应症就非常广泛了,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各种性质的疼痛,比如急性创伤、炎性痛、慢性痛、神经源性痛、癌痛等。

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对比,想必大家对这两种疗法有了一定了解。

总结一下,首先打封闭 ≠ 神经阻滞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比较封闭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就是药物剂量少副作用小疗效程度高治疗范围广,从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疼痛患者去医院的就诊次数,是非常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而它作为疼痛科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的疼痛患者减轻或消除切身的痛苦。

此外,疼痛科除了神经阻滞疗法,还有其他特色疗法,例如神经节调节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缓解顽固性神经性疼痛的脊髓电刺激术椎间孔镜下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臭氧治疗糖尿病足等难以愈合的伤口等。

面对棘手的疼痛,疼痛科有着最为全面的系统疗法,具有安全有效、创口小、恢复快的诸多治疗方案,如果疼痛发生,请及时去疼痛科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