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临大事有静气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古代读书人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说:大抵不过是“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无论从书本上还是影视作品中,我们认识的读书人,似乎确实如此。但事实上,这还不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或许有些读书人是不敢去想象罢了。

       在古代,读书人最大的目标,就是成为帝王之师。别误会,这里的“师”不是指军队,就是“老师”的意思。

       纵观中国古代史,成就卓越的帝王师其实屈指可数。即便是大明王朝政绩卓著、鞠躬尽瘁的帝王师张居正,死后抄家掘坟,说实话,我觉得老人家真的重新活过来,也能接受;但他最接受不了的,当时那么听话懂事的学生皇帝万历,最后竟然成为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代昏君。几回魂梦中,深深为张首辅感到遗憾。

       到了清朝,也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帝王师,他就是清朝晚期两代帝王之师翁同龢。他的第一个皇帝学生是同治,很遗憾,这位慈禧太后的亲儿子,生的伟大,死的却一点儿也不光荣。作为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他真的是众望所归;但作为被女强人慈禧按照理想君王打造的他,又委实不是个乖巧的孩子。叛逆少年最终走上了不归之路,身后无嗣的他身后事只能听之任之。于是乎,翁同龢的第二个皇帝学生,来到了他的面前;他就是光绪。

       做老师的需要谨记一条:千万不要拿学生来相互比较。可有时候并不是自己想比较,而是天壤之别让你无法忽视。翁同龢作为两代帝师,对这两位学生的优劣一目了然。或许二者在天份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努力程度上却有着千差万别。究其原因,至少有一条不容忽视: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啊,亲生的,总有很多有恃无恐;光绪皇帝则不然,他知道自己必须有出众的表现,才能得到“皇爸爸”的青睐。这种青睐,幼年时是渴望,成年后是需要。

       面对这样成才的学生,老师是发自内心的疼爱的。本来对皇帝而言,除了父母之外——像光绪皇帝这种情况,亲生父母都不例外的是他的奴才。可他与翁同龢之间,堪称情同父子。翁同龢不吝赐教,悉心呵护;当光绪皇帝想要变法时,老师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师徒二人为何有这样的定力呢?一切都离不开翁同龢对皇帝学生的那一句教导:

每临大事有静气。

       饱读诗书的翁同龢认为,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是老师对这句话的注解,更是对学生的要求。——想想那位有名的张首辅,教会了学生万历很多文化知识,为君之道,但“每临大事有静气”这点,从万历皇帝怕他怕得要死来看,恐怕他没有认真传授。

       想起《甄嬛传》里的一个场景:

       甄嬛入宫之前,皇家要对新晋秀女进行筛选;一个老嬷嬷端着一碗茶,猝不及防地就泼洒在秀女站立的地方。有的秀女忙着躲闪,有的秀女显得慌乱;当然,也有的秀女岿然不动。——岿然不动者,是想要入选的第一要素。这大概是因为她们符合皇家对后妃的要求;这要求之一,不就是“有静气”么。咋咋呼呼的女子,后宫实在是入不得。

       再比如太平天国。

       但凡生在那个时代的人,我想,看着如火如荼发展壮大的太平天国,没有谁会怀疑它取清朝而代之的能力——即便是清政府,也不怀疑啊。可是最终,仿佛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为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强敌环伺的局面下,太平天国的掌权阶级,居然还在为既得利益以及可能获得的利益而争斗,也居然已经开始腐败了!别的不说,天王洪秀全的嫔妃就已经开始编号了——因为数量太庞大了。心不静,意不宁,率先垮台,意料之中。

       而那些遇到大事沉着自若的人又当如何呢?

       著名的数学家阿基米德,有一天深夜,入侵者突然跑到了他家。此时的阿基米德,正埋头计算一道当时无人能解答的数学题。强盗士兵进门,不仅要抢东西,还表示要杀死他。阿基米德抬头看看,不慌不忙地说:“请先等一下,我这里有道题,需要先做出来;等我做出来再杀了我也不迟。”——当然,结果很遗憾,据有的版本记载:士兵仍然杀死了这位痴迷的老人家。

       可他为什么能成为知名的科学家?生死一线,竟然还能坦荡自若地不顾及自己的生命。这是傻吗?我觉得更像是《庄子》中那个“呆若木鸡”的有静气的“鸡”,是内心的安静与坚定,让他清醒地知道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正是这份异于常人的“静气”,才有了阿基米德定律,才有了他在物理王国中,无人可以撼动的崇高地位。

       这种静气,大概就是只有人,才有的智慧。——这么说不是托大,是确实如此;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这样的智慧罢了。

       民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梁簌溟。若论其出身,着实惊天动地:他是蒙古族人,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的后裔。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朴素但深刻的话:

人之区别于动物者,是人类有智慧。

       智慧有那么多种,一一翻遍肯定不可能;他们之间有共同点吗?

       无疑,仍是“静气”。旁的不说,诸葛亮一曲“空城计”,依靠的岂不就是他自己的“静气”?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汤姆生,在自己的著作《科学大纲》中记载了一位科学家用几只猴子做实验的故事。这位科学家带着一个瓶子、几粒花生米,以及这些迫不及待要展开表演的猴子们,来到一个小房间。

       科学家首先把猴子们聚合在一起,拿出了空瓶子。猴子们才没心情观看:一只空瓶子,能干吗?

       就在猴子们不以为然、摇头晃脑的时候,科学家拿出了几粒花生米。这下猴子们的眼睛瞬间被点燃:哇!花生米呀!要吃!

       ——直接给猴子花生米,后面的剧情还怎么发展!科学家坏坏地摇摇头,将花生米倒入了空瓶子中;然后一脸“真诚”地递给猴子。

       猴子们很着急,花生米明明就在瓶子里呀,瓶子明明就在自己手里呀,为啥吃不到!猴子们群策群力,可是能想到的办法不过就是使劲儿摇晃瓶子,期待花生能突然出现。

       还真没让他们失望:偶尔将瓶子倒过来的猴子,不小心将花生米掉出来了!猴子们一拥而上,疯抢不已。

       花生米吃完了,第一环节的实验告一段落,第二环节开始。

       还是空瓶子,还是花生米,分开放着的二者,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时,科学家将猴子集合在一起,认真地对猴子们说:“认真看,给你们示范,如何又快又好的吃到花生米。”——可是猴子对他,根本就是熟视无睹到无动于衷。接下来,科学家再次将花生米放进瓶子里,讲解如何能快速吃到花生。

       结果,当瓶子空荡荡时,猴子根本不关心;可是当花生进入瓶子时,猴子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花生那里,根本不会去听科学家想要说些什么。

       汤姆生想展示的是人和动物的区别:

       当瓶子空空如也,猴子根本静不下来,它们不愿付出努力,反正也什么都没有。

       当瓶子有了花生,猴子的全部精力又投射到花生上,对科学家方法论的教导根本置若罔闻。

       其实很多人也是这样啊,孔子在《论语》中就说的很明白了: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学习,能做到三年如一日一贯如此,不去考虑功名利禄,这样的学生太难得了。

       所以这也算是人和人的区别吧!有的人不就像猴子一样吗?

       当机会没有来到时,不做任何准备,觉得“学习无用”;

       可当机会来到身边,他们又把握不住,只看到别人碗里的饭菜好。

       于是乎无所不用其极的勾心斗角,唯一不肯做的就是专心去研究一下方法论,学一点儿“实践出真知”的真正智慧。

       可惜他们肯定做不到,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静气”。

       生活中,我们总会为自己设定很多目标;设立之初也曾坚定地认为终有一日可以实现。可惜,很多时候都很难成功。其实,目标这件事,不在乎你当初如何斩钉截铁地追求它,而在于你在过程中是否能始终如一地平心静气:设立目标时,我们都会在心中预想它实现的样子;可不是所有的事,都会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一旦出现意外的变数,你是否能摆脱焦虑和烦躁,重新进入到从容自若的境界之中?

       万不要心随境转,让境随心转,不做那只焦虑的猴子,可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