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人说戏】秦腔谚语连载(三)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3-24

乾州佳辉(张佳辉)整理   乾州蕞娃(刘立军)注解

11、大坪娃《抱灵牌》名扬天下, 双才儿《董家岭》丢下镬把,满满的《火焰驹》喇叭吹炸,宝鸡张《打銮驾》 装的包家(包家指包拯) 。

雷大坪(生卒不详),周至县大坪村人,后迁居眉县城关下坡村。清末光绪至民国初年西路秦腔演员。工须生,曾有“雷班长”、“老班长”等称呼。光绪初年曾任眉县“华庆班”领班长多年,还曾在“永顺班”作过较长时间的演出。他以唱工见长,善于把周至腔和礼泉腔揉和在一起,创造出新颖的西府秦腔唱腔。驰名陕甘两省。他的唱腔“发音自丹田,使用的纯天罡音,端起端落,字音响亮宏大,而能得中和之气。”显示出西府秦腔的独特风格。20岁时因倒嗓,遂离开戏班,但因酷爱秦腔,所以在家务农和修筑周至城墙过程中,仍坚持调嗓练唱,经两年多的苦练,终于练出了一副铁嗓子。他的拿手戏为孔明、关羽、李白、岳飞等路戏。清光绪年间,有一次在凤翔演《李白醉写》,知府尹长看后赞扬说:“你演的活象真的一样”,随当面赏银一两,他演《赵德胜带箭》的唱腔,人称绝调,在西府和陇东一带颇负盛名。

双才儿:只知道是西府秦腔须生名家,尚无更详细资料介绍。

《董家岭》:又名《打五虎》《董家桥》,故事最早见于《孤本元明杂剧·打董达》。赵匡胤逃至关西,遇柴荣结拜。时锁金桥有董达等五虎称霸,强收行人税,赵助柴往寻五虎,互斗;郑恩(子明)卖油,见状助柴、赵打死五虎。三人结拜。

《火焰驹》:又名《卖水记》。常演场次为:“抄家”“花园”“退亲”“卖水”“园会”“遭陷”“传信”“打路”“祭桩”,其中“表花”一段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唱腔。本剧由三意社首排首演,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首演成名,曾拍成电影。

这是一个流传极广的戏曲故事,许多剧种都移植传唱。尤以秦腔享誉。剧本作者是清中期陕西渭南剧作家李芳桂(又称李十三),原为华阴碗碗腔皮影戏剧本。后首先移植为秦腔搬上舞台,后被多个剧本移植。“火焰驹”原为一匹良马,奔走时四蹄生火,在剧中有传信奔走之功。马主人艾谦是一位急人之难、知恩必报的义士。剧目用这匹神骏来衬托义士的高风亮节。

兵部尚书李绶被奸臣王强诬陷入狱。李次子彦贵,早与黄璋之女订婚,璋见李家遭变,意图悔婚,杀死丫环诬赖彦贵图财害命,彦贵被判死刑。马贩艾谦感李绥恩德,骑异马“火焰驹”星夜驰赴李寿长子彦荣处报讯。彦荣赶回,闯入法场放下彦贵,并查获王强通敌密书,上朝奏本,为国除奸。

《打銮殿》:又名《打銮架》《闯道》,秦腔传统剧。北宋时,陈州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啼饥号寒,难以活命。马国舅克扣赈粮中饱私囊,被前去查办的包拯处以极刑。包拯二次奉旨陈州放粮,马娘娘为泄包拯杀兄之仇,假借正宫娘娘所乘銮架有意在街上冲撞包拯,并辱骂之。包拯几番避让,马娘娘仍不放过。当手下人发现銮架内所坐之人并非正宫娘娘时,包拯怒不可遏,命人将銮架打碎,马娘娘落荒而逃,包拯置生死于度外,也做好了上殿面君的准备。这是大净唱工做工名戏。

12、不唱华庆班,神就不喜欢。

华庆班:府秦腔华庆班,是西路秦腔最早的班社。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周至举人张附翱以乐户王兰卿为主组成家庭戏班,名曰华庆班,亦称张家班,为西路秦腔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陕西最早历史的秦腔班社。

华庆班自明正德年间成立以后,经过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到了清康熙年间(1662一1722),实在难以支撑门面,就设法卖掉几百年积累的戏箱子。张氏后代为了使祖传家业不致中断,提出了“卖箱子不卖姓”的主张,经过几年周折,终于找到了眉县第五村叫张华的人家,兄弟俩都喜爱秦腔,且家底富裕,经介绍便买下了华庆班的戏箱,仍取名张家班。民国二十一年(1932),又易名华庆班。1949年解放后.华庆班由眉县人民政府接管,与齐镇友谊社合并为眉县群众剧团。

张附翱,字于鹏,周至县人,出身于世族家庭,曾祖父张询,任山东佥事,父亲张浚,任山西晋王府教授。张附翱明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官居山东青州推官(管刑狱的官)。

张附翱喜爱秦腔,多才多艺。他回家后,与妻子王兰卿琴瑟相处,情笃意深,以暖泉别墅为基地潜心地方戏曲、音乐的研究与实践。他不但会演戏,还会编戏、排戏、打鼓等。他的戏班不仅在周至、户县、眉县以及省境内一些地方演出,还曾随陕西盐商、木商到过江浙一带。当时关中名流学者如康海、王九思、张治道、胡蒙溪、何景明、王廷相、马理、吕泾野等,都曾亲临观光。

王兰卿,周至县城内乐户王锦之女,自幼聪敏好学,性情贞良,七八岁吹拉弹唱,所事皆通,与张附翱相交,誓以终身结为姻缘。张附翱被选为青州推官;旷久未归,兰卿在家事其父母,操持家务,恪守妇职,从未怠懈。张附翱归里,组织华庆班,王兰卿为其骨干,她唱做俱佳,其情感人,出色的表演艺术,为西府剧坛之冠,成为明代中叶最著名的秦腔女演员。

范紫东研究:宣传推广最新范紫东研究成果,推动范紫东研究向纵深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范紫东先生的文化影响力,并以此为突破口,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