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公益时代,谁说算法不可爱?

 新用户6591ftJW 2021-03-24

今天,当绝大部分人的视野仍被“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占据着,更多远离网络视野之外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生活因为“系统”的算法与大数据,而获得真实且有效的改善。

AI、算法、大数据,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日益渗透寻常生活,由此无生命的它们也获得了一些人性的形容词——冰冷和温暖,无情和共情,严苛和理解。

让冰冷的、无情的、严苛的暂时褪去,作为河流的另一岸,硬币的另一面——AI、算法、大数据在种种致力于社会问题的科技公益行动中所显现出温暖的、共情的、理解的一面,也应该被看见,尤其是在今天。

01

AI寻人技术,让被拐的孩子回家

中秋节到来之际,互道一句阖家团圆。对大多数人而言,团圆是一句美好的祝愿,而对于四川父亲桂宏正而言,寻找丢失的儿子已10年,家人团圆只是一个希望渺茫的念想。

据公开报道,中国每年新增失踪人口达到数百万。丢失孩子的父母,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难度堪比登天。如果时间久了,容貌变化巨大的孩子,或许连亲生父母都认不出来。

传统的人工摸排,如同大海捞针。一种高效、精准的寻人方式,亟需出现。

失望与希望的边界,在2017年发生转变。

那年5月,福建警方上线了一个名叫“牵挂你”的寻人平台。背后的AI人脸识别技术来自腾讯优图实验室。上线半年,找到了500多名失踪者。

这引起了四川警方的注意。

他们也希望应用优图的人脸识别技术,找到当年那批被拐的孩子。

但这要比“牵挂你”平台上那些短期走失的案例难多了。

孩子们的照片不多,有的孩子甚至只有一张照片,很多照片面部还比较模糊,优图只能凭借一张10年前的照片,让机器模拟计算出孩子10年后的样子。

“这对算法模型和数据量都是极大的挑战。”腾讯优图实验室的李博士说。

历经上千次训练和5次版本更新,优图开发出一个具有上千层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即使被拐儿童经历多年成长,外形发生巨大变化,AI也能凭借少量照片实现跨年龄的人脸识别,识别精度接近96%。

就在桂豪爷爷离开人世的那个月,警方的案件侦破有了突破性进展。

优图团队用警方提供的海量数据进行比对,帮助警方圈定与被拐孩子最像的前5名。

他们把这些结果拿去和10年前的被拐儿童进行DNA比对,一下就找到了10个孩子中的4个。

警方再也不需要靠人力摸排寻人,孩子们被陆陆续续地找到。

桂宏正的孩子,桂豪是被解救的第8个孩子。之后,还有更多被拐超10年的孩子被找到。2012年到2017年的5年时间里,腾讯寻人团队先后发布走失人口案例1444个,最终成功找回437个。

AI寻人技术所获得的成绩,在我国打拐寻人的历史上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

至今,公益组织和科技团队还在继续解决找孩子的问题。

腾讯优图,累计帮助“牵挂你”防走失平台找回1091余人;截止2018年10月,接入腾讯优图“天眼寻人”功能的QQ全城助力,也累计找回600多人。

科技助力公益,大大加快了警方寻回被拐儿童的速度。数据显示,每年有60万中国人走失,腾讯旗下产品QQ与公安部、民政部等合作,建立了寻找失踪儿童的全城助力平台,该平台基于LBS技术与定向群发能力,向儿童失踪地所在城市数以千万计的QQ网友推送寻人启事,实现黄金72小时救援行动。

2017年5月,QQ全城助力升级为2.0版本,新增了寻找稀有血型、寻找走失老人两个全新的公益项目。上线三周内,平台向网友推送了10个寻找稀有血型案例,其中8位得到了及时救助,匹配稀有血型成功率达80%;平台还成功寻回6名离家走失老人。

找到孩子的AI和算法,谁能说它不可爱?

02

大数据抗疫,坚实的力量

一次改变很多人一生命运的灾难,会激荡起更多普通人内心潜藏的公益意识。在新冠疫情期间,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也在用AI、算法、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投身抗疫公益。

疫情期间每天必看的疫情实时通报、被称为通关文牒的健康码,都是大数据在抗疫中所充当的角色。背后是包括腾讯在内的科技公司及时发布健康、地图、小程序等产品,从而为实时信息发布、疫情走势监控、社群联防联控等方面提供坚实力量。

此外,腾讯在疫情期间通过社群、地图和消费等大数据与科研、医疗和政务等大数据的比对,加上算法和算力支持,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预测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参考。



更多的科学技术被及时地应用于抗疫。在疫情爆发最初之际,搭载腾讯觅影医学影像AI和腾讯云等技术的CT设备在湖北多家医院部署,最快在两秒内识别新冠肺炎,明显缓解病例诊断和筛查压力。


如果说,人们日常的公益行为是帮助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在大灾大难面前,无论出于何种初衷的公益行为,都是人们在帮助自己。而大数据和算法在内的科技,在其中充当着摆渡人的角色。

为你我抗疫生活保驾护航的大数据,谁能说它不可爱?

03

公益在生活点滴  科技只是其一

更多被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寻常生活中或许都有着科技公益的关怀。

如腾讯的鹰眼和麒麟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识别诈骗电话、识别伪基站,保护大家远离金融诈骗。

如此种种,都是AI、VR、算法、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公益增添的想象色彩。

2020 年 9 月 9 日,是腾讯公益发起公益日的第 6 年。到今天,99不仅仅是数字,更多的是人们所赋予的公益色彩。很显然,腾讯99公益日最初的愿景——让公益以更轻松、有趣的形式融入更多人的生活,从而逐渐变成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开出花、结了果。

在互联网公益时代下,我们越来越能看到科技在其中所效应的角色。

科技向善,由此也获得了清晰的说明。

回到最初的问题。算法之所以可爱,因为,背后是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