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冻手冻脚”警惕有可能是这几种疾病在作怪

 用户08204546 2021-03-24

对于怕冷的人来说,冬天实在太难熬了,每一天都像是在渡劫。白天,即使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手脚也总是像冰冻的萝卜,透心凉。而到了晚上,更是让人冷到怀疑人生。无论在被窝里捂了多久,脚丫子还是冻得像冰棍儿,怎么都暖不起来。一到冬天就冻手冻脚,到底是不是病?

南京太乙堂中医专家梁世界主任介绍:手脚冰凉通常不是病,而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冬天气温降低,为了让内脏保持温暖、避免损伤,我们的血液会更多地流向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所以流向手脚的血液就变少了,很多人就会觉得手脚很冷。

虽说这是正常现象,不过,如果短期内突然明显怕冷,还是要提高警惕,有可能是这几种疾病在作怪: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通常有疲劳、嗜睡、体重增加等症状,因为人体代谢变慢,所以也会容易怕冷。

2、贫血。贫血的人会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因为代谢出现问题,所以供暖能力也不行。

3、血管病变。比如有些人会有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的问题,这就会导致肢体慢性缺血,于是出现腿脚怕冷、发麻抽筋等症状。

除了加强锻炼、做好保暖工作外,其实靠“吃”也能防寒保暖哦。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冬季的“暖身好物”,帮你抗过寒冬。

1、蛋白质

冬天吃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羊肉等,可以促进体表散热,帮助御寒保暖。不过,每天的吃肉量也要做好控制,可别超过2两,以免发胖。

2、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B族维生素也和能量代谢息息相关。因此,冬天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的粗粮、坚果、瘦猪肉等,也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2的蛋黄、绿色菜等。

3、乳制品

如果我们体内的钙不足,那么脂肪的合成会增加,于是产热能力下降,也会影响抗寒的能力。所以,冬天可以通过牛奶、酸奶等乳制品来摄入钙元素,从而帮助提高体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