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了!国产特斯拉涨价,一辆涨8000元

 晴耕雨读天 2021-03-24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长袖善舞的特斯拉又出意外之招。

3月24日,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其微博称,在售Model Y价格上调8000元人民币,即日生效。特斯拉中国方面对上证报确认属实,并透露涨价的原因主要是受限于制造成本的波动。

这是国产特斯拉车型首度提价。业内专家表示,单辆8000元的制造成本上升是比较惊人的,或因动力电池等成本的快速上升。

此外,就特斯拉美国官网已于日前开始支持比特币付款,并导致比特币价格快速拉升,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回应上证报称,特斯拉中国区目前不支持比特币购车。

上市不到三个月即涨价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3月24日在其个人微博表示,已订购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不同于此前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后都是通过公司官宣调价尤其是降价举措,此次重要的价格变动只是通过陶琳个人自媒体率先发布。“以Grace(陶琳英文名)的微博为准。”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对上证报表示。

作为继国产特斯拉Model 3之后的特斯拉第二款国产新车, Model Y于2021年1月1日刚刚在国内上市,提供2款车型,分别为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本次价格调整正是针对这两款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Model Y和国产Model 3车型均由特斯拉上海临港超级工厂生产,但Model 3的价格目前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上调8000元人民币后,国产特斯拉Model Y新的价格区间为34.79万元-37.79万元,较国产Model 3车型要贵约十万元。

“单辆车成本一次性增加8000元是巨大的变化。”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说,如果特斯拉方面对此次上调价格之举的原因解释属实,那么国产特斯拉Model Y成本上升幅度是比较惊人的。

梅松林进一步分析称,特斯拉没有公布成本波动具体情况,但有可能是电动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以及车载芯片的成本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在罗兰贝格总监谷雅韬看来,车价短期上调对新老消费者有利有弊,但也体现了严格以成本定价的特斯拉确实创造了汽车行业的新的定价模式。特斯拉方面所称的成本应该是综合成本,其中芯片影响可能有限,车载芯片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不高,但动力电池成本变化趋势值得关注。

图片

特斯拉Model Y车型

中国造车新势力没有涨价打算

数据显示,春节后,伴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上升,动力电池行业迎来了一轮普遍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一个星期之内的涨幅最高的甚至超过了40%;相比去年同期,不少原材料出现了价格翻倍的情况。

碳酸锂作为锂电池正极和电解液不可或缺的主要原材料,目前供货价格维持在8.5万元/吨左右,相比去年底已经涨价80%;

三元前驱体作为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半成品,NCM523前驱体近期的市场行情约12万元/吨,相比去年年中涨了60%多;

钴是三元锂电池中用料不算特别大但价格特别昂贵的正极材料,2月下旬曾快速上升到40万元/吨的高价,目前维持在接近35万元/吨的水平,今年以来涨价幅度已达40%;

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行情低迷时价格处于6.4万元/吨,随着行情逐渐上涨,今年初价格已翻倍,创下20万元/吨的历史新高。

在成本上涨的大环境下,涨价似乎只是特斯拉的特权。面对特斯拉国产车型的突然涨价,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纷纷表示此前没有涨价先例,目前没有涨价打算。

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一共卖出了13多万辆车,业内专家预测特斯拉在华2021年的销量大概率会有数倍的增长。汽车行业一般把一款车型卖出10万辆当作重要里程碑,而蔚来、理想、小鹏2020年全年分别只交付了43728、32624、27042辆车,被业内专家认为在严格意义上还未跨过生死线。2021年,蔚来、理想、小鹏的核心目标之一都是冲击10万辆的交付量。

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136.7 万辆,同比增长 10.9%;预计2021年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40%。按照中国此前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达到约1500万辆。有业内专家表示,对特斯拉来说,要通过合适的价格策略尽可能地吃下最多的份额。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总体而言会继续下降,但其单价依然远高于手机。长远看,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有望超过苹果在中国的营收,但估计很难企及苹果在中国的利润目标。

编辑:邱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