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城里的'富亲戚'

 漫步之心情 2021-03-25

我爷爷生前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父亲家中排行老二,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父亲的亲弟弟,也就是我小叔,他是我家在城里唯一的“富亲戚”。

90年代的云南小山村里,我的小叔是村里少数几个考上大学去省城求学的“读书人”,我的父母那时刚刚成婚,还未分家,为了我小叔能够顺利求学,全家几口人贷款帮助其凑够学费和生活费,婚后他们却过着紧衣缩食的日子。小叔求学回来后,被分配到司法局工作,再后来认识了城里的媳妇,生了堂妹,过上了幸福美滋滋的生活。而在我从小到大的印象里,我从未听到感受到他对于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人对他的付出,有任何的感激之情或者感恩之心。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他从来没有把我们当成他的家人一般对待,自从他功成名就之后,他一直待在他在县城的家,很少回到农村登门造访。我甚至都一度怀疑,他是否已经忘了我们这群亲人的存在。在村民的眼里,他是表里如一,风光无限的“大领导”;在同事面前,他是可亲可待的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说到底,这一切不过是装出来的假象而已。

我的堂妹上幼儿园以后,45岁的爷爷被接到城里过上了“好日子”。说是好日子,其实就是负责在家洗衣做饭,接送我堂妹上下学的保姆。堂妹大了之后,能够自己独立上下学了,也不需要人接送之后,爷爷又被叔叔安排到了城里司法局门卫室当了一名看大门的保安。确实,在村里人的眼里,我爷爷干了美差,都在羡慕有一个好儿子帮其谋了好事一桩。在这一点上,我心底还是心存感激的,毕竟我爷爷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可是自从爷爷跟他去城里以后,一年到头,叔叔回农村的次数真的屈指可数。爷爷呢,每次都会不辞辛苦,骑着自行车,买着些许东西,来回奔波,回来看他的孙女们。年少时,也会经常听到爷爷自怨自叹,说他的小儿子为人处世比较不实在,对自己的亲人很是冷漠,甚是有点无情。

爷爷去世的那一年,我刚刚上大一,爷爷是因为哮喘复发不治而亡的,走的时候平静如水,却还是带着痛苦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爷爷去世的前一段时间是在县医院度过的,后来爷爷被接回了农村老家,大叔和我父亲忙前忙后,极力照顾,最终还是回天乏术,爷爷匆匆走了,三个儿子平摊着费用办理了最后的丧事。从那以后,我的叔叔再也没有踏过我家家门,再也没有过问我家任何事情,偶尔一次两次回到农村还是因为别人请客吃饭,不得已回来随礼。其实那几年的日子,我家确实过得很紧巴,房子也是土坯房,东倒西歪,破破烂烂的,确实也是不入法眼,也不是什么大雅之堂,所以每次我就在想,他不愿踏入我家也是情有可原,毕竟确实穷苦人家的房子是无法和城里的别墅相比的,寻常人家也容纳不下他这么尊贵的身份。

19年的末尾,我带着我的爸爸去到了他家在县城里的别墅里,那是我十多年未曾去过的新家,要不是因为家里要盖房,需要跟他商量地基转售给我家的事情,我想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去到那里。初次去到他家小别墅里,我唯有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好奇之心,四目相望,上下打量,父亲和他详谈甚久,确是无果。后来,他跟外人说,迫于我的压力,不得已,不情愿把他在老家的宅基地卖给我家。当初商量的时候,他打脸充胖子要做老好人,问他价钱,他硬是大气不出,闷不做声。后面我父母自己咬着牙,赌气送了六万块钱去到他家,他啥话不说,签下协议,立下字据。从那以后,对我家态度更是不闻不问,鄙夷不屑。

20年年底,我家房子主体完工,因为临近过年,建筑老板来到我家结算工钱,大概还差个两万的样子,我和我父母因为之前盖房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唯独就偏偏少了这两万块钱。我的父亲碍于情面,情急之下,就想到了我叔叔,心想着之前他家之前买别墅的时候也曾借过两万块钱给他周转,后面也还了回来。于是,我父亲拨通了我叔叔的电话,结果却吃了闭门羹,还没等我父亲开口说完整件事情,我的叔叔就答复我爸爸,“刚给堂妹凑钱在省城买了100万的房子,家里现在只有2万块钱搁着,叔叔担心把这2万块钱借给我家,等他家需要的时候,怕我家拿不出来,不能及时还给他”。我的父亲听闻这话,也不好意思让别人为难,说了一句那我想别的办法去贷款就匆匆挂了电话。一时之间,父亲愣在了那块,面露难色,自责自罪,实在是过于充分自信了。后来,我找同事借了2万块钱送到父母手上,这才勉强度过难关。

这就是我在城里的'富亲戚',是的,亲戚能帮你,是你的情分,不能帮你,也是他的本分。这些事情过后,我也没怨过谁,我也不怪我的叔叔,毕竟,穷家富路,谁也谈不上是谁的错。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好好挣钱,别人瞧不起的日子总会过去,未来的美好生活还在熠熠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