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读书

 陈艾桃子 2021-03-25

这是大女青2019年第221篇原创

——————————————————

楚:

见字如面。

看毛姆的《书与你》,讲怎么读书,字字珠玑,粘贴来供你摘读:

※※※※※※

我想要指明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应当是享受的。当然,为了应对考试或学习知识,我们需要阅读许多书,这类阅读中是不存在什么享受的。我们只是为了获得知识而进行阅读。唯一能做的便是祈祷因为我们需要它,所以我们不至于在通读它的过程中觉得乏味。对于这类书,我们是不得已才会去阅读它们的,而不是乐意去读。这种阅读不是我心中所指的那种阅读。我接下来要提到的书籍既不会帮你拿到学位,也不会教你谋生的本事;不会教你如何航船,也不会教你如何修理停运的机器,但是这些书会让你活得更加丰满。当然,要让这些书籍起到这样的作用,你得享受地沉浸在阅读中。

这里的“你”是指工作之外有所闲暇并愿意阅读的成年人。对于这类人而言,不读某些书会有点太可惜了。我并非是指书虫,因为书虫自有自己的阅读方式。他的好奇心将会带他去往很多新奇的路径,在这趟阅读之旅中,他的乐趣是找到那些近乎被遗忘的优秀作品。我希望向大家介绍一些长时间被公认为佳作的作品。通常认为几乎所有人都读过这些作品,但是遗憾的是真正读过这些作品的人寥寥无几。确实有一些作品,它们被所有优秀的批评家所称道,文史学家们也贡献出不少精力去研究它们,却没有普通人能够在享受中读这类作品。这类作品对于学者来说很重要,但是变换的时间和品味剥去了作品的味道,所以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只好耐着性子。我来举一个例子,我读过乔治·艾略特的《亚当·比德》,但我不能摸着胸口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享受的。我读完这部作品是出于责任感,当我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这类让人在阅读中难以产生阅读兴趣的书我没什么可说的。每位读者自己都是最好的批判家。不管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不管他们是多么一致地对一本书盛赞,要是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话,你就不必去理会这本书。不要忘了批评家们也经常犯错误,在过往的批判史里,那些知名的批判家所犯的愚蠢错误比比皆是。你才是对你手中所读书籍的价值的最终评判者,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接下来我将给你们推荐的书。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尽然相同,即便有所相似,我认为的那些于我而言很有价值的书籍对你而言却不一定如此有价值。但是我想提到的这些书籍的确让我在阅读之后知道了更多东西,如果不是阅读过它们,我想我也不会是今日的我。所以我请求你,如果你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是因为我的推荐才读这些书的,那么我建议你们合上这些书;如果你不享受着去阅读的话,它们只会对你毫无益处。没有人必须要去读些诗歌、小说,以及那些被列为“纯文学”的书籍(belles-lettres是法语中对纯文学统称的一个术语,我希望英语中也有这样一个术语,但就我所知并没有),必须带着愉悦去阅读才行。但谁又能保证能带给一个人愉悦的书籍就一定能让另一个人愉悦呢?

请不要认为这种愉悦是不道德的。愉悦本身是好的,它就是纯粹的愉悦,但是某些愉悦有时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因而明智的人会主动避开某些愉悦。愉悦不一定就是肤浅的和满足感官的。各个时代的智者都已发现,获取知识的快乐是最让人满意的,也是最为持久的。所以保持阅读习惯是非常好的。在度过了生命的黄金年华之后,你会发现你能欣然参与的活动已为数不多。除了象棋、填字游戏,几乎没有一种你一个人就能玩起来的游戏。但是阅读就不一样了,它丝毫不会让你有这种困扰。没有哪一项活动可以像读书一样——除了针线活,但它并不能平复你焦躁的心情——能随时开始,随便读多久,当有人找你时也可以随时搁下。没有其他娱乐项目比阅读更省钱了,你在公共图书馆的那些愉快日子和阅读廉价版图书时的愉快体验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我说“几乎”,是因为我不想夸张到说阅读能缓解饥饿的痛苦,或者平复你单相思的愁闷。但是一些好的侦探小说和一个热水袋,便能让你不在乎最严重的感冒的不适。相反,如果有人必须读那些使他觉得无味的书,谁会养成为了阅读而阅读的习惯呢?

对读者来说,阅读的基本素质便是对人事抱有兴趣,并且有一定的想象力。我认识很多人,他们总说自己看不了小说,他们说,自己的脑子里装满了其他重要的事务,所以无法再容纳那些想象出来的人物和情节。不过我想,这些只是借口,之所以看不进小说,要么是因为太过关注自己,以至于对其他任何人的遭遇都提不起兴趣,要么就是实在缺乏想象力,没有能力驾驭小说中各种人物的悲喜哀愁。若一个读者既没有好奇心,又没有同情心,那么任何书对他来说都是不可读的。一本可读的书必须是能让读者在阅读的瞬间便产生共鸣。这一点也许只是一本书的某一种特质,但正是这一特质,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兴趣。

我所希望的,是读者为自己而阅读,为自己找出书中的价值,而不受权威左右。在此我想重复我写到的内容:对读者来说,唯有自己对一本书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即便全世界没有人认同你的看法,也全然没有关系,因为你的观点只对你受用。

※※※※※※

楚,要评点2019年我的最大收获,就是重新拾捡起来了读书的爱好。

我这个伪文青,无比羞愧地发现:你在我身边成长的过程里,那些断断续续,零零星星,虽然持续,但并不那么强烈自觉痴迷的阅读根本不能称之为读书,称之为爱好。

从这点来说,我不是个好榜样家长。

什么是爱好?

我想是一有闲暇就愿意去从事,去投入,并沉浸其中,深深享受,感到快乐的那些事情。

互联网,智能手机像蚕食桑叶般,无声无息的盘剥走了我们太多的精力、时间、关注,那些令我们暂时愉悦的碎片内容除了成为谈资,证明自己了然那些热点话题资讯现象明星,没被时代抛远,并没有其他意义。因为这些东西有效期越来越短,短到还来不及唏嘘或讨论,又有新的它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再次淹没我们的智识思想领域,掠夺你,贫瘠你,空白你。

我对对某某读书会们保持距离;也对已然用知识经济赢得投资上市闻名遐迩的思维某某遥遥相望而已。

不,并非矫情。

我尊重它们抓着了这个时代特有的,越加流行、自知而不自制的内虚病泛滥的机会,对症下药,用知识做了惊人变现,证明了有智识的巨大价值。

但这一现象让我反观自己不由自问:

学习难道不是自己的事吗?

时间难道不该有自己打理?

读书难道不是为自己所用自己所好,是最不受干扰自得其乐无可取代和比拟的吗?

思维之丰富拓宕变迁建构难道不该是由自我学习进取思考探索实验带来的深刻改变?

而你的以上种种,在时光中一再萎缩干瘪退化,需要由这些智识引领者们的系统来重启发动?

哦不羞吗?

所以,当我发现了这一改变:即拿起手机并非第一时间去看微信微博新闻公号,而是进入读书APP 去读几页书,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书架上收藏的书与全本读完的书都在逐渐增加中,我同时欢喜地发现了另一个改变:不慌张不空虚了。

昨天拒绝一个反复来谈合作,聪明执着坚韧不拔的厂家代表。

我很欣赏她个人的工作风格:方向明确,抗压扛挫,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

但我明确清晰地再次告诉她:你本人很好,但这个品牌不适合我们。

我看到她表情再也掩饰不住的隐隐尴尬,我也很惊奇的看到自己内心并无反应和涟漪。

之前的我会在这种情况下,再婉转解释,有所歉意,啰嗦呱噪。

为什么有改变?更冷静,理性,客观?

我想是读书。

读书就是灌溉农田,水浸入深里,土地表面并无变化,而土壤内部已然质素不同。

是的,你不晓得是哪一本书哪些内容滋养了你塑造了你改变了你,但它们就这样来了,及时发生,造益你终生。

要去做早饭了。这个话题还可以聊很多很久。刹住先。

I 老虎 YOU!妞

此致

Yours

桃妖大人

——————————————————

Shining monment  221:

221

仅这个数字组合

就令我欢喜

这篇和221绝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