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奖作品展播 | 玩教具制作《舞龙》《多功能游戏车》

 当代学前教育网 2021-03-25

第十届当代杯获奖作品展播
玩教具制作
01
《舞龙》

【作品名称】:《舞龙》

【参赛作者】:张春萌

【单位名称】:牛栏山第二幼儿园

【制作材料】:

不织布、毛根、废旧瓶盖、废旧油壶、铝塑管、棉花、废旧纸箱、丙烯颜料等

【作品简介】:(主要玩法及教育价值

作品由来

舞龙,又名(耍龙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活动。每逢喜庆节日,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在晨间活动中,我经常会看见班上幼儿用简单道具模仿舞龙、舞狮的动作,而且不亦乐乎。看到他们的兴趣和愿望如此之大,我们就及时引导幼儿开展这个舞龙的民间传统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相关道具,并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作品玩法

1、几名幼儿一起举着龙头和龙身在宽敞的场地舞动游戏,还可以玩双龙戏珠的游戏。

2、几名幼儿一起挎着纸箱做的龙身在宽敞的场地游戏。

作品教育价值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训练幼儿动作协调性和培养合作意识

02
《多功能游戏车》

作品名称】:《多功能游戏车》

参赛作者】:王长英、李桂秋

单位名称】:营口开发区铁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制作材料】:

《多功能游戏车》内的体育器械主要都是以废旧物品为原材料制作的:有各种铁易拉罐、大、小空塑料桶、废旧纸盒、空饮料瓶、塑料管、木条、绳子、铁丝、麻绳、自行车条、奶粉桶等、经过钻、穿、捆、绑、包、缠绕、装饰而成,制作“工艺简单、便于使用、没有污染、安全卫生、变废为宝”,让幼儿有环保意识。

作品简介】:

 根据幼儿园新《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目标要求,幼儿园应把幼儿健康放在首位,明确健康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开展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突出“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健康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款《多功能游戏车》,它是集多种室内、户外体育器械的一系列作品(包括:大车轮、小车、拉力器、杠铃、抛接器、投掷箱、滚桶、踩高跷、挑彩瓶、梅花桩、拖球棒、神奇的口袋、好玩的绳、滚动的圈《多功能游戏车》同时也是体育器械的一个整合,主要是想改变以往体育游戏时器械单一、枯燥、玩法简单,我们的《多功能游戏车》能让每位幼儿可以自选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体育器械,让幼儿在身边就能体验、探究每一种体育器械的神奇组合,觉得新奇、有探索欲望、有创新玩法的空间,有自己制作器械的想法,有探索运动技能技巧的创新意识,一物多玩。幼儿一看就会玩、想玩、喜欢玩、会玩的好。

    《多功能游戏车》是一款环保型的适合幼儿使用的室内及户外的体育器械其主要功能是锻炼幼儿走、跑、跨、跳、钻爬、平衡、投掷等多方面的技能,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力。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车内所有的体育器械都颜色鲜艳、玩法简单、适用于小、中、大各个年龄段,具有环保性、多功能性、安全性、卫生性、趣味性、实用性经济性、艺术性、使用率高等特点,可供几十名幼儿同时进行游戏活动,是多种类的自制型体育器械。《多功能游戏车》内的体育器械主要都是以废旧物品为原材料制作的:有各种铁易拉罐、大、小空塑料桶、废旧纸盒、空饮料瓶、塑料管、木条、绳子、铁丝、麻绳、自行车条、奶粉桶等、经过钻、穿、捆、绑、包、缠绕、装饰而成,制作“工艺简单、便于使用、没有污染、安全卫生、变废为宝”,让幼儿有环保意识。

1、大车轮:尝试用各种方法玩大车轮,可以接力形式进行,教师可根据幼儿能力在中途设定小障碍让幼儿滚动大轮绕行至终点。

2、拉货车幼儿在起点线后,听口令一起出发,在中点取到粮食(沙袋)后带回终点。

3、杠铃:幼儿两手握木棍将杠铃举过头(根据幼儿力量大小调节杠铃大小、重量),也可肩上抬杠铃负重跑。

4、抛接器:幼儿一手拿抛接器,一手扔沙包或小球,边抛边接,可以自娱自乐、也可以两名幼儿对抛对接。

5、滚桶:幼儿双手执棍推着滚桶,走直线或沿着S形曲线滚动(从起点至终点)。

6、投掷箱:幼儿独立或接力形式依次将手里的纸球投入到小动物的嘴里,看谁投的准、投的多,距离可根据幼儿能力设定。

7、拉力器:可多名幼儿以竞赛形式,练习臂力的拉力测试。

8、踩高跷:根据幼儿的年龄而定绳子的长度高跷的高低,增加游戏的难易度

9、图形套圈:幼儿手持各种图形的套圈,对应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立体形状,根据幼儿能力设定距离。游戏时幼儿需要将图形圈套在对应的立体图形上。

10、踩脚印:幼儿可用单脚(左或右)双脚在脚印上面练习单脚跳(走)或双脚跳(走)。

11、跳高(挑彩瓶):在一根60厘米长的木棍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装满水饮料瓶中间,四或五组这器材并列摆放,幼儿练习跳高运动或挑在肩上摆在地上练习走小路都可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