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 | 浅述半精纺针织纱线的运用与开发(上)

 奶茶色月季 2021-03-25

随着针织纱线的品种由原来的单纤维纯纺或简单混纺为主扩展到各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多组份混纺,半精纺纱线逐步成为针织市场的生力军,同时这也对半精纺针织纱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片


一、半精纺针织纱线的要求

针织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取决于针织纱线的性能、针织物的组织结构、染色及后整理等因素。其中针织纱线的性能是影响针织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针织产品的用途不同,纱线的要求也就不同。即做不同款式的针织衣服,所需纱线的要求是不同的,这种个性化的要求可理解为:针织用纱的风格需求,不同针织品的用纱要求纱线的风格不同;针织用纱的质量要求,不同针织物的组织结构和编织工艺要求纱线的质量不同。因此开发生产半精纺针织纱线重保证风格和质量符合产品的需求。

1.1半精纺针织用纱的风格需求

开发半精纺针织产品,首先是产品风格的定位,即做什么款式的针织面料,需要什么样风格的针织纱线。如果纱线的风格定位不合适,质量水平再好的纱也是不成功的。

针织物的款式与用途不同,选用的针织纱线不同。如:内衣针织物的用纱大多采用棉、丝、高支羊毛等混纺纱;袜类产品的原料有棉纱、羊毛和化纤;羊毛衫主要采用羊绒、羊毛、腈纶、锦纶等混纺纱;针织外衣的主要原料是羊毛、涤纶、锦纶、腈纶以及混纺纱和新型纺织材料(如tencel纤维、差别化纤维)等等。原料的组分可以是仅含一种纤维的纯纺纱或两种纤维以上的混纺纱。此外,化纤异型纤维、复合纤维特别是超细旦纤维等新型原料的出现,为针织用纱开辟了新途径。

1.2半精纺针织用纱的质量需求

纱线质量评判的标准:一是品质指标参数,二是以布面疵点为判断依据的实物质量。然而所抽检到的往往只是一定数量的样本,半精纺纱线大多档次高、价格高、批量小,都是订单形式,而且又是色纺纱居多,产品属专纺的成品。现在用户更看重实物质量,然而实物质量无统一标准,因用户的用途而异,因此有时品质指标符合先进水平的纱线,但实物质量不一定会令满意。纱厂不能拘泥于品质指标参数,应用更多的精力去把握客户对质量的个性化需求并设法满足。

半精纺针织用纱的个性化质量要求是由不同针织产品的组织结构和编织工艺所决定的,组织结构不同,编织生产的设备与工艺也就不同。一般半精纺针织用纱应具有以下一些要求:

1.2.1 织物外观要均匀

针织物对布面外观条干及平整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针织用纱的外观不匀更为重要。然而由于半精纺纱线大多是多组份的混纺产品,有时有些产品其纱线的条干指标很好,但成衣整理后会出现布面不平整,而透视布面又很清晰均匀。原因是纱线在加捻过程中由于是多组份纤维的混纺,有些纤维的长度、细度等力学性能差异大,有些纤维经染色后差异更大,会产生一些分布不匀,会造成纱线直径有差异,但纱线的截面纤维根数和重量可能差异不大。织片后再经后整理,纤维间会产生不同的形态上的变化或发生位移。直接反应出布面外观条干和平整度不理想。

混纺纱线的直径差异在黑板检测时更为敏感,而电容式检测混纺纱的条干不匀时,由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纤维电介常数不同,检测结果是纱条重量不匀和纤维混合不匀的综合结果。半精纺混色纺纱线与白纱相比,纤维电介常数差异较大,电容式条干仪的测试值往往偏大。有时不能很精确地反映纱线条干的真实变化。

1.2.2 在动态张力下应具有较低的断头率

纱线在针织机上编织成圈时处于高速运动状态,纱线和成圈机件、织针、沉降片等之间存在包围角,从而导致纱线在转弯点产生较大的张力,这是导致断头的主要原因。纱线在磨擦条件下的动态强力要比静态强力低得多。纱线断头会造成针织疵布和降低生产效率。因而静态的强力伸度试验不能客观地作为评价纱线编织性能的指标,因而要重视动态张力下的纱线强力指标。

纤维经过染色后多少都会受到一些损伤;纤维发脆或纱线的捻度分布不匀所造成的粗细节,使纱线在动态张力条件下容易断头,这是在生产和开发半精纺纱线时应重视的问题之一。

1.2.3 偶发性纱疵的控制

半精纺纱线更重视实物质量,对价值较高的纱线尤其如此。然而半精纺纱线有时偶发性纱疵会较多,而且半精纺纱线的偶发性纱疵往往是不容易被控制的。

偶发性纱疵直接关系到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织片质量和织片的正品率。偶发性纱疵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生产中要针对不同品种的特点从它的产生纱疵的机理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有的放矢,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降低纱疵,同时配置高品质的电清进行有效切除。

1.2.4 静电的控制

半精纺针织纱线在针织机上处于高速运动,不断地与成圈机件进行摩擦,在这种高速的摩擦运动中,极易产生静电。而且半精纺针织纱线又是色纺,有些原料经染后,静电现象就很严重。特别一些化纤原料,经染色后油剂都被处理掉,静电现象更加严重,会造成针织生产时阻力大、断头多、纱线起毛,纱体上缠绕的纤维堆积成球,纹理不清晰,生活不好做。

1.2.5 应具有较少的飞花损耗

半精纺纱线在成圈过程中,会造成飞花损耗,飞花会使机器运动部件被沾污,影响机件(如织针)的运动,导致机件损坏并产生疵布。因此,纱线的飞花损耗率也是评价针织纱可编织性的一项指标。在生产中可以用恒张力条件下高速运动的纱线通过一定长度后的飞花损失重量来检测,好的针织纱应该具有较低的飞花损耗率。

1.2.6 应具有稳定的质量

质量出现波动,最终影响针织品质量的一致性,因此要保持批内质量指标的稳定性。发现指标有趋势变化的征兆要及时采取工艺技术措施或合理调整原料。生产中要进行打样试纺和试织,经确认后,制定出相应的内控标准再进行批量生产,以免出现质量偏差造成经济损失。

1.2.7 纱线应具有合理的捻度

一般来说针织用纱的捻度比机织用纱要低些。圆机用纱的捻度一般大于横机用纱的捻度;粗支纱的捻系数一般略小于细支纱的捻系数,一般春、夏季服装用纱的捻度设计要比秋冬季服装的用纱的捻度设计要大些。若捻度过大,纱线的柔软性就差,编织时不易被弯曲、扭转,还容易产生扭结造成织疵,使织针受到损伤;此外,捻度过大的纱线会影响针织物的弹性,并使线圈产生歪斜。但针织用纱的捻度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强度,增加织造断头,且纱线较为膨松使织物起毛起球,降低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因此,准确地选择捻度是开发针织纱线的一项重要途径。针织产品的用途不同,捻度要求也应有所区别。


二、半精纺纱线在针织品运用上的优势

半精纺纱线大多都是多组份的混纺产品,多种纤维优势互补。就现在的毛针织产品而言,因为半精纺产品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毛衫以精梳、粗梳毛针织产品为主流的局限,丰富了毛针织品的开发,在风格和性能上也弥补了某些传统上的不足。

2.1 多种纤维的不同性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由不同性能的纤维组合纺成的纱线,兼有多种纤维的性能及风格,而且在纺纱过程中对不同纤维的可纺性也能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使成纱质量提高,也增加了花式品种。

例如羊毛纤维的最大优点是吸湿性好、蓬松、弹性好、保暖性好,最大的缺陷是抗皱性差、成衣的尺寸稳定性差、易变形。而合成纤维最大的缺陷是吸湿性差、静电严重、穿着舒适性差,但其成衣的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好,因此可以把羊毛与腈纶、锦纶等纤维进行混纺,其成衣表现出兼有羊毛和合成纤维的性能及风格。

2.2 风格独特齐全,个性化强,能满足不同针织品的需求

春夏季针织用纱与秋冬季针织用纱有着不同的风格要求,前者的要求侧重于滑爽、吸湿性透气性好、穿着舒适。而后者的要求侧重于保暖性,蓬松而有弹性,利用多种纤维进行混纺可以达到这种风格的要求,而且能满足不同针织品的需求。如果用单一品种的纤维有时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合适的风格要求。

如:亚麻纤维的纯纺纱或简单混纺的纱线,一般用于春夏季针织用纱,很少作为秋冬季针织用纱,但通过多种纤维的混纺可以成功地用在秋冬季针织品上,风格独特。如我公司开发了“亚麻/羊毛/蚕丝/天丝”半精纺针织纱线,该产品利用细化柔软后的亚麻纤维及真丝、天丝、细支羊毛等纤维混纺的针织纱线,可充分地体现各种纤维的优良性,弥补各种纤维在服用性能上的不足,消除了麻纱的粗硬感,成品光泽好、色泽鲜艳,手感柔软、蓬松、弹性好,综合性能良好。特别是纱线的掉毛、抗起毛抗球等指标超过同类产品,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

作者:周卫忠 浙江省桐乡市易德纺织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