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薇娅一夜爆赚7亿后,她背后的男人火了:拥有高情商的伴侣,能有多幸运?

 正经婶儿 2021-03-25

愿你
心中有梦想
眼中有温柔
脑中有哲学
作者 |张尼德普      来源公号|正经婶儿

直播一姐薇娅到底多能赚钱?这是吃土打工人最好奇的问题之一。

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每种产品提成按照业界最低的2%-20%和坑位费加成来计算,月平均销售额超过2亿的薇娅,每个月至少能赚5000万。

尤其是这个来势汹汹的双十一。

仅仅是在预售当天的直播,薇娅在7个小时里,就从网友兜里掏走了30多亿的定金。

据说,这一夜,薇娅和她的团队,就赚足了7个亿。

7个亿是多少?

普通人没有概念。

但是别说7个亿,一晚上可以赚七十万七万哪怕只是七千块,多少人都会翻来覆去兴奋地睡不着:

“谁还要早起当社畜啊?谁还要回老板的信息啊?老子不干了!”

可薇娅不是普通人。

工作结束后,她的人生没有任何变化。

凌晨到早上,一夜未眠的薇娅和同事对当晚的直播商品进行复盘。

早上六点,回家吃饭。

吃完饭,一口气睡到下午三点。

接着,起床开始工作直到第二个早上。

这样的作息雷打不动、周而复始。

哪怕遇到录制节目和其他工作,挤压的也只是薇娅的睡眠时间。

直播不能耽搁。

因为每个夜晚,都有数千万人在手机屏幕背后等着她。

35岁、女性、已婚已育。

这是这两年网络上最有争议的几个关键词。

35岁是不是要被社会淘汰?已婚已育的女性会不会被社会淘汰?

网友时不时会因为持有着不同观点,在各种热点新闻下剑拔弩张、刻薄相对。

可薇娅说,淘汰? 什么淘汰?

我就要拼。

我就要跑。

我就是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

有人说,是因为薇娅成功了,她有资格这么说。她说的每句话,都是所谓的成功学,所谓的心灵鸡汤。

可无论你信不信,薇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85年,薇娅出生在安徽省庐江县。

出生时,她的父母给她起名叫黄薇。

薇娅学习不算好。

2003年,18岁中专毕业,她就不打算读书了。

不读书,就得找活干。不然,未来靠什么生活?

那时,非典刚刚过去,内陆的经济还处于一个低谷的状态。

保守的人认为,这个时候下海经商会冒很大的风险。

可有头脑的人会认为,这个状态下的市场,遍地是黄金。

恰恰好,薇娅属于后者。

起初,她还在母亲的店铺里帮忙,攒下了6000块钱之后,她决定拉着男友董海峰单干。

一般来说,和恋人合伙做生意是大忌。感情涉及到钱,就会变得复杂。

再加上当时薇娅的母亲也看不上瘦瘦弱弱、给歌星伴舞的董海峰(当然现在人到中年发福啦),一开始,没人看好薇娅的“冲动投资”。

可建议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才是做最终决定的那个人。

薇娅不爱受别人控制。

对她来说,做,就有了50%的成功率。不做,成功的机会只有零。

在考虑清楚之后,她还是和董海峰在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租了一个6平米的门面,开始了起早贪黑进货卖货的服装生意。

很穷,但是很幸福。这是薇娅对18岁经历的总结。

为了省去不必要的开支,两个年轻人互相监督鼓励。

在大热天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因为它最便宜。

为了省菜钱,一瓶豆腐乳成了她们最奢侈的下饭食物。

偶尔奢侈买个面包,还要两个人分着吃……

这一把,她们赌对了。

不到四个月,薇娅的服装店就赚了十万块。

她们终于有资格,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北京这块寸土寸金的大都市继续生活下去了。

服装卖了一年多,两个人越来越有钱。

此时的薇娅,不甘于满足现状了。

人生不折腾,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这次,薇娅把目光放在了当时最热的选秀节目上。

2005年,是人人都想一夜成名的年代。

薇娅也是。

在拿到《超级偶像》的冠军后,薇娅成了五大唱片公司环球唱片的签约艺人。

董海峰也放下了红火的生意,成为了女友的经纪人。

跨入娱乐圈,很容易。

爬到娱乐圈最顶层,很难。

有数不清无名无姓的年轻人被荣耀、名气、一纸合同和光鲜的未来所引诱,却在一不小心间,成为了顶流和一线的垫脚石。

比如薇娅。

折腾了三年之后,她没有红,那些选秀所积攒的人气也随着更多后起之辈的涌现而消耗殆尽。

人生最怕的是什么?

不是走错路,不是选错方向。而是纠结和犹豫。

不知道到底应不应该这样做,不知道是不是要再坚持一下。

在反反复复的思考中,时间过的很快,可什么又没有得到。

薇娅是聪明的。

在明白自己不适合的时候,决定做出新的选择。

“特别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薇娅试探性的问过董海峰。

如果是一个人,薇娅可以想当然的做任何她想要的事。

可她有恋人。

彼此分享想法和感受,这是对另一半的尊重。

董海峰也是聪明的。

面对薇娅再一次冒险,他没有阻止她,而是把她的感受放在了第一位:如果你不想,那我们就不干了。

摇身一变,薇娅又变成了普通人。

只是,陪在她身边的那个人,却一直没有变。

再回到服装行业,薇娅发现北京的服装市场几近饱和。

再加上奥运会那年,进出口业务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对恋人又有了新的商机和打算——转战西安。

是在这里,薇娅开启了她新的人生。

开一家店,火了。

第二家店,人气爆棚。

几年里,薇娅和董海峰接连开了数十家店面,每天盈利数十万。她们买了房,结了婚,有了孩子。

手握千万,家庭幸福,事业成功。

拥有这一切的薇娅,才二十六岁。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女人可以得到的全部。有多少人,辛苦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

薇娅可以就此停止,享受下半生了。

如果观察所有成功的人,你就会发现,相比于努力来说,天赋和热忱更重要。

做生意的天赋,薇娅有。

同样,她对没有界限的人生,充满了几近疯狂的热情。

2011年,薇娅嗅到了网购的商机。

把店开在网上,买买买的客户就不再有地区的限制。

只要物品足够有吸引力,那网店的客流量可以是实体店的数十、数百倍。

为了进货方便,薇娅决定从西安转战广东。这次,薇娅不仅有董海峰,还有女儿。


只是这次,运气来的有点晚。

第一年,赔了200万。

第二年,也赔了。

第三年,因为双十一,薇娅的店第一次有了爆款。可因为供货不足,薇娅接到了大量的差评和投诉,店差点垮了。

最后,是薇娅和董海峰商量后,卖出了手上的两套房产,才凑齐了500万,勉强度过了难关。

3万。

双十一后,这是两人账户中仅剩的存款。

大难临头各自飞。

有人说,穷了,薇娅的婚姻也玩完了。

可是薇娅和董海峰是一起苦过,也一起富过的。对她们来说,这次的破产不过是困境的轮回而已。

就当是交学费了。

没有吵,没有闹,没有互相指责。薇娅和董海峰互相鼓了把劲儿,就重新投入到网店的运营上了。

只要准备好了,你想要的东西就会主动来找你。

薇娅准备好了。

机会真的来了。

2016年,她接到一个邀约电话。对方问她愿不愿意做带货直播。

这一年,直播没火,甚至很多人压根不知道直播卖东西是做什么。

薇娅说,她做。

反正没什么能失去的,试试又会有什么错呢?

没有粉丝,董海峰就当粉丝。

没有大牌,只要是质量好、价格优的产品,薇娅在试用后也会接。

不赚钱、倒贴钱,只要是薇娅觉得值,就会推广。

她吆喝的卖力,对商品了如指掌。

就这样,粉丝一个个的来,慢慢地增长。

直到几年后,她成为了淘宝直播的第一人。

每天,等着看直播的人能达到上千万。

以前是她主动找货,现在想要在她直播间露脸的品牌和艺人都要排队等着上门。

倒数五个数,产品就能一售而光。

人们不再记得她是黄薇,薇娅成了爆款的代名词。

尤其是今年的十月。

从双十一预售大战开打那刻起,薇娅就没有再闲着。

日常直播、参与采访、去各地宣传。

也许每天醒来,薇娅连在哪个城市都不知道,可每个夜晚,她都场场不落。

“这么拼?家庭怎么办?尤其是日夜颠倒的作息方式。你有丈夫有女儿啊。”

薇娅红了,质疑她的声音就出现了。

这就是大多数女性所处的困境。

30岁、35岁……

一个女人如果没有结婚,会有人指责为什么不婚。

如果结婚却忙于事业,会有人指责为什么不回归家庭。

如果一心为了家庭,会有人指责家庭主妇无用、羞耻……

可是,看那些常年在外奔波的职场男性,几乎很少有人会被问到:那家庭和子女你是怎么照顾的呢?


对于女儿,薇娅是愧疚的。

有时间,她会尽可能的去陪伴她。

但大部分时间,她还是缺乏了女儿的成长的。

教育孩子是复杂的过程,不能控制过深,也不能忽略。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要不停的磨合、取舍。

薇娅决定暂时把重心放在了事业上,于是,董世峰承担起了大多后勤辅助工作。

回归家庭也是付出。

不管是选择做家庭主妇还是家庭主夫,都没有什么可耻,也不应该被歧视的。

尤其是夫妻之间。

不是你赚得多,我就应该仰视你。

我做另一种工作,你就高我一等。

彼此支撑,彼此尊重。

只有精神上对等的夫妻,才能更和谐的生活下去。

薇娅和董海峰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工作时,两个人分工合作,一个做模特,一个做销售。有问题共同商量,同时也尽量不把工作中的愤怒带到生活里。

当事业有了发展,更有台前经验的薇娅成了主理人,更有经纪人经验的董海峰退居幕后。

没有谁看不起谁。也没有谁嫉妒谁。

无论是浪尖还是低谷,一切都变了又变,唯独没有变的是在一起那种感觉,这就足够了。

薇娅火了之后,朋友圈开始流传起“薇娅背后那个男人的故事”。

可其实,薇娅的成功,是两个人共同的故事。

如果薇娅不够果断、没有自我、不懂得自己做主,她很有可能会在一次次冒风险的关头被周围“好心人”的建议所打断。

她会变成生活安稳的黄薇,而不是名声大噪的薇娅。

如果董海峰性格敏感、大男子主义、情商不高,他也不会和把事业心为主的薇娅结合成为一生的伴侣。

稳定相配的爱情,加持薇娅做上了直播一姐的宝座。

她应该感激丈夫。

当然,也应该感激自己。

在体验过直播之后,有网友这样开玩笑:现在总算知道当时父母为什么沉迷于电视购物了。

成功的卖货主持,是有魔力的。

就像是中了蛊,好奇入坑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带着钱包安全的出去。

可最后,我们还是要劝大家一句冷静。

我们不是薇娅,不是李佳琦,我们不会一夜腰缠万贯,我们也不需要因为便宜而囤一些不必须的东西。

捂紧荷包,学会自控。

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也是走向成功的能力之一。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