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在数字媒体身后》

 磨剪子锵菜刀3 2021-03-25

当手机直播、带货成为这个社会主流媒体之一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被卷入了数字媒体时代的洪流之中。无可厚非,网络提供了无数的便捷,带来了更便宜的商品;让分隔两地的亲朋好友联络成为现实。但是,那些藏在背后的才是真的需要我们认真想一想的。究竟这些庞大的数字媒体带来了什么,又剥夺了什么。

网络或者说数字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随便在大街上问一个人,无论年龄,基本上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便捷。的确,网络的便捷已经从最开始的信息便捷成长为全方面、立体化的生产生活便捷。15年前,或许我们可以在网上查到一个公司、学校的官方网站和电话、地址等信息。网购更是新鲜事物。但是现在,在中国,我们已经可以完整的享受使用网络解决身边一切问题。举个数据,2019年中国网上零售交易额约为1.5万亿美元,占总零售交易额25%。也就是说,中国每有4次零售交易行为,即有一次发生在网络上。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中国的网上零售交易额大于其后面的全球十大市场总和(数据来源于麦肯锡2019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趋势报告)。另外,我们可以依靠数字媒体远距离的达成会面。视频通话、社交媒体的语音通话变得越来越流行。几年以前,大家仍依靠运营商的服务来沟通电话,但是现在只要在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直接视频通话。综合来看,吃穿住行的基本需求在网络上都可以得到满足,进而一步的社交需求更是网络的根本。也许,很多人以此为傲,如此便捷的数字网络被认为这是国家强大的表现。然而,背后的问题却不容小觑。

首先,身处各地的人群被社交网络虚拟的拉近距离,但是这也意味着尊重在这个距离上的消逝。在当前普世的文化概念里,抛开一切因素,所有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圈。这个圈范围不大,但是包含着我们每个人最基本也最真实的道德要素。如此不断缩短的空间距离表明,精神距离也随之消融。而且有联络的彼此可能并未成为朋友,更有可能仍是陌生人。距离的缺失导致公众和私人的事物混为一谈。目前,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填充。微信的朋友圈,微博的评论区,越来越多的信息本应由公众领域生产,转变为私人化的交流。换句话说,假如今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则糗事,明天这可能就在某百万粉丝的博主的微博里被人疯狂点赞和嘲笑。这种非本人意愿的距离消逝其实就是在侵入了我的舒适圈。匿名与尊重互相排斥。在网络上,匿名仿佛是所有网民最后的保护伞。因而他们肆意的宣泄心中不知因何而来的愤怒。即使我们在注册的时候需要实名认证,但那是相对于政府部门和网络公司而言。相对于其他的网络用户,绝大多数网民都是匿名状态。网络暴力随之而来。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受道德与法律的约束。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个体仿佛悄悄做一点不道德的事,也不会被制约。举例来说,微博评论区早已沦为网络暴力的泛滥之地,某用户肆意骂人的后果可能就是收到别人的回骂。这对他们的生活丝毫无影响。因为匿名的数字世界带来的结果是,用户不需要为此世界维护虚拟形象。现实和网络的割裂就是导致不尊重与其他的网络暴力。

其次,随着消融的不仅仅有精神,还有个体的自我认知。雅克·拉康曾提出'镜像阶段理论。即,婴儿阶段的个体是没有自我概念的,他们无法区分自我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当他们通过镜像发现自己的样貌时,可发展出生物性的'自我概念。拉康认为这是一次同化,婴儿处于想象界。进而,通过语言能力的习得,幼儿对于社会文化结构有了了解与接受,逐渐开始从想象界过渡为象征界,为二次同化出社会性的自我概念。德国哲学家韩炳哲认为新时代的数字媒体更像是一面镜子,用户仿佛从未进入过真实界,更加绝对化的进入想象界。换句话说,人们在过多的使用数字媒体的时候会创造出一个想象的空间,他们享受里面符合自己趣味的一切,然后更加沉迷于此。比如说目前最火爆的抖音。不可否认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在算法方面的巨大功劳,因为他们总是可以计算并推送出你最喜欢的一系列视频。但是对抖音短视频的沉迷也可以被拉康的镜像理论解释。当一个人看到一条英雄主义短视频,他的视线与手机视频的关系可以被看作是婴儿望向镜面。他潜意识里会对视频中的人物有身份认同,就像婴儿最初认识自我的形象一样。因此感谢字节跳动的强大算法,他可以在刷视频的时候不断对相似形象产生认同的想象,进而沉迷。

最后,数字媒体几乎重塑了我们的时间用途。几十年以前,人们至少有两件事可以割裂开,工作和休息。工作以来与生产工具。当天黑了,下雨了,不适合种田,农民则休息。当工厂下班了,工人没有了机器,没有办法做生产劳动,工人则休息。但是现在,网络的便捷性导致绝大多数人没有办法明确的分开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休息逐渐变为工作时间的一个副产品,而不再是独立的存在。因为手提电脑,手机,iPad等可移动设备更加智能化,使得工位不再一定需要设置在写字楼里。随时随地都是办公区。2019年的报告显示,抑郁症患病人群全球累积超过3.5亿人,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职场的工作压力被认为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如此这般没有界限的工作与生活正在蚕食我们的力量,我们因此变得虚弱与疲惫,焦虑或抑郁。

虽然,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正面影响非常大,足以掩盖负面影响。但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客观物体都不只有一个面,有阳必有阴。处在阳光下,再大的正面也藏不住阴影。数字化时代不只是便捷了生活方式,同样也重塑了大众的心理状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