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呼啸青春》中充满能量感的卜冠今,诠释了青春的疼

 光影新天地 2021-03-25

从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上映,内陆就掀起了青春片的热潮,可是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甚至开始让人怀疑这个题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在看角色自身的故事,还是要延伸一下,在这类电影中去获得共鸣?我没看过《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的原著小说,只听说因为触及了黑帮、边缘人物等元素一度被禁,看过电影之后才明白,这真是非常特别的一部青春片。

在《呼啸青春》中充满能量感的卜冠今,诠释了青春的疼

《呼啸青春》有着和其他青春片截然不同的基调。青春片传递给观众通常是温暖的、浪漫的、五彩斑斓的色调,描述过往青春的美好。这次故事发生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寒冷的冬天、衰败的工厂、烟雾缭绕的迪厅,给电影蒙上了厚重、清冽的底色。那是东北动荡的年代,刚刚吹来改革开放的风,重工业走向衰落,工人下岗,毕业开始不包分配,所有人都很迷惘。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片中杨北冰、于一、紫薇等主人公,注定会有一个和观众在过往大银幕上看到的泾渭分明的青春。

在《呼啸青春》中充满能量感的卜冠今,诠释了青春的疼

这部电影,特别是杨北冰这个角色,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疼。杨北冰不但是影片女主角,更是全片最复杂也最多面的角色。她有着和同学们一样的迷惘,出身平凡的家庭、上一所没有前景的技校,本来毕业不愁工作至少可以吃上饭,却突然通知不包分配,去哪里、做什么,成了他们即将要面对的难题;她因为父亲早年犯的错误而心生芥蒂,不完整的家庭让她很早自立,却又有难以平复的伤痕;有一个小混混像膏药一样缠着他,可是她自己喜欢的是发小于一,看着于一追求紫薇,这样的三角恋让她痛苦又矛盾。

让这样的角色鲜活又立体的呈现在大银幕上,是演员卜冠今的功劳,从《驴得水》到《呼啸青春》,这是卜冠今在大银幕上第二次和观众见面,从配角到主角,带给观众不仅是戏份多与少的变化,更让我们见识到这个九零后小花在表演上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爆发力、能量感,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宽广的戏路。

在《呼啸青春》中充满能量感的卜冠今,诠释了青春的疼

两部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角色特质。在《驴得水》中,卜冠今饰演的佳佳戏份不多却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佳佳是影片中唯一没有被破坏的美好形象,年轻不谙世事,善良的像一张白纸,又有着其他人没有的无畏。卜冠今的每一场戏都不乏亮点,驴棚灭火那场戏让人看到了她的能量感,以及对情绪爆发的精准拿捏。在柴房和周铁男那段对话,从愤怒到绝望再到无助,每一次情绪的过渡如行云流水,眼神里都是戏。

在《呼啸青春》中充满能量感的卜冠今,诠释了青春的疼

《驴得水》里的佳佳是向往光明,《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里的杨北冰则是走进黑暗。不同的人物走向要求卜冠今不仅要亮出自己的年轻活力,还要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并且,这次作为女一号,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让我惊喜的是卜冠今带来了更出色的表演。

在《呼啸青春》中充满能量感的卜冠今,诠释了青春的疼

卜冠今是湖北人,可是她只通过闯男浴池的一场戏,就把风风火火的东北大妞形象立住了。脾气火爆、啥都不怕,又很讲义气,冲进男澡堂没有一点扭捏,眼神中也透着杀气。不过她又不是这样单一的形象,接着画风突变,在于一拿着毛巾给她擦头发的时候,眼神顿时就变得温柔起来,特别传神。还有一场戏很出彩,是杨北冰、于一和紫薇三个人一起,看着于一对紫薇的迷恋,暗恋他的杨北冰是一种懊恼、嫉妒又想引起对方注意的复杂情绪,这种状态和情绪的外露特别难表现,靠人物关系的铺陈和肢体表演都无法完成,卜冠今完成了这种只能意会的感觉,并传递给了观众。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个本可以听从父亲安排的女孩,为了自己那呼啸的青春、为了爱情,一步步走近雷管、走进黑暗,故事在枪声中戛然而止,卜冠今始终在线的演技,让她的这段青春给观众留下刻骨铭心的痛。

在《呼啸青春》中充满能量感的卜冠今,诠释了青春的疼

不知从何时开始,九零后的小鲜肉和小花们,和颜值高、演技差牢牢的绑在了一起。但是卜冠今只通过两部电影,就打破了观众的定论,兼顾颜值和演技,让她在九零后小花中力争上游,也期待她接下来能挑战更多更加不同的角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