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经》“五之煮”载:“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风云际会2009 2021-03-26
在中国现代,暗示茶的字有多个,“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设,四曰茗,五曰荈。”(《茶经·一之源》)“茶”字是由“茶”字直接蜕变而来的,所以,在“茶”字构成以前,茶、槚、设、茗、荈都曾用来暗示茶。
  一、“荼”是唐前茶的重要称呼
  (一)荼的寄义
  苦菜
  《尔雅·释草第十三》,“荼,苦菜”。苦菜为旷野自生之多年生木本,菊科。《诗经·国风·邶国之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国风豳国之七月》有“采荼樗薪”,《诗经·风雅·绵》有“堇荼如饴”,一般都以为上述诗中之“荼”是指苦菜。三国吴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疏》记苦菜的特性是:发展在山田或池沼中,经霜以后味甜而脆。明代李时珍《本草大纲》卷二十七“苦菜“笔记:早春时生苗,茎中空,折断时会流出白汁,开黄花和野菊类似,其种子附生白毛,能随风飘荡。苦菜是荼的转义,其味苦,经霜后味转甜,故有“其甘如荠”、“堇茶如饴”。
  茅秀
  东汉郑玄《周官》注云:“荼,茅秀”,茅秀是芽草类种子上所附生的白芒。《诗经·国风·郑国之出其东门》有“有女如茶”,针言有“风起云涌”,上述之荼一般以为是指红色的茅秀。茅秀是荼的引申义,因苦菜的种子附生白芒,进而由苦菜白芒引申为茅草之“茅秀”。
  茶具甜蜜味,所以,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