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倒闭实体店家的自白,我们是输了,但问题是到底输在哪?

 天承办公室 2021-03-26
一个倒闭实体店家的自白,我们是输了,但问题是到底输在哪?

关于实体店和电商行业的竞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现状大家也都看到了,电商几乎取得了全面胜利,实体店半死不活。

近日,一个在深圳开了10多年的老牌实体店,终于扛不住倒闭离场了,用店主的话说,深圳正在从创业天堂变成创业地狱。

他很坦然的承认自己输了,实体店输了,一败涂地,但问题是到底输在了哪?

这位店主的观念也代表了很多实体店经营者的心声,在他们看来,实体店不是输在商品的品质和服务上,而是输在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上,而最后赢的,也不是中小电商,而是那些时刻想着套现走人的资本,无孔不入互联网垄断和无序扩张的资本,到底是科技创新,还是透支未来?

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消费者,我们用脚投票,在高房价、低收入大背景下,选择更便宜的地方购买商品,这没有错,如果硬要说,那只能说时代变了。

一个倒闭实体店家的自白,我们是输了,但问题是到底输在哪?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家也都知道,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深圳的实体店可以说是我国实体店家最后的坚持和希望,如果连他们都扛不住要倒闭,其他城市实体店早就倒闭关门了,究其干不下去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个倒闭的原因是老生常谈的电商竞争,实体店都是挂正规牌照的,每个月都依法纳税,正规开发票,有关部门需要什么卫生、消防证,我们一个都没有拉下;相反,电商除了一个营业执照外,什么都不需要,成本很低,在纳税等方面的要求是非常松的,而且他们连销量都可以造假以吸引客户,靠着一张P好的图就可以做生意,价格无限压低,这竞争公平吗?

线下的东西实实在在,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尤其是这种开店的,都是做长远打算,主要是经营一个口碑,上税和雇佣员工,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网店在这方面做的确实不够好,在图片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消费者根本无从得知,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店家可能都是在代卖,根本不知道其售卖商品具体情况,完全就靠一张图,后面全靠编,所谓的店群模式也一直非常盛行,至于纳税和销量真实性方面,也一直是电商的软肋。

他们主要优点就是便宜,但消费者无法得知,到底是真的货真价实,还是牺牲某方面成本,东西才会卖的如此便宜?

一个倒闭实体店家的自白,我们是输了,但问题是到底输在哪?

第二个倒闭的原因也是老生常谈的房价,该店主表示,开店10年来,前几年的租金还可以承受,近几年来,随着深圳房价的不断高涨,实体店的租金也跟着疯狂上涨,很多店每月的租金差不多2万,这个租金要做什么买卖能承受?

这一点也不用多说了,深圳的房价一骑绝尘,突破宇宙价格,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想方设法的高杠杆炒房,讽刺的是,这些人全都获利不菲,炒房一年的收入顶的上很多人一辈子的收入,在这种大背景下,谁还努力工作,谁才是真正的傻瓜。

高房价正在惩罚努力工作的人,也正在毁掉半死不活的实体店。实体店的倒闭,高房租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

一个倒闭实体店家的自白,我们是输了,但问题是到底输在哪?

第三个倒闭主要原因就是拥有互联网属性的资本在迅速扩张,这两年巨头们纷纷开始跨界,和小商贩们抢几捆白菜的流量,这些巨头们的竞争方法也大多相同,先仍几个亿、几个亿补贴,把进驻行业其他卖家打趴下,等垄断市场后再开始涨价。试问,哪个行业实体店能够和这些互联网巨头资本竞争?这种竞争环境真的公平吗?

显而易见,这也是目前的一种大趋势,那就是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开始布局线下,推动“互联网+”的发展,比如说阿里巴巴,在被官媒点名批评后,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加速社区团购市场的布局。

这些入驻线下的互联网巨头们,仍按照互联网模式去竞争,那就是赢者通吃,先烧钱把其他竞争者击垮,垄断整个行业后再赚钱,比如抽成比例正变得越来越高的滴滴和美团,目前,滴滴抽成35%,美团抽成能达到30%,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店家扣除成本和抽成后,算一算赚到手的钱,就是辛苦钱,这真的合适吗?

这种赢者通吃在互联网领域或许有限,但是在实体领域,讲究的利益分摊,那就是让大多数人都赚钱,都有利可图,而不是少部分人赚到所有钱,只有这样,经济才会更好,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最后,实体店到底输给了谁?是有着巨大竞争优势的电商,还是越来越高的房价,亦或者是无序扩张的垄断资本?

一个倒闭实体店家的自白,我们是输了,但问题是到底输在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