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去了

 岁月有情JH 2021-03-26

        得知杨绛先生逝世的消息,我没有悲伤,没有惋惜。杨先生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她的去,也是淡定和从容的,我唯有景仰和神往!她在垂垂暮年,把“我们仨”快乐游戏的人生战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归置得井井有条,便无忧无虑地驾鹤西去,不再一个人孤独地做钟书一晃就不见了,喊也喊不应、找也找不见的长梦了。我觉得应该祝福她,相信仙鹤翩翩归去的那边,钱媛挽着钟书的手笑迎着她,钱媛喊一声娘,钟书也跟着喊一声娘,她笑呤呤地告诉他们:我把一切都处理好了。从此真的是神仙眷属,不再分离。

        我对杨绛先生的了解与爱慕,缘于读过她写的几本书。

        读杨先生的第一本书是《走在人生边上》。书中讲述了她关于神与鬼魂、关于人、关于灵魂与肉体、关于命和天命、关于修身和锻炼、关于人生的价值......等问题的思考。她相信“我”是人的灵魂,不会随肉体的消亡而消失,因而在苦难人间粹炼“我”是必须的、必要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在面对一切苦难时让灵魂臻于至善。人生有命、命有命理,甚至不可违拗,但对于命运所作的安排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这本书没有说教,也不是讲什么道理,它是一个走在人生边上的老人,通过自已亲身经历、广博阅读,说明自己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她心平气和地娓娓道来,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有理有据,还言语优雅,读之如听一个智慧的人在对你谈心。读完它不会让人变得消极,而会让人变得明白、平和。

        读杨先生的第二本书是《我们仨》。杨先生把往事写得越温馨,我读来感觉越辛酸。在“我们仨”相失相离之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一个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中,再历那些属于“我们仨”的单纯温馨、相依相伴的时光。温馨的记忆、娓娓的述说之中,怎一个“凄凉”二字了得啊!她要以怎样的深情来梳理过去的点点滴滴,又要以怎样的觉悟来减少痛失对衰老的她的伤害,还要以怎样的智慧来把纷繁的琐碎串成收藏的珍珠啊!那本书,很多时候是看一行,泪一行。

        读杨先生的第三本书是《干校六记》。一气读完了这本书,很多次心酸眼热,感伤情悲。杨先生真是泛过苦海的菩萨,说起那非常的经历是如此心平气和,文章却分明有撼人心魄的力量。这是一个何等强大的人啊,写女婿不想害人只能自杀,写自己不得己经历两次送别,写自己三次历险,写事难做、食难咽、寝难安、病难治、情难寄......她不抒情,不议论,只是一件件讲述,连一句牢骚都没有。对磨难不叫屈不抱怨,没有哀叹你能感其悲,没有呻吟你能觉其痛,没有诉说你能知其苦。没有告白,你特敬其善良、勇敢、坚强、宽厚。读过很多控诉那个非常时期的作品,杨先生的《干校六记》,比那些激烈的控诉更加发人深省!这本书告诉我,批评也可以如此优雅,而优雅也可以如此有威力。

        读杨先生的第四本书是《洗澡》。读当年的知识分子“洗澡”读得心惊肉跳,用怀疑人、污蔑人来帮助人,用自污自贱来求过关,非常可怕。而当代的人在思想上确需要深刻的自省,然世易时移,人心更为复杂。“洗澡”最难过的是伪革命者余楠而不是德才兼备的许彦成,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细想倒符合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善于挤和善于钻的余楠在那样的情势下,比淡泊、稳笃、有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的彦成,受到的反作用也强烈。而“洗澡”后余楠月俸增加,彦成如愿去了大学,仿佛各自得其所哉。我感觉到杨先生的安排非常的明智与善良。很喜欢姚宓,也喜欢许彦成与罗厚,敬佩姚妈妈。他们共同守护着一场美好的恋情,不背人性,不违人伦。

        忍不住将《洗澡》与《围城》暗自比较,编故事的技巧都高、平铺直叙而引人入胜,塑造的众生都性格鲜明、形象丰满,描述的细节都生动、读之如亲历亲见,人物的心里刻划都细腻,都有强烈时代感和命运感。《围城》的语言辛辣尖刻,《洗澡》的语言平和机智,其讽刺意味不输《围城》。   

        读了《洗澡》,我体会到: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对自身的际遇看得开,想得通,放得下,还体现在看得清人心的险恶而不惧避,还能安然保持自身的赤诚,如姚宓;看得清人性的软弱而不欺逼,还能欣然地给予能及的支持,如姚妈妈;看得清世间的混浊而不搅和,还能淡然地独善其身,如许彦成;什么都看得清而没有怨忧、没有激忿、没有嘲笑、没有刻薄,只有深深的悲悯,如杨绛先生。

        读杨绛先生的第五本书是《洗澡之后》。一口气读完的。虽然先迫不及待地窥探了杨宓与许彦成的结局,安了心,但是还是想急于知道他们是如何走向那个美好结局的。历经沧桑的杨先生还是如此善感生活中的美好,她轻描淡写那个岁月的乌烟瘴气,细致描绘人性美好的一面,陆家舅、舅舅妈、王正、马仼之对姚家母女的关照,博文图书馆梁馆长对姚宓的栽培,李佳与姚宓的交情,杜丽琳与叶丹在患难中擦出爱情火花,姚家母女对陆家舅妈的安置,对陈姨妈的接待,罗厚的真诚与归属,姚宓与彦成的圆满......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让人忘记了那个时代的荒谬,只看到人与人之间温馨的情意。语言凝重处有几份超脱,轻松时还有几份俏皮。读来真是百分百称心如意。

        《洗澡之后》人物的结局安排,充分说明杨先生实在太善解读者之意了!把读者喜欢的人都写得光明磊落,结局圆满,让人看了又敬又爱又喜。如姚宓与许彦成,哪怕在进行一场婚外恋,也如此合情合理,纯洁真挚。她尊重人,不做卫道士。姚妈妈中风了,让人看到姚宓的担当与孝顺,不仅让姚妈妈清醒活着,而且活得有滋有味,喜得爱婿。把读者不喜欢的人都做了了结。如爱摆谱、自视甚能甚高、欺负老婆的陆舅舅,让他在反右一开始就中风死了,这对于陆舅妈与他自己未必不是一种解脱。还有那个品相双差的姜敏,让她自杀了,应了人不作死不会死那句话。总之,杨先生把他们都安排好了,各有前因,各有后果。

        读杨绛先生的书,深深感到她是一个至情至性而又大智大慧的人。对缠绵悱恻的爱情也欣赏,但不会去沉缅;对风云浩荡的事件也关注,但不会去激烈;对苍生世事也悲悯,但不会去哀伤......只是平平淡淡地脚踏实地,客观沉静地缓抒胸臆。不肆言真,不表白情,却绝对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笔下的每一个人,毎一句话,每一个字。她的人生境界和写作境界,令人不胜区区向往之至!

        我没有读尽杨先生的著作和译作,已然体会到钟书评价她是“最才的女”是实至名归。她的才华,是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在晚来孑然的孤独中绽放的,这便是钟书心里“最贤的妻”。因为她,“钱钟书的天性,没受压迫,没受损伤,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因为她,世间曾有过一个“很朴素,很单纯,温馨如饴,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的三口之家。几十年的人生,纷扰的尘世,非至贤、至德、至慧,焉能如此!

         世上最智慧的那个人去了,仅以此文深切地怀念她!并祝福她走好!


立即下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