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节物理总复习课(3)

 岁月有情JH 2021-03-26

        那节复习课上完后,自我感觉不错,可对老师们有没有一点启示作用呢?评课的环节,按照常规是上课老师先进行简单的说课,然后由听课的老师们评课。当主持评课的屯昌县继续教育中心中学部主任、陈世君老师让我先说说课时,我说:“还是请大家先评吧,我一说会把话说完了,大家就会不说了。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做这个课例就是准备好了做靶子,让大家批评的。把问题都指出来,才会越做越好。大家不要客气。”

        大家轮流对那节物理总复习课做了评价,他们说到的好的方面,基本包含在五位屯昌县中学物理界的小伙伴们写的评课稿里面。他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一边听一边记录,最后说了自己做课的设想(见系列文章1和2),并把老师们的问题归纳成五个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问题1、按照徐老师的课这样的进度,我将不能在第11周完成第一轮复习,会影响到后面的二轮、三轮复习,时间问题怎么处理?

        回应:2010年以前,我当备课组长,做的中考复习计划是三轮复习,第一轮逐章逐节基础复习,第二轮分模块小综合复习,第三轮大综合并兼顾题型训练复习。曾经我还在全省中考备考会上介绍过这个经验。2010年后,我再没有象这样做了。一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反复复习,学生容易感到厌倦。二是因为我认识到,初中物理知识就那么多、那么浅显,复习不应该在机械重复中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而是要通过复习稳打稳扎地教会学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会建构知识系统、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做到这样不需要几轮,扎扎实实一轮就行了,最后做一些考试模拟训练。我去年的学生当小老师来梳理知识的复习课,到5月27日才做完一轮复习,那时离中考只有四周的时间了,我们学校中考前会停课一周,也就是说只有三周的时间了。当时我很有底气,因为从学生们的做法中我知道他们的学习程度考中考没有问题,事实上学生中考成绩不错。如果我们一轮一轮反复,每一轮学生都吃的是生的或夹生的东西,老师学生都疲惫不堪,还不如慢慢地把一轮做透彻。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几轮复习不是非那样不可的,让学生每节课都有尽可能多的收获,比反复强化效果更加好。

        问题2、徐老师这节课题目没有讲完,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复习梳理知识没有人听,讲题目还有人听,复习梳理花了时间,讲题目的时间就少。

        回应:学习不是为了会做题,做题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方式,不是目的。考试做题是用这种方式检验学生知识学习、方法掌握的程度如何。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在梳理知识、梳理认知知识的过程,从而学会运用知识与那些过程中的方法去解决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用铺天盖地的习题训练,去代替知识的理解与方法的掌握。适当的题目训练一定要有,训练是为了牢固知识与方法,而不是机械的记忆。题海可能在考试分数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除了事倍功半之外,其局限很大。学生知识与方法掌握不好,就算他做过一千道题也记得了一千道题,如果考到第一千零一道他可能傻眼了。如果他弄清了知识掌握了方法,才可以见招拆招、见题解题。

        问题3、徐老师为了知识体系的完整,讲了中考不考的压力的方向,在复习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可不可以不讲这些不考试的知识?

        回应:我今天讲到压力的方向,因为前面讲到认识一个力,从力的三要素去认识是一个思路,正是你注意到的是为了知识体系的完整。压力的方向如何不是我的目的,所以我只是呈现出来并告诉学生并不作要求,我是在强化从哪些方面认识一个力。不考试的东西就完全不讲,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取与舍都是有目的的。我这节课选择了讲,目的是强化学生认识从哪些方面认识力,而不是力的方向本身。在处理上只是一个呈现并强调目前不作要求。用十几秒的时间,呈现的内容在体系上是完整的,所以我这样处理了。这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又开启一个认识的窗口。

        问题4、徐老师的板书有没有必要,如果做在课件上是不是更加美观一些?

        回应:谢谢你间接地批评我的板书不够美观。确实,我的粉笔字写得不漂亮,但你看黑板上那板书,它把这节课复习到的知识及其知识之间的联系呈现在那里,现在还在。如果做在课件上,一翻而过,没有这么完整的呈现了。所以,即使有课件,即使课件比板书美观,留板书还是有用的。尤其是这节复习课,这板书非常有用,呈现的内容含知识点,呈现的过程含复习思路,呈现的结果含知识体系,用课件代替就没有这么明确了。

        问题5、徐老师在讲相互作用力那道例题时,通过比较复杂的办法去说明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实说明这两个力方向一至更加简单一些。

        回应: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在讲这道题时也有暗自的纠结。我们都知道,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相同有三,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差别有一,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还是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相同正是学生把二者混淆的地方,为了区别,我回避了三个相同,怕把学生扰乱了。着重强调这个不同,所以用这个不同来解答。没想到这样反而有点弄巧成拙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所以这里是这节课的败笔,谢谢您指出来。如果还有下一节课,我会进行补救的。如果这节课重新上,我会在例题的这个选项上重新斟酌。

        结合课例解屯昌县初中物理老师们作了深入的交流。因为有例可援,一些主张也不算空谈。也给教学生涯中人教版教材的使用画了一个深情的句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