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伴我走过2017的那些书

 岁月有情JH 2021-03-26

今天上午,有两位同事叫我推荐书给他们读。这倒是提醒了我,让我梳理一下2017年读过的书。阅读的记录都在微信里,整理起来并不难。盘点起来,2017年读了19本书,其中一部书有上下册,一本书只读了局部,四舍五入还是读了19本书,不算多。对我来说,读书已经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种生活的习惯。很享受读书的过程,像是在听一些智慧的人谈话,从他们的言语中,学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去到很多自己不可能去到的地方,看到很多自己不可能经历的人生,体验很多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情感情绪,也享受文字语言表达的美感。

读过的书如同处过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哭过、笑过、愁过、乐过,共享过很多美好的时光。一旦认识了这些朋友,他们永远是招之即来、不离不弃。因此不能忘怀。

  这是我2017年读的第一本书,也是我读的第一本电子书。新年伊始,我选择娱乐类书籍来开张,适逢寒假春节,娱乐娱乐也是该当的。

但这场娱乐并不肤浅。

金镛的武侠世界很迷人,六神磊磊对那个世界的解读也很迷人。人生无处不江湖,现实的江湖难见金镛的江湖中的侠客义士,旷世情缘,乏味多了,因此《你我皆凡人》。若能在品评江湖逸事,论说江湖英雄,感叹江湖凶险,指点江湖曲直中寻找一点凡人的乐趣,也是幸运的。

这本书分五大部份:人间铁,江湖史,英雄志,红尘戏,饭后烟。

人间铁,名字取自"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听六神磊磊说王重阳与林朝英为什么撕了一辈子不结婚,余莲舟和殷素素之间那些不动声色的友谊体现在哪里,公孙止和李莫愁电光火石后怎么办。等等等等。

江湖史,磊磊告诉你历时千年、无数侠客参与的江湖,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大事件?《射雕英雄传》是关于收藏的故事,三次华山论剑跨越50年从公平竞争专门比武,变成行业垄断附加声望道义,《英雄,是否做的从容》断言,成王败寇是一种残忍的公平。

英雄志,你听他说:你以为黄老邪何等清高,他其实每时每刻在摆着ps,期待或幻想着人的欣赏,典型的演员型人格。你以为慕容复多悲壮,没有地利更无天时,其实他人格上有严重的缺陷。你以为郭芙多肤浅,一不小心她都写诗了。等等等等。

红尘戏,磊磊说江湖中的游戏,亦有自己的规矩。拥有很多粉丝很得瑟吧?粉丝的崇拜都是高利贷,一旦有违他们的期许,他们对你的攻击比谁都残酷。教主整了很经典的口号来统一大众的思想,其实最不信那些口号的人是教主本人。现在的房产如过去的武林密笈,它是如何炒出天价,又如何让天下英雄不惜竞折腰呢?等等等等。

饭后烟,是磊磊对绿茵场上的江湖评说,马航消失的道义拷问,西班牙队金镛式的崛起古龙式的老去的感叹。等等等等。是一些和武侠沾边的有趣杂谈。

江湖虽凶险,但还有铁血丹心,忠肝义胆,古道热肠,侠骨柔情……这些现代社会的稀缺资源,在金镛的小说,六神磊磊的解读中尚可瞭望。

读罢此书,还是禁不住写了一篇文章《何处觅江湖》,让新年的第一本书以轻松的娱乐开头,以严肃的感慨结尾。

************************

  读完这本书,我感叹道:最轻松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比不读书的人沉重一些的是读不进书却还要读书的人,比读不进书还要读书的人沉重的人是读书读进去了却出不来的人。不才便那个还要沉重之人也。犹为呆子的是,自己出不来,却还想把别人拉进去。这本书中究竟有什么好?悟到形形式式的爱:托马斯的爱是一步步放弃自己,特丽莎的爱一步步实现自己,萨宾娜的爱是一步步坚持自己,弗兰茨的爱是一步步没有自己。悟到人在世上不媚俗也难,媚俗也是有不同的境界。伟大的外衣下常裹着可笑的内核,娇弱的躯体中常蕴有坚定的操守。

不仅为此书写了一篇文章《好想讲一讲这个故事》,还真的将18万字的书缩写成不到两万字的故事梗概,分七次发布在我的公众号上,希望把别人也拉下水。我把缩写发给本书译者韩老师,得到他高度肯定,他说如果大陆有这个产业,我的缩写本当是优选。这本书让我痴迷很久出不来。

************************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电子书。叶先生高雅的才情与淡泊的性情让人敬重。获得的启示是:每一个人生悲欢离合的安排,都是因为要实现那独特的使命。

仿照《木兰词》写了一篇《嘉莹词》,表达自己对这位了不起的前辈的敬佩。

************************

送书给我的丁先生说:你喜欢读董桥肯定也会喜欢读木心。因此,阅读过程中总免不了把木心与董桥作比较。一样的爱用第一人称,以亲历者的身份写文章;一样的有丰富高贵的过往,爱忆旧念人;一样的题材丰富,手法灵活,遣词造句别出心裁。不同的是,董桥温文婉约,木心坦率恣意;董桥的语言像长调,木心的语言像快板;董桥的文章更有深度,木心的文章更有宽度(他在题材上涉古今中外,在表现上善用对话。);董桥凭的是文化底蕴,木心仗的是艺术灵感;董桥是洞明世事的智者,木心是心无尘虑的慧子;董桥让人敬爱,木心让人亲爱。与董桥相比,木心的文字更天然,他的感情更纯粹。董桥的美好是修炼的功夫,是琢磨切磋的结果。木心的动人是自带的基因,是清水芙蓉的天成。

************************

  读这本书,先读作者选作书名的《哥伦比亚的倒影》一文,此文是作者漫步哥伦比亚大学时触景沉思,对艺术、对文化、对人心的反思,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与落寞。自古天才皆寂寞。

读木心的文章,常常躺枪。有时候击中的是别人,有时候击中的是自己。觉得木心就是男版的、现实中的林黛玉,他们一样痴情、率性、纯粹、心较比干多一窍,说出的话象刀子一样直戳人心。不同的是黛玉的情人是宝玉,而因他的辜负而香消玉殒。木心的情人是艺术,因她的不离不弃而益寿延年。

************************

  读木心的诗读的不是诗,读的是一种感觉。不会写诗的我也写下这样的句子:

听云雀叫了一整天

它唱的是木心的诗篇

世界在它的叫声中变得安静

心儿在它的叫声里变得敏感

云雀唱:"知与爱永成正比"

如果不爱怎么能知

如果不知怎么能爱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

真的是一道难题

云雀唱:从前

"说一句是一句"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听了心里暗自悲伤

因为有过那样的从前

而这个世界

不再是从前的模样

云雀唱:"从前的生活

那种天长地久的氛围"

失去了

这勾起了我的怀念

怀念一家人下一锅汤面

点一盏油灯

兄弟姐妹吵吵闹闹

以为日子永远是这样

以为一家人永远是一家人

云雀唱:

"找一个情敌比找一个情人还要难"

"其实孤独也是一种快感"

你想走自己的路时

却处处都是阻碍

你真的渴望有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

却没有人愿意走上擂台

只有与孤独为伴

像木心一样半生留白

云雀唱:

"久别重逢,那种漠然的紧张"

己经久违了

值得重逢么

不知道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份量

便做出漠然的样子

却知道对方在自己心里的份量

情不自禁地紧张

动情而不动声色

是成年人的殇

........

听云雀叫了一整天

从欧盟唱到中国

从当代唱到从前

唱的是一个人九十天的漫游

唱的是一个地方几千年的情感

听着听着

时而会心一笑

时而肝肠寸断

************************

  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这本书,作为母亲,相见恨晚。作为老师,醍醐灌顶。

孩子的成长过程、母亲的陪伴经历都是相似的,因为教育意识、方法、境界、格局不同,教育出来的孩子千差万别。虽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一个孩子成功教育的经验不能照搬,但很多基本原则、基本的规律是普遍的,应该遵守的。很多认识、方法是值得借鉴的。那一件件平常事里,蕴含着一位可敬的母亲的教育智慧,令人万分感佩!

************************

读完了这本书,很崇敬书中那个弥漫着人间烟火味儿的大先生。记得1986年在读《两地书》之前,对他弃朱安而携手景宋也有不解,并和我的老师讨论过这件事情。读完《两地书》后,觉得恋爱中的大先生调皮、快乐、任性、生机勃勃,便很感谢景宋女士给了他一份完美的生活。而今,又从这本影像故事中读到寻常生活中的大先生,知之愈多,敬爱愈多。他有才而任性,于生活于工作概不妥协。他又机智而通达,知道保全自己不往枪口上撞。他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在纷繁复杂的世间又能游仞有余的人。他得罪了多少人,但得罪了,还是对他敬佩几分,这才是真正的魅力!

************************

因为要参加一场读书分享,便第三次读了这本书。不是浮光掠影,而是认真读,和主人公霍尔顿一起又经历一次成长历程,对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痛与不适感同身受,在阅读过程中认识到,我们也曾穿过麦田。经典就是这样的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到它,能获得不同的启发,引发不同的感悟。它总在帮助你成长。

************************

这是在参加中考命题封闭期间读的一本书。后来在一次读书分享中向书友们推介了这本书。把推介的内容整理成文即《一本非常的书》。

这本小说很特别,没有一个确定的主人公,没有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或曲折离奇的命运,想要像像介绍一般的小说那样介绍这本书,还真的没有办法。用作者自已的话说,把文学写的像理论。但这并不妨碍我对本书浓厚的阅读兴趣,我读的很仔细,做了很多摘录,写完了五支水笔。喜欢这部作品,喜欢作者优美的文笔、独特的见解、对寻常事物深刻的洞悉、与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

这本书于我的意义还在于,它像一面镜子,给我提供了省察自身的参照,做一个真诚的、真实的人,避免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象在自己身上发生。能更深刻地认识一些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能更清醒地对待遇到的人和事。

************************

这也是在中考命题封闭期间,向李洪山先生借读的一本书。叶先生讲古诗讲的真好,不仅重温了三位杰出的诗人很多佳作,而且对各诗写作背景、情感态度、作者心理有更具体了解。在这本书的引导下,自己仿佛回了一趟那个星光灿烂的时代,见到那些才情恣肆又命运坎坷的人,与他们有一场相逢与深交。在这本书的影响下,产生了我的六十二韵的歌行体叙事长诗《温塘行》。

************************************************

 

  这本书也是在中考命题期间借李洪山先生的。其实没有读完,比较认真地读了荀子、苏武二位的美文。荀子的文章太华丽了,论读书、论治国、论人、论理、论事,结构严谨、词藻华丽、下笔滔滔、主题鲜明,这要多么宏阔的思想和多么奇绝的文才,才能写出那些篇章来啊!苏武也是一绝,一位军事家有丰富的战争经验不足为奇,奇的是他是那么善于总结,把战争中的司政后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考虑清楚了。还善于表达,文章句式整齐,言词精准漂亮,这位指挥官遣词造句的能力绝不亚于他调兵遣将的能力,真是叫人拍案惊奇!

虽然只读到二个人的美文,但被古人敏锐的思想,非凡的洞察力深深打动。我们的祖先太有才了,而且是大智慧的天才!我家也有诸子百家的书,一向都是束之高搁,这一接触,激发了我亲近他们的好奇心。

************************

  读过安意如读诗经、读汉乐府、读纳兰、读清代黄仲则的书,没读到她读唐诗的书。感觉安意如读古诗就是读这首诗,或这个人的诗。而六神磊磊是读唐诗。虽然其中也有这首、这个人的,但是基于唐诗这个大背景来读的。

这本书有知识,有见解,有态度,有创意,有情怀,关键还有趣可读性很强。读罢会让人以更虔诚的心亲近并去理解唐诗。"读书最好的目的就在于,你会发现凭借自身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能以体恤式的温柔,消解自身的苦难。" 这是在读这本书时,在朋友圈中看到的一美女发布的感悟,恰道出了我读此书的心境。

************************

  第一次读到一本散文集的序言写这么长,排版排到第四十页。从整体看是给黄裳的创作及其散文立了个小传,从局部看对黄裳不同时期的散文或集子作了点评。详实、流畅而又精辟。老派文化人做事就是如此用心认真!想起韩少功有本序言集《为语言招魂》,除了他的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序言较长之外(远不够40页),其余都特别短小而又别致,作书的序言恰当,独立成篇也可。我发现这个特点问过他,他说的确想创新序言的写法,并且指出这也是他欣赏老头给我写的《“岁月有情”序二》的原因。其时我才相信他的表扬不全是鼓励,还确有赞赏。其实,从书中来的序言也好,从书外来的思想与书对接也好,真诚,流畅,优美的文字都是动人的。

这本书多数文章是游记,读起来特别有感觉,因为作者写到的地方很多我也去过,可巧的是他在河南游历的路线几乎同我游历的路线完全相同。我也写过一些游记,多是外行看热闹,记的是自己的感觉。黄先生是内行看门道,一个景区为什么有某人的塑像,什么匾、什么字、什么联的出处和故事,他都考证得一清二楚,读来很长知识,还会引起自己美好的回忆。

************************

这是一个诗一样的小朋友送给我的书,因为我写过一本《岁月有情》,她见到《岁月无情》这本书就赠我一本。书中写的是一个中年女子一地鸡毛的生活,令人喟叹。

************************

小李我已经详读过了,读本书重点是读小杜。他和李商隐一样,长期郁郁惶惶,《阿房宫赋》中恣肆的才情与不凡的卓识只倾情于此一篇尔。欲隐何曾隐,云了岂能了。当表白"遇事知裁剪,操心识卷舒"时,恰恰是被裁剪,被卷舒身不由已时。不过诗是很好的诗,忧愁愤怒出诗人,此言不虚。

************************

读这本书,经常失笑出声。明明是吃喝玩乐的事情,被他写出了大学问。明明笔下凸现的是大学问,字里行间却充满小意趣,还写的真,写的切,写的逗。真的学问与才华的表现都是天然的,果然是"自信才艺是天真。

************************

  读完这一套书,悲欣交集。

悲的是:如果说宝玉看破红尘,还清俗债,挣脱了孽海情天,实现了人生的胜利大逃亡,那么,他放下一切,也放下了与林妹妹的感情吗?他真的能够做到从此以后想到林妹妹的死不再心痛了吗?想到林妹妹死前对自己的满怀怨恨,真的就能够释怀了吗?这样一来,彻悟的宝玉真的比世俗的宝玉好吗?想起紫娟袭人双护玉,难道她们的境界不是更真挚吗?这自然是俗人之悲,可世间哪里有什么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呢?滚滚红尘能往何处逃呢?

喜的是:经白先勇先生一细说,才明白所谓草蛇灰线是如何布下,如何牵引,如何偶尔露峥嵘的。才略知小说如何借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人的看法,不同的语言特点让一个人物逐步丰满起来;如何让一个场景如何通过不同人物的眼光层层立体起来;如何过度让写虚与写实自然交替起来;如何荡开来控制小说的节奏;如何出人意料地设计把一个沉闷的场景盘活或把一个活泼的场景收拢。略知小说在构架上,人物塑造上,情景交融上,在前后照应上的匠心。

白先生通过细说反复说明后四十回当系曹雪芹本人所作,被高鄂等整理的,不然后面不会有超越前面的精彩的章节,人物的语言也难做到如此一以贯之的统一。即使向来只读小说不虑其他的我,也觉得焚诗断痴情、中乡魁却尘缘写的特别辛酸动人,很多感受与大家相通,甚慰我心。

************************

这是2017年读的最后一本书,写这个小结的时候这本书已经读了四分之三,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读完。离2018年还有三十多个小时的时间,我相信在2017年内是可以把它读完的。

这本书是韩少功老师的演讲录和谈话录。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感到他的学问是那么广博,关于语言、关于文学、关于文革、关于艺术、关于文化、关于现代生活与社会等等等等,他都有涉猎与研究,都有深入的思考与深刻的认识。他的讲座与谈话都非常实在,毫不做作,又特别有文采。他是一个思考者、发现者,对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带来的社会危机深感忧患,但他并不沉重,并不疾言厉色。他也是一个关怀者与引领者,用自己的发现与思考的传播,送给迷茫的人们以关怀与引导。这些都是我阅读时的感受,但如此道来实在很难让没有读到他的文章的人感同身受。那就摘录两段文字分享一下吧:

20067月于上海大学人文学院演讲《文学:梦游与苏醒》中,韩老师列举了文学在不同时期的种种梦想:文学的第一个梦是精神引导,第二个梦是个人发现,第三个梦是热点娱乐,第四个梦是强势媒介。他用事实说明很多梦在破灭,但还没有说到作家如何苏醒,最后他说:“如果人性仍然让我们屡感陌生,文学就应该在这里苏醒。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昏睡状态有所觉悟,那也许就是苏醒的开始吧。”

在海口举办的韩少功作品研讨会上致答谢词《困惑与信心》中,他说“思考者的一切努力,包括政治斗争,都是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而美好的社会就是吃得好、喝得好、玩得好的社会,但一旦到了吃得好、喝得好、玩得好的时候,思想似乎就只能退场了,甚至必须滚蛋了。”

“我会心情非常复杂地祝福中国人民越来越幸福,祝福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幸福,但我知道这种幸福的世界一定是平庸的世界,就像一个少见疾病的时代,必定是良医迅速减少的时代。”

“一个幸福亦即平庸的时代,不可避免地将会滑向危机和灾难,那么,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可以准备很多思考,准备很多的理论和文学,就像老鼠挖洞准备粮食一样,以备未来之需。一种良好的文化准备,也许能使全社会将来对危机和灾难的反应,使全社会大规模的行动,更多一些建设性。有建设性和无建设性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前者能避免以暴易暴,避免一种黑暗代替另一种黑暗,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循环。因此,这种文化准备的意义,不在于眼下市场的畅销或者权力的奖赏,而在于未来的读者和观众,在于我们对真理的信心。”

他道出了一个思考者思考的原因,在市场与权力奖赏冷遇的情况下坚持思考与写作的理由,(其实韩老师的作品并没有被市场与权力奖赏淡忘)让那些认真生活,热爱思考的人得到支持与鼓励。

我以为,读书与思考和写作一样也是一种准备,有这种准备和没有这种准备是不一样的,这让我们面对人生无常的变化时能够更加从容与优雅一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