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芍药的功效作用与主治,赤芍药的保健与食疗

 鉴益堂 2021-03-26

                         【科属与别名】

赤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芍药等的根,又名红芍药(《圣济总录》)。处方名赤芍、炒赤芍。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苦,性凉。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红斑、皮疹、舌苔红绛;血热妄行、吐血、衄血;闭经;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病症。

【传统方剂】

(1) 赤芍药散(《证治准绳》) 赤芍药、牡丹皮、茯苓、白芷、柴胡,治疗闭经发热。

(2) 其他 在治疗温病热入血分、高热、出血的犀角地黄汤和清瘟败毒饮中有赤芍,用以清热凉血。在治疗痹证关节酸痛的蠲痹饮、独活寄生汤、三痹汤中,用赤芍或芍药,以活血通络。

【主要成分】

赤芍主要含芍药苷类和丹皮酚类成分。

1. 芍药苷类

赤芍药的成分与白芍药大致相同。都主含芍药苷,但量上有差异。《中国药典》规定芍药苷含量不得少于2%。赤芍还含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苷元、没食子酰芍药苷。

2. 丹皮酚类

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

3. 其他

赤芍药还含有胡萝卜苷,苯甲酸,β-谷甾醇,鞣质,挥发油等成分。

【药理作用】

1. 抗凝抗栓塞作用

(1) 抗血小板聚集 赤芍药和芍药苷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并不影响血小板数量。

(2) 抗凝血作用 赤芍药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赤芍药煎液能显著延长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赤芍药与红花等量同用,能起最强的协同抗凝效果。

(3) 抗血栓形成 赤芍药煎液具有较强的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

(4) 激活纤溶 赤芍药煎液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并能明显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5) 降脂和降黏作用 对实验性血管粥样硬化家兔,赤芍药浸膏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高黏滞血症,赤芍精可显著降低全血黏稠度。

2. 对心血管作用

(1) 扩冠状动脉作用 赤芍药有直接的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增加犬的冠状动脉流量,降低冠状动脉阻力。

(2) 保心作用 赤芍药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明显抑制ST-T波的抬高。赤芍药可缓解烫伤后大鼠的心功能损害。

(3) 降低肺动脉高压和门脉高压 赤芍药对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均有良好的缓解效果,此作用优于川芎嗪,表现为肺血管扩张,肺血运改善,肺动脉压下降,心输出量增加,心肺功能均得到改善。

对犬急性实验性门静脉高压,赤芍注射液可显著的降低其压力。

(4) 抗动脉粥样硬化 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赤芍药可使主动脉斑块面积显著减少,此作用较硝苯啶强,并可见主动脉内膜所含之总胆固醇、钙、磷脂均显著降低。血浆LPO显著降低至正常;使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降低。

3. 调节免疫和抗炎作用

(1) 抑制体液免疫作用 赤芍药可显著抑制溶血素生成,醇提物对小鼠脾脏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 调节T淋巴细胞作用 赤芍药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对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小鼠,赤芍药对淋转无影响,但可使Ts的异常增高平抑至正常水平,表明能抑制Ts功能。

(3) 抗变态反应 赤芍药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赤芍药正丁醇提物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活性显著增强,并使肝重量明显增加。但赤芍药水提物和醇提物无明显影响。

(5) 抗炎作用 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丹皮酚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 保肝作用

赤芍药具有保肝作用。赤芍药静脉注射可使大鼠肝萎缩程度明显减轻,降低转氨酶;可明显保护肝细胞膜和细胞器的损伤,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赤芍药可改善肝炎后肝纤维化,促进肝纤维组织重吸收。其保肝和抗纤维化的机制与改善肝内微循环,降低门脉压,提高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等有关。

5. 解痉和抗胃溃疡作用

芍药苷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能抑制胃、肠、子宫等平滑肌痉挛。芍药苷和丹皮酚能显著抑制大鼠应激性溃疡和胃酸分泌。

6. 其他

(1) 镇静、镇痛作用 芍药苷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抗惊和解热作用。芍药苷与甘草提取物混合,在镇静、镇痛、抗惊和降低体温方面均有显著的增效协同作用。丹皮酚也有显著的镇静、抗惊厥作用。

(2) 对肿瘤影响 赤芍药水提物可显著促进艾氏腹水癌和W256鼠腹水的形成,明显缩短存活时间,赤芍药水提物可显著促进Lewis肺癌和S180细胞的肺转移。

赤芍药水提物与化疗药同用,能显著增强环磷酰胺(CTX)和甲氨蝶呤(MTX)的抗癌作用。

(3) 有利于肝细胞 赤芍药能显著增强肝细胞DNA的合成。

(4) 增强耐缺氧能力 赤芍药能降低大鼠线粒体的耗氧量,赤芍药腹腔注射可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其作用强于丹参。

(5) 抗菌、抗病毒 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7. 体内过程

赤芍药静脉注射药后10min,大多数组织药浓度已达高峰,以肝、肺最高,心、脾次之,脑、胎盘再次。赤芍衍生物801能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静脉注射5min于脑中即达药浓高峰。芍药苷部分以原形经尿和胆汁排泄。

【临床应用】

1)赤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报道需大剂量使用,或与柴胡等同用。

2) 肺源性心病和肺动脉高压: 赤芍口服或用注射液,可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3) 冠心病和脑梗死: 改善胸闷胸痛症状和缓解心绞痛,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

4) 急性乳腺炎和急性淋巴结炎: 赤芍药与黄芩、蒲公英等同用。

5) 血管炎和紫癜紫斑: 包括免疫病之血管炎、紫癜紫斑,过敏性紫癜等。

【剂量与用法】

(1) 药典剂量 6~12g。

(2) 临床常用剂量 6~12g。

(3) 大剂量 15~30g。

(4) 使用方法 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临床体会】

1. 关于赤芍、白芍之分

《本草纲目》等历代本草书上只有芍药一药。但包含了赤芍药和白芍药二药的内容,论述时是有分有合的。说明古书中尚没有将赤芍、白芍二药完全分开。

《神农本草经》记载: 芍药,“生川谷”可见是野生的。芍药分赤芍、白芍始于陶宏景《本草经集注》,是以花的颜色而分赤白。药用部位是根。根的颜色之分是《本草纲目》提出的,芍药“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宋代开始以栽培芍药供药用。赤芍药、白芍药分为两味药,各有功效、主治,始于宋《太平圣惠方》。

自清代起白芍为栽培品,赤芍为野生品,沿用至今。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上的芍药尚未分赤、白二味。其著名方剂如桂枝汤、芍药甘草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当时所用的芍药应是野生的,包括了赤芍药和白芍药。是后人将经方定为白芍药。而且历代的许多著名方剂也是用白芍药的多,用赤芍药的少。

犀角地黄汤出自唐初《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方中用的是芍药。在《温病条辨》和《血证论》中用的是生白芍药。现代许多书上都改用了赤芍药,已经基本得到了公认。

《本草纲目》16个附方中,用白芍药的有9个,用芍药的有3个,用赤芍药的只有4个。用白芍药和芍药的方剂主要治疗腹痛和各种出血;用赤芍的方剂主要治疗各种出血,而不用于腹痛。说明其临床使用范围已初步得到分离,但还不是分得很清楚。

赤芍在古代作为君药的著名方剂极少。大多是作为辅助药使用的。四物汤之芍药是作为佐药,养血以白芍药为主,活血以赤芍药为主;在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等著名方剂中所用的芍药,现用的都是赤芍药,并作为凉血化瘀的配伍药而使用的。在《医林改错》活血化瘀六方中有五方明确是用赤芍药的,也是作为配伍药而使用的。

2. 赤芍药与丹参、牡丹皮、川芎四药的比较

赤芍有凉血化瘀功效,丹参、牡丹皮与之有相似之处,赤芍药在活血方面,与川芎相近:

在抗凝血抗栓塞方面;在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方面;在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在降低肺动脉高压和门脉高压方面;在保肝抗肝纤维化方面,丹参、牡丹皮,赤芍药、川芎四药都有相同之处。但在临床应用上,丹参、丹皮、川芎较赤芍药更为普及,在研究方面,丹参酮、丹皮酚,川芎嗪也更为深入。

四药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药理研究方面提示,在降低肺动脉高压作用上赤芍药优于川芎嗪,在抗缺氧作用上赤芍药优于丹参。在临床使用方面,抗凝血抗栓塞,赤芍药优于川芎;治疗高血压,川芎优于赤芍药;治疗冠心病,丹参优于赤芍药。这些药虽各有其侧重点,但在临床活血化瘀时,常一起配伍同用。

3. 关于免疫

在免疫方面,丹参是免疫增强药,赤芍药、牡丹皮和川芎都是免疫抑制药。在治疗自身免疫病,抑制抗体和抑制炎症时,宜用赤芍药、牡丹皮和川芎。这是符合传统的。古人在治疗瘀点、瘀斑,红斑皮疹一类病证需要凉血化瘀时,是用牡丹皮、赤芍药的;在治疗风湿痹痛,需要活血通络时是用川芎、赤芍药的;在需要增强免疫功能,如感染血瘀时,是用丹参的;在治疗与免疫病无关的一些疾病时,各药是通用的。

4. 关于肿瘤

肿瘤患者,在化疗时,活血化瘀药与之配合,能增效减毒;如单用中药治疗时,能导致癌细胞扩散和转移。赤芍药、丹参、川芎的药理作用都证实了过去的临床观察。

【保健与食疗】

1. 赤芍药的食用与食疗

赤芍药汤液味淡苦,棕色,无特殊气味。

食疗可制作药膳、菜肴、汤肴、火锅、药酒、颗粒、胶囊等,甜、酸、咸、辣、苦五种味道均可相配。用以活血化瘀,降脂降黏,长期使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2. 药膳

赤芍药单味可制作药膳,可与海深色菜肴等相配,或放入火锅。

3. 保健品

(1) 药酒 可制作赤芍药酒,单方或复方,可与当归、地黄、红花等相配。

(2) 颗粒、胶囊 可制作赤芍颗粒、胶囊,单方或复方。

4. 文件规定

赤芍药在有关文件中属于第二类。

【不良反应】

1.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 毒理试验

(1) LD50 赤芍醇提物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0.8±1.39g/kg。芍药苷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9.53g/kg。

(2) 毒性反应 赤芍药与黄芪复方,赤芍药为2.5mg~10mg/kg浓度未见有致突变性,也无抗突变作用。

说明毒性很小。

3. 临床观察

赤芍药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禁忌证】

赤芍药没有禁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