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聚癓瘕治疗活血化瘀通用16方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7-23
 
积聚癓瘕治疗活血化瘀通用16方
 

中药治疗血瘀证的药物也比较多,配伍应用也十分复杂,为提高临床疗效,试对血瘀证的用药规律进行简单介绍。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许多疾病病程中都可出现血瘀证。久病多瘀,慢性病中更多见血瘀证。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很多,其共有症状主要常见局部刺痛,固定不移,癥积包块,瘀块瘀斑,舌质紫暗,以及各种检查出现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治疗血瘀证的药物也比较多,配伍应用也十分复杂,为提高临床疗效,试对血瘀证的用药规律进行简单介绍。

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哪些?活血化瘀也就是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中草药治疗瘀血病证,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调经止痛的作用。那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

    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活血化瘀的中药可根据症状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一、散寒活血化淤

    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淤滞。这里的寒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一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则时,应当分清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和补阳益火活血化淤之法。

    常用药物:温经通阳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如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胡芦巴、仙茅等;活血化淤常选性温的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续断等。

    方剂举例: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等。

    适应证:温经通阳活血化淤运用于外寒客于脉络之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表现外,另见局部苍白、发凉、疼痛得热则缓,舌淡或紫,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紧。常见于动脉的闭塞、狭窄、或痉挛性疾病,此类疾炳早期可以上述症状为主。补阳益火活血化淤法运用于除有上述表现外尚有腹胀便溏,腰膝发冷,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遗精,脉沉细等,常见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由于内外之寒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表现错杂,应分清主次,辨证论治,酌情配伍用药。

    二、祛湿活血化淤

    活血化瘀的中药。即用燥湿或渗湿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淤化。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淤。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淤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健脾温肾利湿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清热利湿,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赤小豆等;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渗利水湿者,如性寒凉之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性偏于温之泽兰、天仙藤等,性平之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方剂举例:五神汤,三妙丸加减,五苓散加减,苓桂术甘汤加减,萆?分清饮加减。

    适应证: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法适用于湿热淤证,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见患部肤红灼热、水肿或疮面湿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急性丹毒、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疾病。健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全身倦怠,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濡缓等,见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恢复期。温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肤冷,全身畏寒,舌淡,苔白润或白腻,脉沉弱等。

    常见疾病有:糖尿病血管病中、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以及下肢静脉性疾病后期。由于内外湿互为,湿性重着,缠绵难祛,一所以临床要辨清主次,慎重配伍。湿聚火煎可以成痰,痰湿同类而有异,治疗上还应选用祛痰之剂,如温化寒痰的白芥子、半夏、白附子等;清化热痰的贝母、瓜蒌、瓦楞子、猫爪草、海藻、昆布以及行气消痰的莱菔子、薤白、橘红、陈皮等,配合应用,以增加疗效。

    三、理气活血化淤

    活血化瘀的中药。即用理气的药物,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使血活淤化。气之为患,不外乎气滞、气虚、气逆三个方面。而四肢血管病症又以气滞、气虚多见。气为血帅,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所以气机不畅,郁滞不行则血行为之涩,而致血淤,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而成淤。反之,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淤既成又致气滞,在病理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气血密切相关,决定了理气法在血管病症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又由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所以舒肝行气在四肢血管病症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临床上具体应用时还须分辨行气和益气活血化淤二法的应用。 
    
    常用药物:疏肝行气性偏凉如柴胡、川楝子、郁金等,性偏温之佛手、青皮、枳壳等;以及性平之香附、香橼等。益气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炙甘草等。

    方剂举例:血府逐淤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

    适应证:疏肝行气活血化淤适用于肝郁气滞血淤证,凡四肢血管病症均可酌情使用,尤宜于病情随情志刺激而变化,或患者忧郁不安者,益气活血化淤适用于气虚血淤证,主要现象为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病久体倦、纳差、气短、心悸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症,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病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深静脉炎的后期,同时必须注意,行气太过易耗气,温燥之品能伤阴,临床应用宜慎重。

    四、清热活血化淤

    活血化瘀的中药。即用寒凉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清解热邪,以使络宁血活淤化。是“热者寒之”之义。“夫脉者,血之府也”,所以热邪侵入脉络多及血分;又有热之甚即为毒,热邪灼津伤阴,虚热内生。“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阻滞脉道,而成血淤,由此可见,具体应用清热活血化淤法时,首先应分清虚实,和在气在血。从而推演出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养阴清热活血化淤三法。

    常用药物:清热凉血如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生地、玄参、大青叶等;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千里光、土茯苓等;养阴清热如生地、玄参、天花粉、白芍、麦冬、沙参、地骨皮、知母、黄柏等。活血化淤如兼清热凉血之牡丹皮、紫草、丹参、赤芍、郁金、凌霄花、鬼箭羽等,兼清热解毒之红藤、虎杖、败酱草、金荞麦、落得打等。

    方剂举例:五味消毒饮合清营汤加减;四妙勇安汤加减。

    适应证:清热凉血活血化淤运用于血热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皮肤发红,灼热,淤斑色红或紫,舌红绛,脉数等,常见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浅静脉炎,复发性丹毒,红斑性肢痛症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运用于热毒淤滞症,主要表现如上述(除舌脉外),还可伴溃疡,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坏疽早期或合并感染时。养阴清热活血化淤法适用于阴虚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且病程较长,局部发热恶凉恶热,或伴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后期,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来看,清热活血之法常因病情中实热与虚热难分,热邪与热毒没有明显的界线而三法常相合而用,但又必须辨清主次轻重,相应而用。

    五、补血滋阴活血化淤法

    活血化瘀的中药。即用补血滋阴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增加血液使其充盈脉道,血活淤化。血液在脉道中流行,血量充沛则脉道充盈;血液虚少,阴津不足则脉道萎闭,继而成淤。所以应补血滋阴,增液盈脉,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补血滋阴药如生熟地、阿胶、首乌、枸杞子、龙眼肉等,活血兼补血者如鸡血藤、当归等。

    方剂举例:四物汤加减。

    适应证:血虚血淤症,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多为久病体弱、头晕、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爪色淡、心悸、舌淡、脉细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早期或后期。

    六、平肝潜阳活血化淤

    活血化瘀的中药。即用平肝潜阳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使阳潜血和,络通血活,而得到淤化之目的。肝阳升发太过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脉络壅塞,可致血淤。故应平肝潜阳,解除壅阻,以化血淤。

    常用药物:钩藤、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鳖甲、刺蒺藜、天麻、石决明等。活血化淤如性偏凉润之丹参、牡丹皮、玄参、赤芍、牛膝、郁金、凌霄花等。

    方剂举例:镇肝熄风汤加减。

    适应证:阳亢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为头胀痛、眩晕、眼花、耳鸣、情绪易激动,并见腰痿足软,脉弦紧等。常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胸腹主动脉型)及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伴脑动脉硬化者。

 
根据药理研究选用中药;
  

  从现代医学理化检查来看,血瘀证多见于血液动力学改变或血液形态的异常。对此,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选用中药,结合上述辨证用药,会收到更好的疗效。
  
  益母草、丹参、川芎、郁金、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延胡索、三棱、莪术、刘寄奴、水蛭可降全血度。
  
  乳香、没药、三棱、莪水、桃仁、山楂、郁金、刘寄奴可降血液粘滞性。
  
  川芎、红花、五灵脂可降低血小板黏附性。
  
  当归、川芎、赤芍、红花、刘寄奴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性。
  
  活血化瘀药的分类应用;
  
  治疗血瘀证主要使用活血化瘀药,根据活血化瘀药的功效和性质分类如下:
  
  一是活血止痛药,如延胡索、乳香、没药、三七、丹参、川芎、赤芍、当归、郁金、姜黄、苏木、怀牛膝、王不留行。用于瘀血疼痛,药理研究证明这些药有镇静止痛作用。
  
  二是活血消肿疗伤药,如三七、姜黄、丹参、桃仁、红花、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自然铜、乳香、没药、苏木、穿山甲。用于外伤或出血等所致的血瘀肿胀。
  
  三是破血消癥药,如水蛭、蟅虫、虻虫、穿山甲、三棱、莪术、大黄、刘寄奴。此类药活血力最强,用于瘀血日久之癥积包块。
  
  四是活血调经药,如益母草、桃仁、红花、泽兰、当归、王不留行、五灵脂、凌霄花、月季花、丹参、牛膝、穿山甲。此类药有通经之功,用于妇女月经色黑,伴有血块,月经不调,经闭或痛经
  
  五是活血通痹药,如鸡血藤、川芎、牛膝、乳香、虎杖、丹参、天仙藤,穿山甲。用于血瘀经络,关节肿胀变形疼痛的痹证,如各种关节炎等症状。
以上介绍了几种活血化瘀的中药,虽然同是活血化瘀的中药,但是其药物作用特点不一样,那所用的药物也就不一样,那在需要服用活血化瘀药的时候一定要先弄清楚是哪一类型的病症,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一,膈下逐瘀汤

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1 基本简介 

  【源】《医林改错》卷

  【组成】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用法】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2 适应症状 

  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各家论述 《医林改错注释》: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膈下逐瘀汤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力。

  【方歌】膈下逐瘀桃牡丹,赤勺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二,少腹逐瘀汤

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1 正文

  少腹逐瘀汤

2 来源

  <医林改错>卷下。

3 组成

  小茴香少腹逐瘀汤(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

4 用法

  水煎服。

5 功用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6 主治

  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7 方论

  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三,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是一剂活血祛瘀方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瘀血。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1 正文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2 来源

  《医林改错》卷上。

3 组成

  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

4 用法

  水煎服。

5 病机

  胸中血瘀,气机阻滞。

6 辩证要点

  胸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7 现代运用

  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与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精神抑郁等属瘀阻气滞者。

8 配伍特点

  活血与行气相伍;祛瘀与养血同施;升降兼顾。

9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10 主治

  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11 主要适应病 

  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其它:色素沉着、尿血、多汗症、低热、乳房纤维瘤、三叉神经痛、脑瘤、慢性荨麻疹、痒疹、慢性咽炎、盗汗、哮喘、胸壁挫伤、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及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等。(选自《中国历代名医学术经验荟萃丛书》)

12 方论

  本方原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王清任认为隔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于是根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创立此方。

  本方从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故名“血府逐瘀汤”。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活血调气之功。

13 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桔赤芍熬,柴胡芎枳加牛膝,活血化瘀功效高。

14 实验研究

  1.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中成药研究》1988(7):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并可防止由于微循环紊乱而致的血压急剧下降。证明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应。2.凝血作用和抗凝作用 《浙江中医杂志》1981(10):428,本方静脉制剂在试管内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和凝血酶凝固时间,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复活肝脏清除能力。

四,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痛,经久不愈者。

1 基本信息

  身痛逐瘀汤名称:身痛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秦艽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没药6克、 当归9克、 灵脂6克(炒)、 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龙6克(去土) 。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加减: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耆30~60克。

2 古老方论

  本方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五灵脂、地龙行血舒络,通痹止痛;秦艽、羌活祛风除湿;香附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蠲痹止痛之功。

3 药理作用

  有抗炎,镇痛,抗过敏等作用。

  1、抗炎:给大鼠灌胃身痛逐瘀汤混悬液,日1次,每次3ml/只,连续3日。结果表明,身痛逐瘀汤可降低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或减少炎性渗出,具有抗炎作用。

  2、镇痛:给大鼠灌胃身痛逐瘀汤混悬液,日1次,每次3ml/只,连续8日后,腹腔注射(iP)0.3%醋酸0.2ml引起疼痛,然后计数20分钟内动物扭体反应数。结果表明,身痛逐瘀汤混悬液有明显镇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3、抗过敏作用:给小鼠灌胃身痛逐瘀汤混悬液,每次0.3ml/只,连续9日,于第4日在小鼠尾根皮下注射50μlSRBC悬液(含SRBC109),致敏第五天测量致敏前后尾部宽度。结果表明,身痛逐瘀汤混悬液对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4、抑制溶血素反应:依前法给小鼠灌胃身痛逐瘀汤混悬液,9日后检测溶血素反应。结果表明,身痛逐瘀汤混悬液对小鼠的特异性溶血素反应有抑制作用。

五,通窍活血汤

1 简介

  【来源】弘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9克(研泥) 红枣7个(去核) 红花9克 老葱3根(切碎) 鲜姜9克(切碎) 麝香0.15克(绢包)
  【用法】用黄酒250毫升,将前七味煎至150毫升,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功用】活血化瘀,通窍活络.用于血瘀所致的斑秃,酒渣鼻,荨麻疹,白癜风,油风等.通窍活血汤  【主治】偏头痛,日久不愈,头面淤血,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

2 用法用量

  用黄酒半斤(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2两,不可少),煎前7味至1钟,去滓,入麝香再煎2沸,临卧服。大人每日1付,连吃3付,隔1日再吃3付;若7-8岁小儿,两晚吃1付;3-4岁小儿,3晚吃1付。麝香可煎3次,再换新的。头发脱落,用药3付发不脱,10付必长新发;眼疼白珠红,无论有无云翳,先将此药吃1付,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1日2付,2-3日必全愈;糟鼻子,无论20-30年,此方服3付可见效,20-30付可全愈;耳聋年久,晚服此方,早服通气散,1日2付,20-30年耳聋可愈;白癜风、紫癜风,服3-5付可不散漫,再服30付可痊;紫印脸,如3-5年,10付可愈,若10余年,20-30付必愈;青记脸如墨,30付可愈;牙疳,晚服此药1付,早服血府逐瘀汤1付,白日煎黄芪8钱,徐徐服之,1日服完,1日3付,3日可见效,10日大见效,1月可全愈;出气臭,晚服此方,早服血府逐瘀汤,3-5日必效;妇女干劳,服此方3付或6付,至重者9付,未有不全愈者;男子劳病,轻者9付可愈,重者18付可愈,吃3付后,如果气弱,每日煎黄耆8钱,徐徐服之,1日服完,此攻补兼施之法;若气不甚弱,黄耆不必用,以待病去,元气自复;交节病作,服3付不发;小儿疳证,用此方与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3方轮服,未有不愈者。

3 临床应用

  1.中风:用通窍活血汤治疗中风34例。其中脑溢血14例(均经西医抢救和治疗3-7天,病情已相对稳定,没有继续恶化)、脑血栓形成20例。其临床表现:浅昏迷9例,失语14例,语言障碍14例,二便失禁17例,半身不遂34例。均予赤芍9g,川芎9g,红花9g,红枣10枚,鲜生姜3片,老葱3根,冰片0.1g,黄酒1钟。加减法:若见气虚者,加黄芪60g;阴虚者,加玄参20g,生地30g;肝阳上亢者,加羚羊角粉0.3g,石决明30g;风盛者,加僵蚕9g,天南星9g;兼腑实者,加小承气汤。本组14例出血性中风从发病3-7天开始服中药治疗,基本恢复率为78.5%;而20例缺血性中风病例病程较长,基本恢复率为65%。
  2.白癜风:作者应用通窍活血汤治疗白癜风128例,其中110例治愈(病变部位颜色恢复正常),18例也有不同程度好转,疗效满意。

4 各家论述

  1.《医林改错评注》:方中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葱、姜通阳,麝香开窍,黄酒通络,佐以大枣缓和芳香辛窜药物之性。其中麝香味辛性温,功专开窍通闭,解毒活血(现代医学认为其中含麝香酮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心血系统,具有一定抗菌和促进腺体分泌及兴奋子宫作用),因而用为主要药;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
  2.《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妇女干血劳或小儿疳证,都因瘀血内停,新血不生所致,必须活血化瘀,推陈致新。本方用活血通窍之品治疗劳症,深得此法。方中麝香为君,芳香走窜,通行十二经,开通诸窍,和血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为臣,活血消瘀,推陈致新;姜、枣为佐,调和营卫,通利血脉;老葱为使,通阳入络。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窍之功。

六,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汤是一剂活血祛瘀的方药,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跌打损伤。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1 基本方源

  《医学发明·中风同堕坠论》治从高坠下,恶血留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者。 黄帝针经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行下于胁,则伤肝。肝胆之经,俱行 于胁下,经属厥阴、少阳。

2 基本组成

  柴胡半两[9g] 瓜蒌根 当归各三钱[各9g] 红花甘草 穿山甲炮,各二钱[6g] 大黄酒浸,一两[12g]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9g]

3 基本用法

  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30g),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大温服 之,食前,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煎服法]

4 基本病机

  外伤损络,血离经脉,停于胸胁。

5 配伍特点

  升降并用,祛瘀而不伤阴血。

6 辩证要点

  胸胁瘀肿疼痛,痛不可忍。

7 现代运用

  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乳腺增生症等属血瘀停滞者。

8 基本方歌

  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俱,

  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血酒煎去。

9 基本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病机分析]

10 基本功用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11 基本方析

  ┌大黄(酒制,重用)──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

  君││二药一升一降,调畅

  │┌疏肝理气,使气行血活│

  └柴胡││气机,攻散胁下瘀滞。

  └引药归肝经┘

  ┌当归 ┐

  │ │

  臣│桃仁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 │

  └红花 ┘

  ┌穿山甲──破瘀通络

  佐│

  │┌入血分消瘀血而续绝伤

  └天花粉│

  └又能清热散结消肿

  使──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12 本方特色

  本方特殊煎服意义] [复元活血汤、一贯煎、龙胆泻肝汤逍遥散治胁痛鉴别]

  1.本方用治跌打损伤。以胁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为证治要点。[本方临证加减运用]

  2.可用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属血瘀气滞者。

13 方论选读

  《成方便读》:“夫跌打损伤一证,必有瘀血积于两胁间,以肝为藏血之脏,经行于两胁,故无论何经之伤,治法皆不离于肝。且跌仆一证,其痛者在腰胁间,尤为明证。故此方以柴胡之专入肝胆者,宣其气道,行其郁结。而以酒浸大黄,使其性不致直下,随柴胡之出表入里以成搜剔之功。当归能行血中之气,使血各归其经。甲片可逐络中之瘀,使血各从其散。血瘀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花粉清之。痛盛之时,气脉必急,故以甘草缓之。桃仁之破瘀,红花之活血。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矣。”

  附方一

  七厘散(《良方集腋》)

  方源:《补注洗冤·录集证》宋慈。卷五·救急方下。[释名]

  组成:血竭一两 麝香 冰片各一分二厘 乳香 没药 红花各一钱五分

  朱砂一钱二分 儿茶二钱四分

  用法:上八味,研极细末,收贮瓷瓶,黄蜡封口。急用干渗,定痛止血,先以药七厘(1~2g)冲烧酒服之,量伤口之大小复用烧酒调敷。

  功用: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外敷止血生肌。

  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

  方解:

  血竭┐

  │行气祛瘀,消肿止痛

  红花┘

  儿茶 ── 清热止血

  朱砂 ── 镇心安神

  麝香┐

  │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

  冰片┘

  《医学发明》卷三

  【处方】柴胡15克,瓜蒌根,当归各9克,红花,甘草,穿山甲(炮)各6克,大黄(酒浸)30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50个。

  【制法】上药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疏肝通络,活血祛瘀。治跌打损伤,恶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或小腹作痛,或痞闷及便毒初起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25毫升,酒75毫升,同煮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时大温服之。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备注】方中柴胡疏肝胆之气,当归养血活血,山甲破瘀通络,桃仁、红花祛瘀生新,蒌根润燥散血,甘草缓急止痛,重用大黄荡涤凝瘀败血。诸药合用,气血畅行,肝络疏通,则胁痛自平。张秉成云:“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矣。”故方以“复元”为名。

  【摘录】《医学发明》卷三

  《医方一盘珠》卷二

  【处方】玄胡1.5克,当归6克,甘草1.8克,山甲2.1克,熟庄黄9克,桃仁5~7粒(研),红花0.9克,花粉1.5克。

  【功能主治】治腰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方一盘珠》卷二

 

七,丹参饮

本品之处方来源于《时方歌括》卷下,主要有抑菌,抗炎,镇静镇痛,抗凝,扩冠等作用。

1 基本介绍 

  〖组成〗 丹参 一两[30g] 檀香 砂仁 各一钱半[4.5g]
  〖用法〗 以水一杯,煎七分服。
  〖主治〗 血瘀气滞,心胃诸痛。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运用〗
  1.本方是化瘀行气止痛之良方。以心胃诸痛,兼胸闷脘痞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以及心绞痛等,由于气滞血瘀所致者。
  〖使用注意〗因方中丹参有活血作用,且用量较大,故出血性疼痛慎用本方。孕妇忌用。
  [方歌]丹参饮中用檀香,砂仁合用成妙方,血瘀气滞两相结,心胃诸痛用之良。
  〖药理作用〗
  1.抑菌、抗炎 丹参饮及组成药有抗感染、抗炎症及解热作用,对鼠的感染性关节肿及实验性腹腔感染动物有保护作用,对结核杆菌、霍乱孤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2.镇静、镇痛 丹参饮组成药,药理研究证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与安定相似,复方丹参制剂可降低家兔脑电图自发电活动振幅,对多种疼痛有镇痛作用。
  3.抗凝 丹参饮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分钟血小丹参饮板聚集抑制率为24.4%,与阿司匹林比较无明显差异。
  4.扩冠 丹参饮可扩张冠状动脉,使冠脉流量增加,对周围血管也有扩张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当心功能不全时,可以改善心收缩力,促进侧支循环及体内血液的再分配,这样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浆粘度,加速红细胞电泳率,改善红细胞压积,进而改善微循环,对于冠心病患者血液的“粘、聚、滞”倾向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5. 毒理作用 丹参制剂毒性较低,用临床剂量的20-30倍,连续给家兔灌胃2周,未见毒性反应,体重、血象及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

 

八,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以桂枝、茯苓、牡丹、桃仁为主要原料制成。本品为包糖衣薄膜衣或包炭衣浓缩水丸,除去包衣后显黑褐色;味甜、微辛辣。主治活血,化瘀,消症。用于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方剂名称

桂枝茯苓丸(别名:夺命丸、牡丹丸、夺命丹、仙传保命丹、安禳丸)

用法用量:口服,大丸一次6丸,小丸一次9丸,一日1~2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药物组成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1]

中文名称:桂枝茯苓丸(别名:夺命丸、牡丹丸、夺命丹、仙传保命丹、安禳丸)

定义: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方。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为丸,和兔屎大。每日一丸,食前服。不知,加至三丸。

《金匮》卷下。方剂主治(《金匮要略*妇女妊娠病》原文)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2]

附注

夺命丸(《妇人良方》卷十二)、牡丹丸、夺命丹(《普济方》卷三五七)、仙传保命丹、安禳丸(《胎产心法》卷中)。本方方名,《张氏医通》引作“桂心茯苓丸”。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5nm。理论板数按肉桂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肉桂酸对照品10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用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肉桂酸5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切碎,混匀,取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丸含桂枝以肉桂酸(C9H8O2)计,不得少于0.072mg[3]

毒性试验

桂枝茯苓丸皮下注射给药,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82.O±10.9g/kg。灌胃250g/kg剂量,腹腔注射51.8±6.98g/kg。25只小鼠无一死亡,并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

理化性质

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射线细胞径向纵断面呈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连珠状增厚,常与木纤维连结。石细胞橙黄色,贝壳形,壁较厚,较宽的一边纹孔明显。

(2)取本品6g,切碎,加乙醚50ml,低温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备用,滤液低温挥去乙醚,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2)项下的药渣,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用以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ml,弃去水洗液,将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O.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5nm。理论板数按肉桂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肉桂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桂枝以肉桂酸(C9H8o2)计,不得少于0.10mg。

临床应用

①症瘕(宫外孕)《山东医刊》(1966;3:15):宓某某,女,25岁。结婚8年未生育,四年前流产一次。这次月经两个月未来,前两天小腹突然疼痛剧烈,下坠,阴道点滴下血,血色紫黑。面黄瘦,语音低微,精神不振,急性病容,少腹疼痛拒按,舌苔白,脉沉滑。西医妇科检查:宫体增大如鸡卵,后穹窿饱满、触痛,似囊样感,宫体后与右侧附件有拳头大包块,压痛明显。西医诊断:子宫外孕。中医诊断:症积瘀血。患者拒绝手术,故以中药与桂枝茯苓丸,服3次后,第2天腹疼减轻,阴道下血成淡红色血水,其量增多,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又继续服至3天时,流出1块扁园形血块,淡红色,似烂肉状,并继续下黑紫色血,其量减少,腹痛消失,(但仍有压痛),脉搏沉缓;又续服3天,下血停止,腹部压痛消失。后穹窿稍有饱满,无压疼,中位子宫,附件双(一)。又继续服药2天后,所下血色变为鲜红,量多;改服加减胶艾汤2剂,下血停止,一切症状消除。继续观察1月,患者身体健康,月经来潮1次,持续4天。

②产后恶露不净《蒲辅周医案》:陈某某,女,成年,已婚。1963年5月7日初诊:自本年3月底足月初产后,至今四旬,恶露未净,量不多,色淡红,有时有紫色小血块,并从产后起腰痠痛,周身按之痛,下半身尤甚,有时左少腹痛,左腰至大腿上3分之1处有静脉曲张,食欲欠佳,大便溏,小便黄,睡眠尚可,面色不泽,脉上盛下不足,右关弦迟,左关弦大,寸尺俱沉涩,舌质淡红无苔,由产后调理失宜,以致营卫不和,气血紊乱,恶露不化。治宜调营卫,和血消瘀。处方:桂枝1钱5分,白芍2钱,茯苓3钱,炒丹皮1钱,桃仁1钱(去皮),炮姜8分,大枣4枚,服5剂。16日复诊:服药后恶露已尽,少腹及腰腿痛均消失,食欲好转,二便正常,脉沉弦微数,舌淡无苦。瘀滞已消,宜气血双补,十全大补丸40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服后已恢复正常。③盆腔炎《新中医》(1975;6:40):以桂枝茯苓汤治疗盆腔炎50例,其中慢性盆腔炎35例,治愈27例,疗效达77.1%,疼痛症状消失平均为16.4天,附件压痛减轻平均为18天,附件压痛消失平均18.9天。亚急性盆腔炎10例,治愈8例,疼痛症状消失平均为6.8天,附件压痛减轻平均为11.1天。急性盆腔炎5例,治愈4例,急性期合用各种抗菌素治疗。其余例数均为无效。

桂枝茯苓丸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公元前206年)。本方是活血化淤、消(包块)的名方。不仅为治疗淤血肿块提供了有效的方药,而且在理论上给人们治疗淤血块以启迪。

现代临床应用

◆ 桂枝茯苓丸最初用于治疗因包块引起的妊娠胎动不安。

◆ 凡妇人经、胎、产之疾属淤血阻滞胞宫者,皆可用本方祛淤消。

◆ 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淤血阻滞者。

◆ 应用本方的要点是:妇人小腹宿有包块,腹痛拒按,或下血色晦暗而有淤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现代用法】

多作汤剂,上5味各9克,水煎服;也可作蜜丸,上5味各等分,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90~110克,制成大蜜丸,每日服3~5克。中成药用法为:蜜丸,6克/粒,l粒/次,1~2次/日;浓缩丸,0.22克/粒,6粒/次,2次/日。

【古代用法】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上五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1丸,无效加至3丸。

【功能】活血化淤,缓消块。

【主治】淤血留结胞宫。妇女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或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

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说:“妇人素有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音胚,指凝聚的血——编者注)也。所以血不止者,其不去故也,当下其,桂枝茯苓丸主之。”这段有关桂枝茯苓丸的记载颇难理解。古人也曾指出:“此条文意不纯,其中必有缺文。”从整体来看,这段文字表达了这样的意思:(1)因病(腹腔中有包块的疾病)而引起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者,应当治疗病,去则胎安;(2)有病可导致下血不止;(3)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淤、消散症块的功能。

①《金匮玉函经二注》: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能去恶血;茯苓亦利腰脐间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散以桂枝之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缓以桃仁、丹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渗,利而行之。

②《金匮要略方义》:本方为化瘀消症之缓剂。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则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庶可去瘀养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寓有湿祛血止之用。综合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制作蜜丸,用法从小量开始,不知渐加,亦有下症而不伤胎之意,更示人对妊娠病证应持慎重之法。如此运用,使症消血止,胎元得安,故本方为妊娠宿症瘀血伤胎之良方益法。

主要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内分泌功能,抗炎,镇痛,镇静,抗肿瘤等作用。

1.改善血液流变性

 (1)降低血粘度:本方2g/kg静注或6g/kg口服家兔1.5小时后,全血还原比粘度、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减少。表明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是与血浆中链状高分子物质主要是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有关。对“激素性血瘀证”的实验大鼠清理模型用本方人用量的10、20、40倍口服,能使血液粘度得到改善。另外,本方有延长T,T(凝血酶时间)的趋势和恢复AT-Ⅲ(抗凝血酶Ⅲ)活性的效果,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与血细胞数以外的因素有关,即改善血浆因子作用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2)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通过对老龄大鼠的研究发现,老龄大鼠高比重的红细胞增加,变形能力降低,而本方能抑制其变形能力下降,给老龄大鼠负荷胆固醇,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再降低,本方仍有明显的抑制其降低之功能。利用脑卒中易发性高血压自发性大鼠(SHRSP)对本方进行研究,在SHRP中,在血压上升的同时,其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降低,给予本方后,血压上升被抑制,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被改善。另外,给SHRSP投于右旋糖酐,可使大鼠平均生存日数减少,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降低,给予本方,则平均生存日数延长,红细胞状态改善。

2.抗血小板聚集 

本方水煎利500kg/ml或250mg/ml对胶原或ADP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00%桂枝茯苓丸稀释至50%和25%,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有轻度抑制, 对凝血酶原时间(PT)则无明显作用,对纤溶剂原激酶有抑制作用,表明本方对血凝及血小板系统抑制强,而对纤溶系统作用较弱,这些有助于改善血瘀证之血液高凝、高聚状态。本方900、300、100mg/kg大鼠口服,连续3日,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及有纤维素沉着的肾小球百分率,并呈量效关系,而等量的单味药则无此作用,表明本药抗DIC效果是五味中药混合后而产生。

3.调节内分泌功能 

本方300mg/kg给予大鼠,连续14日,血浆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胸腺嘧啶激酶(TK)活性和子宫湿重都有明显的降低,服用17β-雌二醇的(E2)后,TK活性和子宫湿重的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21倍和2.4倍,而同时服本药,可使E2诱导子宫TK活性和子宫湿重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本药可能具有催乳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及弱抗雌激素的特性。对于“激素型血瘀证”模型鼠的肾上腺萎缩,血中皮质激素水平降低及ACTH试验反应性降低等有一定改善作用,认为本药可能对垂体-肾上腺皮质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临床上发现妇产科患者服本药后,卵泡素及雌二醇量增加,并认为临床疗效与其雌激素样活性有关。

4.抗炎

本方60g/kg口服或lOg/kg 腹腔注射,可抑制蛋清、甲醛等所致大鼠关节肿。半小时起效,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强度相当于腹腔注射20mg/kg氢化可的松。若按此剂量连续给药7日,能显著对抗大鼠炎性棉球肉芽肿增生,提示本药对大鼠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连续给药7日,未发现肾上腺重显著变化,对去肾上腺大鼠的关节肿,仍有明显对抗作用,表明本方抗炎作用的主要途径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调节,而是对炎症过程中的许多环节起直接对抗作用所致。

5. 镇痛 

本方小鼠100g/kg口服或10g/kg皮下注射,可使其热板致癌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且作用持续时间可延长到注射后4小时,另外上剂量本方,对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方及其单味药物芍药、丹皮、桃仁均有镇痛作用。

6.镇静 

本方100g/kg口服10g/kg皮下注射,均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同时也可提高巴比妥阈下催眠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百分率,并且可明显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本方及其单味药桂枝。芍药及丹皮均有镇静作用。

7.抗肿瘤

本方2g同麦秆半纤维素B和卵白糖肽的葡萄糖液(WOG)混合口饲小鼠,共90日,对甲基胆蒽诱发皮下癌的小鼠生存时间无延长作用,但能完全抑制脾的淀粉样变性,如果将本药与灵芝一起和WOG合用,则可使给药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桂枝茯苓丸皮下注射给药,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82.O±10.9g/kg。灌胃250g/kg剂量,腹腔注射51.8±6.98g/kg。25只小鼠无一死亡,并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

九,失笑散

本方所治诸痛,均为瘀血内停,血行不畅所致。用于小肠气及心腹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现用于心绞痛胃痛痛经、产后腹痛宫外孕等属于瘀血停滞者。

1 基本资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产品名称:失笑散

  异名:断弓弦散

  处方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剂型:散剂

  药物组成:蒲黄五灵脂各等份。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宫外孕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6-9g,布包煎服,日1-2次。

  用药禁忌:孕妇忌用,血虚者及无瘀血者也不宜应用。

  不良反应:偶有胃痛等。

2 基本介绍

  《古今名医方论》“失笑”者,忍俊不住而发笑。此方仅二味平易之药,竟能使瘀血疼痛霍然若失,其止痛效果之佳,使人忍不住发出笑声。故称之曰“失笑散”。

  失笑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五灵脂、蒲黄各等分组成,是治疗血瘀作痛的常用方。

  不通则痛,痛则不通,这是中医认识痛证的高度理论概括,也是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失笑散中五灵脂通利血脉、散瘀止痛;蒲黄能行血、止血。二药配用,不仅能活血,而且能止血,共奏祛瘀止痛,推陈致新之功。

  “失笑散”中的“失笑”可理解为“忍不住、不自禁地笑了。”即病人心腹剧痛难忍无以名状,但一经服用本方,其痛即可霍然而失,既痛已止,病人自然会情不自禁地笑了。对“失笑散”,李时珍屡用屡验,称其为“神方”。

  失笑散药性平和,但亦应注意不能滥用,孕妇及血虚证无瘀血者禁用。有些血瘀证用失笑散如果用量过大,或用之过久,也可能出现贫血之类的问题。曾用疏肝利胆药加五灵脂、蒲黄治疗一例慢性总胆管炎(胆囊已摘除)患者症状大为好转,但服药一二月后,血色素、红细胞及血小板等数值都降低,于是停用蒲黄、五灵脂,稍加养血药而得以纠正。

3 药理作用

  主要有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降血压,镇静,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1、抗心肌缺血:用失笑散注射液2g/kg给大鼠股静脉注射,1分钟后注入垂体后叶素0.75u/kg。结果:心肌缺血阴性率给药组为13/19,对照组为2/19,表明本药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2、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蒲黄对家兔或大鼠食饵性高脂血症有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并有升高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作用。对实验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家兔给予蒲黄,冠状动脉中、小主支阻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兔心肌严重病变,血管周围或远端可见心肌溶解性坏死,而蒲黄组家兔心肌内小动脉极度扩张,心肌变化不明显。全方研究表明,喂以高胆固醇饲料形成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应激(冰水或旋转)心肌,电镜下可见失笑散能明显减轻心肌徽血管的痉挛和线粒体组织的破坏,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揭示本方的某些功效,也是失笑散对冠心病、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药理作用。从血小板形态看,给药组多数呈分散状态,很少聚集,对照组毛细血管管腔有异常收缩峰占69.5%,给药组仅占6.99%,毛细血管腔中血小板检出率,对照组为5.5%,给药组为3.26%。从血小板形态上看,给药组多数呈分散状态,很少聚集,对照组多数聚集成堆,本药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5分钟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28.8%。

  3、镇静,降压:失笑散水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能使小鼠活动明显减少,并有降低血压作用。

  4、提高缺氧的耐受力:小鼠腹腔注射,减压耐缺氧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存活12只,对照组存活3只,差异显著。

4 临床应用

  1.心血管疾病:用失笑散加味(五灵脂、生蒲黄、川芎、桃仁、红花、郁金、赤芍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冠心痛心绞痛46例,1个月为1疗程,l-5个疗程有心绞痛症状的44例中,显效12例,改善27例,无效5例。对症状的显效率为27.30%,总有效率为88.6%、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28.I%。

  2.痛经:用当归、赤芍、五灵脂各15g,川芎、泽兰、蒲黄、牛膝各10g,红花、丹参、元胡12g治疗痛经,于经前2-3日服用,5-7剂为1疗程,服3-6周,显效72例,有效34例,无效2例。

  3.月经过多:用当归9-12g川芎、生蒲黄各6-9g炒五灵脂、桃仁各10g赤芍、生地丹参、续断各12g为基本方治疗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崩漏等症状有明显疗效。59例患者中显效43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4.7%。

  4.子宫内膜异位症:用失笑散加味(炒蒲黄8g,五灵脂12g,血竭、田七粉1.5g(冲服)当归10g)并随证加减治疗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痊愈者1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

  5.肋软骨炎:用生蒲黄、五灵脂各20g研粉加米醋成糊,每日1剂,分2次外敷,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结果:12例患者中有10例2日内肿胀消失,l周内压痛也基本消失。

  6.中期妊娠引产:用五灵脂、炒蒲黄各等量。混合研末,制成丸剂。每次5g,日服2次,从行引产术时开始服用5日。用于辅助中期妊娠引产。82例中,服药组56例,平均年龄26岁,平均妊月5.4月;对照组26例,平均年龄21岁,平均妊月5.7月。两组均用1%利凡诺10ml羊膜腔注射引产,但服药组加服失笑散。结果:服用失笑散的引产病例,自觉症状减轻,引产时间缩短11.3%,出血量减少40%,不顺利者减少32.5%;胎盘胎膜排出比对照组好,不完整数减少12%,而且引产后仅1日即有60%的病例自行排出。对早期妊娠不宜行吸宫术者20例,均为6周以上妊娠,进行了内服本方加味的药物流产临床观察。药物:生蒲黄、五灵脂、川芎、川牛膝、益母草、香附各10g,当归、丹参各15g。上药日服1剂,分2次,连服3-5日。服药后阴道流血,将生蒲黄改炒蒲黄,继服3日停药。如气血亏虚者可再取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以善其后.结果受孕时间越短、疗效越好.认为本方用于中止早期妊娠,可以免除子宫内膜受损及并发症,可作为不宜行吸宫术者的一种补救措施。本方在行结扎木后应用,能防止腰痛、腹痛,一般服1次痛止。

  7.病毒性肝炎:用本方合茵陈蒿汤治疗病毒性肝炎200例,临床治愈率70%,总有效率95%.基本方为:五灵脂、炒蒲黄各10-15g,茵陈30-60g,山栀10g,大黄10-30g。急性黄疸型加黄柏、苡仁、茯苓、郁金、蒲公英、金钱草等;急性无黄疸型加胆草、丹皮、泽泻、茯苓、苡仁、车前子、木通、赤芍等;慢性迁延型加郁金、玄胡、白芍、当归、川芎、白术、鸡内金、苡仁等;慢性活动型加赤芍、丹皮、胆草、醋柴胡、郁金、蒲公英、枳壳、玄胡、蛇舌草等;肝脾肿大型加当归、白芍、川芎、郁金、玄胡、枳壳、制鳖甲、三棱、莪术、蛇舌草等。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139例,治愈112例,占80.6%;好转27例,占19.4%。慢性肝炎61例,治愈28例,占45.9%,好转23例,占37.7%;无效10例,占16.4%。

5 实验研究

  1、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应激心肌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9):552,失笑散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应激心肌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喂饲失笑散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血管松弛,凝集成堆的血小板化为散在,且线粒体破坏减轻。

  2、对低压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中成药研究> 1987(4):32,失笑散具有明显的增强小白鼠对低压缺氧的耐受力,其注射液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白鼠急性心肌缺血有对抗作用,并有明显的镇静和一定的降压作用。

  集注:吴于宣曰经云: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故产后瘀血停滞,三经皆受其病,以致心腹瘀痛,恶寒发热,神迷眩晕,胸膈满闷,凡兹者,由寒凝不消散,气滞不流行,恶露停留,小腹结痛,迷闷欲绝,非纯用甘温破血行血之剂,不能攻逐荡平也,是方用灵脂之甘温走肝,生用则行血,蒲黄辛平入肝,生用则破血,佐酒煎以行其力,应可直抉厥阴之滞,而有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散瘀,不觉诸证悉除,直可以一笑而置之矣。至独圣散用山查一味浓煎,与沙糖童便同服者,何也?山查不惟消食健脾,功能破瘀止儿枕痛,更益以沙糖之甘,遂恶而不伤脾,童便之咸,入胞而不凉下,相得相须,功力甚伟,名之曰独圣,诚不虚也。 [1]

十,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是一种主治疟疾日积不愈的药,胁下痞硬有块,成为疟母。

  〖方源〗 《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疟母

  〖组成〗鳖甲12分(炙),乌扇3分(炮),黄芩3分,柴胡6分,鼠妇3分(熬),干姜3分,大黄3分,芍药5分,桂枝3分,葶苈1分(熬),石苇3分(去毛),厚朴3分,牡丹5分(去心),瞿麦2分,紫葳3分,半夏1分,人参1分,(庶虫)虫5分(熬),阿胶3分(炙),蜂窠4分(炙),赤硝12分,蜣螂6分(熬),桃仁2分。

  〖用法〗 以上23味药,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现代用法:取灶下灰三斤,黄酒10斤,浸灰内滤过取汁,煎鳖甲成胶状,其余二十二味共为细末,将鳖甲胶放入炼蜜中,和匀为小丸,每服3g,每日三次。]

  〖功用〗 消痞化积 活血化瘀 疏肝解郁

  〖方诀〗活血化瘀鳖甲煎,蜂巢蜣妇虫射干;桃硝芩草丹紫桂,参夏姜黄柴芍添。再加石苇胶麦朴,疟母日久瘀在胁;腹痛消瘦女经止,化痰软坚服之痊。

  〖运用〗

  1.本方为消症化结之名方。以胁下癖块,触之鞭痛,推之不移,舌黯无华,脉弦细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肝癌等病,符合上述证治要点者。

  3、还可用于血瘀肝郁型黄疸。

  〖运用〗由于本方长于消症散结,扶正之力不足,若症结而正气虚甚者慎用。

版本一

  【药物名称】鳖甲煎丸

  【主要成分】鳖甲胶、阿胶、蜂房、鼠妇虫、土鳖虫、蜣螂、硝石、柴胡、黄芩、半夏、党参、干姜、厚朴、桂枝、白芍、射干、桃仁、牡丹皮、大黄、凌霄花、葶苈子、石韦、瞿麦。

  【药理作用】

  1.抗肝纤维化作用

  1.1本药中鳖甲、地鳖虫、桃仁有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作用,鳖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故能提高血浆蛋白。

  1.2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血清PC-Ⅲ含量能反映肝内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同时也反映肝细胞的炎症和坏死情况;HA是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血清LN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时显著升高,并可反映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Ⅳ-C合成增多是肝纤维化的早期表现之一。李学斌应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导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中,对照组鳖甲煎丸具有降低PC-Ⅲ,HA,LN,Ⅳ-C,表明鳖甲煎丸对肝脏纤维增生具有抑制作用,是临床治疗慢性肝病的理想药剂。

     谢世平等观察鳖甲煎丸对免疫性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应用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内TGF-β1mRNA,以免疫组化法检测Ⅰ、Ⅲ型胶原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并以西药秋水仙碱作对照,通过实验结果表明鳖甲煎丸能有效地减少Ⅰ、Ⅲ型胶原的生成,能明显抑制TGF-β1mRNA及PDGF-BB、bFG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鳖甲煎丸可以通过抑制TGF-β1及PDGF-BB、bFGF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减少HSC合成Ⅰ、Ⅲ型胶原等ECM,从而起到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贺松其等用复合因素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鳖甲煎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鳖甲煎丸可使模型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并有效抑制肝纤维化组织CTGF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提示鳖甲煎丸可有效治疗复合因素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纤维化组织CTGF的表达进而阻断TGF-β1促胶原合成作用,抑制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最终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谢世平等研究鳖甲煎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TNF-α表达影响的实验中,用猪血清诱导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模型大鼠肝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表明TNF-α在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表达明显增加,而鳖甲煎丸能够明显抑制TNF-α的表达及抑制肝脏纤维化病理改变,提示鳖甲煎丸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阻断或减弱其生物学效应,诱导HSC凋亡,从而调节ECM的生成和降解,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鳖甲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而桃仁、丹皮等能抑制细胞免疫功能,故本药对肝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3. 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韩琳等在研究鳖甲煎丸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中,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复制大鼠肾梗阻模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鳖甲煎丸组与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观察梗阻侧肾脏肾上腺髓质素(ADM)在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并测定其在肾组织中蛋白含量。结果显示鳖甲煎丸可以增加肾组织中的ADM的含量,上调肾上腺髓质素在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这可能是鳖甲煎丸治疗肾脏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范焕芳等选年龄、体重相近的3名成年健康志愿者,制备鳖甲煎丸药物血清, 利用脂多糖(LPS)为刺激因子,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ECM中层黏连蛋白(LN) 和Ⅳ型胶原(Col-Ⅳ)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鳖甲煎丸及缬沙坦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正常条件培养下和LPS刺激条件下系膜细胞LN及Col-Ⅳ的分泌。在抑制LN及Col-Ⅳ分泌方面鳖甲煎丸药物血清优于缬沙坦药物血清。从而证明鳖甲煎丸在防治慢性肾脏疾病,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4. 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张绪慧等以H22荷瘤小鼠为对象,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药,来观察鳖甲煎丸对瘤块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 鳖甲煎丸高剂量组和鳖甲煎丸低剂量组的抑瘤率与阴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鳖甲煎丸高剂量组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其抑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说明鳖甲煎丸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其作用与环磷酰胺相似。陈达理等在研究鳖甲煎丸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其对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实验中,分设鳖甲煎丸高、低剂量组,分别对H22荷瘤小鼠连续15 d灌胃给药后,测其抑瘤率及胸腺指数、脾指数,并与环磷酰胺组相比较,鳖甲煎丸高剂量组抑瘤率达到31.8%,治疗后瘤重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体重、胸腺指数、脾指数情况明显优于环磷酰胺组,表明鳖甲煎丸不仅可抑制肿瘤生长,还对胸腺、脾脏有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

  1.慢性肝炎、肝硬化 用本药治疗后,能降低硫酸锌浓度和麝香草酚浓度,纠正A/G比值失常,促进肝脾回缩,改善肝功能。

  2.肝癌 能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期。

  【功用作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适用于胁下徵块。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小蜜丸每次6g,水蜜丸每次3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密闭贮藏于干燥处。

版本二

  鳖甲煎丸[1]

  【药物组成】鳖甲2两(别捣为末),干漆(捣碎,炒令烟出)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京三棱1两(炮裂,锉),川大黄1两(锉碎,炒过),木香半两。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八。

  【方剂主治】虚劳,症瘕不消。

  【用药禁忌】忌苋菜、生冷。

  【用法用量】上为末。先将鳖甲末以头醋3升煎令稠,然后入诸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密闭贮藏于干燥处。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42020772

  【生产厂家】

  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医方考》

  1.《医方考》:方中灰酒,能消万物,盖灰从火化也;渍之以酒,取其善行;鳖甲、鼠妇、(庶虫)虫、蜣螂、蜂窠皆善攻结而有小毒,以其为血气之属,用之以攻血气之凝结,同气相求,功成易易耳;柴胡、厚朴、半夏散结气;桂枝、丹皮、桃仁破滞血;水谷之气结,则大黄、葶苈、石苇、瞿麦可以平之;寒热之气交,则干姜、黄芩可以调之。人参者,以固元于克伐之汤;阿胶、芍药以养阴于峻厉之队也。乌扇、赤消、紫葳攻顽散结。

《千金方衍义》

  2.《千金方衍义》:疟母必著于左胁,肝邪必结肝部也。积既留著客邪,内从火化,当无外散之理,故专取鳖甲伐肝消积。尤妙在灰煮去滓,后下诸药,则诸药咸得鳖甲引入肝胆部分。佐以柴胡、黄芩同脐少阳区域;参、姜、朴、半助胃祛痰;桂、芍、牡丹、桃、葳、阿胶和营散血;蜣螂、蜂窠、虻虫、(庶虫)虫、乌扇聚毒势攻;瞿、苇、藻、戟、葶苈、大黄利水破结。未食前服7丸,日服不过二十余粒。药虽峻而不骤伤元气,深得峻药缓攻之法。又易《金匮》方中赤消毒劣,则易之以藻、戟;鼠妇难捕,乃易之以虻虫。略为小变,不失大端。

《古方选注》

  3.《古方选注》:本方都用异类灵动之物,若水陆,若飞潜,升者降者,走者伏者咸备焉。但恐诸虫扰乱神明,取鳖甲为君守之,其泄厥阴破症瘕之功,有非草木所能比者。阿胶达表熄风,鳖甲入里守神,蜣螂动而性升,蜂房毒可引下,(庶虫)虫破血,鼠妇走气,葶苈泄气闭,大黄泄血闭,赤消软坚,桃仁破结,乌扇降厥阴相火,紫葳破厥阴血结,干姜和阳退寒,黄芩和阴退热,和表里则有柴胡、桂枝,调营卫则有人参、白芍,厚朴达原劫去其邪,丹皮入阴提出其热,石苇开上焦之水,瞿麦涤下焦之水,半夏和胃而通阴阳,灶灰性温走气,清酒性暖走血。统而论之,不越厥阴、阳明二经之药,故久疟邪去营卫而着脏腑者,即非疟母亦可借以截之。《金匮》惟此丸及薯芋丸药品最多,皆治正虚邪着久而不去之病,非汇集气血之药攻补兼施未易奏功也。

《成方便读》

  4.《成方便读》:方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化痰行血,无所不备。而又以虫蚁善走入络之品,搜剔蕴结之邪。柴桂领之出表,消黄导之降里。煅灶下灰清酒,助脾胃而温运。鳖甲入肝络而搜邪。空心服七丸,日三服者,取其缓以化之耳。

十一,小蓟饮子

1 方剂组成

  生地黄 洗,四两[30g] 、小蓟 半两[15g] 、滑石 半两[15g] 、木通 半两[6g]、蒲黄 半两(炒)[9g] 、藕节 半两[9g] 、淡竹叶 半两[9g]、当归 (酒浸)半两[6g] 、山栀子 半两[9g] 、炙甘草 半两[6g]。

2 基本信息

  方名:小蓟饮子(Small Thistle Decoction)

  【方源】《玉机微义》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尿中见血,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

  用法: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注意事项:本方不宜久服,孕妇忌用。

3 方歌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

  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

4 制方原理

  热结下焦,蕴于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故小便频数,赤涩热痛。热伤血络,阴血外溢,血随尿出,故尿中见血。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火热征象。针对本证热蕴膀胱,灼伤血络,气化失司,水道不利之病机,治宜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之法。

  方中用小蓟凉血止血,“二便下血皆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医学衷中参西录》),故为君药。藕节、蒲黄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化瘀,以使血止而不留瘀,生地清热凉血止血,且滋阴养血,均为臣药。滑石、木通、竹叶清热利尿通淋,栀子通泻三焦,导湿热下行;血淋、尿血,每耗伤阴血,故用当归养血和血,与生地相伍,更能滋养阴血,共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用以为使。全方配伍,共奏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之功。

  制方特点:本方以凉血止血与利水通淋药配伍,且止血之中兼以化瘀,使血止而不留瘀;利水通淋之中兼以养阴血,是利尿而不伤阴。

5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血淋、尿血之要方。临床使用当以尿中见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依据。

  2、临证加减:若热甚淋重,加扁蓄、瞿麦以助清利通淋之效;血量较多,加大蓟、白茅根以增强凉血止血;若瘀阻尿道痛甚,加少量琥珀、牛膝以化瘀止痛;若有结石而见本方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以化石通淋;若兼尿有膏脂,加萆薢以分清别浊。

  3、现代运用:主要用于急性尿路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蛋白尿乳糜尿精囊炎之血精等证属热结下焦者。

6 方论选录

  吴昆:“下焦热结血淋者,此方主之。下焦之病,责之湿热。经曰:病在下者,引而竭之。故用生地、栀子凉而导之,以竭其热;用滑石、通草、竹叶淡而渗之,以竭其湿;用小蓟、藕节、蒲黄消而逐之,以去其瘀血;当归养血于阴,甘草调气于阳。古人治下焦瘀热之病,必用渗药开其溺窍者,围师必缺之义也”。(《医方考》)

十二,十灰散

药物组成

大蓟、小蓟、柏叶、荷叶、茅根、茜根、大黄、山栀、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

处方来源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劳证十药神书》(见《医方类聚》卷一五○)。

方剂主治

劳证呕吐血,咯血,嗽血。

临床应用

肺结核:采用中药十灰散治疗27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有效者22例,占81%,其中疗效良好者20例。多半于服药后4-6天内止血,平均止血时间为5天,三例两天止血,两例药后咯血减少,五例无效为大量反复咯血者。27例中,除一例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外,皆为浸润型。除10例为好转期,或好转部分硬结期外,余17例为溶解期、播散期或进展期。十灰散对好转期肺结核疗效很好,很快止血,而溶解期。播散期或进展期肺结核则疗效较差。本组病例在应用十灰散期间除按肺结核咯血的常规护理和予以抗痨治疗外,未曾用其他止血剂。

制备方法

烧灰存性,研极细,用纸包了,以碗盖地上1夕,出火毒。

各家论述

《成方便读》:此方汇集诸凉血、涩血、散血、行血之品,各烧灰存性,使之凉者凉,涩者涩,散者散,行者行。由各本质而化为北方之色,即寓以水胜火之意。

用法用量

用时先将白藕捣破绞汁,或萝卜汁磨真京墨半碗,调灰5钱,食后服下。

附注

《张氏医通》有薄荷,无荷叶。

十三,大黄蛰虫丸

大黄蛰虫丸,丸剂 。主要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肠粘连,保护慢性肝损伤,促进体内血决的吸收,减少血栓重量等作用。

1 简介

  名称:大黄蛰虫丸

  剂型: 丸剂

  药物组成: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苦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

  功效: 活血破瘀,通经消痞。

2 主治

  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赢瘦,经闭不行。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压、脑血栓,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白血病,静脉曲张并发症与后遗症,以及外科、妇科、皮肤科、神经科等疾病。

  制备方法: 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用法用量: 大蜜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日1-3次口服;小蜜丸:每次3-6g;水蜜丸:每次3g。

  用药禁忌: 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不良反应: 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3 临床应用   

1.,肝硬化:用本品日2次,每次1丸,早晚温开水送服,可渐增至每日2-3次,每次1-2丸,治疗肝硬化27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6例。孕妇、体弱、腹泻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2,.慢性活动性肝炎:用本品每丸3g,初服1丸,1周后增至2丸,1日2-3次,连服2月至1年。孕妇忌服。初服本丸后少数有轻泻作用,1周后即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偶出血可继服,持续出血者只可暂用。对照组用肌甙注射液0.1g,每日1次,肌注。两组均用维生素CO.2g,1日3次;肝素乐0.2g,每日3次;维生素E10mg,每日3次,可连用2-5月。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60例,其中治疗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16-50岁;病程1年内至10年。肌甙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2-43岁;病程1年内至5年。根据疗效标准:(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HBsAg转阴为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HBsAg呈(+)为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损害减轻但未恢复正常,HBsAg(+)为有效;症状、体征、肝功及HBsAg均(+)为无效)判定。结果:治疗组40例,治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肌甙组20例,治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乳腺增生症:用大黄、黄芩、杏仁、桃仁、干地黄、芍药、蛰虫、虻虫、水蛭、蛴螬、干漆。如法制丸,每丸重3.3g。每次月经来以前10日开始用药,每日2次,每次服1丸,10日为1疗程。治疗乳腺增生症66例,年龄15-52岁;病程10日至12年。结果症状消失,肿块消散为治愈,共38例;症状消失,肿块缩小1/2为显效,共20例;肿块变软,缩小不及1/2,且有压痛,经前期及劳累后乳痛较前减轻为有效,共6例;症状无改变为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为96.7%。
4.,脑梗塞:用本方(大黄9-30g、蛰虫、杏仁各12g、桃仁、赤芍、牛膝各15g、黄芩、虻虫、干漆、地龙、蛴螬各10g、水蛭、干生地各20g)阴虚者可加石斛、玉竹、玄参等;睡眠差者可加黄芪、党参、当归等;肝阳偏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颅内压明显升高者,用20%甘露醇适当脱水,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脑梗塞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40-50岁2例,50-60岁12例,60-70岁17例,70-80岁3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4岁。中经络29例,中脏腑5例。结果:临床治愈25例(73.5%),显效6例(17.6%);有效2例(5.8%),无效1例(2.94%);总有效率为97%。
 5.,鹤膝风:用炒大黄9g,黄芩12g,桃仁、杏仁、赤芍、干地黄各15g,甘草、虻虫、蛰虫各6g,生川乌10g、桑寄生18g、牛膝20g、乌消蛇30g,气虚加黄芪、当归;肝肾亏加鹿胶、杜仲、巴戟。每日1剂,水煎3次服,1月为1疗程。治疗鹤膝风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5-65岁;病程2-9年。诊断标准为双膝疼痛肿大如鹤膝,关节屈伸不利,步履艰难,舌脉各异。结果:经1-6月治疗,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服药最短者7日见效,最长者85剂治愈。
  药理作用: 主要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肠粘连,保护慢性肝损伤,促进体内血决的吸收,减少血栓重量等。
1.改善微循环:大黄蛰虫丸以生理盐水混悬液给以培他米松所致的血瘀症大鼠灌胃,连续7日后,给药组症状明显减轻,血液流态以线流或线粒流为主,毛细管开放数增加,口径增大,袢中红、血细胞聚集和附壁现象减少,说明本方有明显的改善血瘀症动物微循环的作用。
2.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正常和垂体后叶素心肌缺血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影响的实验表明,本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微循环,而明显增加正常和心肌缺血小鼠心肌营养的流量。
3.降低血液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大鼠13g/kg(ig)给药,连续4日,使肾上腺所致“血瘀”动物模型全血和血浆粘度降低,细胞电泳时间缩短。并使动脉壁伊文斯兰含量明显降低。
4.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大鼠体内外试验,均有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瘀形成,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血小板聚集作用。
5.抗动脉粥样硬化:大黄蛰虫丸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和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的TG和TC,同时给药组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减少,并使其消退加快。
6. 防治肠粘连:本方混悬液给予以夹肠造成粘连的大鼠灌胃,肠粘连的程度明显减轻。小鼠或犬给予本丸,能使在体肠蠕动呈缓和持久的增强。
7.保护慢性肝损伤:本丸可减轻用四氯化碳和乙醇综合造成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慢性肝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并能抑制纤维增生,防止组织纤维化。此外,对肝内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有消除作用;达到增强免疫功能,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
  理化性质: 本品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浓,味甘、微苦。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体壁碎片黄色或棕红色,有圆形毛窝,直径8-24μm,有的具长短不一的刚毛。体壁碎片金黄色或棕色,毛窝双圈状,有时表面可见疣状或针尖状突起。体壁碎片淡黄色,毛窝边缘为重叠圈状。
(2)取本品6g,切碎,加硅藻土3g,研匀,加乙醇4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半量的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50m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3)取(2)项下的剩余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吹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十四,下瘀血汤

  【来源】《金医要略》卷下。
  【组成】大黄9克 桃仁20枚 蟅虫20枚(熬,去足)
  【用法】上药三味为末,炼蜜和为4丸。以酒200毫升,煎1丸,取160毫升,顿服之。
  【主治】产妇瘀阻腹痛,及瘀血阻滞,经水不利,腹中症块等。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血之干燥凝着者,非润燥荡涤不能去也。芍药、枳实不能治,须用大黄荡逐之。桃仁润燥,缓中破结;(庶虫)虫下血;用蜜补不足,止血,和药,缓大黄之急,尤为润也。 
  2.《金匮要略心典》:大黄、桃仁、(庶虫)虫下血之力颇猛,用蜜丸者,缓其性不使骤发,恐伤上二焦也。酒煎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且去疾惟恐不尽也。

 

十五,桃红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为调经要方之一,是《玉机微义》转引的《医垒元戎》中的一个方子,也称加味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这一方名始于见《医宗金鉴》。该方由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而成,功效为养血活血。现代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抗疲劳、抗休克、调节免疫功能、降脂、补充微量元素、抗过敏等作用。

1基本信息

【方名】桃红四物汤(原名“加味四物汤”)。
【出处】《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
【组成】熟地15克、当归15克、 白芍10克、 川芎8克、 桃仁9克、红花6克。
【主治】血虚兼血瘀证。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注意事项】由于桃红四物汤其中含有桃仁成分,容易导致月经提前,所以吃的时候应该适量,并且各原料在食用前一定要经过炒、煮等炮制。”

2方剂论述

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方中以强劲的破血之品桃仁、红花为主,力主活血化瘀;以甘温之熟地、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芍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全方配伍得当,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化瘀生新是该方的显著特点。

3操作

基本煮法
材料: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 、桃仁、红花 15 克。
做法:在所有药材里先加入适量的酒,再加水煎 煮即可。 煮的时候用中等大小的饭碗装 4 碗水,煮 到最后只剩一碗水的量就好了。
用法:早晚空腹饮用,任何温度都可以,但是药 材煮过之后最好不要放置隔夜再煮。
不过,基本煮法煮出来的桃红四物汤也许有不少女生 喝不惯, 因为完全是中药汤的感觉嘛!别沮丧,桃红 四物汤 的煮法其实很灵活,想让它更好喝些,只要加料进去 就行啦! 必须了解四大主角,
首先介绍
当归:当归的首要功效就是补血调经,此外还有 泽颜润肤的功效,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 要的角色。
熟地: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与当归配伍还能增强当归的补血、活血疗效。
川芎:既为妇科主药,又是治疗头痛良方,还能 影响内分泌系统, 减轻乳房不适、心情焦虑及沮丧等 经前症状。
白芍: 《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 ,现代中医认 为它能够养血柔肝[1] ,对月经不调有着很好的疗效。
甜蜜煮法
煮四物汤时,把上好的红枣、枸杞大把 地放下去,汤水绝对会变得甜蜜起来。
当然,你也可 以稍加些白糖或冰糖进去,不过为了保持身材,还是 少放点糖为妙!
肉汤煮法
将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洗净后装入过滤纱袋 中,与去皮土鸡腿一只一起放入锅中,加水覆盖,先 以大火烧至水滚,后改小火慢炖,煮至鸡肉熟透后起 锅。 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加排骨或鱼肉,这样 炖出来的桃红四物汤味道很好,又不会有很重的中药味。 加去皮鸡肉会比加排骨清淡。

4做法

制作

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各9克,红花6克,云苓15克,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贝母各9克[2] 

服用

水煎服,每日2次。

主治

单纯性肥胖。

5药理作用

主要有抗炎,降血脂,扩血管,抗疲劳及耐缺氧,抗休克,补充微量元素等作用。
1.抗炎;给SD大鼠灌服桃红四物汤200%的浓缩剂,显示低剂量组(8g/kg)和高剂量组(16g/kg)均能显著抑制塑料环所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其抑制率分别为28.83%、31.68%。且同时增加胸腺重量,对其余脏器重量无显著影响。该方还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2.降血脂:该方有较好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尤以高剂量组(16g/kg),为显著,对甘油三酯亦有降低的趋势。对高脂血症大鼠按7.5g/kg连续给药10日,可使肝组织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给药组为42.19±6.20μg/mg,对照组为51.52±6.78μg/mg,还可使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可使高脂血症大鼠的肝指数明显下降,给药组为36.86±2.05mg/g,对照组为41.75±3.15mg/g。对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影响不明显。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该药通过增加肝脂质的体外排泄和向血液转运,使肝脂质降低。
3.扩血管:该方能扩张豚鼠离体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拆方研究发现以川芎、当归的作用为强,各组成单药间有协同作用。大鼠下肢血管灌注本方后,能显著降低血管阻力,拆方分析显示以当归、红花、川芎的作用为强,地黄、白芍。桃仁作用较弱,全方的作用最强。
4.抗疲劳及耐缺氧:给小鼠灌服桃红四物汤浓缩液(15g生药/kg体重),实验组的耐缺氧时间和游泳时间(分钟)分别为276.0±51.6、240.7±135.9,而对照组分别为233.4±56.1、158.1±104.7,两者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证明该方具有较好的耐缺氧及耐疲劳的作用。
5.抗休克:按1.28ml/kg给烧伤的休克犬输入桃红四物汤注射液(生药112g/100ml)。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延长烧伤狗的存活时间。
6.补充微量元素:桃红四物汤中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钠、镁、磷、硫、钾、钙等含量均较高,必需的微量元素16种除锡外全都具备。
现代应用
桃红四物汤是出名的活血化瘀之剂,现代临床用极其广泛,已经远远超出妇科的应用范围,在内、外、儿、眼、耳鼻喉科均有大量运用,临床报道较多。该方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肾小球肾炎、偏头痛、癫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眼底出血等。

6临床应用

1. 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该方水煎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男34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9:1;年龄最大73岁,最小30岁,平均46.48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27年。结果:治愈7例,占13.4%;显效35例,占67.4%;有效10例,占19.2%;无效0例。
2. 脑梗塞:应用该方加味: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生地20g,赤芍20g,川芎25g,葛根15g,水蛭10g,黄芪5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治疗脑梗塞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45-75岁;病程3日至8个月。结果:痊愈(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正常)10例;显效(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明显恢复,可独立步行,患肢肌力恢复3级以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大部分恢复,生活大部分可自理)11例;好转(肌力有所恢复,神经系统症状有所好转,但生活不能自理)9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93.8%。
3. 偏头痛:应用该方:桃仁10g,红花8g,川芎10g,当归12g,生熟地各15g,白芍12g。水煎服,15-18剂为1疗程。治疗偏头痛63例,男23例,女40例;病程2月至14年。结果:治愈14例,占2.2%;显效25例,占39.7%;好转19例,占30/.2%;无效5例,占7.9%;总有效率92.1%。
4.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应用该方加味:当归20g,川芎10g,赤芍15g,生地30g,桃仁I5g,红花15g,黄芪30g,党参30g,黄精50g,枸杞子20g。水煎服。如烦渴多饮,多食易饥明显,加玄参30g,黄连10g;兼五心烦热,再加地骨皮20g。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28例,男16例,女12例;NIDDM23例,IDDM5例;病程5年以上22例,占78.6%,不足5年6例,占21.4%。结果:痊愈15例,占53.6%;显效9例,占32.15%;好转3例,占10.7%;无效1例,占3.6%;总有效率为96.4%。
5. 面神经麻痹:应用该方加减:桃仁12g,红花12g,川芎12g,生地15g,当归15g,赤芍15g,制半夏30g,胆南星15g,但蚕9g,蜈蚣1.5条。每日1剂,配合药物熏蒸、按摩患侧面肌。治疗20例,男14例,女6例;病程2-8周,结果:总有效率为95%。
6. 红斑性皮肤病:应用该方加丹参丹皮、赤芍。水煎服。治疗红斑类皮肤病64例,男性10例,女性54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8岁,以20-45岁的中、青年为多。疗效标准:以皮损全部消失或仅留少许色素沉着为痊愈;皮损基本消失但偶有少许新皮损出现,可以不治自愈为显效;皮损减轻或虽减轻,但仍有少量新出为有效;皮损无改善且不断有新皮损发生为无效。结果:痊愈53例(82.8%),显效5例(7.8%),有效6例(9.4%),尚未发现完全无效病例。
7. 皮肤瘙痒症:应用该方:当归15g,川芎8g,熟地15g,赤芍12g,红花5g,桃仁10g,首乌30g,地肤子12g,白鲜皮15g,白蒺藜15g。水煎,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治疗皮肤瘙痒症92例,年龄18-75岁;男性67例,女性25例;病程1-14年。结果:治愈(皮损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停服药后,观察2个月病情无反复者)53例;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好转)33例;无效(经治疗4个疗程,皮肤损害与自觉症状均未见明显减轻)6例;总有效率93.5%。
8. 皮肤色素沉着:应用该方:当归15g,川芎10g,生地20g,白芍15g,桃仁20g,红花15g,鸡血藤20g,益母草25g,丹参20g,柴胡15g,香附15g,丹皮20g,连翘15g,金银花15g。每剂水煎3次,取汁300ml,分3次口服,每日1剂。治疗色素流着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0-25岁;术前痤疮者14例,雀斑者16例;术后6-8个月17例,9-12个月13例。结果:均获痊愈。疗程最短10日,共6例;疗程最长30日,共4例;平均疗程20日。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9. 软组织损伤:应用该方:桃红10g,赤芍10g,红花8g,生地12g,川芎15g,当归15g。共研细末,过12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患者卧床,然后给予皮肤针叩击,使患处皮肤微微出血,用火罐吸出少量瘀血,拔去火罐,擦去血迹,然后取少许药粉加药酒适量,调成糊状,做成药饼,敷患处,待药干后取下换药。治疗软组织损伤500例,男350例,女150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2岁;30岁以下者256例;31-40岁者184例,41-50岁者43例;51岁以上者17例;病程最长者3个月,最短者半天,平均5日。结果:显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470例;好转(主症及兼症减轻)29例;无效(主症及兼症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为99.8%。
10. 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该方加味: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5g,生地20g,赤芍15g,陈皮15g,木香5g,牛膝15g,地龙10g,甘草15g。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治疗够关节置换术后40例,结果:无1例死亡,无1例感染,无1例发生脂肪栓塞、血栓栓塞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11. 痛经:应用该方合失笑散:五灵脂10g,桃仁12g,蒲黄(包)10g,红花10g,地黄10g,白芍15g,川芎10g,当归10g。气滞甚加柴胡10g,香附10g,青皮10g;寒凝血滞者加小苗香10g,肉桂6g,吴萸6g;痛剧加川牛膝10g,玄胡索10g。自月经第5日开始连服20日,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日为1疗程。治疗瘀滞性痛经60例,年龄16-69岁;皆有下腹疼痛伴排出膜状物。结果:疼痛消失,无膜状物排出者为临床治愈,共28例;疼痛缓解,伴随症状消失,膜状物呈不完整或碎片状排出者为好转,共24例;经治1-2个疗程,临床症状和膜状物无改变者为无效,共8例;有效率为86.7%。
又用该方:生地15g,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10g。兼气滞者加香附10g,青皮15g;兼血虚者加党参15g,阿胶10g。均于经前3日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治疗痛经40例中,年龄小者不满20岁,大者41岁以上;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结果:观察2-3个月经周期,显效(月经正常,痛经消失)8例,有效(月经正常,痛经减轻)30例,无效(痛经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5%。
12. 外伤性前房出血:应用该方加味:桃仁、红花、生地。芍药、当归、川芎、牛膝、三七、丹参、甘草。水煎,每日1剂,伤后24小时服用,受伤后配合局部冷敷、包扎、卧床休息、内服止血剂。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84例共88眼,对照组即西医组紧急处理措施同中医组(伤后24小时用20%甘露醇或速尿,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结果:中医组治愈率59.4%,有效率为96%;西药组治愈率45.3%,总有效率76.6%。
13. 眼出血症:应用该方,据病人正邪盛衰,虚实寒热,以及出血时间长短与出血量多少辨证加减,治疗眼出血症42例,年龄32-55岁。结果:患者眼底出血消失,视力提高,75%眼底照影证实血栓消失26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治愈与好转率为75%以上。
14. 眼外伤:应用该方:桃仁12g,当归12g,赤芍12g,红花10g,川芎9g,生地15g。水煎服,小儿酌减为2/3。肌注复方人参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4ml。治疗眼外伤31例,结果:视力恢复至1.0以上,眼底及外眼正常为痊愈,共22例;视力提高4行以上,出血大部分吸收为显效,共9例;痊愈率为70.76%,显效率为。29.24%,总有效率为100%。
15. 过敏性鼻炎:应用该方加味:当归15g,赤芍15g,生地15g,苍耳子15g,川芎12g,红花12g,桃仁12g,黄芪10g,白术10g,防风10g,辛夷10g。日1剂水煎服。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16-68岁;病程4个月至21年。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鼻分泌物涂片镜检嗜酸性白细胞阴性,血液嗜酸性白细胞下降,半年内无复发者;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停药3个月后鼻分泌物涂片镜检仅1次嗜酸性白细胞阴性,血液嗜酸性白细胞仅1次显示下降;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结果:经6-20日治疗,痊愈3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

十六,抵当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抵当汤

【处方】 大黄(酒洗.一两) 水蛭(十枚.炒.去子杵碎.用石灰炒紫黄色.去灰不用.只宜多炒为妙) 虻虫(十枚.去翅足.炒)

【功能主治】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热在下焦,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而狂,大便黑色为有血也,当下淤血,宜服之。

【用法用量】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钟,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抵当汤

【处方】 水蛭(熬)虻虫(去姻、足,熬)各30个 大黄48克(酒洗)桃仁20个(去皮、尖、双仁)

【功能主治】 破血祛瘀。主下焦蓄血所致的发狂或如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大便色黑易解,脉沉结,及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者。

【用法用量】 上药四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不下更服。

【摘录】 《伤寒论

《伤寒全生集》卷二:抵当汤

【处方】 水蛭大黄桃仁、虻虫、枳实当归

【功能主治】 下焦蓄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有热,加柴胡

【摘录】 《伤寒全生集》卷二

《千金》卷四:抵当汤

【处方】 虎掌2两,大黄2两,桃仁30枚,水蛭20枚。

【功能主治】 月经不利,腹中满,时自减;并男子膀胱满急。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尽服之。当下恶血为度。

【摘录】 《千金》卷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