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藕 节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鉴益堂 2021-03-26

                         〔别 名〕光藕节、藕节巴。

〔来 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 Gaertn。的肥厚根茎的节部。

〔成 分〕含鞣质,天冬酰胺,淀粉及蜜三糖等。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藕节有止血散瘀作用。 《药性论》:“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日华子本草》: “解热毒,消瘀血、 产后血闷”。 《滇南本草》: “治妇人血崩, 冷浊”。 《本草纲目》: “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二、近代研究

动物试验证明藕节有缩短出血时间的作用。

〔性 味〕甘、涩,平。归肺、胃经。

〔功 效〕止血,消瘀。

〔主 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痢,崩漏等。

〔临床应用〕藕节止血不留瘀,多入复方中用。古方治吐血、衄血单用鲜藕节洗净捣汁服;治便血可以藕节炭研末,以白蜜、人参煎汤冲服(《全幼心鉴》);血淋胀痛欲死者,可用藕节捣汁,调血余炭末服(《本草纲目》)。藕节一般作止血复方的辅助药。

〔用 量〕6~12克,鲜者8~10枚。

〔用 法〕生用或炒炭用,或用鲜者。

〔禁 忌〕湿热壅滞,大便燥结者不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