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迷专刊】戏曲行当划分究竟按什么标准?

 丘山居士馆 2021-03-26

肖旭

这需从行当在戏曲艺术中的功能、作用来考察。

    ①从人物的自然属性看,包括性别、年龄因素。如旦角表女的;生、净角表男的;老

生和小生可从年龄上加以区分。

    ②从人物的社会属性看,包括身份、地位、气质、性格诸因素。如青衣多端庄、稳重;

花旦多活泼、妩媚。

    ③从创作者的美学观点判断,编、导、演对人物有看法,可寄寓褒贬,颂善惩恶。如关羽的红脸,曹操的白脸,分别代表着忠与奸。

④从表演技术专长看,如文的重唱念做,武的以舞蹈、开打为主。因此有文戏、武戏、唱工戏、做工戏之区分。

总的看,不要按一个标准来划分,要综合起来看。    

    行当划分的作用:

    ①作为审美对象,通过特殊的人物造型给人以直观效果,以便于观众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了解、认识人物性格特征。如场上出现一个声如洪钟,脸面色彩斑谰,性格豪放强悍的人物时,观众便知这是一个“大花脸”(净行);若出现一个声音尖细,鼻眼窝处有白豆腐块,动作滑稽幽默的人物时,观众便知是“小花脸”(丑行)

    ②行当是戏曲塑造人物的起点,造型之基础。它不同于话剧直接创造角色。而是在体验与角色之间有媒介存在。如《白毛女》中杨白劳的扮演者,除体验、创造角色之外,还得借鉴生行、衰派老生的表演(即媒介)

    ③由于专业分工细,便于演员在创造某一类人物形象上钻深钻透,促其专业技巧更精湛。但也有“文武昆乱”不挡的演员,如票友红豆馆主,他能演《群英会》里的孔明、黄盖、周瑜,即老生、花脸、小生都行;又如载涛有三出拿手戏:《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安天会》里的猴王,《芦花荡》里的张飞,即青衣、武生、花脸都能演。

行当虽有划分,但并不完全限制演员。演员除“本工”专一活外,还有“应工”(虽演本行,但因剧情之需,应出演他行。如《大英节烈》中的陈秀英:前花旦、后女扮男装,应“小生”活)、“反串”(故意不演本行,带娱乐性)、“两门抱”(一个角色,两行都可演,如关羽:红生、红净可演;石秀:小生、武生可演)、“三门抱”(一个角色三个行当可演,如陆文龙:武生、小生、武旦均可演。)

文/肖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