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4 春风化雨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咳哟!划哟……乌云啊,遮满天!波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浪花啊,打进船!咳哟!划哟……这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中黄河船夫曲中的一段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1939年3月,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成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这部作品分为《黄河颂》《保卫黄河》等9个乐章,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画面,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形象。全曲气势磅礴,将时代精神、民族气魄与大众艺术形式紧密结合,成为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壶口瀑布是《黄河大合唱》的发源地,是黄河河道上第一大瀑布。它飞流直泻,巨浪滔天,气吞山河,涛声震天,两岸残崖峭壁,蔚为天下奇观。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造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排山倒海般的瀑布冲击岩石发出"谷涧响雷"的轰鸣;巨涛激起数十米高的浪花,远看成"水里冒烟"的景观,阳光下引导出"彩虹通天"的美景。瀑布左下方有流水侵蚀出地下石廊可仰望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景色。黄河壶口瀑布地跨山西和陕西两省,河东有吕梁山,河西为黄龙山。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2018年春节期间,我和家人驱车9小时,专程到这里一睹壮观的壶口瀑布。身临其境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它是中国的大动脉,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尽管黄河水还没有完全融化,尽管天气依然寒冷,但挡不住游人的热情,人们争相拍照留念,“人们向着黄河,唱出人们的赞歌。”站在这里,你会听到《黄河大合唱》的慷慨激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人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人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它震动着,跳跃着,像一条飞龙,日行千里,注入浩浩的东海。虎口龙门,摆成天上的奇阵;人,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就是毒龙也不敢在水底存身。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像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远处游人如织,踏着还未融化的冰雪,从进口到游览区,从游览区到出口,人群蜿蜒地流动着,就像一条长龙,又像一条新的黄河。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象征着人们民族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人们向着黄河,唱出人们的赞歌。”“啊,黄河!你记载着人们民族的年代,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是,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英雄的故事,像黄河怒涛,山岳般地壮烈!”“啊,黄河!你可曾听见在你的身旁响彻了胜利的凯歌?你可曾看见祖国的铁军在敌人后方布成了地网天罗?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不让敌人渡过!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埋葬在滚滚的黄河!”“啊,黄河!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恶魔唱着灭亡的葬歌!你怒吼着,叫啸着,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是当年冼星海和参加黄河大合唱的演员们这就是黄河魂!这就是伟大的中华魂!这是参观结束的人流,人们分四路纵队缓缓地向专程接送的大客车挪动着,一辆接着一辆,秩序井然。我和家人跟随着人流,乘车离开了瀑布观赏区。黄河两岸的公路上挤满了来往的车辆,又形成了车流,车辆蠕动着,好像在挽留依依不舍的客人,向车窗外面望去,两岸的悬崖峭壁下,都有一条蜿蜒起伏的公路,抬头向上望去,一座大桥连通黄河两岸,此处的黄河又恢复了常态,平稳地向下游流去。再见!黄河,再见!壶口瀑布。 |
|
来自: 12345csdms > 《赞颂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