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门胜境|双龙拱璧的神话密码

 睫毛上的风尘 2021-03-26

图片二龙戏珠,即双龙嬉戏宝珠(火球)的组合图案,作为中国古代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其广泛出现于古今各类建筑构件、家具、服饰、画像石、陶瓷器、金属器、玉器、竹木牙角器、剪纸、灯艺之上,民间的舞龙表演,甚至一些菜肴的摆盘设计也都明显吸纳了二龙戏珠的形式。


图片

爬梳二龙戏珠之系谱,无论形构,还是流行时代,战国楚系玉器特有的双龙拱璧形玉佩,都属于该主题能够追溯到的直接源头。战国双龙拱璧形玉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主体为两龙,龙身蜿蜒迂回,左右对称,或相对、或相背,二者于器中心偏下处,合力拱卫一椭圆形璧,构图中或有小螭、凤鸟对称点缀其间,器表纹样细密、华丽,多为勾卷纹、宽线“S”形纹、网格纹等楚系玉器流行的组合纹样。


图片

荆州熊家冢出土

图片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图片

叶县旧县出土

图片

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图片

枣阳九连墩出土

其二,为前一类的简化形式,龙形简单,不见螭、凤,器表光素无纹,所用玉材较为粗劣。


图片

荆州熊家冢出土

图片

荆州熊家冢出土

图片

荆州熊家冢出土


图片

荆州出土

图片

荆州出土

其三,双龙形出廓玉璧。主体为一玉璧(环),玉璧(环)外缘左右各出廓透雕一龙,彼此相向或相背。


图片

洛阳西工区出土

图片

荆州熊家冢出土

图片

荆州熊家冢出土

图片

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图片

侯马西高出土

图片

平山七汲村出土

图片

荆州熊家冢出土

图片

平山七汲村出土

图片

临淄商王村出土

以上三类双龙拱璧玉佩流行年代有所差异:第一类和第三类均贯穿整个战国时期,二者出现较早,属于战国早期晚段的随州曾侯乙墓均有出土,而第二类出现较晚,大致流行于战国中晚期。

关于双龙拱璧寓意的解读。楚人心目中,龙是交通天地的乘驾,屈原《楚辞》即有“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龙驾兮帝服,聊遨游兮周章”“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等句。长沙子弹库楚墓所出帛画,为一男子驾龙飞升图,可与上述《楚辞》的记载相印证。

《山海经》中也有不少神巫借助龙上天下地的记载,如《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山海经·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海外西经》记:“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海内北经》:“冰夷,人面,乘两龙。”

关于此类玉佩中璧的涵义,可以从前人有关研究成果中找到线索。赵殿增先生考察巫山出土鎏金铜牌上的图案,发现刻写“天门”二字的阙楼都装饰玉璧,初步说明了玉璧与天门的联系。任义玲先生根据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注曰“阊阖,天门也”;以及《三辅黄图》所记:“宫之正门曰阊阖,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门”,阐明天门就是璧门,可以玉璧代指天门。邓淑苹先生亦认同玉璧为天门的象征,指出战汉时期敛尸以璧放置头顶处,可让灵魂得以通过璧孔上升天界。按此,战国双龙拱璧玉佩中,龙所拱之璧,亦应代表天门,即通天升仙的入口。后代流行的二龙戏珠造型中宝珠(火球)的原型乃是玉璧,即天门的象征。

综合起来看,龙具有上下天地的本领,与天界关系密切,某种程度上属于沟通人神的媒介,将龙、天门二者进行组合,正是因为龙可以引人飞升天界。双龙拱璧,描绘了神龙环绕通天入口的胜境,具有浓厚的巫术色彩。至于双龙拱璧形玉佩的功用,可以认为是巫师佩用的法器,能助其通达神灵,也可用作敛尸的葬玉,引导墓主灵魂升天。

荆州院墙湾1号墓出土的神人驭龙形玉佩,居中神人直立,头顶一绹纹环,正是天门,其双臂向下伸展,左右各操执一龙,龙脊各栖一鸟,此器画面中神人、龙、天门三要素俱备,完整的表现了巫师御神龙飞升天门的场景,含义非常明确,足可印证以上对双龙拱璧玉佩寓意的推测。


图片

荆州院墙湾出土

西周、春秋、战国的龙纹玉璧(环),战国、汉代的双身龙纹分区玉璧,以及同期流行的透雕螭龙纹玉璧,虽龙、螭纹样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双龙拱璧有所差异,然其亦为龙、螭环绕玉璧(环)之母题,所表达的核心内涵与双龙拱璧源流承续,并无不同,这类由龙(螭)与璧(环)组合的玉器可统称为“龙—天门母题玉器”。看来,龙—天门组合意韵的源头可溯至两周龙纹玉璧(环),至迟于西周时期,先民已将龙与天门联系起来,随着治玉技术的演进,透雕工艺的进步,图案化的龙纹逐渐跳出几何轮廓的束缚,不再依附于玉璧(环)表面雕琢,战国以降,开始于璧(环)几何轮廓之外,出现独立的透雕、出廓龙造型,其风格更加生动活泼,这正是双龙拱璧形玉佩形成的由来。

图片

“龙—天门”母题玉器演变

图片

西周龙纹玉璧,天马曲村出土

图片西周龙纹玉璧,赛克勒美术馆藏

图片春秋龙纹玉环,光山黄君孟墓出土

图片

战国龙纹玉环,长治分水岭出土

图片

西汉双身龙纹玉璧,荆州出土

图片

战国透雕螭纹玉璧,荆州熊家冢出土

图片

战国透雕螭纹玉璧,荆州熊家冢出土

图片

战国透雕螭纹玉璧,平山七汲村出土

图片

战国透雕龙纹玉璧,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图片

战国出廓龙形玉环,平山七汲村出土

图片

东汉透雕螭纹出廓玉璧,扬州老虎墩出土

图片

东汉螭纹出廓玉璧,弗利尔美术馆藏


史前玉器鉴定高研班将于2021年4月24、25日(周六、日)在北京举办!课程由丁哲老师亲自讲授,全面解析红山、良渚、齐家、石峁、石家河文化玉器在料、工、形、纹、沁色、皮壳等方面的鉴定要点,内容贴近市场,侧重实战。并提供大量珍贵文物、标本及中高仿品供上手观摩学习,附赠高清彩色讲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