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距离曾侯乙【十六节玉佩】

 RK588 2016-04-10
2016-03-19 秋士 爱古玉

曾侯乙【十六节玉佩】

战国玉器是我国玉雕史上的一个高峰,曾侯乙墓玉器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之一。曾侯乙墓是曾国君主乙的墓葬,其年代当不晚于公元前473年,属战国早期。其所出大量玉器质美工精,展现了战国时期玉雕发展的新面貌。

镂空多节玉佩设计巧妙,工艺高超,风格统一,透雕、浮雕、线刻、活环等技术炉火纯青。玉组佩始见于西周,到战国趋于全盛,成为极具特色的玉器品类。多节玉佩正是战国玉佩中环节最多,纹饰最繁的一件,代表了战国早期的典型风格。

据文献,玉佩的组合是有一定规矩的。一般是衡在最上,起提梁作用,上下穿孔,下系三条丝缕,两边系璜,中悬冲牙,还要杂以玛瑙、松石等制成小饰件,加以串联,形成组佩。但从多节玉佩的组成来看,似乎没有依据什么严格程式,也与其他出土的组佩不同,这就为我们探讨战国的佩饰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参照。

关于此件玉组佩的佩带方式,还有一点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是身上的佩件,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冠上的坠饰。

镂空多节玉佩由五块玉料分别琢制而成,共26节,分为五组,由三个带金属销钉的镂空椭圆玉活环及一根玉销钉联缀,可拆可合。每组内各玉片之间则经以玉套环相联。各部分均以镂空、浮雕及线刻手法,饰龙蛇,凤鸟纹,并以蚕纹,弦纹、云纹、绳纹等作为辅助纹饰。其繁复的纹饰,还带有明显的春秋时期玉器装饰的风格。

这件玉组佩玉质晶莹润泽,设计匠心独运,装饰玲珑剔透,隐隐流露出战国时代生机勃勃、浪漫自由的审美情趣,是一件在前代绝无仅有,在后世也不多见的稀世珍宝。






长48厘米,宽8.3厘米,厚0.5厘米。

全器成长带形,共分十六节,另加十一个活动环扣组成。玉料呈青白色,由五组主体构件套扣成一个似长龙形的整体。各组均透雕成龙、夔龙、凤和璧、环形,其形象正面和侧面兼备,并两面雕刻成阴刻龙凤的嘴、眼、角、羽毛、尾、爪等,主纹表面再饰以谷纹,杂以弦纹、云纹、斜线纹。除透雕的龙凤和盖面等主纹外,两面还有雕刻或阴刻的龙凤蛇等,其中有的仅具兽面。全器共透雕和阴刻出三十七条龙,七只凤以及十条蛇,它们的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并往往相对称。在第十四节和第十五节上,出现凤爪抓蛇的一面,十分生动。纹饰繁缛到如此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資料轉載於盛世收藏網 

作者:秋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