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狗血,不套路,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闪光少女》

 昵称40039133 2021-03-26

临近岁末,网剧市场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庆余年》、《剑王朝》等古装题材开始持续发力,正在热播的《闪光少女》则有些大不同,自始至终洋溢着青春和阳光、活力与自信,该剧将镜头聚焦在音乐学院的学生身上,特别是00后的青春一代,既有追逐梦想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又有民乐与西洋乐之间的对决与比拼,从题材到内容都令人眼前一亮。

提起青春题材,观众早已是见怪不怪,故事上无外乎是老三样:不是你侬我侬的爱来爱去,就是怀旧伤感的致青春,或是走逝去加情怀的路线,从创作上来说已然走入了死胡同。而《闪光少女》则是有的放矢,成功避开了这些创作上的雷区,一众学生各具特色,怀揣着激情与梦想,在音乐的舞台上尽情展示。一个个青春靓丽的身影,一次次与命运的不懈抗争,一回回重拾自我、坚持理想的旅程,将年轻人身上敢闯敢拼、追逐梦想、点燃青春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呈现给观众。

《闪光少女》中的出场人物众多,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陈惊不光是中二晚期,还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做事情从来不考虑后果,一味地敢想敢干,这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性格特性;油渣表面上看来平淡无奇,扔到人堆里就找不着了,但每每遇到困难和难题,他总能挺身献出奇策,从而扭转不利局面,他的身上体现着坚守、隐忍等特性,是个隐藏的智慧担当;小霾则是气场强大,外表看来高不可攀、令人不敢接近,而真正成为朋友后,又是最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可以说,剧中的人设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和颇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当代学生的人物众生相,出场人物与现实中的学生有着高度的契合,从而摆脱了人物脸谱化或群像化的桎梏。每个人物既是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情节的发展,也为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增添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与一般的网剧相比,《闪光少女》的题材相当独特,音乐学院的学生本身就具有神秘色彩,又有扬琴、古筝、钢琴等乐器的加成与辅助,从而带来耳目一新的直观体验。试想一下,徜徉在乐器的海洋里,聆听着学生的用心演奏,那种油然而生的满足与喜悦溢于言表。全剧更是从民乐和西洋乐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入手,不光有学生之间的博弈,又有乐理层面的碰撞,以及演奏方面的比拼。总的来说,民乐与西洋乐谁输谁赢并不重要,让古老的民乐焕发新生,重新回归到观众身边,从而折射出民乐的审慎魅力,才是全剧的亮点之所在。

为了能够延续自己的理想,陈惊和油渣可谓是历尽波折,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能做,终极目标更是组建民乐团。民乐团的建立也是煞费苦心,四处张贴海报无人问津,被当成是恐怖片的预告;上门求贤,却又遭遇冷眼与笑话;最终到用诚意打动了502宿舍的一行人,一个奇妙的组合由此而诞生,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只是刚开始,还有更多更难的挑战等待着他们去征服。陈惊与油渣的故事极具代表性,不光令观众感同身受,更是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勇于挑战自我、实现理想的信念,并将这种理念传递给观众。

说来,陈惊也好、油渣也罢,无一例外都是小人物。他们身上并没有主角光环,都是普通的莘莘学子,但他们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登上舞台用实力证明自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燃烧青春的全过程,对观众而言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从而也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产生代入感和现场感。《闪光少女》的受众不光是孩子,他们的逐梦经历和心路历程,对当下的成年人而言同样适用。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原本都是“闪光少女”或“闪光少年”,只不过被生活和工作压抑得太久,不妨抛弃那些私心杂念,活得简单、快乐一点,尝试着追逐梦想、做回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