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能幼稚园》当老师不是做保姆,而是要做"大先生"

 先睹为快战台烽 2021-03-26

已于爱奇艺上线的儿童纪实类教育实验节目《超能幼稚园》,是一档构思新奇、内容欢乐,却又让人时时感慨和深思的节目。或许我们都以为,带着十个小萌娃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却不料到了学校才发现,纷至沓来的各种问题,让节目中的几位实习老师手忙脚乱、疲于应对。我们也由此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老师这一职业的平凡与伟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教育中的主导者——教师,更是整个教育"大计"的根本。中国从古至今,向来对教师的地位格外推崇,特别是在新时代,更是把教育工作,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而在今年教师节期间上线的《超能幼稚园》,可以说是通过了更新颖的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公众得以更直观更全面的来感受到教育工作的艰巨与伟大。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超能幼稚园》的第一期,就让我们看到了任嘉伦、费启鸣、俞灏明、秦奋、韩沐伯等几位化身实习幼稚园教师的大男生们,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包括孩子的情绪问题、健康问题、孩子与孩子的交往问题等等,每个人都用足够的耐心和智慧,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才将这漫长的一天度过。但迎接他们的,并非是表扬与勉励,却是严厉的批评。身为园长的著名教育家边玉芳表示,通过对他们一天工作的观察,感觉很失望:"来做实习老师,不是让你们来哄孩子,是让你们来教育孩子的!"。这句话简明扼要,却又直指关键。

确实,"哄孩子"和"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事。哄,让孩子高兴就好,教育,则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学到有益的知识,在将来学以致用,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出发点差之毫厘,结果将谬之千里。2016年12月7日,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正是对"教育"这一词的形象阐述,品格、品行、品味,是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而新时代的教师的责任,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授课本的内容知识,而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由此,我们常说的"教书育人"一词,是有着和谐与统一的辩证关系的。

当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急于求成,也不是喊喊口号的表面工作,而是需要细致入微的谆谆教导。在《超能幼稚园》中,我们也能特别深刻的感受到教师们的不易。进入幼稚园的孩子,所开启的,正是学习生涯的第一刻,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每个人的性格、习惯都大相径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对老师们来说不啻为严峻的考验。当我们眼看着这一个个的小顽皮、小焦虑、小蛮横等等,在实习老师和教育专家的共同呵护下,渐渐变得更自律,更懂事,更活泼,也更容易融入班级的大集体,这是一次艰难的跋涉,也是一次非常有成就感的收获。

《超能幼稚园》上线的意义还在于,深度的沟通了家校之间的连接,让家长们得以更直观的来感受,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异同,能够以更宽广的胸怀,更正确的姿态,来做好与老师们的配合与协同,老师们是"大先生",管理着人数众多的班级、校园,而家长们也要立志成为"小先生",在自己的家庭课堂,做好表率,当好助教,毕竟,养育与教育,是一项需要整个社会都予以重视和支持,共同承担和付出的重要事业,关乎民族的希望,关乎世界的未来。

看过《超能幼稚园》之后,战台烽不仅被节目中的几位实习老师们的付出而感动,更是对老师和专家们的细致与耐心而深深触动,希望更多的朋友都来看一下这档节目,这不是只给有娃家庭来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如小核桃、小蜜桃等等,都只是一个个孩子偶感孤独、焦虑、无助、无奈的孩子,《超能幼稚园》让我们再一次重返幼稚园,感念师恩,从新出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