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最后的夜晚》到达那个梦境,你就能遇到你想见的人

 先睹为快战台烽 2021-03-26

似乎毕赣导演的作品,都是在讲寻找,讲轮回,当年的短片《金刚经》如此,前一部作品《路边野餐》如此,而今即将公映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也是如此。

两部电影长片,都是来自于中年男人的寻找,一个寻找失踪的侄子却遇见了逝去的恋人,一个寻找12年前的恋人终于在梦境相见。从两部影片也能看出,毕赣导演的作品风格,向来是在极其写实的情境中,瞬间秒遁到了梦境般的虚幻之后,去寻找苦苦难觅的人。《路边野餐》中,陈升亦真亦幻的经历,犹在昨天,而《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罗纮武,就又接踵而来。

相对于《路边野餐》于平行宇宙的穿梭,到了《地球最后的夜晚》,这种时空的跳跃,开始有了物理层面的变化,既2D+3D的转换模式。其实,一部影片中有2D和3D两种格式,此次并非首创,既往有好莱坞的《创战纪》,便以不同的视效格式来区分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而袁八爷执导的动作片《苏乞儿》同样是在2D的剧情中,来了一段3D的武打,无论是出于技术原因,还是创作理念,不同的观影制式,确实能够带给人与众不同的视听觉体验。

放置于《地球最后的夜晚》之中,便是用于进一步拉近观者与男主角罗纮武间的距离,以期更深刻的感知他的体验。在影片进行到70分钟时,全场观众将随着罗纮武,一同戴上3D眼镜进入梦境,在这段立体梦境中,罗纮武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与过去曾失去的爱人、挚友、亲人重逢和解。立体感是手段,真实感是目的,与影片更进一部,感觉也会截然不同。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与梦,并不是一样的存在,思就如2D,虽易跳跃,却是扁平式的存在,而梦就是3D,身陷其中,如此真实,无法挣脱。毕赣导演也正是以这种方式,让我们从一部影片中,分别感知到""与""的撕裂与融合,在看似前卫的技术手段深处,不过是为了影片的效果,而进行了有效尝试。于是,《地球最后的夜晚》,以2D+3D的组合,来编织重的逢梦境,带来极其沉浸式的"微醺"触梦体验,这种观影感受,确实前所未有。

毕竟,我们很少有机会感受一部直接触碰梦境的电影,观影的过程中,有致醉的效果,看完影片,身体会微醺、感觉人会飘起来……这是剧情与影像同人的身体和意识所发生的碰撞与互溶,在似梦非梦之间,在似醉非醉之间,我们似乎也能与自己想见的人相遇、重逢。

印象很深刻的是片中的一句台词:"梦是忘了的记忆",有些时候,我们怎么也想不起的片段,却能够在梦中复苏,相当神奇。而看《地球最后的夜晚》,却分明是在这既漫长又短暂的"夜晚"中,由浅寐到深眠,开启了一场于梦中寻回记忆的旅程。所以,如果说"梦是忘了的记忆",那么,电影则是可以让观者在记忆中泛起的梦境。

"真的要走吗?你就没有最牵挂的人?"?这是影片的反问,也是创作者的质问。当我们涉世渐深,当我们与华年渐行渐远,谁内心会没有一个牵挂的人呢?这一切,不如都在这"地球最后的夜晚"了结吧。这部将于12月31日公映的影片,无疑是在跨年之际,最佳的吐旧纳新之作。到达影厅,感知梦境,遇见你想念的人,可以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