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琥珀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鉴益堂 2021-03-26

                         〔别 名〕 虎珀、虎魄、江珠、血琥珀、血珀、老珀、黑琥珀、红琥珀。

〔来 源〕 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而成的碳氢化合物。

〔成 分〕 主要含树脂,挥发油。此外,尚含琥珀松香高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琥珀酸等,并含硫。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镇惊安神:琥珀有镇惊悸、安心神作用。 《名医别录》: “安五脏,定魂魄……”。 《玉楸药解》: “凉肺清肝,磨障翳,止惊悸,除遗精白浊,下死胎胞衣,敷疔拨毒,止渴除烦,滑胎催生”。

2.散瘀通淋:琥珀有散瘀止血、通淋利尿作用。 《名医别录》: “……消瘀血、通五淋”。 《药性论》:“治产后血��痛”。《本草拾遗》: “止血生肌,合金疮”。《珍珠囊》: “利小便,清肺”。 《本草正义》: “清心肺,消瘀血、痰涎”。

二、近代研究

1.利尿作用:琥珀所含琥珀酸及挥发油服后经肾脏排除,能刺激肾脏而使其循环旺盛,从而使尿量增加。

2.缓泻作用:琥珀所含树脂及硫磺等,内服对胃肠有轻度刺激作用,从而加强肠蠕动引起缓泻。

3.消瘀血作用:临床应用观察,琥珀有促进瘀血消散作用,可使手术后血肿,女阴唇血肿及子宫郁血消散〔1〕。

〔性 味〕 甘、平。归心、肝、膀胱经。

〔功 效〕 镇惊安神,化瘀通淋。

〔主 治〕 惊风癫癇,心悸失眠,血淋尿血,小便不利,闭经,产后腹痛,痈疽疮毒,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

1.惊悸失眠:琥珀常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惊悸失眠和抽搐等证。如外感风寒温疫邪热所致的烦躁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等,类似于感染性发热之心烦不安等,常配伍天竺黄、人参、茯苓、朱砂等清热化痰镇惊药,方例《琥珀抱龙丸》、《琥珀散》、《琥珀彻底汤》。阴虚火旺之失眠、健忘、精神恍惚,类似于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常配伍人参、茯苓、远志、羚羊角等,方例《琥珀多寐丸》、《琥珀安神丸》。

2.闭经癥瘕:琥珀可用治瘀血阻滞所致的闭经,癥瘕等,类似于内分泌失调。常配伍三棱、莪术、大黄、元胡等活血化瘀药,方例《琥珀散》、灵苑《琥珀散》、 《琥珀煎丸》、 《琥珀丸》。此外,近年来单用琥珀治疗疝气修补术及其他手术后之血肿、以及外阴血肿、子宫郁血等。

3.淋病血尿:多用于热淋、血淋、石淋之小便淋涩疼痛,尿血或排出砂石等,类似于泌尿系统感染,尤常用于泌尿系统结石之尿血,根据药理作用多适用于肾病之尿血。常配伍海金砂、没药、蒲黄、麝香等,方例《琥珀导赤汤》、 《琥珀散》。此外,常在治泌尿系统结石的方中加而用之。

4.痈疽创伤:琥珀可用治痈疽发背,尚未成脓者,类似于痈、急性化脓性感染早期之红肿热痛、发热恶寒者,可配伍白矾、雄黄、朱砂等,方例《琥珀蜡矾丸》。单用治跌打瘀血有效。

〔用 量〕 2~6克,外用适量。

〔用 法〕生用,多研细末冲服,不入煎剂。

〔禁 忌〕阴虚内热及无瘀滞者不用。

〔附 方〕

1.琥珀抱龙丸(《活幼心书》):琥珀、天竺黄、檀香、人参、茯苓、粉草、枳壳、枳实、飞朱砂、山药、胆南星、金箔。(一方有麝香、牛黄)。

2.琥珀散(《小儿卫生总微论》):琥珀末、珍珠末、朱砂末、铅霜、赤芍。

3.琥珀彻底汤(《中华医学杂志》(10):937、1956):琥珀、朱砂、 赤金混合研末于服药前冲服,独活、 羌螂、 人指甲、全蝎、僵蚕、蝉退,煎服。

4.琥珀多寐丸(《景岳全书》):琥珀、羚羊角、白茯苓、人参、远志、甘草。

5.琥珀安神丸(《活人心统》):琥珀、珍珠、生地黄、甘草、当归、黄连、朱砂、麦冬。

6.琥珀散(《圣惠方》):血琥珀、白术、当归、桃仁、赤芍、柴胡、鳖甲、延胡索、红花、牡丹皮、桂心。

7.琥珀散(灵苑方):琥珀、当归、莪术、台乌。

8.琥珀煎丸(《圣惠方》): 琥珀、虻虫、水蛭、肉桂、桃仁、川大黄。

9.琥珀丸(《女科万全方》):琥珀、乳香、没药、辰砂、麝香。

10.琥珀导赤散(《医醇賸义》):琥珀、天冬、麦冬、生地黄、丹参、牡丹皮、赤芍、木通、甘草、淡竹叶、灯心。

11.琥珀散(《证治准绳》):琥珀、海金沙、没药、蒲黄、通草。

12.琥珀蜡矾丸(《外科正宗》):琥珀末、黄蜡、白矾、雄黄、朱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