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苏子、黑苏子、野麻子、铁苏子。 〔来 源〕 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Thunb.)Hand. -Mazz、尖紫苏P.frutescens (L.) Britt.var.acuta(Thunb.) Kudo.等的果实(种子)。 〔成 分〕 种子含脂肪油约45.3%(为干性油,棕黄色),维生素B1等。 〔作 用〕 历代经验 1.下气止咳喘: 《名医别录》: “主下气,除中寒”。 《药性论》: “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中湿风结气”。 《本草衍义》: “治肺气喘急”。 2.利气宽肠: 《日华子本草》: “主调中,益五脏,下气,上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癥结,消五隔,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本草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性 味〕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 效〕 降气平喘,化痰止咳,利气宽肠。 〔主 治〕 咳逆,痰喘,胸闷呃逆,气滞便秘,鱼蟹中毒。 〔临床应用〕 1.咳喘气急:肺寒咳喘,上气,痰多等,类似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等。常配伍白芥子、莱菔子、厚朴、沉香、前胡、半夏等。方例《三子养亲汤》 (方见莱菔子)、 《苏子降气汤》、 《苏子散》。 2.气滞便秘:类似于习惯性便秘等,多配伍麻仁、杏仁、松子仁、郁李仁等。方例《苏子麻仁粥》。此外,尚可用治食蟹中毒。 〔用 量〕 3~10克,丸散酌减。 〔用 法〕 生用。 〔禁 忌〕 肠滑气虚者不宜用。 〔附 方〕 1.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 :紫苏子、前胡、厚朴、半夏、陈皮、沉香、甘草、当归、生姜、大枣。 2.苏子散(《滇南本草》):苏子、杏仁、白蜜。 3.苏子麻仁粥(《济生方》):苏子、麻仁、煮粥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