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薏苡仁的功效作用与主治,薏苡仁的保健与食疗

 鉴益堂 2021-03-26

                         【科属与别名】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处方名: 薏苡仁、苡仁、薏米仁、苡米仁、米仁、生米仁、炒米仁、熟米仁。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淡,性凉。功效: 利水渗湿,清热排脓,健脾止泻,除痹消肿。

主治小便短赤,水肿脚气;发热,肺痈、肠痈;脾虚湿困泄泻;风湿曾痛,筋脉拘挛等病症。

【传统方剂】

(1) 三仁汤(《温病条辨》) 薏苡仁、白蔻仁、杏仁、竹叶、通草、滑石、半夏、厚朴,治疗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身疼胸闷。

(2)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薏苡仁、附子、败酱草,治疗肠痈。

(3) 薏苡仁酒(《本草纲目》) 生薏苡仁粉,用曲酿酒或煮酒饮服,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4) 其他 《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是中医第一张治疗风湿病的方剂,以及在治疗肺痈的千金苇茎汤中,薏苡仁都是重要的药物。

在退热的著名方剂白虎汤中原方中之粳米,历代至今,常用薏苡仁代替。

【主要成分】

薏苡仁主要含三大营养素类和酯类等成分。

1. 营养素类

薏苡仁含蛋白质、脂肪酸、糖类、少量维生素B1

氨基酸有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

2. 酯类和其他

薏苡仁还含薏苡素、薏苡酯、薏苡内酯、α-β-谷甾醇、三萜化合物。

【药理作用】

1. 解热镇静镇痛作用

薏苡素对菌体复合多糖类引起的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薏苡素有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对大鼠有镇静作用。

薏苡素对大鼠有镇痛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似。

2. 降低肌肉收缩的作用

薏苡仁油对蛙的横纹肌和运动神经末梢,低浓度呈兴奋作用,高浓度呈麻痹作用。薏苡仁油的饱和脂肪酸能阻止或降低横纹肌的收缩作用,能减少肌肉的挛缩,并缩短疲劳曲线。其作用点不在神经,而在肌肉部位。

3. 降糖降压和抗利尿作用

薏苡仁油和薏苡素有降糖作用。

薏苡素静脉注射有短暂的降压作用。

薏苡仁油有抗利尿作用。

4. 增强免疫作用

薏苡仁酯提取含三酰甘油的部分土拨鼠灌服,对腹腔渗出液中细胞产生的IL-1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使巨噬细胞产生并分泌IL-1。对健康人末梢血单核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有显著的增强作用。说明薏苡仁对体液免疫有增强作用。

5. 抗癌作用

薏苡仁和薏苡仁酯对肉瘤S180、YAS等有抑制作用。对癌细胞有阻止增殖和杀伤作用。

6. 其他

1) 薏苡仁油对呼吸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甚至麻痹,呼吸停止。

2) 薏苡仁油能使肺血管扩张。

3) 薏苡仁油低浓度兴奋离体蛙心、兔肠,高浓度有抑制作用;对子宫一般呈兴奋作用。

4) 抑制胰蛋白酶作用: 从薏苡仁麸皮中发现含有一种热稳定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

5) 诱发排卵作用: 薏苡仁提取物可诱发金色仓鼠排卵。其排卵的活性物质为阿魏酰豆甾醇和阿魏酰菜子甾醇。

【临床应用】

1) 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发热。

2) 治疗各种关节炎,关节肿痛。

3) 治疗软疣和痤疮。

4) 治疗各种癌症。

【剂量与用法】

(1) 药典剂量 9~30g。

(2) 临床常用剂量 12~30g。

(3) 大剂量 30~60g。

(4) 使用方法 水煎服;研末或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煮粥食。

【临床体会】

1. 关于薏苡仁的传入

薏苡仁的种子《本草纲目》记载是东汉时期,由马援征战安南胜利后带回来的。所以它的名称古人又有回回米、西番蜀秫、必提珠等带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名称。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经有薏苡子的记载。汉末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中也有薏苡仁的方剂,说明我国栽种薏苡仁汉代已经得到普及。在《金匮要略》中作为风湿病和肠痈的重要用药。

马援是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时的大将。薏苡仁的种子由马援从安南带来。那么,《神农本草经》已经有了薏苡子的记载。说明《神农本草经》可能是东汉时期而不是西汉时期的著作。因西汉时期还没有薏苡仁。但该书也有可能是西汉时期起稿并传抄,东汉时期补充而成书。

2. 关于治疗各种发热

经方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四味药,君臣佐使,分工明确。白虎汤及其衍化方,两千多年来沿用至今,对人类的第一类大病——发热,确有很好的疗效。粳米并不退热,不知什么时候起用薏苡仁替代了粳米。药理证实薏苡仁对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退热作用虽然不如石膏、知母强,但在方中能起到退热的协同增强效果。

在《温病条辨》中暑温、湿温的方剂中是用薏苡仁的,既退热又化湿。

现临床对于各种发热,尤其是免疫病发热、病毒性发热、癌症发热、中暑发热、烧伤发热等非细菌感染性发热,在使用皮质激素等治疗之前,用中药观察者,以白虎汤为主加减,处方中薏苡仁是必用的中药,由于药力不强,只能作为佐药,以加强生石膏的退热效果。

3. 关于化湿治疗关节肌肉酸痛

《神农本草经》和《金匮要略》记载,薏苡仁主要治疗风湿痹痛。

现临床对于各种关节炎湿热型的,薏苡仁还是常用的药。虽然有镇痛作用,但不是很强,一可以加强主药的效果,二可以减轻某些祛风湿药的胃不舒反应。

由于对肌肉有松弛作用,可以治疗肌肉炎症和劳损而引起的酸痛。

多肌炎为比较难治的自身免疫病。其轻症可用中药治疗。在本人经验方红斑汤基础上,加用降酶药,如败酱草、虎杖、女贞子等,肌酶下降后,还需治疗肌酸、肌无力的症状。薏苡仁具有松弛横纹肌、收缩肌痉挛的作用,以及镇痛作用,在复方中可加强对肌酸肌无力的疗效。对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也可使用。

4. 关于健脾和抗癌改善引起的

薏苡仁有健脾功效,在参苓白术散中有薏苡仁,以健脾止泻,一般用熟薏苡仁。

薏苡仁又是一味是扶正抗癌药。笔者临床上用生半夏、生南星来治疗癌症时,必定使用生薏苡仁,一方面是加强了生半夏、生南星的抗癌效果,并且还可减少生半夏、生南星的毒副反应。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和癌症术后患者薏苡仁煮粥,也可放入红枣、人参、黄芪、灵芝等中药,每日食用,1~2次,每次1碗,坚持长期食用,既扶正,又抗癌,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命。

5. 薏苡仁利水并不利尿

薏苡仁中药书上列在利水化湿药中。临床和药理都没有利尿作用,药理反而有抗利尿作用。这如何理解?

中医利水、化湿和利尿是有内在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薏苡仁有健脾、利水、化湿功效,以及具有祛风湿、清湿热、化痰湿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利小便热淋”,这显然是尿路感染,属清热化湿功效的范围。还记载有“消水肿”和有治疗水肿的附方。这只能从中医健脾、利水的理论上来理解。

中医理论肺脾肾为水之上中下三源,三条通道。脾为水之中源,为中间之通道。桑白皮能治疗上源下源之水,是通过化痰和利尿作用。白芥子能化上源中源之水,治疗胸腔腹腔积液,白芥子无利尿作用,积液是通过微血管重吸收。茯苓仅有弱的利尿作用,其利水渗湿功效是与调节水盐代谢功能有关。

薏苡仁化湿化饮,利水消肿的定位和机制是什么呢?可能是通过中焦,消除炎症,改善血管通透性,使中焦积液重吸收;也可能是薏苡仁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增强了消化功能,改善了体内蛋白质的吸收和合成,纠正了轻症低蛋白血症,从而使积液重吸收。

笔者临床上也曾观察到一胃癌手术后患者有少量腹水,下肢水肿,每日食用薏苡仁粥,三个月后水肿、腹水完全消除。这不是利尿起的作用,而是健脾利水的效果。可能是腹水重吸收了,遗憾的是这方面还缺少药理资料。

6. 其他

1) 薏苡仁煮粥煮汤长期内服可治疗扁平疣、软疣和痤疮。

2) 薏苡仁降糖、降压都是比较弱的,可以在复方中使用,以协助增效。

3) 薏苡仁在古代治疗肺痈、肠痈,这些体内化脓性感染疾病,用薏苡仁治疗在古代是先进的方法。而现代在城市里都用其他的方法治疗,中医可能起一些辅助和康复作用。

【保健与食疗】

1. 薏苡仁的食用与食疗

薏苡仁自古以来,又作食物,又作药物,煮粥、煮羹、煮汤、制作药膳,长期食用,有助健康,增强免疫功能,降低内火,清除湿热,协助降糖、降压。

色香味俱佳,民间当食品和调味品,有蜜糖、蜜糕、蜜酒、桂花蜜糖、玫瑰花蜜糖、蜜糖胡桃等,均为美味的食品,以甜味为主,也有各种味道。

2. 薏苡仁粥、羹、汤

薏苡仁煮粥、煮羹,添入白糖、红枣、胡桃、桂花、玫瑰花,煮成香甜可口的辅食。

3. 药膳

薏苡仁味稍甘,色白,可制作药膳菜肴,也可与中药相配制成复方,如薏苡仁冬笋目鱼、薏苡仁虾仁等。

4. 保健品

饮料: 薏苡仁色淡,清香,可制作饮料、果汁,口感较好。

5. 文件规定

薏苡仁为民间食物。在有关文件中属于第一类。

【不良反应】

1.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 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 薏苡油小鼠皮下注射的致死量为5~10mg/kg,兔静脉注射为1~1.5g/kg。薏苡素小鼠灌服0.5kg一个月不引起异常改变。说明薏苡仁的毒性很小。

3. 临床观察

薏苡仁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以及长期煮粥食都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禁忌证】

薏苡仁没有禁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