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样考证夏朝的:从康字破译说起

 blogliou 2021-08-11

有一些朋友建议我写一写是怎样考证夏朝的。一直因为事情很多而耽搁。今天就先写一篇,以后不定期会推出一些文章。首先,应该说我有三个方面的知识积累:

  1. 有关夏朝历史的知识。在很早前之前,我就看过一些夏朝历史书,所以对夏朝的有扈之乱、太康失国、少康复国、孔甲乱夏等这些夏朝历史事件很熟悉,这是一个破解夏朝王表和历史的基础。

  2. “文明单一起源”假说的了解。至少在1995年以前,对“文明单一起源”假说就有了解。但当时我与很多人一样,相信“华夏文明独立起源说”。在这时期也了解到美洲文化与华夏文化相似性,因此相信在美洲与中国之间存在文化上的同源关系。

  3. “分子人类学”知识了解,大约从2005年开始接触分子人类学,一些数据现象给了我很大启发。这些数据首先暗示了美洲与东亚地区之间存在的基因纽带,从而立即印证了美洲与中国之间文化渊源的原因。反过来,分子人类学也暗示了中东与东亚地区也存在相对晚期的基因纽带,那么,就必然反过来要想:中东地区与华夏文明之间是不是也应该存在关系?“河图”“洛书”如何来源,也给我了很大想象空间。

有了这层思考,我就开始追溯中东地区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到底存在怎样渊源?最开始时候,漫无目标,包括苏美尔、古埃及、古印度,甚至中亚等地区的考古文化都有经常看。那几年经常在网络上搜索这方面文章。2011年6月的一次搜索看到罗法老在天涯论坛所发的一个帖子,这个帖子是他以“称呼而已”ID于2011年4月9日发,仅相隔不到两个月,当时他帖子内容还不太多,下面跟帖几乎全部是非理性的骂帖。但是我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线索,尤其是关于纸张制作发明的线索。在找到帖主之后,我们之间有过反复多次讨论,甚至争论,我已经感悟到夏朝与古埃及之间很可能存在渊源,由此开始逐渐把夏朝目标锁定在古埃及。

但是,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古埃及有3000多年的历史或法老时代,而根据中国记载,只能推导出夏朝最多四五百年历史?如何把这四五百年的夏朝历史对应到古埃及历史上?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说什么都没有用,再多的文化和器物相似比较,是证明不了一个朝代的,猜想只能还是猜想。所以,首先就需要对古埃及历史进行断代对应。根据我了解的夏朝历史,然后再学习古埃及历史,我的第一直觉,来自西亚的喜克索斯人入侵统治埃及的一百年,很可能就是泰康失国那一百年。然而,就在这个问题上,罗法老却提出“喜克索斯人是商人”的假说,凭借历史和分子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我认为喜克索斯人是商人的猜想违背了几个基本事实,所以很难成立。

但是我要证明喜克索斯人入侵古埃及就是对应太康失国这个历史事件,一开始也是很不容易。我首先想到了两个关键人物名字,一个是失国的泰康,一个是复国的少康。如果这两个国王能够从古埃及众多法老里找出来,并且太康是在喜克索斯人入侵之前的国王,而少康是驱逐喜克索斯人复国的国王,那么这两个国王一夹,喜克索斯人入侵对应太康失国和少康复国这个历史事件就能得到证明。

2013年9月12日,我发布了一篇博文,先对这段历史做了对应,对这一段时间内的太康、后羿、寒浞、少康四个人物进行了初步对应比较分析。其中后羿对应希安王、寒浞对应阿波庇一世,后来文字证明都是正确的。

夏朝太康失国与喜克索人篡夺古埃及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1bk8a.html

但太康和少康对应人物,此时还没有确定,有几个候选法老。因为太康和少康名字中都有“康”字,如果能把“康”字原型破译出来,那么就能帮助缩小太康和少康对应法老的范围。在查看了“康”字的金文字形后,当时第一直觉这个“康”字原型很可能就是古埃及的圣甲虫。随后,用形、音、意互求法,证明了古埃及圣甲虫果然就是“康”字的象形原型,从而“康”也成为我最早破译的文字之一。2013年9月14日我发布了博文“少康之法老名继续考证”。在这几天,我考察了第十七和十八王朝王朝的所有法老身份和对应历史,并找出名字中有“圣甲虫”符号的法老进行比对。由于每个法老有五个名字,开始时候还没有找到窍门,对这五个名字全部进行考察比对,所以工作量相当大,那几天几乎废寝忘食。开始的时候从网上寻找法老的考古名字还不熟练,还从法国、意大利、北欧等非英语网站搜索寻找。最后逐渐把“少康”目标锁定在第十七王朝最后一位法老卡摩斯身上。

少康之法老名继续考证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1blcd.html

2013年9月24日,进一步发文从文字角度证明希安王对应“后羿”的猜想是正确的。

篡夏之“后羿”就是希安王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1brm9.html

2013年9月25日,发布博文:

卡摩斯就是少康之确证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1bsfz.html

在这篇博文里,比较了卡摩斯的登基名字(君名),这个名字有两个符号组成,一个是纸莎草茎符号(有时是莎草茎加纸卷轴),一个是圣甲虫符号。因为单独圣甲虫符号已经破解出是“康”字,如果能证明莎草茎符号就是“少”字原型,不就证明了卡摩斯登基名字就是“少康”了吗?虽然纸莎草茎加卷轴符号形状与“少”字存在较高相似性,但至少此时还没有说服我自己,因为相似字形的字会有很多。受破译“康”字启发,再次使用形音义互求法。我就去找维基百科对纸莎草茎的解释,当我看到维基网页上解释纸莎草茎在古埃及符号系统中是代表“年轻、年少”的含义时,我立即兴奋得跳了起来,这不就是“少”嘛!这两个文字一破译,意义非同寻常,因为这两个考古文物上的文字形成了对人名的互相验证,从而又与中国典籍记载的夏朝国王“少康”形成了互相验证,这就是王国维在证明商时候使用的“二重证据法”(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王国维是如何证明商的)。而这种两个文字的相互验证,与典籍记载的验证,反过来又证明我对“少”和“康”两个字的破译是正确的。由此信心大增!就着再把少康复国故事与卡摩斯发动复国战争故事对比,存在高度雷同性,由此确定了卡摩斯就是夏朝国王少康!

但是接着破译太康名字,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时找寻了喜克索斯人入侵之前第十三王朝和第十六王朝(第十四和第十五王朝是喜克索斯人王朝)所有法老名字。然而由于第十三王朝时期特别混乱,有法老名号的竟然有六七十人之多,而且顺序也很混乱,考古学家对这一段时间历史也是有很多模糊不清。幸运的是这一段时间的法老名字中有圣甲虫符号的不多,只有两位(后来证明恰好一个是太康,一个是仲康)。最终我在一个法语网站上找到了第十三王朝时期汗杰法老的荷鲁斯名字,他的名字是一个杰德柱(Djed柱)符号和圣甲虫符号,当时立即猜想杰德柱符号是不是太呢?因为太和泰两字古时通假,所以对这两个字都进行了考察。继续用形音义互求法,很快就证明了原来杰德柱符号正是泰字。杰德柱是欧西里斯皇的象征符号。很快又证明了“太”字的象形原型是伊西斯女神的符号。他们是一对夫妻,由此解释了“泰”和“太”通假的原因。后来更进一步证明了欧西里斯就是对应伏羲,而伊西斯就是对应女娲。2013年9月29号发布了破译结果的博文:

太康法老名之确证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1btnv.html

到此,找到了太康失国这一段中国记载历史与古埃及考古历史的系统性对应,这种系统对应表现在三个层次上:

  • 具体单个字的对应(包括意、形、音):康、少、太、泰、羿

  • 字组成名字对应:少康、太康

  • 故事梗概及时间顺序对应: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少康复国

这样的三层次的系统性对应,从数学概率论来讲,属于巧合的可能性只能认为是0!太康和少康两个法老找到,以及后羿找到,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史书记载的太康失国这段故事与古埃及的那段故事就是同一个故事!中国史书记载的夏朝历史就是古埃及的一段历史,中国的汉字来源于古埃及象形文字体系。所以,到这就不再是猜想了,而是科学证明了!从而开始了科学证明夏朝就是发生在古埃及之路。

但接下去的困难就更大了,因为中国记载的太康又是夏启的儿子,夏启是大禹的儿子,而从故事对应上来看,大禹应该对应第一王朝建立者那尔迈。而从第一王朝到第十三王朝中间相隔1300多年历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又该如何解释呢?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还是无济于事! 如何考证破解夏朝,请听下回分解。

参考: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泰、太、銮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连载45 | 董、康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燧、羲、娲

古埃及九柱神对应中国神话人物原型(连载7) 一 太昊伏羲氏

三皇的传说对应埃及神话人物原型

发现夏朝之旅一一古埃及深度游纪实(9)一一 在少康复国基地看托勒密奇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