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孩子开口说“妈妈,我想买”时,你的第一反应太重要了......

 lion__ 2021-03-27

在我大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每次去超市出门前。我和当米妈就和她立好规矩,一会去超市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能选一样带走哦。

她记住了这个规矩后,每次都会思考“这一次我究竟要买什么”。

这不仅让她对自己的需要形成了判断力,更保护了亲子之间的关系。所以当孩子提出要求,我们要怎么回应,可有大学问呢。

——凯叔


 作者 | 任平生

 

最近,有个妈妈向我倾诉自己的困惑。

她说,自家儿子从小就对各种新奇事物感兴趣。

假如身边小伙伴要是多了什么玩具,他就总是靠近想看看。

逛商场要是看到各种玩具,他就拉着妈妈的手,不让她走,非要买。

有一次,五岁的儿子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买了一个泡泡机。

便和她说:“妈妈,我也想要那个泡泡机。你给我买好不好?”

她当时没多想,就直接拒绝了。

看得出孩子很失落,但也没哭闹。

可是她没想到,第二天,带着儿子在小区玩,一不留神自家孩子竟然抢了邻居家孩子的玩具。

而且,还把人家打哭了。

她说,我本想着不能事事都满足他,想让他学会克制。

可没想到,他竟然学会了抢别人的玩具。

她很困惑:

“以后他要是再想买啥东西,我都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满足他了。

其实,当孩子说“妈妈,我想要”的时候,买或不买,看起来就两个简单的选择。

但这背后,却藏着关乎孩子成长的大学问。

不同的“拒绝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去截然不同的影响。

看见孩子的需要,巧妙回应孩子的需要

在我女儿两岁上托儿班时,我经常会在下班后去接她放学。

有一次,我听到了一场两岁孩子之间的对话。
 
一个小女孩对我女儿说:我家很有钱呢。”
 
然后我女儿也忍不住了,说:“我们家也有很多钱。”
 
别的孩子问她:你家有多少钱呢?”

我的孩子思考一下,冒出一句话:“反正是用大箱子装的。”
 
不用怀疑,2岁的孩子们其实就会“比较”了。


这其中原因也没有这么复杂。

表面看是“比较”,但本质却藏着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
想和大家一样。

其本质,是渴望友情。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社交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诉求:

 “别人有漂亮的小皮鞋,我也要。”

“她有这个小裙子,我也想有,可以吗?”


如果是合适的需要,我会适当满足。


但如果需要并不合理,我也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拒绝。

在我家女儿上三年级的时候,她回家问我:
 
“妈妈,我可以再买一个新书包吗?”
 
我说:为什么想买?
 
她支支吾吾地回答:“我们班很多同学都买了这个书包。”
 
我思考了一下,回答:

“我们上个月才买了一个,而且还没有坏掉。
那个书包的确更好更贵,但是背什么样的书包并不是评价生活好或坏的标准。
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物品,应该是需要按需购买,而不是按欲望购买。”
 
她听了之后,点点头,表示很认同。

从心理学上来说,被真正满足过的孩子,才不至于无节制地索求。
孩子体会过一定的自由,才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自觉和价值感。

直接被拒绝,很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父母“爱着”。

长大后,她们再看到心仪的东西时,也许会演变成“无节制的需要”,又或者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这是第一点,面对孩子的需要,要懂得巧妙回应:

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

其次,引导孩子想一想这个东西是否真的需要。

先共情,再否定,孩子才不会受到伤害。

因为,他会明白“父母是爱我的”。


父母有足够强大,孩子才不会有匮乏感

网上曾经有一个新闻,一位女孩的妈妈是环卫工人,每天都在路上打扫卫生。
 
可是这个女孩不但会帮着妈妈干活,而且爱学习、懂节俭。
 
 
面对并不充裕的生活,这个妈妈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她从不哭穷,也不卖惨,而是会对孩子说:
 
虽然我们没读什么书,给不了太多物质上的满足,但你的潜力是无限的。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时,身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更应该思考: 

即便不能给孩子很好的物质生活,我们可以给什么。 

当我们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代表自己也是缺乏生活的勇气和动力的。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的儿子是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

他们睡过地铁里的厕所,也和流浪汉们争夺庇护所的名额。
但在爸爸的教育下,他从不为自己的条件感到羞耻。
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起看球赛,自信交谈,不卑不亢。

他的自信、阳光、乐观,都能在他父亲身上找到答案。
爸爸克里斯从不会吐槽抱怨生活,对孩子的每一个梦想都给足了支持和关注。


即便在艰难的时候,他也会对儿子说:

别让别人告诉你成不了才,即便是我也不行。


这是第二点,即便是经济条件很一般、无法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父母。
也可以试着坦然告诉孩子:
我们不够完美,但在努力变完美。

你永远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未来。

父母不嫌弃生活,孩子才懂得珍惜生活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语:

“你们班级谁谁谁,为什么总能学那么好?”
 
“其他孩子都会这个才艺你也应该学习?”
其实,攀比的现象最早是出现在家庭里。
 
我身边也有朋友,每天回家就和老公愤愤抱怨:
 
同事A又住上了大别墅了,老友B又开上了豪车。

 
直到某一天,孩子开始向他们抱怨,某个同学的手机已经到了几代,某个同学穿的衣服很好。

她们开始发现:

怎么孩子学了比较这些外在的东西了?
怎么孩子开始嫌弃家里穷了?

有一期《圆桌派》谈及孩子攀比这个话题,李玫瑾指出其中的原因:

 “孩子所有的表现都是他父母的折射,折射的意思就是这孩子的表现就是父母的水准。”


也就是说,当父母学会了对比,孩子也跟着学会了这个心理模式。

如果父母只从外在物质上来比,孩子也就更容易学会片面地追求外在的物质需求。

但是,如果我们和孩子比一比,看跑步谁能坚持得久?看看谁最能够见义勇为?

告诉孩子,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快乐是什么,自己是谁...


那孩子就会往更为健康、阳光、独立的方向上去成长。

这是第三点,父母要知道:
要想孩子对自己的需要有节制,懂克制。

那就要我们先以身作则,对生活有热爱、懂感恩。

不含敌意的坚决,帮孩子建立现实感

朱迪斯·维奥斯特在《必要的丧失》中说道:
 
“成长,意味着放弃童年时期最珍贵的狂妄梦想;成长,意味着明白这些梦想的不可实现;

成长,意味着增长自己的智慧与技能,从而在现实所设下的限制中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面对孩子的需要,做父母的,并不是总要满足孩子一切的物质需求。

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孩子的现实感,让孩子更有自我力量感地面对生活。


李玫瑾教授曾经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她女儿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购物需求,被她拒绝后,开始大哭大闹。

看着女儿哭闹,没有妥协。


即便是回到家,女儿依然哭闹不止。

面对孩子的需求,她没有选择离开,但也并没有满足。

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直到她哭得精疲力竭。


在这之后,孩子再也没有提过无礼的需求了。

这是第四点,面对孩子不依不饶的“需求”,父母需耐受孩子失控的情绪。

李玫瑾教授对比提出了“四不要”教育方式
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

这是建立现实感的重要因素,让孩子明白:
你的人生里,终究有些东西得不到。
所以,你要懂得克制。

当你无法得到一些东西时,你依然要想着自己的路要怎么走下去。
所以,你要懂得自立。

用爱滋养孩子,自然会弥补物质上的需求
 
现在的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我尽力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但我也知道,某些东西不是靠物质就能代替的。
 
我出生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

但我却觉得,那个年代的贫穷和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影响到我的成长。
 
我还能记得父母在田间地头回来后,给自己一个装着小昆虫的小瓶子。
我还记得父亲在夜晚带我爬上山,一边吹着晚风一边教我认识天上的星星。
他也会告诉我:你以后也可以走得更远,走进更大的世界。

诸如此类的小确幸,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母带给我的幸福。


教育专家尹建莉认为,花钱是孩子的天性,做父母更要懂得用智慧的方式去满足孩子。

比如,正能量、尊重、坦诚、用心陪伴、共情,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时,不必回避,也不必哭穷。

当父母建立一个爱和陪伴的氛围,当父母有着坚实的自我价值感,孩子自然会跟上来。

关于“欲望”的答案,孩子也终究会有自己的解答。

纠结于表面的需求,

不如静下心来去感受,

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被有原则、有方法地被满足,

才是真正高质量的爱~

如果你也想做一个懂得“给予”的妈妈~

欢迎点赞转发!

并在文末点个【在看】~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